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

第527章 鄉下老農民的酒後無心之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梅菜干扣肉 本章︰第527章 鄉下老農民的酒後無心之言

    張紅旗說這些話,文化館的館長和其他幾個領導並非不清楚。

    甚至身處局中,他們可能比張紅旗更清楚,王先農能夠順利去京城改劇本這件事,會對文化館產生多大的正面效應!

    如果這個劇本順利的拍攝出來,電影能夠在一定範圍內引發足夠的討論,形成足夠正面的效應,那麼不僅僅是眼下,在未來許多年,整個文化館上上下下都能夠從中受益!

    這樣的好事情,不用多說,但凡放到10年之後,相關的領導就會為了這份來之不易的政績,給王先農保駕護航!

    別說人家老王同志本身就沒有問題,哪怕真的有問題,他也會變成沒有問題。

    當然這里說的問題指的是,黃定中和李蘭花這幫癟犢子舉報的那些似是而非的東西。

    真要是牽扯到大是大非的問題,那沒得說,大家伙的立場還是很堅定的。

    館長同志和其他領導之所以不說,說白了還是眼下大家伙身上都帶著點質樸的矜持。

    況且,別說黃定中和李蘭花這幫癟犢子瘋狂寫舉報信的行為有多惡劣,多不招人待見,目的有多惡心。

    都沒辦法否定人家這種行為本身的合法合規屬性。

    這也是等到再過幾十年,所謂的舉報信,壓根沒人當回事兒的最重要的原因。

    說白了還是前人砍樹,後人暴曬那一套,好好的一套監督體系,就因為黃定中和李蘭花這樣的癟犢子太多,愣是被干廢了。

    面對這麼多針對王先農的舉報,文化館就這麼幾個領導,他們也沒有太好的招兒。

    這幾個人真的敢和其他職工說,王先農去京城改劇本的事如果能成,會給單位和大家伙帶來多大多大的好處。

    先不說職工們相信不相信,單單听到風聲的黃定中和李蘭花,就能和領導們鬧一通!

    說白了還是針對個人而言,需要承擔的風險和收益太過懸殊。

    事情成了得好處的是整個集體是全部的職工,而一旦造成誤會,或者有人故意誤會,那麼捅破這層窗戶紙的領導需要面臨的,就是旁人難以想象的焦頭爛額。

    又特麼不是兒女親家,誰特麼犯得著為王先農承擔這麼大的風險呢?

    可這些話,這其中的利益和好處,有張紅旗這麼一個愛好文學的農民兄弟說出來,效果頓時就不一樣了!

    那些坐在會議室,一直沒開口的職工同志們並不是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更不可能全都是傻子。

    大家的態度無非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罷了。

    可是眼下,看似王先農個人的前途問題,已經和文化館整個集體、和所有在場的職工個人,在實實在在的利益上徹底綁定了。

    事關己身,當然不能繼續沉默了。

    于是就有性子爆裂的,當時就跳了出來。

    有了挑頭的,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一場職工大會,原本是把人湊到一塊,讓王先農解釋舉報信中的那些問題和情況的。

    結果到了最後,會議的主題演變成了如何在群情激昂到職工群眾當中,保護寫舉報信的那幾個癟犢子……

    “哎呀呀,之前是我狹隘了,真沒想到呀,文化戰線的同志們,脾氣也如此的火爆!”

    出了門,劉浩還得意洋洋的瞎幾把胡咧咧呢。

    張紅旗有點入戲了,一開口就是官方腔調︰“哎哎哎,你這個小同志不要亂講話,文化館的那些同志們,人家那個叫嫉惡如仇!”

    “哈哈哈!”

    “嘿嘿嘿!”

    別說虎妞和苗子了,就連李秀秀見了這麼一場滑稽戲,也感覺這一趟算是逮著了。

    咋說呢,等到有人跳出來喊口號,一個事件就已經朝著某些人無法左右的方向發展了。

    就眼巴前兒這個情況,別說黃定中和李蘭花了,就是整個系統內部有人簽字蓋章敢慢一點,文化館這幾十號人也不會放過他!

    多大的官兒啊,經得起幾十號正式職工堵著你辦公室鬧?

    經過這麼一檔子事,王先農的手續自然是順順利利辦了下來。

    順帶的,連他和劉浩去京城的火車票,人家文化館都一氣兒給定了。

    同時內部決定,王先農這樣的情況按照工作借調處理。

    只不過因為沒有正式的手續,最後也只能按照等同借調,待遇上多少要比正常的工作借調少上一些。

    單位給發三分之二的工資。

    這對王先農而言無疑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了,就這館長還拉著他的手小心翼翼的安慰︰

    “先農啊,你暫時吃點虧,別往心里去昂!”

    吃虧個毛線昂!

    正常這種長期請假或者長期不來上班的,單位頂多給發個生活費,主打一個人文關懷,為的是讓你餓不死。

    經歷過這麼一遭,原本內心真就有那麼點飄飄然的王老師,徹底服氣了。

    對他而言,能夠毀掉他一輩子難以破局的艱險場面,人家劉浩帶著幾個朋友就把事兒辦了。

    不僅僅是把他所面對的難題解決了,順帶的還給他塑造了一個堅實可靠的大後方。

    為什麼王先農能夠想到這一點,是因為咱們老實木訥的王老師突然開竅了嗎?

    不不不。

    王老師辦完手續的那一天,專門讓劉浩把張紅旗他們幾個都叫出來一塊吃了頓飯,答謝這些人的仗義執言。

    王老師真就把張紅旗和趙鐵柱一家三口當成了文學愛好者!

    就這樣式兒的人,他自己咋能開竅嘛。

    說是答謝大家伙,實際上主要還是答謝劉浩,畢竟在王老師看來,一切都是劉浩給安排的。

    甚至領導們對他的偏愛,也是看在人家劉浩的面子上。

    可是酒過三巡,當王老師興致如果要給張紅旗傳授一些文學上的造詣時,張紅旗這個愛好文學的農民兄弟十分淡然的告訴他︰

    “王老師,咱們都是鄉下泥腿子,說出話來沒輕沒重的,有啥地方說錯了,您可別在意。

    那啥,這回去京城改劇本,你肯定想劉在北影廠。

    能成指定是大好事,到時候俺們幾個去喝您的喜酒。

    要是萬一沒那麼順當,你其實也不用太在意。

    只要這劇本能夠成功的拍成電影,今後你在沈陽文化系統里頭,絕對是一塊金字招牌!

    我一早就說過,跟著浩哥一塊,保準不吃虧昂!”

    這番看似鄉下老農民的酒後無心之言,深刻地影響了王先農的後半生。

    怪不得劉浩一直告訴自己,這些手段不是他想出來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方便以後閱讀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第527章 鄉下老農民的酒後無心之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第527章 鄉下老農民的酒後無心之言並對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