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海面上還浮著一層薄薄的霧,咸腥的海風卷著浪花,拍在岸邊的礁石上,發出“嘩嘩”的聲響。
林宇騎著自行車,車後座綁著提前準備好的木板和鐵絲,剛到海邊,就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李長坤正蹲在一塊大石板上,手里拿著卷尺,對著地面比劃著什麼,身邊還放著鋸子、錘子和幾根打磨好的木條。
“李叔,您怎麼這麼早?”林宇愣了一下,趕緊停下車,心里有些意外。
他特意比約定時間提前了半小時,沒想到李長坤來得更早,看樣子已經在這兒待了一陣了。
李長坤听到聲音,抬起頭,瞥了林宇一眼,手里的卷尺“啪”地一聲收了起來,語氣里滿是挖苦︰“我還以為你得多積極,結果還是來晚了,要不是村長催著,我看你能磨蹭到晌午去。”
“年紀輕輕的,做事兒這麼不積極,松懶懈怠能成什麼大事兒?昨晚沒少跟你媳婦兒折騰吧?一點兒正事兒沒有......”
林宇臉都綠了。
他下意識地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
現在才六點半,離約定的七點還有整整半小時。
他心里一陣無語,卻也沒跟李長坤掰扯,畢竟現在有求于人,沒必要為這點小事鬧僵。
“是是是,李叔您來得早,辛苦您了。”林宇陪著笑臉,把自行車後座的木板和鐵絲卸下來,搬到李長坤身邊,“您看這些材料夠用不?不夠的話,我再去鎮上買。”
李長坤沒接話,拿起一根木條,用手指敲了敲,又湊到眼前看了看,眉頭皺了皺︰“這木板太薄了,烘蝦皮的時候熱氣一烤,容易變形。還有這鐵絲,太細,鋪在下面承不住蝦皮的重量,得換粗點的。”
林宇趕緊點頭︰“您說的是,我這就去鎮上換。您還需要啥?我一起買過來,省得跑兩趟。”
“還得要幾塊厚塑料布,擋風用;再買兩個煤爐,要帶鐵盤的,不然熱量散得太快。”李長坤一邊說,一邊在地上用石子畫了個簡易的烘干機草圖,“架子得搭兩米寬、三米長,高度一米五,下面留五十公分的空間放煤爐,頂部要傾斜著搭,留個通風口,不然濕氣散不出去,蝦皮容易發霉。”
林宇蹲在旁邊,掏出記事本,把李長坤說的話一一記下來,連尺寸都標得清清楚楚︰“您放心,我記下來了,保證按您說的買,那您先忙活著,中午兒去我家吃飯去。”
李長坤哼了一聲,語氣依舊冷淡︰“不去你家吃難道還去我家吃去?讓你媽多做幾個菜,你們家現在日子好,可別摳搜的。”
“趕緊去買材料吧,別耽誤時間,要是因為材料不夠誤了工,可別賴我。”
“不會不會,我這就去。”林宇笑著應道,收拾好記事本,剛要騎車去鎮上,又想起什麼,轉身問,“李叔,您還有啥要叮囑的不?比如材料的規格,我怕買錯了。”
李長坤抬頭看了他一眼,沉默了幾秒,才慢悠悠地說︰“木板要三厘米厚的楊木板,結實還不容易變形;鐵絲要八號的,夠粗;塑料布買那種加厚的,別買薄的,海風一吹就破。”
林宇趕緊應下︰“好 ,我記住了!”
說完,他騎上自行車,朝著鎮上的方向疾馳而去。
清晨的陽光漸漸穿透霧氣,灑在海面上,泛起金色的波光。
李長坤看著林宇遠去的背影,又低頭看了看地上的草圖,嘴角動了動,沒說話,拿起鋸子,開始對著木條鋸了起來。
“叮叮當當”的聲音,在清晨的海邊格外清晰。
林宇騎在自行車上,心里松了口氣。
雖然李長坤說話依舊帶刺,但至少願意好好商量烘干設備的事了。
他知道,只要自己多忍讓點,別跟李長坤計較那些挖苦的話,這烘干機肯定能順利搭起來。
想到這兒,他腳下的力氣更足了,自行車在鄉間小路上飛快地行駛著。
林宇騎著自行車剛到村口,突然想起買的材料不少,像楊木板、粗鐵絲、加厚塑料布,還有兩個煤爐,自行車根本裝不下。
而且這自行車還慢。
他當即調轉車頭往家趕,進門就喊︰“娘,我去熊岳城一趟買材料。”
王玉芬正忙著收拾漁網,聞言趕緊放下手里的活,幫著把院里的摩托車推出來︰“路上小心一點兒,這玩意速度雖然快,但是也不安全。”
“知道了,媽~!”
