劉浩平時一副混不吝的模樣,可真到涉及終身大事的時候,依然難免緊張。
倒也是人之常情。
帶上張紅旗和趙鐵柱給他壯膽,實屬常規操作。
實際上,劉浩和馬曉玲的事屬于是板上釘釘。
他著急的是,趕緊把馬曉玲給娶回家。
再不濟,給個準時間也行。
早些日子的時候,劉浩倒也不咋著急,因為那時候他和馬曉玲一家全都擱沈陽待著呢。
按部就班的處,結婚也是水到渠成。
可後來馬曉玲跟著父母來了京城,就一下子把節奏給打亂了。
正常來說,劉浩的父母該上門提親,然後順理成章。
可眼下離的遠了,劉浩就琢磨,是不是先問問馬曉玲父母的態度?
問清楚了,再讓父母跑一趟,兩家人坐一塊把事情定一下,比較合適。
至于說登門需要帶點什麼禮物,劉浩也早就想好了。
太貴重的肯定不行,就市面上能買到的,稍微上點檔次就成。
這玩意咋說呢,一是看馬曉玲父母平日里的習慣,二是把握其中的分寸。
“咱們去買點罐頭啥的,直接拎著過去就成。
那些玩意也不要票。”
哥仨拎著一大堆罐頭、果酒之類的東西,去了馬曉玲的家。
老頭老太太本身對劉浩就還算滿意,畢竟是老閨女自己看上的。
本來吧,馬曉玲的父母對于劉浩跳脫的性子,多少是有點擔憂的。
畢竟這家伙長得太好看了點,性格不穩當,容易被外面的姑娘誘惑。
可眼下,劉浩整了個劇本,踏踏實實待在北影廠,估摸著今後就吃這碗飯了。
這可比劉浩倒騰票證啥的,招老頭老太太待見多了。
于是,馬曉玲的父母對他是更加的滿意了。
劉浩這麼一登門,張紅旗幫腔給說了說,讓老兩口給倆孩子瞅瞅啥時候結婚合適。
真能定下時間,也好讓劉浩父母和家里頭早做準備。
劉浩甚至擺出來了,北影廠那招待所可以結婚的情況。
馬曉玲的父母原本也在琢磨這件事呢。
如果說閨女結了婚,得跟著劉浩一塊回沈陽,老兩口指定是有點不舍得。
可如果倆人能留在京城,那就沒啥可說的了。
“那小劉今後是打算,就留在北影廠了?”
“指定的昂,他剛賣給香港電影公司一個劇本,北影廠那老廠長,老得意他了!”
“小劉還會寫香港那邊的電影啊?”
“可不咋滴,以前愣是沒看出來,浩哥是吃這碗飯的料!”
張紅旗好一通夸,愣是給劉浩都整的有點害羞了。
我特麼會不會寫劇本,你不知道嗎?
最後,馬曉玲父母也沒給劉浩個具體的時間。
人家老兩口要給劉浩的父母打電話,在電話里頭自己嘮。
“那啥,小劉啊,回去等通知吧!”
出了門,張紅旗就學著馬曉玲父親的腔調,給劉浩整了這麼一句。
“莽撞了唄。”
“那可不。”
哥仨打打鬧鬧的,一起回了北影廠。
劉浩這間房,幾乎就成了據點一類的所在。
反正在這擠,也比回駐京辦在大雜院的宿舍強。
在靠山屯。
周紅婷忙和著記賬。
大腳嬸子一幫則給各種干山貨稱重,根生搬搬抬抬的,把記完賬的東西歸攏起來。
“紅婷啊,這老些山貨的,全運到縣城去啊?
那啥,你別是听岔了吧?
彩英他們在京城,真能賣出去這麼多的東西?”
等著送山貨的人走了,大腳嬸子才拉著記完賬的周紅婷小聲詢問。
“嬸子,沒記錯,彩英專門打回來電話,就是要這麼多。
她還說,這是第一批,往後說不定會要更多呢。”
整個事情是有李秀秀幫忙傳達的,周紅婷特意去了一趟縣城,就是專門給林彩英打電話。
老林子里頭的山貨,品質相當好。
放在後世,也是能支撐起一方民生的產業。
眼下知道東北山貨好的,其實也挺多。
可很多人只是有這麼一個概念,具體咋好,真就沒見過,沒買到過。
張紅旗他們在京城,單單是聯系了一少部分關系,就匯總出了一個挺驚訝的數字。
單憑靠山屯的鄉親們,再費勁,能劃拉多少玩意呢。
自己屯子里的收完,周紅婷直接捎帶手的,把南溝屯子的也收了。
不過,南溝屯子接到消息的晚,送來的數量指定比不上靠山屯。
還有一條,也有人心存顧慮,沒敢一下子送來太多。
按照林彩英和張紅旗的想法,收山貨,然後運到京城賣掉,這個體系是要具有獨立性的。
就是能自己運轉。
除了在京城幫忙銷售之外,其余的盡可能讓周紅婷和其他人經手。
這麼一來,就牽扯到錢的問題。
周紅婷算是大總管了,她收山貨只給小部分的定金。
等到回款了,再把剩下的付給賣山貨的鄉親。
張紅旗和林彩英兩口子有錢,輕易就能提前把錢給老鄉。
可這不是一錘子買賣,今後要形成一個固有的渠道的。
所以好些個東西,看似脫了褲子放屁,但都是有存著的意義的。
就是因為這個,靠山屯的人還好說點,南溝屯子的,多少有點擔憂。
大腳嬸子她們更是害怕,這費勁巴拉折騰這老多山貨的,回頭運去京城萬一賣不掉,或者賠了,可咋整昂?
安撫過大腳嬸子之後,周紅婷又招呼根生,讓他去大隊借馬拉大車,要三輛,連車把式一塊叫過來。
不管是馬拉大車,還是車把式,甚至幫忙干活的人,全都是成本。
本來大腳嬸子她們是不樂意要錢的,可周紅婷把話說的清楚,山貨賣的好,今後這就是正經活計了,總不能一直白使喚人吧?
“今天把咱們收的這些,全送去縣城,明天開始先不收了。
等到啥時候這批山貨的錢,都發到大家伙手里了,再說下一批。”
事無巨細,全都是周紅婷在管。
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總是會莫名其妙的出現。
經歷過這段日子之後,周紅婷快速的成長起來。
裝車,運輸,直奔縣城。
周紅婷甚至還記得,帶上剛做好的藥膏。
到了縣城,以前由李秀秀幫忙安排,直到山貨全都裝上了火車,周紅婷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真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