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一百九十二章 趙老師送禮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傲骨心 本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趙老師送禮

    第一個上門恭喜趙委員榮獲乾隆五十五年唯一“包衣奴才”榮譽稱號的是巡鹽御史鄭博文。

    這人也是內務府的“包衣大”,不過走的是和大管家劉全的路子。

    鄭御史很懂規矩,送上一百兩“花樣”。

    “花樣”是在吏部排隊等官那些人給吏部捐納的買官錢、及給工作人員的孝敬,官面上叫“捐花樣”,後來這玩意在京里官場迅速普及起來,哪怕不是當官、升官,只要是值得慶賀的事都得給捐個花樣。

    變著花樣送禮的意思。

    趙安這里雖不是升官,但和升官的性質也差不多,因此鄭御史自然就給捐個花樣。

    這次特地過來主要是鞏固一下“包衣大”之間的感情,畢竟揚州地界的官場就他和趙委員出身相同,都是內務府的包衣出身。

    兩淮鹽政阿克阿當雖然也是皇上的奴才,但人家是上三旗滿洲正白旗出身,比內務府所屬漢軍包衣要高好幾個檔次,平時“玩”不到一起。

    阿克當阿這人為人不小氣,出手很闊綽,就是有個缺點,那就是骨子里是看不起非上三旗出身官員。

    這一點不經常跟阿克當阿打交道的官員可能感受不到,可鄭博文是經常跟鹽政衙門打交道的巡鹽御史,哪里不清楚這位阿財神的“潔癖”。

    因而,不怎麼跟阿克當阿玩,熱臉貼人冷屁股干嘛呢。

    倒是趙委員這邊會做人,懂規矩,現在又被皇上賞了包衣籍,明顯被和中堂看重,鄭御史自然就要過來親近。

    同為“包衣大”,他們不抱團誰抱團?

    趙安自是熱情接待鄭御史,寒暄之余自是感激老太爺感激和中堂,感謝大清朝什麼的。

    總之,自己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個人努力,全是組織栽培。

    同時暗示自己與鄭御史既然出身相同,那今後就得互相扶持。

    這一點正合鄭博文心意,雙方無疑又近了一步。

    不過鄭博文看著比較精明,又沒有把柄在趙安手里,所以趙安暫時沒有把他拉下水的計劃。

    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聊著聊著就聊到運河,鄭御史說了一通市面如何蕭條,揚州城一點過年氣氛也沒有,有不少商人被迫滯留揚州後,便道︰“事情鬧的越來越不像話了,參漕運衙門的折子我已經寫好,趙大人這邊打算什麼時候上本?”

    趙安的折子實際早上了,這會卻含糊說過兩天就上。

    “再有半個月就過年了,這事要再拖下去,來年漕運、鹽運都得受影響,萬一朝廷听信漕運衙門調兵鎮壓漕工,兩淮地界恐怕就不得安生,不知多少無辜百姓要受無枉之災、妻離子散.”

    听鄭博文這語氣,還是個憂國憂民的主,這讓趙安不由高看一眼。

    不管是不是裝的,能動不動把百姓利益掛在嘴邊的,都是當官的好材料。

    轉念一想,漕工真要造反肯定就要殺官,先殺哪的官?

    不就是揚州的官麼!

    好家伙,這是擔心自己掉腦袋才采取“綏靖”政策,強力安撫啊。

    不過能想到這一點的也是聰明人。

    第二個來恭喜趙安榮登奴籍的是老宋。

    萬民傘的事老宋組織的不錯,撫台大人甚是歡喜,總共花費才一千多兩,走的也不是縣學和府學的賬,直接跟那些士紳“攤派”了。

    當然,這個“人情”老宋是要還的。

    還的方式主要是縣學能拿朝廷“獎學金”的稟生名額,以及不拿補貼的增生名額。

    這些名額雖然對學生的舉業並無大的幫助,但畢竟是個榮譽。

    而且榮譽拿多了,就有資格保送國子監。

    相當于後世這個競賽獲獎那個競賽拿第一,然後靠著加分給送入清北的意思。

    國子監的含金量不比清北低,只要出來就能做官。

    不過起步很低,大多科級。

    對于舉業成績不是最優秀的部分士紳子弟而言,保送入監這個正途出身可比捐監這個雜途要好得多。

    因為他們有錢,後面可以為子弟拿錢買官進步。

    故而稟生和增生名額向來都是秀才階段的暗箱操作重災區。

    對窮人家孩子很不公平,只客觀來講窮人家的孩子就算保送入監也不會有大的前途。

    原因是窮人家的孩子拿不出買官的錢,想要在官場上更進一步,唯有貪污受賄一途。

    要麼就是被貴人看中破格提拔。

    唯有科舉能夠堅持走到會試的窮人家孩子,才能保持一點初心,成了天子門生的他們也比其它途徑得官更快,提拔更快,少花許多冤枉錢。

    好比趙安這個有包衣奴才加成的特賜同進士出身跟正牌科舉一二甲進士一同選官的話,肯定是人家一二甲進士優先。

    他最多比三甲同進士強些,還得看他會不會做人。

    不管怎麼樣,科舉的含金量還是很大的。

    老宋這邊怎麼還人情,趙安不管,也不好管,這是人老宋的“一畝三分地”。

    大家關系再好,也不好插手人家地盤上的事,何況還是替你趙委員辦的事。

    老宋這次過來除了恭喜趙大人當上奴才,還特地拿來不少夸贊丁知縣的文章,是他動員縣學師生寫的。

    趙安隨手拿起幾篇看了下,指了其中一篇文章道︰“這個後面最好加兩句。”

    老宋忙道︰“加什麼,大人請說!”

