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慧微微頷首,目光被竹林中的清風拂得格外澄澈。
“是。”
“在開始向施主傳授「並蒂蓮」之前,小僧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與施主講述,這些事情較為重要,請施主一定要耐心傾听。”
聞潮生微微點頭。
“請講。”
法慧道︰
“其一,是關于「並蒂蓮」功法本身……其雖有造化之功,生死人之效,但卻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他看了沉默的聞潮生一眼,緩聲繼續道︰
“所謂「並蒂」,實則便是「同生共死」,施主以這門心法救活那位姑娘之後,命輪便如一根雙花,未來若是一人出了意外,另一人也無法獨活。而且,這門心法並不能抹除你們身上的道蘊傷,那些天地道則留下的恐怖創痕,最終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忽然爆發,若是二位沒有對抗的方式,幾乎必死無疑。”
頓了頓,法慧似乎知道聞潮生身上有特別的功法,聲音中多了一絲凝沉︰
“聞施主身上有道門學問,而道門的諸多武功天生便與天地道則親近,一些奇術的確可以幫助緩解身上的道則暗痕,可二位的狀態如今實在過于糟糕,所以……不要對其抱有太大的希望。”
聞潮生微微點頭,听出了法慧委婉表達出的意思。
以他們如今的狀態,即便明悟出了「並蒂蓮」並救活了那名重傷的姑娘,也應該活不了太久。
對此,聞潮生表現得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平靜地問道︰
“還有嗎?”
法慧回道︰
“第二,這門心法是小僧曾借助佛法在十萬雪山外圍所悟,因此它其實沒有具體的修行方法,只有口訣,回頭小僧將口訣傳于施主,並將幾本重要的佛經送至這里,聞施主屆時可以借助佛經來參悟。”
“每日膳食與吃水,小僧會讓寺中「慈心」負責,聞施主只需要潛心參悟佛法即可。”
“最後,畢竟施主非佛門中人,若是悟出「並蒂蓮」,日後記得去十萬雪山的外圍向彌勒大佛還個願。”
聞潮生聞言,也雙手合十放于胸口,點頭道︰
“好。”
法慧見他已經明了自己要交代的事,便將「並蒂蓮」的口訣傳授與了聞潮生,之後他向聞潮生允諾自己這七日會以鬼門針幫阿水續命,接著便離開了此處竹林。
他一路回到了寺廟內自己的住處,在床頭翻出了幾本經文,快速做了挑選與抉擇,接著,便將經文交由院內正在掃地的小和尚「慈心」,叮囑他去送給竹林中的聞潮生,其中經文的順序不可打亂變動,「慈心」走後,法慧來到了院中,看見老和尚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了這溫陽之下,拿著破舊花灑壺,為面前的一株紅梅澆水。
“法慧,他是你的朋友麼?”
老和尚開口,臉上掛著淡淡的好奇。
法慧回道︰
“是。”
老和尚︰
“就是你在齊國遇著的那位?”
法慧︰
“是。”
老和尚恍然,笑道︰
“听說他拿了四國會武的第一,還是個用劍的高手,我想著,怎麼儒家出了個用劍的高手,而今一見他,忽然又明白了,原來是故人的手筆。”
法慧聞言微微一驚。
“故人……您是說的那位?”
老和尚道︰
“是。”
法慧若有所思。
他知道自己師父說的是誰,但很少听青燈大師聊起過他。
如今的佛門很忌諱這個人。
許多寺廟不願意提起早些時候的那件事,想要將其漸漸遺忘,但只要他的師父還活著,這段不堪的過往就會一直存在,像是一道好不了的疤痕。
可如今的佛門縱有千般厭惡那段不堪的過去,卻也無人敢對他師父再出手,于是只能驅逐他們。
“師父,聞施主與那位呂先生有關系?”
法慧難得多問了一句。
老和尚想到了許多年前的事情,眸子盯著面前的紅梅樹出神,許久之後,他緩聲道︰
“數年前,那位呂先生帶著妻子來到陳國尋醫問診,是我接待了他們,那時,他的妻子突破天人大劫失敗,道蘊傷幾乎布滿了她全身上下的每一個角落,我雖曾遍歷天下,習得諸般醫術,對于這密密麻麻的天地創痕亦是束手無策,後來在他妻子的要求下,我終是用了一門「妖邪之術」,透支了她的生命,來換取她余生的容顏常駐。”
“臨走時,呂先生在我的胸口留下了一道劍痕,說此劍痕可幫我化一場大劫,那時我本不曾在意,沒想到數年之後,他的話應驗了。”
“佛門爭端,二十七年前因「大合」之變,我被驅逐于此青山小寺,之後四十八寺中有十三位「梵天」對我恨之入骨,仍是不願意放過我,于是來此寺廟,要將我徹底「度化」,我那時已是殘燈之軀,沒有打算抵抗,卻不曾想最強的那位「梵天」出手時觸動了我胸口之劍痕,于是便見那「世外」驚天一劍寒徹入骨。”
“劍意化為大雪,遮山覆河,頃刻間便斬了那位最強的梵天,逼退剩余十二人……而今那名聞姓小施主初入寺廟,我便見了他身上那股熟悉的鋒芒,該是受呂先生所點化,有了如今模樣。”
法慧目光輕動,道︰
“聞施主此番狼狽,該是在齊國里惹了天大麻煩,但他于會武一鳴驚人,必已是國之重器,無論書院還是齊國,都應重保才對……我想了許久,只怕他得罪的人,正是書院里那不能得罪的存在。”
…
ps︰今天下午有比較重要的事情要做,第二章要晚上發,騷瑞。
喜歡天不應請大家收藏︰()天不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