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

第472章昆士蘭北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性感小刁民 本章︰第472章昆士蘭北部

    林宇三人走進賽事辦事處,說明夏春光臨時缺席、由陳溪補位的情況。

    工作人員核對信息後,遞來一份新的賽程表,林宇接過一看,眉頭微微一挑。

    今天的比賽地點並非海域,而是昆士蘭北部的河流,目標魚種是淡水鋸鰩和澳洲肺魚。

    “淡水魚?”徐蔚然湊過來看賽程表,有些意外,“昨天不是還在釣海魚嗎?”

    工作人員笑著解釋︰“這是晉級賽的特色,考驗選手對不同水域的適應能力。昆士蘭北部的河流生態獨特,這兩種魚是當地的標志性物種,很有挑戰性。”

    林宇點點頭,心里卻在盤算。

    夏春光對海釣還算熟悉,換成淡水釣,陳溪反而更擅長,或許這算是個意外的轉機。

    他看著賽程表上的魚種介紹,向兩人解釋起來︰

    “淡水鋸鰩,這魚長得很特別。體型像鯊魚,身體呈流線型,最長能到6米,最顯眼的是吻部,扁平如劍,邊緣長滿了鋒利的鋸齒,像一把自帶鋸齒的長劍。”

    林宇頓了頓,想起之前查過的資料,“別小看這‘鋸子’,既是它的武器,也是捕食工具。它會用吻部在水底攪動泥沙,把藏在里面的小魚、甲殼類翻出來,遇到危險時,還能揮舞著‘鋸子’反擊,連鱷魚都得讓它三分。”

    “這麼凶?”陳溪有些驚訝,“那釣的時候豈不是很危險?”

    “確實要小心。”林宇點頭,“而且它屬于瀕危物種,比賽有嚴格規定,必須放生,不能造成任何傷害,釣上來後得立刻測量、拍照,然後放回水里,對操作手法要求很高。”

    接著他又指向另一種魚︰“澳洲肺魚,這可是活化石。從恐龍時代就存在了,體型不算特別大,一般能長到1.5米左右,體重十多公斤,但壽命極長,能活近百年。”

    徐蔚然好奇地問︰“肺魚?它用肺呼吸嗎?”

    “算是。”林宇笑了笑,“它有個特殊的鰾,能像肺一樣呼吸空氣。昆士蘭的河流到了旱季會干涸,其他魚活不下去,它卻能鑽進淤泥里,靠鰾呼吸休眠,等雨季來了再醒過來,特別能扛。而且它肉質緊實,力氣極大,上鉤後會像頭牛似的往水底鑽,掙扎起來沒完沒了,很考驗耐力。”

    工作人員在一旁補充道︰“這兩種魚都很狡猾,淡水鋸鰩警惕性高,澳洲肺魚食性雜,想釣上來不容易。而且今天的比賽限時四小時,按兩種魚的總長度計分,難度不小。”

    林宇三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凝重。夏春光不在,本就少了個主力,又遇上這種不熟悉的淡水魚種,挑戰無疑加倍了。

    “走吧。” 林宇收起賽程表,語氣沉穩,“先去備釣具,不管怎麼樣,比賽得照常進行。找到夏春光之前,我們得先穩住。”

    三人快步走出辦事處,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遠處的河流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誰也不知道,那平靜的水面下,藏著怎樣的考驗。

    而他們心里,除了比賽的壓力,更多的還是對夏春光的擔憂,希望李軍和周明能帶來好消息。

    ......

    工作人員駕駛的領航船在前頭開路,林宇等人乘坐的釣船緊隨其後,二十多艘船沿著蜿蜒的河道排開,遠遠望去像一條游動的長龍。

    船身劃破水面,激起的漣漪一圈圈蕩開,撞在岸邊的蘆葦叢上,驚起成群的白鷺,翅尖掃過水面,留下細碎的光斑。

    昆士蘭北部的河流像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過的翡翠走廊。

    兩岸是密不透風的熱帶雨林,高聳的桉樹和榕樹交錯生長,氣根垂在水面上,像無數條綠色的珠簾。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在河面上投下晃動的碎金,空氣里彌漫著潮濕的泥土味和植物腐爛的氣息,混雜著淡淡的河水腥氣,形成一種獨特的熱帶濕感。

    “這地方的水色真特別。”陳溪望著船舷邊的河水,忍不住感嘆。

    這里的河水不像海水那樣清澈見底,而是帶著點茶褐色,像被稀釋的咖啡,卻又透著一種奇異的通透,能隱約看到水下的鵝卵石和搖曳的水草。

    “是因為腐殖質。”林宇解釋道,“兩岸的枯枝落葉掉進水里,經過長期浸泡分解,形成了大量的腐殖酸,才讓水變成這種顏色。這種水質看似渾濁,實則富含礦物質和有機物,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河道時寬時窄,寬處像片小型湖泊,水面平靜如鏡,倒映著兩岸的樹影;窄處僅容一艘船通過,兩岸的樹枝幾乎要搭在一起,形成天然的拱廊。

