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姓瑯琊

第24章 帝京三姝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東周公子南 本章︰第24章 帝京三姝

    什麼就不值當啊?

    王揚但覺一片雲里霧里,沒有貿然入座,胖少年以為王揚不听勸,苦口婆心地勸道︰

    “我跟你說,你這招早有人用過了。陳郡殷氏,殷家那個小五,也跟你似的,換了衣服去踫車,結果咋樣?腿都讓人打折了!還走了官!莫說他爹是州里的治中從事,就說他是殷家子,也斷沒有白挨一頓打的道理!結果呢,不僅白挨了打,還被抓到牢里,關了六七天!”

    王揚一听便知道這里有誤會,小胖應該是看他穿著普通,又听了黑漢叫“公子”,便以為他是故意換的衣服。只是不知道他說的踫車是什麼意思。

    他正欲打听荊州士族情況,也不解釋,便順勢坐了下來,做驚駭狀道︰“治中從事可是上佐啊!”

    六朝地方州府官員有上下佐之分,像長史、司馬、別駕、治中從事都是刺史之下首屈一指的高官,也叫“上綱”、“上佐”,地位尊崇。

    魯肅曾評價龐統說︰“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治中”便是“治中從事”之意。職司眾曹文書事,位次于別駕。

    “那又怎麼樣?我是𤔡陽樂氏,荊州別駕之子,不照樣近不得前?”胖少年搖搖頭,飲了杯酒,嘆道︰“天可明鑒,我可不是殷小五那種尋花問柳的老手。我是真心仰慕謝娘子!一封信在懷里揣了兩個月,卻連遞都沒有機會遞上去!”

    “娘子”是當時對女子的尊稱,猶如後世之“小姐”。

    王揚見胖少年強裝老成,唉聲嘆氣的模樣,覺得有些好笑,好奇問道︰“謝娘子是誰?”

    胖少年有些生氣︰“我是為了你好,又是攔你,又給你講內幕,結果你還在那兒跟我裝?你要是想去就去,沒人管你!”

    這小胖倒像是個直腸子。

    王揚想詢問詳情,但如果說自己是偶然路過,與此事完全無關,那小胖可就未必會願意和自己聊下去了。

    一來如果自己只是路過,那也就不存在換衣服的事兒了。小胖心腸再直也是士族,會願意和一介平民聊天?

    二來既然與此事無關,那人家憑什麼和你聊這事?再說他之前又攔又解釋的好意不都白費了嗎?

    王揚放低了聲音,目光中滿是真摯︰

    “兄弟,你別生氣,我是真不知道。我不是本地人,是和人打賭輸了,這才來的。多虧你提醒,要不今天還真吃了大虧了!”

    王揚見桌案上就擺著一壺酒,一碟扁豆,一碟核桃仁,便道︰

    “這桌酒我請了,向你道謝!”又招呼道︰“店家!再上兩盤下酒菜!”

    黑漢嚇得身子一哆嗦,本來錢就不夠,衣服也沒買成,公子竟然還要請客!

    唉,本來這事就和公子沒關系,公子要請便請吧,如果還不上錢,自己就去和杜三爺拼命,最好想個辦法在死之前把契約毀了,不能再連累公子了。

    “不必不必,這兒有什麼吃頭?要不是佔著地利,誰來這兒吃飯?等瞧完謝娘子,咱們去‘聚鼎香’吃。”小胖向王揚一拱手︰“𤔡陽樂龐,字子高。”

    王揚也一拱手︰“瑯琊王揚,字之顏。”

    樂龐一驚︰“你是瑯琊王氏!那王泰是你什麼人?”

    “同宗而已。”王揚簡單說了一句,然後拉回話題道︰“話說那個謝娘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你是瑯琊王氏,竟然不知道謝令家中,不減晉時謝道韞風采的謝四娘子?你不住建康嗎?”

    建康便是今天的南|京,也是南齊的京都。是高門甲族的匯聚之所。

    王揚心思一轉,說道︰“我是王氏遠支疏屬,是住不上烏衣巷的。”

    烏衣巷是東晉南朝時,王謝兩家在京都的聚居地,住在那兒的王謝子弟又被稱為“烏衣諸郎”或者“烏衣子弟”。

    王揚想用這句話來表明自己是王氏家族內比較邊緣的一支。但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烏衣巷王氏那一脈在瑯琊王氏中並非最貴盛的一支,只能算作第二流。

    當然,瑯琊王氏的“第二流”相對于絕大多數世家來說,仍然是“頂流”的存在。即便到了唐朝,劉禹錫仍然對著烏衣巷口感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用烏衣王謝家的燕子飛走,來代指東晉南朝頂級門閥時代的落幕。

