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1979!

第169章 阿明+阿敏=明敏(保底2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泥白佛 本章︰第169章 阿明+阿敏=明敏(保底2更)

    這次周惠敏沒有急著給魏明回信,她覺得還是先完成阿明交給自己的任務再回吧。

    70年代之前,香港幾乎沒人听粵語歌,國語歌和英語歌才是大勢。

    短短十年,在許冠杰等歌手的努力下,在粵語對白的港劇高速發展的勢頭下,粵語歌愈發深入人心。

    1980年的香港雖然粵語歌才是主流,不過那麼多台灣歌手也在香港享有高知名度就可以看出,國語歌還是有一些市場的,要等再過幾年譚張爭霸,粵語歌才算進入黃金時代。

    只不過香港本土歌手幾乎都在專攻粵語歌,發國語專輯的越來越少了。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周惠敏一直在學校附近的音像店里跟老板打听國語歌。

    老板推薦她的那幾盤磁帶都是台灣歌手的,周惠敏不太滿意。

    “就沒有香港歌手的國語專輯嗎,不太出名的也可以。”

    其實她更傾向于非著名歌手,因為她對這首歌的含金量也沒有清晰的認知,擔心著名歌手會看不上。

    老板想了想,從犄角旮旯的地方翻出一盒磁帶。

    “喏,就這個嘍。”

    專輯名叫《鄉間的小路》,這首歌周惠敏知道,是齊豫的歌,不過這個專輯並不是齊豫的,而是香港歌手翻唱的。

    專輯里另外還有幾首歌也是翻唱的老歌如《長城謠》《外婆的澎湖灣》,也有幾首是原創歌曲,但周惠敏沒听說過,顯然銷量一般。

    歌手名叫張明敏,公司是永恆唱片。

    雖然都沒听說過,不過這個名字讓周惠敏很有好感,阿明和阿敏,不就是明敏嗎!

    于是周惠敏買了這盒磁帶,準備晚上回家听一听。

    當回到公屋區,她看到好多街坊圍在一起,走近一看,原來圍著的是鬼伯,鬼伯好像正在做什麼吃的賣給大家。

    看到周惠敏過來,鬼伯笑道︰“阿敏你等一下,我做套煎餅你帶回去吃。”

    “煎餅?”周惠敏沒听說過這種北方美食。

    當她接過來後感覺熱乎乎的,嘗了一口,果然很好吃的,沒想到鬼伯還有這門手藝。

    “鬼伯用不用我幫你啊?”

    “不用,我忙得過來,你快點回去寫作業吧。”

    周惠敏還想問問鬼伯怎麼突然開始賣煎餅了?不做醫院保安了嗎?

    到了家才听媽媽說起。

    “嗯,阿鬼說那個工作辭掉了,收入太低,所以開始轉行做餐飲了。”

    周惠敏看著手里的煎餅,這就算餐飲了?

    等收完攤回到家,老鬼數了數自己今天的收入,再除去開銷,不錯,賺了將近一百塊,這還是早上沒出攤的情況,果然比當保安強多了。

    他的這間公屋很小,住兩個人都費勁,考慮到萬一自己回不去大陸了,如果將來兒子孫子來香港看自己,自己總不能委屈了孩子們。

    所以他拿出了之前的積蓄,再加上孫子的稿費,置辦了這麼一套家伙事兒,成了一個流動攤販,主打天津煎餅果子。

    以前做地下工作的時候他就曾偽裝過賣煎餅的,幾十年不操作了,總算沒有把本事都忘了。

    可惜自己就一個人,要不然還可以增加豆漿小米粥這些項目。

    他想著等以後賺的錢多一些就租個門面,雇個人,把飲品這一項也加上。

    他可能給不了兒孫大富大貴,但也不能讓他們到了香港還跟自己吃苦受罪啊。

    所以年近六十的老鬼同志才想著辭掉工作出來闖一闖。

    躺在床上他還在想著該怎麼改進工藝,使其更符合香港人的口味。

    第二天一大早,周惠敏剛要出門就看到了鬼伯,他已經出攤了。

    這次他要送阿敏煎餅,阿敏就不干了,果斷要給錢。

    加雞蛋一塊錢,老鬼特意多給她加了一個蛋。

    這年頭普通香港工人的工資每個月是一兩千的樣子,白領嘛,少的一兩千,多的四五千也有,都是港幣。

    一元港幣的煎餅果子就算天天吃,頓頓吃,一個月也到不了一百塊,而且有雞蛋有菜有主食,算是相當物美價廉了,就這,老鬼也有至少五毛錢的利潤。

    就是沒有肉,周惠敏建議︰“如果里面能有一根烤香腸就更好了。”

    听到這話,老鬼靈機一動,好主意啊!

    烤香腸里面也有不小的利潤呢!