林宇檢查了下油箱,確認油夠,又找了塊帆布鋪在車後座,才匆匆往熊岳城趕。
摩托車在鄉間土路上飛馳,揚起一陣塵土。
相比自行車,摩托車快了不止一倍,原本要走一個小時的路,二十分鐘就到了。
林宇直奔鎮上的建材店,按李長坤說的規格,一口氣買了五塊三厘米厚的楊木板、一捆八號鐵絲、兩大塊加厚塑料布,又去五金店挑了兩個帶鐵盤的煤爐,都用帆布牢牢綁在摩托車後座上。
往回趕時,風里都帶著輕快的勁兒。
林宇騎著摩托車,很快就回到了海邊。
李長坤還在對著地上的草圖琢磨,見林宇回來,抬眼瞥了下後座的材料,沒說話,卻主動起身幫忙卸東西。
“李叔,您看這些材料咋樣?”林宇一邊解帆布,一邊問。
李長坤拿起一塊楊木板,用手指敲了敲,又掂量了下煤爐,才哼了一聲︰“還行,沒買錯。要是買了薄木板,搭起來也得塌。”
林宇也不跟他計較語氣,笑著把自己畫的烘干機構造圖遞過去︰“李叔,您再看看這個構造,底部用楊木板搭框架,中間鋪鐵絲網盤,四周蒙塑料布,留兩個小窗口方便觀察,頂部斜著搭,開個三十公分的通風口,下面放煤爐的地方用磚塊墊高,您看這樣行不行?”
李長坤接過圖紙,眯著眼楮看了半天,手指在圖紙上點了點︰“通風口再開大五公分,不然濕氣散得慢;鐵絲網盤得用木條固定住,別鋪太松,不然蝦皮容易漏下去。”
他嘴上說著,手里已經拿起卷尺,開始測量地面尺寸,“先搭框架,再鋪底板,最後裝網盤,一步一步來,別著急。”
雖然李長坤說話依舊夾槍帶棒,但干活卻半點不含糊。
量尺寸時精準到毫米,鋸木板時紋路齊整,連錘子敲釘子都力道均勻,顯然是不想砸了自己“老木匠” 的名聲。
林宇在旁邊打下手,遞工具、扶木板,兩人配合著,框架很快就搭起了雛形。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王大春帶著小虎、林海等船員,扛著漁網往海邊走,看到林宇,遠遠就喊︰“小宇,咱今天往哪片海域走?漁網都準備好了!”
林宇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木屑,對王大春說︰“今天我不跟船了,你帶隊出海就行。記住,別去遠海,就在近海區捕魚,多留意小鬼子的船。上次他們跟南棒斗船後,說不定還在附近晃悠,別跟他們起沖突。”
“放心吧,有我在,不會有事兒~!” 王大春拍著胸脯保證,“不過你得把巡海和望風借我,讓他們兩個隨時盯著動靜,一有動靜就撤!”
“行~!”
小虎也湊過來說︰“林哥,你安心搭烘干機,魚獲的事交給我們,保證不少撈!”
林宇點點頭,又叮囑了幾句安全事項,看著王大春帶著船員們推著漁船往海里走,巡海和望風在他們頭頂盤旋著,時不時發出清脆的鳴叫。
等漁船漸漸駛遠,林宇才轉過身,繼續幫李長坤搭烘干機。
“還挺會安排。”李長坤瞥了他一眼,語氣里少了幾分挖苦,多了點認可,“不過你也別光顧著別人,這烘干機得抓緊搭,要是趕不上曬蝦皮,訂單誤了,村里又得埋怨你。”
林宇笑了笑︰“您放心,有您幫忙,肯定能趕得上。”
海邊的日頭漸漸升高,林宇和李長坤蹲在框架旁,正忙著固定鐵絲網盤。
李長坤手里的錘子敲得“當當”響,每一顆釘子都釘得又直又深,連鐵絲的間距都用尺子量得絲毫不差。
“鐵絲再拉緊點,不然鋪蝦皮的時候會往下塌。”
他頭也不抬地對林宇說,語氣里少了之前的尖刻,多了幾分干活時的專注。
林宇趕緊照做,雙手拽著鐵絲的兩端,使出力氣繃緊。
陽光曬在背上有些發燙,額頭上的汗順著臉頰往下流,他隨手抹了把汗,繼續幫忙扶著木條。
兩人配合得越來越默契,原本零散的木板和鐵絲,漸漸拼成了一個規整的烘干架,四周蒙著的加厚塑料布被海風輕輕吹起,像一面展開的淺灰色簾子。
“歇會兒吧,喝口水。”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王玉芬的聲音,林宇抬頭一看,王玉芬和二妮各拎著一個水壺,正往這邊走。
二妮手里還拿著兩個粗瓷碗,碗里盛著剛切好的西瓜,紅瓤黑籽,看著就解渴。
李長坤听到聲音,手里的錘子頓了一下,下意識地直了直腰,眼神往王玉芬那邊瞟了一眼,又趕緊低下頭,假裝整理地上的木屑,耳朵卻悄悄紅了。
等王玉芬走到跟前,他才抬起頭,聲音有些不自然︰“你們咋來了?”
“看你們倆忙了一上午,肯定渴了。”王玉芬笑著把水壺遞過去,又給林宇和李長坤各倒了一碗水,“這水加了菊花,涼絲絲的,能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