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讓你三叔,還有天立和你一起去,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這會兒已經夜里九點鐘了,農村到了這個時間,家家戶戶早就睡下了。
現在出發的話,天亮前就能到海城市里。
“行!”
天立是李學慶的親佷子,和李天明同歲,從小就沒了父母,是李學慶兩口子一手帶大的。
其他人都被李學慶打發回家了。
“天明,要是……不順的話,魚咱就不要了,人沒事就行!”
“叔!您放心,保證把天立全須全影的給您帶回來!”
李天明吃著餅子,就著咸菜疙瘩,填飽了肚子好趕路。
“天明,走嗎?”
李學工又檢查了一遍,確定都綁牢了,二十個大木盆摞在一起,不仔細點兒可不行。
第一次送的不是很多,一個大木盆里差不多能有100斤,20個就是兩千斤,這已經是大青馬的極限了。
虧得這輛馬車是鋼架的,要是木頭的,壓上去2000斤,半路就得散架。
李天明把最後一口餅子扔嘴里。
“出發!”
說著跳上了馬車,李學工坐在另一邊,李天立騎著自行車在後面跟著。
這趟要是順利的話,到時候就和李學軍商量,看看廠里以後能不能派輛卡車過來拉。
用馬車來回運太費事了。
“天明,你再和我說說,你昨天到底是怎麼和你大伯定的?”
李學工還是不放心。
這年頭,無論干什麼,首先得考慮會不會犯錯誤。
腦袋上懸著無數道雷,誰也不知道哪一道劈下來,能把人給整死。
在李學工看來,農民不老老實實地種地,居然做起了買賣,這就是大逆不道。
李天明知道,要是不解釋清楚的話,李學工能念叨一路,只能又原原本本地把事情說了一遍。
“三叔,您想啊,要真是犯錯誤的事,我大伯能應下?”
“這倒也是!”
李學工說著,抱著肩膀,靠在身後摞起來的大木盆上,听著里面發出 當的水聲,雖然心里依舊不踏實,但還是充滿了期待。
“天明,你說這魚……一斤能賣多少錢?”
“差不多4毛錢!”
昨天在李學軍家里,李天明還真問過了。
“多少?”
李學工吃了一驚。
“4毛錢,乖乖,縣里的物資局過來收,一斤才給咱們兩毛。”
每年物資局收購魚蝦的價格,村支部都會貼出來。
去年給的收購價就是兩毛一斤,就這還比以前漲了兩分錢呢。
5000斤魚,李家台子才能入賬1000塊錢,324戶人家,每家到了年底才能分到3塊錢。
這也是為什麼,鄉親們對于打漁都變得不積極的原因。
辛苦大半個月,最後才分到這麼一點兒,換做是誰能樂意。
“天立,後面盯好了,千萬可不敢散開!”
騎著自行車,跟在後面的李天立忙應道︰“叔,放心,我盯著呢!”
就這麼一路聊著,一路走,速度還不敢太快,一來怕路不好,把草繩顛折了,二來也擔心大青馬太勞累。
經過寧固鎮的時候,找了個地方,把大青馬放開,吃了點兒草料,飲過水,歇了差不多一個鐘頭,才繼續趕路。
走走停停,剛到市里,就被攔下了。
看著走近的警察,李學工嚇得臉都白了。
“天明,咋整?”
李天明看到三叔的反應也是哭笑不得。
“您別慌啊,咱們又不是干壞事的,等會兒我和警察說,您……”
就李學工現在的模樣,任誰看了都以為心里有鬼呢。
吆喝著,把馬車停到路邊,李天明主動迎了上去。
“同志!”
警察對著李天明敬了個禮。
“你們是干什麼?”
大半夜的趕著馬車進城,誰見了都得問上一句,更何況是巡邏的警察。
“您好,警察同志,我們是給海城鋼鐵廠送魚的,這是我們的介紹信!”
李天明也是突然想到這一節,昨天就讓李學慶以李家台子村支部的名義,開了一封介紹信。
這年頭出門在外,手上要是不拿著介紹信,別說辦事,想要住宿都沒有招待所接收。
警察打著手電,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
“上面寫的李天明是……”
“是我,那個是李學工,後面騎自行車的是李天立!”
