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海風帶著涼意,林宇站在海帶養殖區的堤壩上,望著遠處平靜的海面,手里捏著一張畫滿線條的草圖。
紙上是個規整的八卦圖形,每個卦象的位置都標注著輪胎+水泥墩的字樣。
這是他琢磨了半個月的成果。
明年台風要是再來,光靠加固浮筏不夠穩妥,得在養殖區外側的海底搭個“八卦陣”,用廢輪胎緩沖海浪沖擊力,再用水泥墩固定陣形,既能護著海帶和扇貝養殖區,又能減少台風對碼頭的影響。
“輪胎有彈性,能卸海浪的勁兒,水泥墩沉,能把整個陣固定在海底,八卦形又穩,不管台風從哪個方向來,都能兜住浪。”
林宇對著草圖自言自語,越想越覺得可行,只是這工程不小,最少得要兩百個廢輪胎,五十個水泥墩,得提前半年開始籌備。
他先把水泥墩的事暫且擱下,優先解決輪胎的問題。
本地沒建材廠,水泥墩得聯系縣城的水泥廠定制,而廢輪胎得靠收購,這事得找梁志超幫忙。
林宇撥通了梁志超的電話,听筒里傳來熟悉的爽朗聲音︰“小宇?啥事啊?是不是加工廠又有貨物要送了?”
“不是送貨的事,是這樣的,我想在養殖區外側搭個防護陣,需要一批廢輪胎,你路子廣,能不能跟我一起去收?”
梁志超一听就來了興趣︰“防台風的?這主意好!咱去年跟台風打交道還沒吃夠虧?行,我跟你一起去!你定時間,我隨時有空。”
兩人約好第二天上午在縣城的廢品回收站踫面。
第二天一早,林宇騎著摩托車載著梁志超,穿過晨霧往縣城趕。
縣城的廢品回收站藏在城郊的老廠房里,門口堆著小山似的廢鐵、舊紙箱,老板是個黝黑的中年漢子,正蹲在地上分揀零件。
“張老板,問你個事,你這兒有廢輪胎嗎?越多越好。”林宇遞過去一支煙,笑著說明來意。
張老板接過煙點燃,吐了個煙圈,搖了搖頭︰“廢輪胎?有是有,可不多,咱這小地方,汽車沒幾輛,拖拉機的輪胎倒是有幾個,可那玩意兒太硬,你要了沒用。總共也就二十來個,都是轎車換下來的舊胎,你要是要,便宜給你。”
林宇和梁志超對視一眼,都有些失望。
二十個遠遠不夠。
梁志超蹲下來翻了翻堆在角落的輪胎,大多是磨損嚴重的轎車胎,有的還裂了紋︰“張老板,周邊鄉鎮的廢品站你熟嗎?他們那兒有嗎?”
“熟是熟,可也都差不多。”張老板嘆了口氣,“咱這一片就沒多少汽車,廢輪胎都是稀罕物,我這二十個還是攢了大半年的。你們要是要得多,怕是得去大城市找。比如北京,那邊汽車多,廢品站里的廢輪胎堆成山,隨便收。”
“北京?”林宇心里一動。
梁志超倒是果斷,拍了拍林宇的肩膀︰“去!咋不去?兩百個輪胎呢,本地湊不齊,只能去北京。我認識個跑貨運的老陳,他經常跑北京線,咱找他幫忙拉貨,運費能便宜點。”
林宇點點頭,心里算了筆賬︰去北京收購輪胎,加上運費,雖然比在本地貴,但能一次性湊夠數量,還能挑些磨損輕、彈性好的輪胎,劃算。他跟張老板訂下那二十個輪胎,又問清了北京幾個大型廢品站的地址,才和梁志超離開。
路上,梁志超找了個公社郵電所給老陳打了電話,老陳一听是拉廢輪胎,笑著說︰“你們早說啊!我這周末正好要去北京拉貨,返程空車,給你們算半價運費,你們把廢品站的地址給我,到時候直接去裝貨。”
“太好了!”林宇懸著的心落了地,“那咱這周末就去北京,你負責跟老陳對接貨車,我負責跟北京的廢品站聯系,提前問清楚輪胎的數量和價格,爭取一趟就把事辦了。”
梁志超應下來,兩人騎著摩托車往回趕。
風從耳邊吹過,林宇手里攥著那張寫著北京廢品站地址的紙條,心里滿是干勁。
雖然籌備過程麻煩,但只要能搭好“海底八卦陣”,明年台風再來,村里的養殖區和工廠就能多一層保障,這辛苦就值了。
更重要的是,這個工程完事兒,明年能白撿一批扇貝苗,只要他養的好,一定能夠大賺一筆。
這幾乎是白撿的錢,林宇怎麼可能錯過?
......