    今天不上學,要學鋼琴,上午學完鋼琴周惠敏沒回家,而是準備去永恆唱片公司賣歌。

    昨晚她听了一下張明敏的歌,感覺實力還是有的,應該能唱《溜溜的她》

    上課的時候她還特意跟鋼琴老師打听了一下當今音樂市場寫歌譜曲的行情。

    老師雖然不算行內人,但畢竟是從事音樂行業的,肯定比自己一個中學生知道的多。

    永恆唱片公司不在香港島上,周惠敏先是坐九龍巴士去了九龍半島,之後又改坐去年才開通的觀塘線地鐵,最後步行幾分鐘來到了這棟寫字樓。

    站在樓下,周惠敏終于有些緊張了,畢竟才13歲,畢竟第一次干這種事。

    “叔叔你好,請問你知道永恆唱片在幾樓嗎?”周惠敏攔住一個路過的眼鏡男,看著還挺面善。

    看著女孩的身高,張明敏很受傷,他摸著自己臉,我才24歲啊!這就叔叔了?

    “你跟我來吧,”張明敏和氣地帶她上了樓,並問,“你來永恆唱片干什麼,新簽的歌手嗎?”

    “哦,不是,我是來賣歌的?”

    “你會寫歌?”張明敏更詫異了,這也太年輕了吧,莫非是家學淵源?

    像他曾學習音樂的戴思聰老師家,他女兒蘊慧雖然才12歲,但自幼受到家庭燻陶,音樂底蘊深厚,可即便如此也沒寫出過什麼像樣的歌來,唱歌還行。

    周惠敏擺擺手︰“是我朋友寫的歌,我幫他問問。”

    電梯到了八樓,里面有好幾家公司,永恆唱片在里面算是比較大的了,張明敏直接把人帶進了公司。

    周惠敏發現他並沒有離開,他笑著解釋道︰“我就是這家公司的歌手,介紹一下,我叫張明敏。”

    “啊,原來你就是張明敏啊!”周惠敏大感意外。

    “嗯,我是張明敏。”張明敏更意外,竟然有人認識自己?

    雖說去年他接連在“全港工人演唱賽”和“全港業余歌手演唱賽”取得了兩個冠軍頭餃,但真的出道發片,響應者卻寥寥。

    因為《鄉間的小路》銷量成績很差,現在公司準備安排張明敏去歌廳唱歌,當然,要在下班之後才行。

    張明敏現在還不是一名全職歌手,幸好沒辭掉電子表廠的工作,要不然唱歌怕是難以養活自己。

    周惠敏掏出魏明那首歌︰“我這首歌其實就是想交給你演唱的。”

    “哦?”張明敏喜出望外,這小姑娘竟然是沖自己來的,“我能看看這首歌嗎?”

    周惠敏遞了出去。

    喲,還是一首國語歌,張明敏的音樂素養比周惠敏強的不是一點半點,他大略掃了一遍就開始輕輕哼唱。

    周惠敏感覺比自己唱的好多了,感覺交給這位叔叔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唱完第一遍,張明敏感慨道︰“好歌,好歌啊!”

    這首突然冒出來的歌曲比之前公司給他找的那些原創歌曲強的不是一點半點,甚至不遜于翻唱的那些台灣歌曲,在曲調的風格上也有台灣那邊的味道。

    “你這個朋友是台灣人嗎?”

    “不是,”周惠敏搖頭,但也沒說是哪里人,她問,“那可以賣了嗎,能給多少錢啊?”

    她迫不及待想把好消息告訴阿明。

    張明敏知道資本家都是貪婪的,這個小姑娘一看就是什麼都不懂的,她這樣很容易被他們老板坑。

    于是他建議道︰“你先讓你那個朋友帶著這首歌加入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這樣他的歌就受到保護了,然後再來我們公司找我,我把你介紹給我們老板。”

    以前香港也不怎麼重視音樂創作者的權益,不過自從76年成立了“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後,這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僅肆無忌憚地抄襲情況大大好轉,而且詞曲作者還能享受到爆款音樂作品的銷售分成。

    周惠敏也是第一次听說那個協會,她有些頭大︰“可我朋友不在香港啊,我可以幫他注冊嗎?”

    “應該可以吧。”

    “那注冊需要錢嗎?”

    “需要,但不多,一百多塊吧。”

    周惠敏更為難了,一百多塊我也沒有啊。

    見她為難的樣子,張明敏猶豫了一下,掏出一張百元大鈔。

    “我先借給你吧。”畢竟是專程給自己送歌,那說明應該是自己的歌迷,借錢給歌迷他放心。

    之後他把協會的地址寫給周惠敏。

    周惠敏也忙留下了自己家的地址,一百塊對于她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因為要去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注冊,周惠敏耽誤了回家的時間。

    當她到家的時候鬼伯都收攤了,幸好媽媽做工到更晚,沒有發現自己這麼晚回家,她趕緊把晚飯做出來,等媽媽回家一起吃飯。

    雖然耽誤了些時間,但好在總算注冊成功了,不過其中也是有些曲折的。

    因為她只知道阿明的真名“魏明”和藝名“阿明”,沒有出生日期,沒有照片,也沒有地址,所以嚴格來講是不能注冊的。

    還好辦事人員看她是個小姑娘,這才通融了一些,表示可以後補,但地址留的是她家。

    不過這樣自己就有機會找阿明要他的照片和出生日期了!

    想到這,阿敏還有些期待呢,阿明到底多大了,長什麼樣呢?

    ……

    (求月票啊!)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激蕩1979!》,方便以後閱讀激蕩1979!第169章 阿明+阿敏=明敏(保底2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激蕩1979!第169章 阿明+阿敏=明敏(保底2更)並對激蕩1979!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