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就是想改善下咱家的生活。”
“給咱家添個電飯煲,這樣我娘做飯能節省不少時間。“
“給咱家添個洗衣機,這樣我娘再也不用手洗衣服了。”
“給咱家添個電視機,這樣你們在家的時候,也能解悶了。”
“我就是想讓你,讓我娘,讓幾個姐姐都過上好日子。”
見虎子說的動情,甚至眼眶都紅了幾分,馬福軍也是心中感動。
兒子,長大了。
知道心疼爹娘,心疼姐姐了。
接著他對著馬虎的屁股就是一電炮。
“我看你是飄了。”
馬福軍瞪著眼楮道︰“你說得倒輕巧,這些東西哪樣不要錢,改善改善生活行,一人買塊手表就是。”
“電視,洗衣機,就是城里人也不是家家都有。”
“等給你娶完媳婦,想買什麼都依你。”
說到娶媳婦,馬虎眼楮一轉忽悠道︰“爹,我問你個事。”
“有屁快放。”
“假如你有女兒,是願意嫁給一家冰箱,電視,洗衣機全有,住著大磚房,父母也大方的人家。”
“還是願意嫁給一個家里最大電器是收音機,父母摳摳搜搜,但願意多給彩禮的人家。”
“那還用說,肯定選第一個啊,老子嫁女兒是過去享福的,又不是賣錢的。”
馬福軍說完,頓時就反應了過來︰“好小子,變著法說你爹摳是吧?”
眼見老爹手又放到了拐杖上,馬虎趕緊轉移話題道︰
“哪能啊,咱就說這事,是不是男方家日子過的越好,越有那好姑娘貼上來,反而男方的家境越一般,這女方越變著法子要高彩禮。”
雖說虎子這是歪理,但馬福軍一時也不知如何反駁。
有的時候不怕歪理,就怕這歪理有道理。
見老爹陷入了沉思,馬虎心中和林夏說了聲對不起,繼續上勁道︰
“爹,實話跟你說了吧,我和林夏除了最後一步,該干的都干了。”
“也就是說,林夏就是你未來兒媳婦。”
“人家可是城里人,從小生活條件就好,咱要是家里啥也沒有,就怕她家里人不同意。”
“我就說你小子,整天給林夏送肉沒安好心。”
馬福軍先是夸了兒子一句,接著話風一轉︰“沒事,等她同意嫁給你那天,咱現買。”
馬虎一陣無語,利誘也不行,軟的不行.......
“爹,既然這樣,咱回去吧。”
“手表也別買了,以後我也不上山了,學三哥天天在家躺平,也不娶媳婦了,挺好。”
看著直接躺在鹿車上的兒子,馬福軍也是一陣頭疼。
這小子最近的表現確實不錯,至少比以前不干正事,天天從家里偷肉吃強。
接著他就想起自己當年打獵,老爹將前幾次獵物的收獲都交給了他支配,勁頭一下就上來了。
雖說是自己兒子,攢錢也是為了他,可要想馬虎跑,確實得給馬虎吃草。
想到這里,他也松了口。
“以後打獵的錢,你可以支配一半,剩下一半交給你娘存起來,留著給你娶媳婦。”
馬虎一听這話,瞬間就來了精神︰“爹,你說了算?”
“雖說家里的錢和事,都是你娘做主,但在大事上她听我的。”
馬虎算了算,2600的一半就是1300塊錢,先買台彩電也行,再買點手表和吃的,剩下的慢慢添就是。
“行,就按爹你說的定,咱去縣里吧。”
馬福軍點點頭,將鹿車掉了頭︰
“答應爹的手表別忘了,要滬牌的三防機械手表。”
“爹,你的原則呢?”
“原則值幾塊手表?”
............................
這年頭的縣城,遠沒有後世繁華。
想買大件只能去幾個有限的地方,若是想買電視,更是只能來縣第一百貨。
第一百貨足有三層,每層都有幾百平,里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品。
一層主要是日用百貨,像臉盆、毛巾、暖水瓶之類的生活用品,還有各種針頭線腦、文具本子等小物件,人員也是最多的。
二樓則主要以紡織品為主,各種花色的布料一匹匹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圍著的人也最多。
剩下的成品衣物,從西服,中山裝,到碎花裙,白襯衫也是應有盡有,就是款式大眾了一些。
馬虎帶著老爹直接上了三層,挑起了彩電。
14寸的彩電1000塊出頭,18寸的1500塊,至于更大尺寸的,只能去市里買。
這是進口的價格,國產的一台便宜個100到150塊錢。
不過,馬虎只能買國產的,因為進口的根本沒現貨。
不過這年頭,多數的國產彩電用的也是進口顯像管,倒不用太擔心質量問題。
只要988,14寸牡丹彩電帶回家。
至于工業卷?
他去商場外面轉悠了幾圈,很快就被一個戴著帽子的黃牛給叫住了。
只花了160塊錢,就從黃牛手上搞到了一張電視機票,和足夠購買兩塊三防手表,四塊普通手表的工業卷。
和一般的工業卷不同,這種專票是專門針對購大件商品發放的,數量有限且管控比較嚴格,通常只在干部之間流轉。
至于黃牛手上為啥有?
干部缺錢了唄。
有了電視機票和工業卷,電視機和手表很快就買到手。
牡丹牌彩電988,兩塊滬牌三防手表140,四塊三峰機械手表120,再加上買工業卷的160塊錢........
對了還有六瓶麥乳精,四瓶黃桃罐頭,兩袋大慶奶粉,五斤大隻果。
馬福軍撥弄手指算了半天,說好的花1300,最後搞出去1450,只剩下了1150。
不過看了看戴在手上,閃閃發亮的19鑽全鋼三防機械手表,好像也不是太虧。
“虎子,反正已經超了,不如跟家里多報點,咱爺倆也留點零花錢買煙。”
“爹,多報多少合適?”
“湊個整吧,交你娘1000,剩下的150咱爺倆分了。”
“怎麼分,一人一半?”
“你分50。”
“憑啥啊。”
“別墨跡,就憑我是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