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

第528章辦法總比問題多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性感小刁民 本章︰第528章辦法總比問題多

    如今這個年代,農村地區的加工設備本就稀缺,烘干設備更是少見。

    這些設備要麼是國營食品廠有大型烘干爐,要麼就是靠傳統的日曬,但日曬受天氣影響大,遇到陰雨天,蝦皮很容易發霉,根本沒法保證質量。

    他之前只做過鮮魚和海參,從沒接觸過蝦皮烘干,更別說弄設備了。

    “烘干設備......”林宇皺著眉,手指無意識地敲著窗台,“羅大哥,這設備去哪弄啊?咱村里連個像樣的加工廠都沒有,國營廠的設備也不可能外借吧?”

    “這我真幫不了你了。”羅老板嘆了口氣,“我能給你爭取到訂單,已經是盡力了。設備的事兒,要麼你自己想辦法做簡易的,要麼去鎮上或城里找小作坊問問,看看能不能租或者買二手的。說實話,我自己都搞了好長時間了,都沒搞到手!”

    林宇沉默了。

    他知道羅老板不會騙他。

    自從去年中央鼓勵個體經濟發展,鎮上確實多了些做小加工的作坊,有磨面粉的,有做家具的。

    但是這些小作坊怎麼可能有烘干機呢?

    就算真有,租設備得花錢,買二手的更貴,他現在手里的錢還得留著湊買新船的費用,哪還有余錢弄烘干設備?

    “不過你也別太急。”羅老板的聲音又軟了些,“這訂單不急著要,你有兩個月的時間準備。先把設備的事兒琢磨清楚,要是實在弄不了,再跟我說,我再把訂單分給別人。但小宇啊,這可是個好機會。蝦皮訂單利潤高,要是能做下來,不僅能補上罐頭廠鮮魚訂單的缺口,還能多一條收入來源,對你以後擴大規模也有好處。”

    林宇心里一動。

    羅老板說得對,這訂單確實是個機遇。

    要是能做下來,不僅能緩解資金壓力,還能積累加工經驗,以後再接到類似的訂單,也不用手忙腳亂。

    至于設備,或許能想辦法自己做簡易的,比如用木板搭個烘干房,再裝幾個煤爐加熱,雖然簡陋,但說不定能湊合用。

    “羅大哥,我想試試。”林宇咬了咬牙,“訂單我接了,設備的事兒我自己想辦法。兩個月時間,應該能弄好。”

    “好!有你這句話,叔就放心了。”羅老板的聲音透著高興,“我明天就把訂單合同寄給你,你收到後簽了字寄回來。設備的事兒要是遇到難處,也能跟我說說,我幫你打听打听有沒有門路。”

    掛了電話,林宇站在村委會門口,晚風一吹,腦子清醒了不少。

    蝦皮訂單是機遇,也是挑戰,烘干設備是最大的難題,但只要能解決,就能打開新的局面。

    突然,他拍了下腦門,忍不住笑自己︰“真是急糊涂了,哪用得著非找現成設備?自己先做個簡易的湊合用,不就行了?”

    他立刻在腦子里琢磨起簡易烘干機的樣子。

    用村里常見的木板搭個四方的架子,四周蒙上塑料布擋風,底部鋪一層鐵絲網,下面架上兩個煤爐,再在頂部開個小口通風,這樣煤爐加熱的熱氣能在架子里循環,把鋪在鐵絲網上的蝦皮慢慢烘干。

    村里老木匠手巧,找他幫忙搭架子,再去鎮上鐵匠鋪打幾個鐵盤當煤爐的托盤,花不了多少錢,最多兩三天就能弄好。

    就算這簡易烘干機真不行,也還有後路。

    林宇想起村里老一輩人曬蝦皮的老辦法,小時候他還跟著奶奶曬過。

    把新鮮的蝦倒在海邊的石板上,利用正午的太陽暴曬,每隔兩小時翻一次,傍晚再收進竹筐里,遇到陰天就挪進屋檐下,用柴火的余溫慢慢烘。

    雖然這種方法靠天吃飯,但現在是初秋,遼東灣的晴天多,只要提前看好天氣預報,趕在晴天集中曬制,應該能保證質量。

    想到這,林宇腳步輕快起來,轉身往村長爺爺家走。

    村長爺爺今年七十多,一輩子在海邊討生活,最懂曬蝦皮的老法子。

    敲開村長家的門,老爺子正坐在炕頭抽旱煙,見林宇來了,笑著招呼︰“小宇啊,這麼晚了來,是有啥事兒?”

    “爺爺,想跟您打听下村里以前曬蝦皮的老辦法。”林宇坐在炕沿上,把蝦皮訂單的事兒說了,“我想先做個簡易烘干機,要是不行,就用老法子曬,您給我說說注意事項唄?”

