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

第461章 沒錯,就是這意思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房車齊全 本章︰第461章 沒錯,就是這意思

    “國營單位真要出問題了,國家還能不管?”陳自強問道。

    鐵飯碗深入人心。

    平常時候,陳浩其實有說過,國營單位不一定就是鐵飯碗,鐵碗會破,只是好多人不信而已。

    這次算是在人比較多,又比較正式的場合,再說一次。

    “管是會管,但只會管重要的單位,對國計民生影響重大的企業,重要的化工,紡織,軍工等企業,這些企業即便出問題,國家也會往里頭投錢,投人,將企業救活。”陳浩道。

    “但是普通行業,普通企業,肯定不會有這個待遇,原因也很簡單,國家沒錢!只能是把有限的資金放到重要的行業,別的行業和單位就只能放棄,讓其自己求活。”

    這其實就是抓大放小。

    積極性這個東西很神奇,放在農村,分田到戶,平均每個人的田地還是那麼多,化肥也沒有明顯的增加,分田到戶卻能激發積極性,讓原本吃飯成問題的農民,至少不會餓死。

    放在城里,雖說不少國營單位倒下了,卻又有更多的企業又成立了。

    “我說這麼多,其實就是告訴你們一件事,不要羨慕城里的職工,尤其是普通職工,有點領導職務的,在變化中還能撈取一些好處,但普通職工卻沒這個能力,他們的日子會很苦。”陳浩道。

    “農村很苦,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很苦,但紅旗生產隊不會,跟著我的人不會,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過!”

    “沒有規定說,農民一輩子就必須在田地里求活,以前被逼著在田地里求活,那是政策的原因,是無奈,但如今,政策松動了,我們就該主動順應政策,站在時代的浪潮上,為自己,為子孫後代,在時代的浪潮里撈取一塊好處。”

    利益動人心。

    不用講別的,政策只是大旗,稍微的說幾句,陳浩主要還是講利益。

    跟村民也不用太過拐彎抹角,講利益就听的多,也只有講利益,才會激發正向積極性,讓村民願意跟著自己干。

    “你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我第一個跟著你。”王紅梅舉手。

    悶著頭跟陳浩干。

    “我也是,浩哥,都听你的,你干啥成啥,我肯定信你,我眼光沒你好,你說的這些,說實話,在飯館的時候,我就听人說政策要變,一些單位在開會研究,但怎麼變卻不太清楚。”陳偉道。

    他也光棍,不懂的地方不用特意去想,跟著陳浩就行。

    到目前為止,陳浩做的決定還沒有出錯的地方。

    “你說吧。”

    “都听你的。”

    大隊隊長陳自強,生產隊隊長陳洪興,生產隊會計陳順田,再有陳傳福等人,都把目光看向陳浩。

    以陳浩為主。

    “既然各位這麼信任我,那我就說了。”陳浩道。

    他沒推辭,這事也只能他安排,他能看到大勢。

    “必須跟著政策走,這是一定的,甭管政策怎麼樣,都要跟著政策,胳膊擰不過大腿,個人的想法很難左右國家的政策。”陳浩道。

    “國家在分田到戶,在經濟政策等方面,是持支持態度的,這個跟以往不同,以往不讓分田到戶,不讓單干,企業的性質有限制,只允許國營單位和集體單位,農村的社隊企業規模和經營種類也很有限。”

    “後面,國家肯定是允許個體戶,私營經濟發展的,農村的社隊企業支持和開放力度也會增加。”

    “原本嚴格限制的原材料,以及市場,會放開,這都是機會,別的社隊抓不抓的住,敢不敢抓,我不管,但紅旗生產隊一定要抓住。”

    “這既是為自己謀福利,也是為子孫謀福利,同時,也是按照政策做事!”

    跟著大旗走!

    “先說分田到戶,我們生產隊一共有36戶,有22戶參加了分田到戶,還有14戶沒有參與進來,他們一直想要參與分田到戶,但考慮到正是農忙的時候,牽扯不清楚,就沒同意,但如今田地里的活沒那麼多了,這事可以搞了。”陳浩道。

    “陳大剛早就嚷著要分田到戶了,其他沒參與的村民也都腸子悔青了,跟他們說聲,一天的時間就能把這事給解決了,他們不會生出事端,也不會找茬。”陳洪興道。

    “就是,剛過來開會時,還踫到幾個沒參與分田到戶的,打探消息,想知道什麼時候安排分田到戶,急的很。”陳順田道。

    眼看著村里的人,跟著陳浩走的,就是王紅梅都發了財,佔據了一個位置,其他沒參與分田到戶的,都急的很。

    “能盡快把這事落實下來,解決了,是一件好事。”陳浩道,“分田到戶的事解決了後,就跟公社那邊說說,邀請公社的領導一起過來,合張影,吃個飯。”

    “我們紅旗生產隊是最先搞分田到戶的,也是最先全生產隊將分田到戶落實下來的,不止如此,還積極搞副業,為村民創收。”

    “實踐證明,分田到戶,單干,是很有奔頭的,不止能解決吃飯的問題,還能解決村民就業的問題,能讓村民致富!”

    ???

    陳浩這話說出來後,不少人很疑惑。

    “有幾個生產隊,他們早就全生產隊搞了分田到戶,紅旗生產隊不是第一個將分田到戶落實下來的生產隊。”陳自強提醒道。

    這事不是什麼機密,公社的人知曉。

    “沒多大關系,只要邀請公社那邊的領導過來,說明利害關系,第一個落實全生產隊分田到戶的自然會是紅旗生產隊,而不是別的生產隊。”陳浩道。

    “第一個搞分田到戶的就是我們生產隊,這是上了內參資料的,省里的領導也知曉,紅旗生產隊是簡在帝心的,名聲早就傳到了領導的耳中。”

    “所以,第一個搞分田到戶的是紅旗生產隊,第一個全面搞分田到戶的,也得是紅旗生產隊,別的生產隊只能靠邊!”

    歷史宜粗不宜細。

    很多真相都被滾滾車輪碾壓在歷史的歲月中,不為人所熟知,津津樂道的並非事實的真相。

    但那又如何?

    只要有現實意義,對現實能起到作用,尤其是統治作用,就會被宣揚!

    “政策放開,需要一個例子,起到宣傳的作用,紅旗生產隊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招待所,有食堂,有大棚,在縣里和市里都有副業,放在全國,紅旗生產隊是獨一家,所以公社也會配合宣傳,這對公社的干部也有好處。”陳傳福道。

    陳浩點點頭,“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方便以後閱讀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第461章 沒錯,就是這意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第461章 沒錯,就是這意思並對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