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廢土滿級後,穿越荒年當女帝

第670章 風雲變化(八)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竹野 本章︰第670章 風雲變化(八)

    連續數日,布格心緒難平,黨項人似乎全然忘記了自己曾有國體,一路走來,看見的都是黨項人與漢人一起做事,他甚至還看到了招兵令——招兵,阮地這是又要打誰了?

    要說黨項人,不過是羌族的分支。

    羌,上羊下人,顧名思義,便是放羊的人。

    他們的祖先或許就是遠古時代西北方放牧的人,東方人以羌來代指,以示非我族類,倒也沒什麼惡意。

    秦漢之前,羌是關隴之地的異族,關隴成為漢土後,羌變成了河西四郡的異族,當河西四郡也成為漢土,湟水一帶的異族又成了羌。

    曾經被稱為西戎的羌人,隨著中原王朝的控制面積變大,早就不是羌了。

    羌這個字,與其說是區分族群,不如說是區分生存方式。

    羌人內部也並不認可自己是同一族群,他們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習俗,不同的可汗。

    這麼多年以來,經過了周商秦漢唐,羌人中的一支黨項羌才終于建立了一點同族認同感,靠著曾作為唐朝節度使,漢化程度深,才終于建立了西夏,有了國體,這麼多年來在遼宋之間疲于奔命,卻沒有被滅國,可見其堅韌。

    和草原上的韃靼們不同,羌人對漢人的統治不算特別抵觸,畢竟在西夏建國之前,他們就過著這樣的日子,何況一旦漢人接納他們,羌人的同化速度非常快,畢竟羌人沒有文字,歷史習俗全靠口口相傳,傳著傳著要麼變了味,要麼被遺忘了,西夏雖然仿照漢字造出了自己的字,但——百姓都是文盲呀!一輩子學過的第一個字是阮地的簡化字。

    連自家的歷史,都是在老師們的課上學的。

    黨項人頭一次知道自家歷史的都很驚異——原來他們的祖先……其實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祖先,反正總是親戚吧?竟然早就變成漢人了?西羌人成漢人了,關隴的羌人成漢人了?

    原來這玩意還不是固定的?

    不過他們也是學了就忘,當故事听了,畢竟那些族群的敘事,抵不過真正的生活。

    布格存在石頭上,看著阮地的官兵們招兵,他看過張貼的公告,上頭將當兵的待遇寫的清清楚楚,且有嚴格的標準,但腳長啥樣都要管呢!他甚至拿自己比了比,發現自己能過的時候,竟然還雀躍了一會兒,仿佛得到了某種認可。

    只不過,以往各國征兵,百姓都不怎麼響應。

    一要是離家千里,還不知道這輩子能不能回去,二是傷了殘了,干不得重活,又沒法繼續當兵,回了老家豈不是也要餓死?三則是餉銀不曉得能不能發到自己手上,賣了命卻沒有錢,誰肯干這虧本買賣?尤其本錢還是自己的命。

    “阮地征兵的要求這樣高,豈不是征不到什麼人?”使者們也談論著這個,“百人里頭能出一個?”

    “但阮兵強大,恐怕正因為這個。”

    布格要看的深一點,他思慮再三後說︰“恐怕阮地才是對的。”

    眾人望向他,布格嘆氣道︰“每年朝廷能收上的稅,五六千萬兩就是極限,便是宋國富裕,其中七八成都是撥給了軍營,養兵可不便宜,像是我國,許多時候不過三四千萬兩,可養兵後剩下的,不足一千萬兩……”

    “與阮地相比,窮兵黷武的反倒是咱們了。”

    阮地的兵少,無論是對比遼國還是宋國,甚至比著回鶻大理都算少。

    但這樣一來,阮地在養兵上花的錢也就少了。

    宋國雖然軍事不強,但反直覺的是,宋國的軍隊其實最多,兵也最多,養兵一年就能夠耗費朝廷稅收的八成,宋國並不是不在意武力,朝上諸公的“鄙薄武力”,也只是擔心武將與其分權。

    但事實上,宋國是在軍隊上花錢最多的。

    “阮地好征兵。”布格又嘆,“恐怕也是因為能過的人少吧,人少,官府撥的錢落到他們頭上就多了。”

    “我看過了,連當了兵每日吃什麼都列出來,就是死在了戰場上,除了撫恤的錢,若那當兵的有老父老母或孩子,官府都每月給錢,給老人送終,將孩子撫育成人。”布格問其他人,“咱們能做到嗎?”