    村長爺爺磕了磕煙袋鍋,眼楮一亮︰“五千斤蝦皮?這訂單不小啊!老法子曬蝦皮,關鍵在‘選蝦’和‘控溫’。得選剛撈上來的活蝦,趁新鮮的時候用海水洗干淨,別用淡水,不然曬出來的蝦皮發苦;曬的時候得選海邊通風好的石板地,石板吸熱快,曬得勻,翻的時候得輕,別把蝦皮弄碎了;要是遇到陰天,就把蝦皮挪到柴房,在灶膛邊搭個架子,用柴火的余溫烘,火候別太大,不然容易焦。”

    林宇听得認真,掏出記事本一一記下︰“那一次最多能曬多少?要是連續晴天,多久能曬好一批?”

    “一次曬個兩百斤沒問題,連續曬三天,蝦皮就能干透,一捏就碎,還不返潮。”村長爺爺笑著說,“你小子平時捕魚撈的蝦就不少,哪用得著專門去捕?把以前賣給小商販的蝦留著,再加上自家吃的,湊五千斤不難。”

    林宇點了點頭。

    每次出海捕魚,漁網里總會帶上來不少小毛蝦,以前嫌麻煩,大多便宜賣給了走村串巷的小商販,一斤才幾分錢,還有些個頭大的,就自己曬成蝦皮,裝在罐子里當咸菜吃。要是把這些蝦都留著,每次出海至少能攢下三百斤新鮮毛蝦,曬干後差不多有五十斤干蝦皮。

    按他們現在三天出一次海的頻率,兩個月下來,光攢下的蝦就能曬出一千多斤干蝦皮,再加上最後專門捕兩天蝦,五千斤的訂單完全能湊夠。

    “可不是嘛!”林宇茅塞頓開,“我之前還愁不夠,現在想想,根本不用專門跑遠海捕蝦,家門口的漁場就能撈夠。”

    村長爺爺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腦子活,肯定能把這事兒辦好。要是搭烘干機缺人手,跟村里說一聲,年輕人都願意來幫忙。”

    從村長家出來,林宇心里徹底踏實了。

    月光灑在海面上,泛著銀輝,他望著遠處的漁船,嘴角忍不住上揚。

    蝦皮訂單的難題,就這麼被拆解成了 “搭簡易烘干機”“用老法子備用”“攢日常蝦獲” 三步,每一步都切實可行。

    回到家,王玉芬還在等他吃飯,林宇一邊扒拉著米飯,一邊把自己的計劃說了︰“明天我就去找老木匠搭烘干機,再去鎮上買煤爐,等設備弄好,咱們就開始攢蝦皮,肯定能按時交單。”

    林宇剛說完明天找老木匠搭烘干機的事,王玉芬手里的筷子頓了頓,眉頭當即皺了起來︰“找老李師傅啊?那你可不能空著手去。”

    她放下碗,語氣帶著幾分鄭重,“老李師傅那個人脾氣怪得很,雖說手藝好,可講究‘禮到心到’,你空著手上門,就算把話說得再好听,他也未必願意接活。”

    坐在旁邊的二妮也跟著點頭,手里還在剝著剛煮好的花生︰“媽說得對!去年我兩資格想找他打個衣櫃,就空著手去了,老李師傅直接說‘沒空’,後來亮子哥拎了兩斤蝦皮、一瓶米酒過去,他才松口。而且他認人不認錢,要是看誰不順眼,就算給再多錢,他也扭頭就走。”

    林宇愣了愣。

    他只知道老木匠老李手藝好,卻沒听說過這些講究。

    他原本想著,按工時給工錢就行,沒想到還得先“送禮”。

    可轉念一想,鄰里間辦事本就講究人情往來,帶點東西上門,既是尊重,也能讓事情辦得順利些。

    “行,我明天去鎮上買兩斤紅糖、一瓶白酒,再帶上點咱家曬的干海參,應該夠了吧?”林宇問道。

    王玉芬卻搖了搖頭,臉色莫名地紅了,聲音也低了些︰“不光是帶東西的事兒......他跟你爸以前有過節。你去找他,他說不定會故意為難你。”

    “我爸跟他有仇?”林宇徹底愣住了。

    他父親生前在村里出了名的和善,誰家有事都願意搭把手,從沒听說過跟誰結過怨,更別說老木匠老李了。

    王玉芬的臉更紅了,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好半天才輕聲說︰“這都是二十多年前的老事兒了......那時候我剛成年,媒人先把我介紹給了老李師傅,他家當時條件好,手藝又吃香,村里不少人都覺得這門親事合適。可我跟他見了一面,覺得他性子太倔,沒看上,就婉拒了。”

    她頓了頓,抬頭看了林宇一眼,眼神里帶著幾分不好意思︰“在回去的路上我就遇到了你爸,他主動跟我搭話,說我好看,想跟我成家...

    一來二去,我覺得你爸人好,性格也溫和,就跟他走到了一起。老李師傅知道後,心里一直不痛快,覺得是你爸‘翹了他的牆根’,因為這事兒,還跟你爸大打出手過一次。”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方便以後閱讀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第528章辦法總比問題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第528章辦法總比問題多並對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