    “就加大清朝的富強離不開丁知縣這般用心做實事的好官!百姓的富饒也離不開丁知縣這種好官的努力付出!嗯另外,就說丁大人為官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努力把一件件小事做細、做好、做到群眾.做到百姓滿意,朝廷滿意,皇上滿意。”

    “大白話?”

    老宋愣在那里,這種寫法也行?

    趙安輕笑一聲︰“你這些文章寫給誰看的?”

    “自然是百姓啊。”

    “既然是寫給百姓看的,自用當大白話,你文謅諂的百姓如何听的懂?”

    趙安讓老宋回去選幾篇不錯的“文譯白”,然後雇人在城里不經意的散布解讀這些文章,一點點的為老丁高升造勢。

    白話文乾隆朝這會實際已經普及,市面上就有不少白話,如《儒林外史》及被解禁的《紅樓夢》。

    也就是實在沒空,要不然趙安自己就捉刀替老丁寫上兩篇了,編個煽情點的故事引發百姓共情。

    老丁這會在淮安不在甘泉,要不然鐵定會有知縣大人跳大運河勇救落水漕工孤兒的橋段,亦或在停轎搶救車禍傷員什麼的。

    造假這玩意,趙安拿手。

    又陸續接見了幾位來恭喜送禮的府學下屬後,趙安收拾了下,他也得去送禮。

    撫台大人明天要回甦州,今天再不去拜會就顯得他趙委員不懂事了。

    馬副校長給準備的禮物整整一車,價值七百多兩,名貴的老山參就有兩根。

    光這兩根遼東老參就花了二百兩,內務府的貨,托石掌櫃關系拿的。

    穿上官服,叫上轎夫、護衛便向撫台大人住處趕去。

    出發時沒忘囑咐馬副校長替他到府衙領下半年的教授工資。

    錢不多,但是他的合法收入,沒理由不去領。

    到得巡撫大人住處,遠遠就叫轎夫落轎,整了整儀容便一臉恭敬的過去遞帖子。

    門衛那邊自是替趙委員通稟,不一會就有人過來領趙委員入內,帶來的禮物也被相關人員搬了進去。

    趙安是懂規矩的人,進門時就給發了門包和小費。

    巡撫級別的門包是160兩,總督是200兩,這筆錢不是給守門工作人員的,而是作為督撫合法收入要上賬的。

    小費才是門衛私人進項。

    趙安給的小費是40兩,由當值的六名工作人員平分。

    換言之,沒有200兩你連巡撫大人面都見不到。

    別說趙安這個七品委員得交,就是巡撫本人也得交!

    福大人過去在浙江當巡撫時去見前閩浙總督富勒渾大人,除給規定門包200兩外,也是額外給了80兩小費才進的門。

    甭管清官、貪官,都得守這個規矩。

    撫台大人住的園子是前鹽商總商江春的,花八百萬兩修的,老太爺南巡時住過兩次,不過隨著江春倒台這園子自是充了公。

    听說知府衙門打算拍賣這座園子,只因價格太高沒拍出去。

    坊間傳言是其他有錢的鹽商是嫌這園子晦氣,所以不敢買。

    又不能空著,便作為接待省里及朝廷要員的“大酒店”,里面還給安排了二十幾個拿工資的工作人員呢。

    在編。

    撫台大人這會正在跟幕僚說事,剛收到朝中坐京傳來消息,皇上打算過完年讓軍機大臣、吏部漢尚書孫士毅實任兩江總督一職。

    也就是撫台大人這個“代總督”沒能去掉代字。

    具體情況還不明確,傳來消息只說阿中堂替福大人爭取了但沒有成功。

    幕僚們猜測撫台大人沒能去代成為制台大人的原因,可能是和在搞鬼。

    要不然憑借阿中堂的身份,皇上怎麼可能不听取他的意見。

    撫台大人也是這麼想的,正郁悶著門房來報江甦督學委員趙有祿求見,已經听說這趙有祿被皇上賞了內務府籍,再結合其被魁倫杖責一事,自是明白皇上的用意。

    便讓人領他進來,卻吩咐先把人諒著。

    愛屋及烏,恨屋及烏的原因。

    誰讓這趙有祿是和的人呢。

    “如果年後皇上真打算讓孫中堂到兩江來,有些事就得提前準備,不能讓孫中堂過來說我這個撫台的不是”

    這邊撫台大人正交待著,外面親隨來報︰“大人,那個趙有祿說春節將至,特給大人呈節禮八千兩。”

    “八千兩?”

    撫台大人原本有點板正的臉色如被空調暖風吹過似的,一點點舒緩下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清妖》,方便以後閱讀清妖第一百九十二章 趙老師送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清妖第一百九十二章 趙老師送禮並對清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