    眾人一默。

    這自然是做不到的,擠不出那麼多錢。

    阮地能做到,是因為阮地能掙錢,甚至士兵的數量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錢。

    征兵官站在空地上,在這里粗略的過一遍,才會把經過第一次篩選的人帶到軍營中去,參軍的人里只有寥寥幾個漢人,其他上千人都是黨項人。

    黨項人的日子如今雖說好過了不少,但仍舊不能和清豐錢陽那邊的百姓比,至少在工錢上,幾乎只有那邊百姓的一半,可能不到一半,可糧價等等卻都一樣。

    對他們而言,當兵就突然變成了很好的出路,吃喝都由軍隊管,衣裳也由軍隊發,日用品也一樣,而且軍餉都一樣,無論老兵新兵,從哪里被征來,軍餉都只跟軍餃有關。

    所以年輕的黨項人都盼著征兵。

    阮地軍隊的強大即便他們沒見過,也听說過,尤其看過阮地士兵的強壯後,他們已經不會思考為什麼官府要招兵了——甭管為什麼,先當上了再說!

    布格嘆氣道︰“我先前猜測阮地要打仗,看來是要成真了。”

    其他人也發愁︰“只是不知道,是打我們,還是打遼宋。”

    他們當然都希望阮地先打這兩國,無論如何,遼宋好歹都是大國,哪怕阮地會贏,也一定贏得艱難,阮地的國力也會衰減,到時候就算不能坐收漁翁之利,也能苟活一段時日。

    布格嘆了口氣。

    他們並沒有在這座城外停留多久,很快又踏上了新的管道,從這里開始,一路上就順利得多,每隔一段路程就能看到驛站,和回鶻的驛站不同,這里的驛站更像是客棧,一般驛站周圍也會有鎮子或不少的村落,許多村民就靠著賣牲畜和菜給驛站掙錢。

    自從阮兵進入西夏,不少漢人也順著這條線進了來,因著商人們在西夏雇佣漢人給的工錢比在青州都要高,許多漢人便寧肯吃幾年的苦頭,也要到西夏來干活。

    來往的商人,大量的漢人,都令這些路邊的驛站掙到了不少錢。

    不過這些驛站都是官府設立,驛站里的站長和伙計們都領著官府的工錢,而掙到的錢也都屬于官府,但驛站給的工錢不少,比許多城鎮里大酒樓給伙計掌櫃的工錢都高,因此在黨項人看來,這也是很好的活。

    若是能離家近些,每隔幾日還能回一趟家,雖說不能拿驛站的錢,但總歸還有點別的好處,比如菜和肉,客人們沒吃完,又放不住的,都會叫伙計帶走。

    對布格一行人而言,這恐怕是他們一路走來最好過的日子,驛站雖然相隔不遠,但也不算太近,但無論如何,每走一天多,總能遇到一個,他們能在驛站里歇腳吃飯,還能洗澡,入夜了能直接在驛站的房間里睡覺,馬和牛也有伙計照看,雖說貴了許多,可人行走在外,哪里有不花錢的?

    到清豐縣的時候,眾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雙眼所見。

    這里的一切都和回鶻,和已經在阮地手里的西夏全然不同。

    沒有城門,通往清豐縣的大路上滿是商人的車隊,路的兩邊是擔著菜進城賣的農人。

    腳下的路寬敞到能容納兩輛馬車並行。

    布格看著眼前的這座大城,絕望的偏過了頭。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廢土滿級後,穿越荒年當女帝》,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廢土滿級後,穿越荒年當女帝第670章 風雲變化(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廢土滿級後,穿越荒年當女帝第670章 風雲變化(八)並對我在廢土滿級後,穿越荒年當女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