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黝黑干瘦,如骷髏的臉湊在一起,在黑洞洞的茅草屋內只能靠火光辨認,竟真有幾分鬼魅的地獄景象,好在喜娘是見慣了的,也幸好——這個村子的人搬來山頂應該還不超過三代人,勉強能夠交流,他們都被鹽聚集在了這里。
在阮地,鹽似乎是很賤的東西,它不怎麼值錢,細鹽或許還要好一些,但粗糙的,沒怎麼加工的海鹽,卻便宜得連最摳門的主夫主婦們都能一買好幾袋,用來腌制咸魚,養牲畜的人家,也舍得買上鹽磚,讓牲畜們舔來享用。
但在許多地方,鹽依舊是很奢侈的東西,他們為了逃稅遠離人煙,而他們的智慧又不足以讓他們思考更長久的東西,譬如在附近沒有鹵井鹽湖的情況下,從哪里獲取鹽這樣的生存必需品。
人沒有鹽,就沒有力氣。
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所以這樣的村子每隔不久就得組織人手下山,去附近的村落換鹽,往往十幾斤糧食才能換到一袋,而他們即便被坑騙了,也沒有能夠尋求公道的地方,只能任人欺負,甚至于還得感謝那些願意換鹽給他們的村子,備上禮物。
“這些都是細鹽,人可以吃。”喜娘指著地上的幾袋鹽,“這些不用你們用糧食來換,但以後,你們就得花錢買了。”
村民的領頭是個老邁的婦人,她估計也是村子里輩分最大的人,可見這個村子很可能是靠她的血緣關系集合在一起的,她老得看上去下一刻就會死,但此時她伸手捏起一小撮鹽湊到嘴邊,舔了一口後閉上眼楮,在短暫的沉默後,她問喜娘︰“什麼錢?”
喜娘需要仔細分辨才能懂她在說什麼,她仔細地說︰“如今西夏已經去國,我們都是女菩薩的子民,菩薩慈愛,不再收鹽稅,鹽如今是很便宜的。”
老婦不是很懂,村民們也不是很懂,他們對西夏完全沒有概念。
對他們來說,世界就只有自己的村子,外加換鹽的村子那麼大。
民族身份對他們來說也是很茫然的東西——什麼漢人黨項人,說到底,不過就是稅官不同罷了,反正他們一輩子都很難跟漢人打交道。
但鹽便宜,老婦是听得懂的,她轉過頭,身旁看起來跟小老頭一樣的中年男人就俯身跟她耳語。
喜娘也不催,她安靜的等著,有村民忍不住也去捏了一撮細鹽,喜娘看見了並不阻止。
嘗過細鹽的村民們一臉喜色,在他們長久而貧瘠的生活中,很少有事情能讓他們露出笑臉來。
喜娘繼續說︰“所以,要用菩薩的錢,不是以前的銅錢,是這樣的錢。”
喜娘從自己的兜里掏出一張鈔票,如今的鈔票已經做得很精致了,紙有特殊的工藝去造,印刷方式也和以前迥然不同,防偽的標記更多,許多偽鈔一上手就能被發現。
不過偽鈔這樣的“生意”,至今也沒有消滅,役吏署仍舊有不少人手耗費在查處偽鈔這件事上。
村民們騷動起來,他們沒有這樣的錢,所以認為喜娘的行為帶著惡意。
還是老婦人緩緩轉頭看了他們一眼,村民們才安靜下來。
這樣的村落是很常見,能夠下定決心一個村的人一起逃稅,意味著這個村的人都沾親帶故,而去到條件險惡的貧瘠地方後,人們都會下意識的尋找一個情感紐帶,在這個紐帶的潤滑下繼續團結在一起,這個情感紐帶,通常都是輩分最高,公認最有見識的老婦人。
畢竟老婦人的丈夫,和她同齡的男性長輩,通常都死得比較早。
哪怕這個老婦人可能沒幾個子女,本身也不再干得動活,但村民們都願意尊重和听從她的意思,她代表的是在無強權的環境下,村民們能尋找和依附的秩序。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得到你們的錢?”老婦人詢問。
喜娘︰“如果你們願意下山,那麼可以先派幾個年輕人下山干活,他們就能掙到錢了。”
“如果你們不願意下山,那麼可以找我們賒種子,有了收成之後,我們就會花錢來收糧,我們的種子更高產,還會賣給你們糞肥。”
老婦人是個老成人,她沒有立刻回復,而是繼續和中年人耳語。
這次兩人商量的時間更長。
“我們不要種子,但是要糞肥。”老婦人擔心是毒種子,長不出莊稼,這是老人的沉穩,不敢把一村人的性命賭在外來人的良心上,同族未必心善,畢竟歷來各個民族,同族殺同族也從不手軟,“年輕人可以下山。”
年輕人下山可以解決冬天糧食不足的情況,就算死在山下了,對村里人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損失。
“好。”喜娘點頭,“我們會在這里待三天,三天後我們下山,你們要盡快選出下山的人。”
老婦人沒有再多說什麼,中年人站出來,帶喜娘他們去村中最好的房子居住——原本住在這屋里的人要去親戚家擠一擠了。
屋內沒了外人,村民們才掏出自己一早就拿上的破爛陶碗,在老婦人的見證下分鹽。
“多好的鹽!”雖然在火光下看不清鹽的成色,但一搓就能察覺到,這是細膩的白鹽,以前他們能從山下村子里換到的都是粗鹽,像石塊,換回來之後要自己砸碎研磨,顏色接近黃灰色,還帶著苦味,這種鹽最便宜,山下的村落也吃不起好鹽,村民砸吧了一下嘴里的咸味,“這也是我們配吃的?”
其他村民認可的喧嘩——他們都認為自己佔了便宜,但有便宜不佔顯然是王八蛋。
老婦人的拐杖在地上敲了敲,她沉重道︰“村里的好孩子得下山了,你們哪家有兩三個孩子的,得舍出一個來。”
村民們從狂喜中冷靜了下來。
但也都知道這件事不能推脫。
村子需要犧牲,每次下山換鹽,總有人回不來,或許是被人害了,或許是在回村的路上被毒蛇咬了,村子想要延續,就不能吝嗇人命。
每一對夫妻,都得做好面對好不容易成年的孩子死在外面的準備。
幾個人站了出來。
“我的山虎可以去。”
“讓我的石娘下山吧。”
“還有我的木頭,他也可以下山了。”
……
老婦人微微點頭,但沒有人說話。
幾袋鹽,換了這幾個年輕人的命。
喜歡我在廢土滿級後,穿越荒年當女帝請大家收藏︰()我在廢土滿級後,穿越荒年當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