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艘船停靠在了港口,女人順著木板下船,等踩在了地上,這才舒出一口長氣,對身旁的人說︰“一眨眼七八年沒來了。”
身後的人笑了笑︰“七八年……彈指一揮間。”
女人轉頭看了他一眼︰“你如今漢話倒是好,都听不出是東瀛人了。”
他們如今說漢話的時候已經不再自稱為倭國人——以前漢話不算太好,用此自稱也不覺得有什麼古怪,但到底常用漢話,時間一久,自然就再難忍受,便自稱為東瀛人。
“靜姨。”
“今天來的人可真不少。”
靜子點頭︰“是啊,畢竟是建國十年慶,阮姐是要露面的,她上回露面也是五年前了。”
“國慶是有閱兵的。”
“上回我還小,不曾來見,這回倒是能長見識了!”
靜子回憶了開國那日,她永世難忘——即便到了如今,東瀛仍舊沒有一支稱得上能看的軍隊,不過這倒也無所謂,畢竟華國在東瀛是有駐軍的,為了保護東瀛的海航安全。
東瀛百姓也習慣了。
畢竟白銀挖了這麼多年,產出漸漸變少,從貴族手中掙錢變得更難了,但從華國的士兵手里掙錢倒是容易得多。
靜子在東瀛經營了許多年,也有了一股跟隨自己的勢力。
與其說是跟隨她,不如說是跟隨華國,跟隨華國提出的“大同社會”。
尤其在他們來過華國,見到了華國沒有皇帝貴族的日子後,對“大同社會”更為向往,認為華國沒有皇帝,東瀛也能沒有天皇——天皇有什麼用呢?這些年也沒听說過天皇做出了什麼事業,給平民爭取了什麼利益。
反而是華國的士兵,對他們反倒更好。
他們也不覺得跟隨華國有什麼不好,駐軍都有了,不就缺一個名頭嗎?
反正他們這些年也沒有國家概念,各地的平民還是只認當地的貴族,天皇是誰?不是很熟啊!
藤原氏——哦,很厲害高貴的貴族,但和我有什麼關系?我又不給他交稅,我交給我們大名的!
靜子覺得,再過十年,或許她想要的日子就會來了。
東瀛那麼小,一座小島,土地貧瘠,它如果不依附大國,怎麼讓所有人都填飽肚子呢?
直到現在,東瀛也沒有像樣的工廠,哪怕華國給了技術,也願意賣淘汰了的蒸汽機給他們。
畢竟東瀛的工廠主們,不說搞資本主義,連封建主義都沒有搞明白,還在那搞奴隸制啊!
在靜子看來,東瀛根本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它根本就不配當一個國,那都是皇族權貴的陰謀,只要他們的統治穩固,他們根本不在乎平民死不死,死多少平民。
可他們不在乎,她在乎,她的學生們,好友們,都在乎。
反正碼頭上的東瀛人,但凡有點本事的,都想著多攢錢,等自己干不動了,就帶著家里人到青州去,只要家里的孩子懂事,肯學漢話,到青州找個活,拿個工作憑證不難,老的就能投靠他們,拿到家屬憑證。
等他們孫子那一輩,孫子的孫子,總有成為華國人,拿到永久憑證的機會。
實在不行被送回東瀛,手里有錢,起碼也能勉強過活。
“高麗人也來了。”學生指向不遠處的一群人,穿著白衣,看一眼便撇嘴,“還是那副窮酸樣。”
高麗人窮是天下皆知的,東瀛貴族好歹好能吃到腌菜,高麗貴族可連腌菜都吃不上,當地沒有小麥,面粉還要到華國來買。
“听說高麗國王在青州置辦了宅子,已經大半年沒回高麗了,叫大臣們輔佐王子治國。”學生十分不屑,“即便國王是廢物,也不該如此!”
靜子笑道︰“你都說了,他待在高麗連面條都吃不上,何苦還待著呢?到底是個凡人,沒有阮姐那樣經世濟民的心。”
學生點頭︰“不知何時能見到阮姐。”
阮響的大名如今在東瀛都是傳遍了的,在靠海的地方倒是知道阮響是華國的首腦,但在內陸,阮響則是華國的神——雖然是個外來神,但不妨礙普通平民在家里供上她的小像,日日膜拜了。
如今東瀛的讀書人,尤其是家境一般的,都認為華國的道理才是世間真理,阮響的每一句話都是聖訓,東瀛想要好,就要全面的學習華國。
不僅要拋棄天皇,還要拋棄所有舊制度,必須掃盲,必須解放婦女,必須動員底層平民。
甚至更偏激的還認為,東瀛本就很難糧食自給,那就全然拋棄糧食,畢竟他們可以找華國買,本國可以種經濟作物,茶葉或者水果,隨便什麼,能掙錢的就種,搞養殖業,建工廠,總之,只要全然的向華國靠齊,那麼不僅可以掙到錢,還能得到華國的幫助。
另一名學生也湊過來,她一望過去,自然也看到了那顯眼的白衣人,她皺了皺鼻子,很是嫌惡地說︰“那群人怎麼也來了?哼,高麗,踫瓷高句麗,憑他們倒也配。”
在華國還由遼宋兩個大宗統治的時候,高麗自然就只說自己是高麗,與高句麗沒有半點關系。
“自從十年前,華國建國之後,那群人便臉都不要了!與咱們寫國書都說是高句麗的後人——華國遼東的政權,與他們有什麼相關?呸!無非就是想給自己認個媽,好叫華國看他們親近些,真不要臉!”
靜子失笑︰“你們倒是消息靈通。”
學生氣道︰“他們都喊了十年了!!”
“我們、我們東瀛,那還是徐福當年帶去的童男童女延續到如今的,若說血脈,不比他們近?他們純粹是自己瞎編,咱們這個可是連漢人都承認的!”
學生們雖然認為徐福到底有沒有到東瀛,那些童男童女到底是不是他們祖宗,這是個未知數。
不過卻也認為,即便童男童女不是他們的祖宗,他們的祖宗也肯定是從華國遷徙過去的,智人來到亞洲,或許那時候東瀛還不是島,還有連接大陸的通道,于是那時候在中原的人到了東瀛,就此休養生息。
反正比起高麗,他們和漢人更相像。
至于為什麼高麗不像……
學生尖聲說︰“他們實在太不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