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紅婷的父母看來,女兒遲遲不辦回城手續,必然是知道眼下杭城這邊是不好安排工作。
再加上,她留在靠山屯繼續插隊,還能補貼家里,比那些留在建設兵團的知青也不差什麼。
可事實上,真就是這麼回事嗎?
周紅婷的父母哪里不清楚,女兒在鄉下屯子里插隊,可比不得當初去了建設兵團的那些人。
那些人即便是兵團改制,也是正兒八經的正式職工。
吃得飽穿的暖,每月按時發放工資,還有各種勞保福利,這些,是靠山屯知青點能比的嗎?
說白了,不管如何美化,周紅婷插隊到靠山屯,那就是去吃苦的。
眼下只不過是,跟著林彩英一塊,生活得到了改善,甚至有余力補貼家里而已。
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改變什麼。
而且,這個補貼,也是從去年下半年才斷斷續續有的。
之前,周紅婷不問家里要錢要糧票的,就已經是足夠堅強了。
以前是大家都沒辦法,想要打申請回城,壓根不批。
可現在不一樣了,但凡周紅婷肯打申請,必然是能夠順利回城的。
政策早就變了,杭城滿大街無所事事,想法子找活干的回城知青們,就是最好的證據。
這種情況下, 心疼女兒的父母,是不是應該催著女兒早點打申請,早點回城離開鄉下呢?
哪怕回來之後,沒有工作只能吃家里呢,總比待在鄉下條件好一些吧?
大家不都這樣嗎?走一步看一步。
可,周紅婷歡歡喜喜回到杭城回到了家,她父母一次也沒敢催過她。
不管是那從去年下半年才有的貼補,還是馬上高中畢業的大兒子,亦或者是周紅婷在信件中在回家後當面描述的那些所謂的事業。
不管緣由是什麼,他們一次都沒有提起過。
甚至,家里的弟弟妹妹們,也不敢在周紅婷這個當大姐的面前提過一句,讓她也和別人一樣趕緊回城的話。
一向樂觀的姑娘,終于樂觀不起來了。
也正是這份避而不談,讓家里所有人都感覺對周紅婷愧疚。
“紅婷,你提前回來的不錯,真的,如果你在家里待的時間久了,你們家的人愧疚的久了,恐怕會有別的想法。”
對于自己的好姐妹,林彩英倒是沒有藏著掖著,更不會一味的哄著。
畢竟有些事可以故作看不出來,而有些事情,則必須開口提醒。
“我知道,彩英,我一開始決定提前回來的時候,其實沒想那麼多。
就是覺得家里太壓抑了,憋悶的慌。
還有,每當看到街上那些回城之後,到處找活干,就為了不拖累家里的回城知青們,我,我心里也害怕。
所以就提前回來了。
在火車上,或許是離開家里那個環境,我能冷靜下來思考了。
我也就想明白了。
如果我就那麼待在家里一直不走,不但我自己難受,家里其他人也難受。
何必相互煎熬呢?
對了,我在家里是打地鋪的,和我妹妹一起,哪有回來好?
嘖嘖嘖,這才幾天啊,你和張紅旗就在沈陽有了個院子,真好!
嗯,還是這住著舒服,最起碼,我不用連打地鋪,都得和妹妹擠了。”
實際上,和大部分普通的知青相比,周紅婷的處境,已經算是好的了。
可,並不是比別人好,就不會感到委屈。
哪怕是故作關心的問一句呢,她也不至于氣悶成這樣子。
听著好姐妹絮絮叨叨,說著家里這樣不好那也不好,林彩英暗暗嘆了一口氣,她能听懂就好。
另一邊,回到清泉縣的張紅旗和趙鐵柱,一出火車站,鄭宏就等在外頭。
回來之前兩邊通了電話,鄭宏是專門來接站的。
“柳爺不清楚有啥急事,讓旁人給我捎了話,特意叮囑,你倆回來了,早點回靠山屯,他直接去靠山屯等你倆呢。”
這話讓滿心歡喜的張紅旗和趙鐵柱同時心里一驚。
柳正骨啥做派?
那真就是,除了虎妞的事,其余真就不咋在意。
說句不靠譜的,生啊死啊的,在他老人家眼里,也就是那麼回事。
相應的,自然是柳正骨罕有著急忙慌的時候。
哪怕是當初被人約去鬼面嶺賭斗玩命,老頭也沒咋緊張。
後面領著廖洪,直接掃了鬧店那幫人,更是風起雲淡的。
能讓柳正骨著急上火的,指不定是多大的事吶!
張紅旗和趙鐵柱也沒敢耽誤,連鄭宏留他們吃頓飯都沒應,直接整了點饅頭卜留克咸菜對付,熱水一灌,吃飽就成。
趕巧這天還沒回靠山屯的馬車,倆人搭人家南溝屯子的馬車,塞了一包大生產,車把式先把他倆給送回去了。
倆人著急忙慌的回到靠山屯,張紅旗連自己個兒家都沒顧上回,跟趙鐵柱一塊先去他家。
結果進門就瞅見,柳正骨叼著卷的煙絲,跟幾個老漢正瞎幾波白話的起勁呢!
好像是討論,年輕的時候都見識過啥西洋景……
“爺爺……”
“哎呀你個癟犢子,還知道回來昂,趕緊的,先弄飯吃,紅旗你也留下吃飯,那誰,根生你跑一趟,跟你秀芝嬸子知會一聲,你紅旗哥跟柱子哥回來了。
讓我給留下吃飯了,讓她心里有個數,不用忙著再做了。”
柳正骨指東打西,三五句話就把一幫人給安排了。
正嘮嗑的王梅芝趕緊起身去給這倆小子做飯,其他嬸子們也跟著幫忙。
不一會,李秀芝領著大丫二丫和張再慶也過來了,二丫和張再慶拽住張紅旗的手親熱個不夠。
李秀芝和大丫則也去幫忙做飯。
張紅旗一瞅這陣勢,就知道事情不小,但沒自己和趙鐵柱想象的那麼急。
一直到了天擦黑,家里湊一塊嘮閑嗑的人都散了,柳正骨這才把張紅旗和趙鐵柱叫到跟前,說起了正經事。
“徐德勝傳回來消息,老吳家那個姨太太和正房大太太,全都死逑了。
不過老吳家這檔子事,卻是特麼的越扯越大了!
旁的不說,單就說老吳家這一窩子,死的真特麼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