周末清晨五點,天還沒亮透,林宇就和梁志超踩著晨露趕到了村口的貨運站。跑貨運的老陳已經把藍色貨車停在路邊,車頭的大燈刺破薄霧,車斗里鋪著一層防水布,就等裝輪胎。
“老陳,辛苦你了,這趟得跑大半天。”林宇遞過去兩袋熱乎的包子,笑著說。
老陳接過包子,咬了一口,含糊道︰“客氣啥!你們為村里辦事,我少收點運費也是應該的。趕緊上車,早去早回,別耽誤了下午裝貨。”
三人鑽進駕駛室,貨車緩緩駛離漁村,朝著北京的方向開去。
一路上,梁志超拿著林宇抄的廢品站地址,反復確認︰“第一個去朝陽區的那家‘興盛廢品站’,張老板說那兒輪胎最多,咱先去那兒看看,要是夠了,就不用跑別的地方了。”
林宇點點頭,手里攥著筆記本,上面記著提前跟廢品站老板通電話時問的細節,輪胎的成色、價格,還有能不能幫忙裝車等。
中午十二點多,貨車終于開進了北京朝陽區。
比起漁村的清淨,北京的街道車水馬龍,自行車流像潮水般涌過,高樓大廈立在路邊,看得林宇和梁志超眼楮都直了。
“這北京就是不一樣,咱村那幾條路,跟這兒比就是小胡同。”梁志超扒著車窗,忍不住感嘆。
按照地址,老陳把車開到了興盛廢品站門口。
廢品站佔了很大一片空地,里面分門別類堆著廢鐵、塑料、舊家電,最角落的地方,果然堆著小山似的廢舊輪胎,黑 的一片,從轎車胎到貨車胎都有。
“王老板!我是之前給你打電話的林宇,從青山漁村來的。”林宇快步走到廢品站辦公室,對著里面正在算賬的中年男人喊道。
王老板抬起頭,看到林宇,連忙起身︰“哦!林兄弟來了!快坐快坐,我還以為你們得下午到呢。”
梁志超跟著走進來,沒等坐下就急著問︰“王老板,你這兒的輪胎,成色好點的有多少?我們要兩百個,最好是轎車胎,彈性好的。”
王老板領著兩人走到輪胎堆前,踢了踢身邊的一個輪胎︰“你們運氣好,上周剛收了一批舊胎,都是跑了幾萬公里的,胎紋還在,就是橡膠有點老化,不過用來緩沖海浪肯定沒問題。這樣的轎車胎,我這兒有一百八十個,再加上二十個貨車胎,正好兩百個,你們要不要?”
林宇蹲下來,用手按了按輪胎的橡膠,感覺彈性還不錯,又翻過來查看有沒有裂紋︰“王老板,這輪胎多少錢一個?我們要兩百個,你給個實在價。”
王老板摸了摸下巴,想了想說︰“轎車胎平時我賣5毛錢一個,貨車胎1塊錢一個。你們要得多,又是從外地來的,我給你們算便宜點,轎車胎2毛錢一個,貨車胎8毛錢一個,你們看怎麼樣?”
梁志超剛想砍價,林宇拉了拉他的胳膊,笑著對王老板說︰“行!就按你說的價!不過王老板,你得幫我們把輪胎裝上車,這兩百個輪胎,我們倆可搬不動。”
“放心!”王老板拍著胸脯,喊來五六個工人,“都過來搭把手,把輪胎裝到那輛藍色貨車上,輕點搬,別把胎皮蹭破了!”
工人們立刻行動起來,有的扛著輪胎往車斗跑,有的則在車斗里碼放。
先把貨車胎墊在下面,再把轎車胎整齊地堆在上面,還用繩子把輪胎捆扎牢固,防止路上晃動。
林宇和梁志超也沒閑著,幫著工人遞繩子、扶輪胎,汗水很快浸濕了襯衫。
裝完輪胎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多。
林宇給王老板結了錢,又遞過去幾支煙︰“王老板,以後我們要是還需要輪胎,還找你,到時候你可得再給我們優惠點。”
王老板笑著應下︰“沒問題!你們下次來,提前給我打電話,我給你們留著好貨。”
三人重新坐上貨車,朝著漁村的方向返程。
車斗里的輪胎堆得像座小山,隨著貨車的顛簸輕輕晃動。
梁志超靠在椅背上,揉著酸痛的胳膊︰“總算搞定了!兩百個輪胎,夠你搭‘八卦陣’了。回去之後,就該聯系水泥廠訂水泥墩了,那事兒我可就不陪你了。”
林宇望著窗外漸漸落下的夕陽,心里滿是踏實︰“嗯,梁大哥,陳大哥,這次謝謝你們了,你們放心,不會讓你們白跑的!”
一听這話,梁志超當即笑著說道︰“林宇啊,你這麼說可就見外了。”
“我說實話,要不是你,我們家現在都得喝西北風!自從被車隊辭退了之後,我們家的日子,可就全指望給你送貨了。”
“嘿嘿,不瞞你說,我自從給你送貨,我掙的比以前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