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原名衛鞅,又名公孫鞅,號商君
年齡︰45
境界︰人仙境(天道壓制中)
根骨︰天意法體(無雙)
天賦︰無咎(絕頂)、變法(無雙)、鐵面無私(無雙)、以刑止刑(無雙)
修煉功法︰商君書
武器︰天意法刀】
商鞅是殺死年老道士後所得盲盒開出的獎勵,商鞅不是根骨天賦雙絕頂,但他的絕頂天賦很有意思。
法家強調法律的公正和權威,因此法家的最高境界就是無咎,即不犯錯、不失職。
而商鞅的絕頂天賦剛好是無咎,換言之,商鞅一開始就注定會走到法家的最高點。
潛力無窮,但眼下召喚出來的商鞅只是一境仙人怕是擋不住眼前這位接近仙人四境的老儒。
商鞅臉色冷漠,言語激烈,一句話就儒家定為亂世之禍,可把年老讀書人氣的夠嗆,出手毫不留情。
他義正言辭道︰“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禮樂治國威儀有序,人人修生養性,謙遜有禮,輔以刑法,可至天下太平。”
他以法家反對的儒家之禮名言攻擊商鞅,浩然正氣如洶涌的一線潮壓向商鞅,要用儒家的禮樂道理壓死這個口出狂言的法家狂徒。
商鞅也不畏縮,鏗鏘有力開口︰“天無法則不明,地無法則不平,人無法則不鳴。”
隨著他開口讀出法家至理名言,磅礡氣機于身前凝聚,造成了一抹異常鋒利,非金非銀,閃著白光的三寸小刀,給人一種無堅不摧的感覺。
這口小刀就是法家的法理之刀。
以法理鑄刀,代表法度森嚴,上可斬昏君,下可斬佞臣。
此刀一出,便是千仞高山,亦可攔腰斬斷。
“國無法則不寧,民無法則不安,家無法則不興。”
……
三寸法刀上一道道法理升騰、交織,越聚越多,鋒芒越來越利,將襲來的浩然江潮一分為二,滿潮如江海的禮樂道理壓不碎這口僅有三寸法刀。
即便有浩然浪潮撞在商鞅身上,也撼不動他的錚錚鐵骨。
商鞅緩緩道︰“儒家之學有幾處倒是精明要義,但多為高言偽論,尤其孔聖人的禮樂治國更是不切實際的浮學。禮樂治國,固化階層,上者永上,後嗣永上,下者永下,後嗣永下。所謂禮樂不過是強權者謀利的工具。”
商鞅面無表情道︰“推行禮樂之儒不過五蠹之一,視小如大的虱子。”
辱聖之言。
商鞅這句話就差指名道姓的侮辱儒家最大的聖人。
年老讀書人這次真的是被氣得三尸神跳,面無表情,頭頂浩然氣化作一本厚重的儒家經典,其上孕育著無法想象的浩然道理。
他做了一個翻書動作。
頁頁翻過。
每一頁翻過,便有一口浩然劍自書頁中鑽出,每一口浩然劍都代表著不同的道理,頭頂很快聚集了幾百口浩然劍,書頁還在翻,劍還在凝聚。
“法者,公平也。”
商鞅義正言辭的講出這五個字,字字千鈞重。
三寸法刀上法理沸騰,鋒芒高拔。
“我法家要的是壹刑者,刑無等級,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我法家要的是一個法度森嚴,制約強者,守護弱者的有道之國。”
“我法家要的高位者不敢肆意妄為,低位者不再讓仰人鼻息。”
……
法理之刀嗡嗡作響,不停震顫,刀身上法理沸騰,鋒芒直沖九天。
“我法家要的是澄清寰宇,要的是朗朗乾坤。”
這一句落下,九天轟隆震動,雲海翻騰如沸水。有一道白色光柱陡然從萬里高空墜落,如銀河倒灌,浩蕩綿延萬里落在了三寸法刀上。
剎那間法刀之上浮現出一道道法痕,天道響應了商鞅的法治之言,降下天意加持法理之刀。
這口法理之刀變成了天意法刀。
承載天道意志。
年老讀書人面色無比難看︰“天道認可,顯身加持。區區一個仙人一境怎麼借的如此磅礡的天意。”
李景源抬頭望著天空,若有所思,怕是也有他這個未來的人間之主的緣故,天道才會破格給了商鞅更多的天意。
年老讀書人一瞬眼中殺意沸騰起來,身後如同吹起陣陣雄勁大風,衣袖獵獵作響,眼神冷冽,加重語氣道︰“別以為我看不出來,你只是仙人一境,還無仙人體,即便有天意加持又能如何。”
他一步跨出,頭頂已然凝聚的千口浩然劍一瞬而出,秩序分明,不僅是劍多,更是結成了一座儒家的法劍陣,各劍道理彼此呼應,彼此增幅,讓儒家道理文意攀至巔峰。
商鞅屈指彈刀,三寸天意法刀一閃而逝,切割天地而去。
一口天意法刀獨對千口浩然劍。
時隔不知多久歲月,在這人間又起了一場法家和儒家的道爭。
天意法刀和千口浩然劍踫撞在一起,刀光和劍光各自璀璨,閃耀整座皇宮。
儒家道理與法家秩序踫撞傾軋。
千口浩然劍一口口的崩碎,天意法刀上同樣出現裂紋。
商鞅的境界與年老讀書人差的太多,若非有天意加持,商鞅的法理之刀扛不住一息功夫,商鞅落敗只是時間問題。
李景源此刻閉目,眉間紅棗印記璀璨亮光,他一指朝天,一道劍氣驟然拔高,直入九天之上。
他驀然睜眼,沉聲道︰“劍來!”
千里之外,鄧太阿腰間劍匣震顫不已,他提起劍匣,抹開劍匣,十二小劍在劇烈震動,欲要脫匣而出。
鄧太阿毫不猶豫將一身氣機連帶著劍意送入十二小劍。
“去!”
一揮手,十二小劍瞬間如魚游海,穿空而過。
另一處,柳白沉默的送出人間之劍,一閃間過萬里山川。
東皇太一將陰陽二氣打入霜魂劍中,一並送上天,驟然劃破天際,
西門吹雪望著空中閃過的劍氣,輕聲道︰“殿下借劍,豈有不去的道理。你也去。”
黑劍出鞘,帶著西門吹雪的劍意化虹而去。
正在沙場作戰的白起,毫不猶豫送出自己的佩劍。
袁天罡望著腰間的忠臣刀,自己提起,一身刀意灌入刀中︰“雖然是刀,卻也可做劍用,也去。”
他推刀登天遠去。
趙高抽出自己的剔骨劍,灌入劍意,撫摸劍身,喃喃道︰“為殿下效死,戰到劍碎為止。”
他用盡氣力甩出剔骨劍,化作一股黑煙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