警察點點頭,接著又圍著馬車轉了一圈,還伸手在大木盆里摸了摸。
“怎麼這麼點兒進城?”
“不這個點兒來不成啊,這魚打上來都是新鮮的,要是白天來,一路上都得曬死了。”
雖然已經到了10月份,可中午氣溫還是挺高。
“我們夜里出發,天亮前到鋼廠,等把魚交接了,再往回趕,還不耽誤我們下午的活。”
上輩子,李天明因為不甘心一輩子窩在農村,後來也到城里發展,什麼活都干過,什麼人也都見過,面對警察的盤問,不但不慌,還顯得游刃有余。
“你確定說的都是真的?我明天會給李家台子村支部掛電話核實,如果說假話,你知道後果!”
“您只管核實。”
嚇唬誰呢?
還掛電話?
就算是公家的電話,難道單位不花錢啊!
警察又仔細觀察了一下李天明的反應,見他不像是在說瞎話,揮手放行。
可是,等李天明等人繼續出發以後,警察卻騎著自行車跟在了後面,一直到確定他們是去鋼鐵廠的方向,這才離開。
“哎呦媽呀!嚇死我了!”
李學工在村里也是條好漢子,無論是地里的活,還是鬧災那幾年,和別的村打架,從來都沒慫過。
可剛才不一樣,老百姓都怕見官,警察在李學工的心里,那更是了不得的人物。
“天明,還是你小子行,見著警察都不害怕!”
李天明笑了︰“人民警察為人民,三叔,咱們就是普通老百姓,只要沒干壞事,警察有啥好怕的!天立,對不對?”
說完等了好一會兒也沒得到回應,轉回頭一看。
人呢?
“三叔,天立他……”
出發前,李天明還曾和李學慶說,肯定全須全影的把他佷子帶回去,現在……
人咋沒了?
“我……”
李學工這些也傻眼了。
正想著折返回去找,就見李天立騎著自行車,晃晃悠悠的拐了過來。
“你小子上哪去了?”
李天立苦著臉︰“叔,我這兩條腿實在是不听使喚。”
哈!
李學工目瞪口呆,李天明是也滿臉無語。
誰能想到,大小伙子膽量居然這麼小。
繼續趕路。
天亮前,三人終于趕著馬車到了鋼鐵廠門口。
離得老遠,就能看到一陣陣濃煙,再過幾十年,像這樣的高爐都將被停用,國家開始重視環保,現在這場面,要是拍下來拿去舉報,還能得不少獎勵呢。
“哥!我听人說,這鋼鐵廠晚上也得干活?”
李天立看著面前的鋼鐵廠,眼神之中滿是渴望。
這也並不奇怪,現在這年頭,工人最吃香,誰不想進廠端鐵飯碗啊!
“是吧,那爐子肯定不能停!”
李天明也只是含糊著回了一句。
三個人突兀的出現在大門口,很快就引起了門衛的注意。
作為市重點企業,海城鋼鐵廠的安保力量那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沒一會兒就有兩個挎著盒子炮的保衛人員走了過來。
“你們是干什麼的?”
李天明連忙上前,先遞了根煙。
“同志,我們都是李家台子的,我和廠里後勤處物資科的李學軍科長說好了,給廠里送魚。”
魚?
兩個保衛看向了不遠處的那輛馬車。
“你是李科長什麼人?”
“我是他佷子,親佷子!”
兩人小聲嘀咕了一陣。
“你們等一下,我去給值班室打個電話!”
一個保衛說完就回了崗亭。
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離得老遠,李天明就看到李學軍小跑著過來。
“大伯!”
李天明揮了揮手,喊了一嗓子,明顯能感覺到,身旁那個保衛放松了對他的警惕。
李學軍昨天值夜班,後勤處晚上能有啥事,只要不是大會戰,也就是盯著點兒工人們晚上的那頓飯,他早就睡下了,突然被電話鈴聲吵醒,听保衛說,他佷子來給廠里送魚,立刻猜到了是怎麼回事。
“你小子,還真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