    林宇前世來過這里釣魚,對這里的環境倒是有一些了解。

    這里屬于典型的熱帶干濕季氣候,雨季時河水會上漲數米,淹沒岸邊的樹林,形成獨特的洪泛區;而到了旱季,水位下降,河道會變得狹窄,露出大片的沙洲和泥灘。

    這種特殊的環境對魚類的影響極大。

    就拿他們今天的目標魚種來說︰

    淡水鋸鰩偏愛這種茶褐色的水體,渾濁的環境能幫它們隱藏身形,便于伏擊獵物。而雨季的洪泛區則成了它們的繁殖場,茂密的水生植物為幼魚提供了天然的庇護所。它們吻部的鋸齒在渾濁水域里更能發揮作用,哪怕看不見獵物,也能通過鋸齒上的電感受器探測到水底的動靜。

    而澳洲肺魚則完美適應了這里的干濕交替。

    旱季來臨時,它們會鑽進河床的淤泥中,依靠特殊的鰾進行呼吸,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靜靜等待雨季的到來。而富含腐殖質的河水滋養了大量的水生昆蟲和軟體動物,正好成了肺魚的主食,也讓它們的肉質變得格外緊實。

    船行至一處河灣,工作人員突然放慢速度,指著岸邊的一棵大樹說︰“看那里,有肺魚活動的痕跡。” 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水面上有一圈圈細小的漣漪,岸邊的泥地上還有幾個碗口大的凹坑,那是肺魚在旱季休眠時留下的洞穴。

    “這里的生態太完整了。”徐蔚然由衷感嘆,“魚和環境完全融在一起了。”

    林宇點點頭,心里卻在琢磨︰這樣的環境雖然利于魚類生長,但對釣魚人來說卻是不小的挑戰。

    渾濁的水體讓魚情難以判斷,復雜的水下地形,如水草、岩石、樹樁更是給遛魚增加了難度,稍有不慎就會切線跑魚。

    船長龍緩緩駛入一片開闊水域,工作人員用對講機通知︰“前方就是釣點,可以下船了。”

    林宇三人拿起釣具,踩著淺灘上的鵝卵石登上河岸。

    腳下的泥土松軟濕潤,還能感覺到微微的震動 —— 那是遠處瀑布的水流沖擊造成的。兩岸的雨林里傳來不知名鳥類的叫聲,與河水的流淌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曲自然的交響樂。

    “準備開始吧。”林宇深吸一口氣,將魚餌拋向遠處的水草叢,“適應這里的環境,才能釣上魚。”

    二十多艘釣船在河灣處依次停靠,選手們踩著及膝的淺灘水登上河岸。

    林宇三人選了塊靠近水草叢的平坦地面,剛放下釣具,褲腳就被岸邊的蚊蟲圍了個嚴實,熱帶的小蟲帶著嗡嗡的翅聲,在皮膚上留下一個個紅癢的印記。

    “先噴點這個。”陳溪從背包里翻出驅蚊液,往三人褲腿和領口噴了一圈,“這地方的蚊子能把人抬走。”

    林宇沒急著組裝魚竿,而是蹲在岸邊觀察水情。

    茶褐色的河水看似平靜,水下卻藏著暗流,水草在水流中輕輕擺動,根部偶爾閃過銀色的影子,是小魚在穿梭。他伸手掬起一捧水,指尖能感覺到細微的顆粒感,那是懸浮的腐殖質。

    “這里的水底應該有不少淤泥。”林宇站起身,對兩人說,“釣鋸鰩得用長柄鉤,不然容易掛底;肺魚喜歡躲在水草根附近,餌要往草縫里送。”

    夏春光的缺席讓三人的分工不得不調整︰林宇主釣,陳溪負責抄魚和觀察魚情,徐蔚然則承擔起整理釣具的活兒。

    她蹲在地上,把比賽指定的假餌分門別類擺好,模仿小魚的軟餌、帶腥味的面團餌、還有幾枚亮片,陽光一照,在茶褐色的河面上能閃起細碎的光。

    “鋸鰩是食肉的,用這個試試。”

    徐蔚然遞過一枚銀色軟餌,尾巴處帶著紅色的絨毛,入水後能模擬受傷小魚的掙扎。

    林宇接過軟餌,熟練地掛在長柄鉤上︰“肺魚雜食,用面團餌混點魚粉,說不定效果更好。”

    他邊說邊組裝魚竿,選了根中硬調的淡水竿,線組搭配比海釣時細了一號,在這種多障礙的水域,細點的線反而更靈活。

    陳溪在旁邊用樹枝清理出一片空地,把折疊凳擺好,又往水里扔了幾塊石頭試探水深︰“這邊大概兩米深,草縫間距寬,適合下竿。”

    不遠處,其他國家的選手也在忙碌。

    幾個歐美選手正往魚竿上綁大號擬餌,顯然是沖著鋸鰩來的;日本隊則慢條斯理地調配著魚餌,據說他們帶了特制的發酵餌料,專門針對肺魚的食性。

    “他們好像很有經驗。”徐蔚然小聲說,目光落在日本選手的餌盆上。

    “別管別人。”林宇已經把魚竿架在岸邊的樹樁上,軟餌順著水草間隙沉入水中,“咱們按自己的節奏來。鋸鰩警惕性高,得讓餌在水底慢慢拖,像受傷的小魚;肺魚動作慢,要守得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方便以後閱讀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第472章昆士蘭北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第472章昆士蘭北部並對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