    樂龐听王揚自承是王氏的遠支疏屬,頓時對他頗有好感︰

    “我也沒去過建康。不過听人說,謝四娘子在京都很有盛名。她是謝𨦉唯一的女兒。謝𨦉你知道吧,今年剛升的中書令。”

    王揚為助樂龐談興,接口道︰“原來是宰相之女。”

    南北朝時,除三公之外,尚書、中書兩省長官皆可稱宰相。中書令便是中書省的長官。

    也多虧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多為因循,不然以王揚對南齊歷史的陌生程度,連聊天都聊不順暢。

    小胖很喜歡談這個話題,興奮說道︰

    “不錯。不然就算她是陳郡謝氏,也不能讓殷家吃這個啞巴虧!不過她出名可不是因為相女的身份,而是她姿容絕麗,才韻無雙,和西昌侯女、沈平東妹,合稱‘帝京三姝’!”

    “據說北虜的彭城長公主艷冠天下,最以容貌自負!听聞三姝之名後,曾于使團中安插一畫工,秘密繪制三女容貌,使團歸國後帶回畫像三張,她看了第一張後笑容頓無,看了第二張後神情委頓,待看到第三張飲食大減,幾日閉口不言!”

    樂龐說得興起,連北朝的彭城長公主前應該加“偽”字的慣例都忘記了。不過好在民間閑談,也不怕被人挑理。

    王揚對于這個事是完全不信的,想來編出這個故事的人是為了“揚我國威”,所以安排了三姝打擊那個長公主的戲碼。不過三姝之盛名,卻是可以想見了。

    樂龐微微抬頭,似是在暢想︰“我如果能見到三姝,那讓中正官給我定個三四品我都願意!”

    九品中正制。王揚心中暗道。看來小胖還有沒有定品,自然也沒有做官了。

    “可惜啊,西昌侯女深入簡出,沈將軍現在是郢州刺史,肯定帶著妹妹一起,這兩位我是沒機會嘍。”

    樂龐剛感慨完,就听酒肆座中不知誰叫了一聲︰“來了來了!”

    所有人頓時屏氣凝神,抻著脖子望向窗外。樂龐也顧不上和王揚說話,握著拳頭激動張望。

    王揚順著眾人目光看去,只見街道對面的一條小巷口停著一輛精巧雅致的牛車,車雖不大,但車篷用素美的緞子制成,四角還垂掛著流甦瓔珞。

    車身上刻有美麗的紋飾,漆彩在陽光下閃著內斂柔和的光芒。

    牛車外站著四個男子,青衣小帽,腰別短棍,神色機警。

    等了一會兒,牛車沒動,原來是虛驚一場,謝娘子還沒上車。

    眾人齊齊泄氣,覺得浪費了感情,開始憤怒地追查起“謊報軍情”之人。

    王揚見樂小胖等一眾少年一起扼腕嘆息的場面,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

    其實想想也能理解,古代哪有像現代社會那樣全方位的音影科技,只要你想看,什麼樣的美人都能看到飽。而在古代,想遠遠地望上一眼都不容易,這也就難怪這些“追星少年”如此“狂熱”了。

    ——————————

    注︰ヾ小姐一詞起源于宋代,本指身份低微的女子。至元代中後期方用來稱呼富貴人家的未婚女子。南北朝時,一般稱後者為“娘子”、“女郎”或者直接說誰誰家女。但南北朝時留存下來的口語資料和宋元相比實在太少,說不定當時民間自有其他稱呼只是現在不知道而已。

    ゝ有學者認為娘子在宋代以前專指未婚女子,其實未必。柳宗元《祭崔氏外甥女文》開篇便是“叔舅宗元,祭于二十六娘子之靈”,這個佷女是已婚的。再比如《朝野僉載》︰“梁仁裕為驍衛將軍,先幸一婢,妻李氏甚妒而虐,縛婢擊其腦。婢號呼曰︰“在下卑賤,勢不自由,娘子鎖項,苦毒何甚!”這個“娘子”是奴婢對女主人的稱呼,也是已婚。不過上面所舉都是唐時文獻,具體到南北朝時代,文獻不足征,尚不足定論當時“娘子”是否專指未婚少女。

    ゞ《禮記》雲︰“男子二十冠而字。”這是周禮的理想狀態。但即便在春秋時期便已有人不遵守,降至魏晉以下,便更如空文一般,多有十歲以下孩童取字者,甚至不乏剛出生便起字的例子。比如《晉書•阮孚傳》︰“孚之初生,其姑取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曰‘胡人遙集于上楹’而以為字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冒姓瑯琊》,方便以後閱讀冒姓瑯琊第24章 帝京三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冒姓瑯琊第24章 帝京三姝並對冒姓瑯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