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險山西麓,險山千戶所。
明軍在這里雖只有一個千戶所編制,最高官員卻是從三品分守參將,直接隸屬于左軍都督府。
林十三在千戶所大門前見到了險山參將李成梁。
李成梁三十多歲,生得虎背熊腰,鼻下的人中特別長,耳垂巨大。有道是人中長而壽元長,耳垂大而病少。
此人是個長壽相。
李成梁可謂根紅苗正。他的老祖是正兒八經的老紅巾軍,跟著太祖爺入過金陵,跟著中山王進過元大都。
大明立國的第三年,太祖大封世襲武將。李家老祖不知得罪了誰,被封到遼東鐵嶺衛擔任世襲百戶。
遼東這地方.狗都不願來。
跟李家老祖同伍的幾個老紅巾袍澤,要麼封在甦杭,要麼留在應天,唯獨他被都督府打發到了遼東喝涼風。
福兮禍所依。
三十年後,靖難之役爆發。花甲之年的李家老祖因在遼東,被燕王收編做了燕軍。
靖難過程雖然艱難,李家老祖卻活了下來,成了靖難功臣。
這一次,他主動要求調回遼東鐵嶺衛。
他認為這里是他的福地︰若當年不是被派到鐵嶺,而是留在江南,那老子就要跟南軍一起在長江里當江漂子啦!
再回鐵嶺,李家老祖不再是小小世襲百戶,而是世襲指揮使!
可能是李家祖墳冒了青煙,到了嘉靖朝,李家子孫李成梁竟考中了文秀才功名。
世襲軍戶子弟考中武秀才那是稀松平常的事。考中文秀才的鳳毛麟角。
且李成梁是遼東軍戶。遼東邊軍幾乎稱得上是人均胎教肄業,李成梁簡直就是軍中大儒。
這樣一個孔夫子掛腰刀能文能武的邊軍俊杰,理應受到重用。
然而,並沒有。
無論是李成梁還是同時代的戚繼光,在承襲武職時都遇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上京需要路費,進京後需要拿錢到兵部打點。
不攢夠錢,休想沾老祖宗的光承襲世職。
關于李成梁如何攢夠這筆銀子,邊軍之中傳言很多。
最離譜的一個傳言是︰李成梁帶著十幾個邊軍子弟,綁了一個建州女真首領當肉票,勒索了幾十張獸皮,販到京城去賣了上千兩銀子。
這筆銀子被他就地打點給了兵部武選司的那些小吏們。
沒有花錢的不是。他的履歷順利遞到了兵部大堂。
剛好那日楊博坐堂。看到李成梁的履歷中竟有文秀才功名,楊博當即對這個邊軍年輕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傳到堂上一番問話,楊博頓時有種撿到寶的感覺。
他大筆一揮,準李成梁承襲世職,沒幾年又升為險山參將,將組建遼東精銳騎兵的重任交給了他。
林十三眼前站著的,就是這樣一位邊軍中的傳奇人物。
李成梁這人不愧是讀過孔孟的,識文斷字兒、知書達理。他見到林十三納頭便拜︰“臣,險山參將李成梁,恭請聖安。”
林十三道︰“聖躬安。李將軍,快快請起。”
李成梁起身,忙不迭的套近乎︰“楊部堂已派人給末將捎了信,讓末將好生招待林傳奉。”
林十三笑道︰“有勞李將軍了。”
李成梁看到了林十三身後站著的福滿,他呵斥道︰“老家伙,我找你許久了。這大開春的,你不帶著族人給我的軍田播種,跑哪兒去瞎晃蕩了?”
福滿連忙解釋︰“李將軍贖罪。我去遼陽將去年冬天夾古部落打來的皮貨賣了。”
林十三笑道︰“李將軍,此番進險山捉黑熊,我得讓福滿老人當向導。”
李成梁頷首,隨後頤指氣使的對福滿說︰“好好伺候林傳奉。不然我帶兵剿了你的老窩。”
福滿連聲道︰“是是是。”
李成梁做了個請的手勢︰“林傳奉,請入所。”
林十三、孫越和三十幾名錦衣衛袍澤跟著李成梁進了險山千戶所。
福滿因是女真人,只能在所外停留。
險山千戶所內,三百名騎兵正在分別練習騎射、砍殺、戳刺。
林十三問︰“李將軍,這就是你的遼東第一騎兵精銳?”
李成梁苦笑一聲︰“遼東總兵官麾下五路分守參將,末將是掌兵最少得一個。我這兒說是千戶所,其實就三百人。”
“僅僅帶三百兵的參將,縱觀整個明軍恐怕也屈指可數。”
林十三笑道︰“三百人雖少,卻‘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終有一天,三百人會變成數千,上萬。縱橫遼東,鐵騎馳騁。”
李成梁高喊一聲︰“眾袍澤听令,下馬,列隊,拜見欽差林傳奉。”
這三百險山騎兵果然訓練有素。勒馬,下馬,列隊不過須臾功夫。
林十三走到一名騎兵面前,問︰“吃得飽嘛?”
騎兵答︰“回欽差,吃得飽。”
林十三又問︰“一天供應多少糧?”
騎兵答︰“兩斤糧、半斤肉、半升酒、果蔬若干。”
林十三驚訝萬分︰“你是幾品武官?”
騎兵答︰“回林傳奉,屬下不成器,只是個普通軍士,沒有品級。”
林十三轉頭問李成梁︰“李將軍,我這一路走來,遼東的邊軍都在吃糠咽菜。怎麼你這里連士兵的日常供給都如此豐富?”
“有肉、有菜還有酒?”
李成梁微微一笑︰“嘿嘿,帶兵的人要是連給手下解決飲食供給的本事都沒有,那就該滾回家抱孩子去啦。”
林十三問︰“參政衙門沒拖延險山的糧餉?”
李成梁嘆了聲︰“他娘的,月月拖延、克扣。末將要是指著參政衙門的糧餉,麾下的人馬全得餓成皮包骨,恐怕馬都上不去。”
林十三來了興趣︰“哦?那你是如何解決補給的?”
李成梁賣起了關子︰“這個嘛,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我為欽差擺下了接風宴,咱們邊吃邊說。”
林十三和孫越跟著李成梁進了伙房。
伙頭兵正架著炭火烤一頭羊。
三人坐定。
林十三好奇的問︰“李將軍,你到底是如何解決糧草供給的?”
李成梁侃侃而談︰“遼東這鬼地方產糧不高。壞的時候一畝地只能產二三十斤糧食。”
“參政衙門分配給險山千戶所的軍田,又都是貧瘠的荒地。一鎬頭下去刨出來的全是石子兒。”
“要不動動腦子。別說練什麼騎兵精銳了。弟兄們餓都餓死了!”
“我們只能自給自足,自籌糧餉。所有袍澤自我開始端正態度,放下邊軍精銳的架子,只當我們是什麼吶?”
“只當我們是嘯聚山林的山大王。那是什麼活法?大口喝酒,大塊吃肉,論秤分金銀.”
林十三听的冷汗直流︰“慢著。你該不是縱兵為匪,搶劫來往客商了吧?”
李成梁嘿嘿一笑︰“哪兒能吶。咱老李再怎麼操蛋,也是正兒八經的朝廷武將,不能干打家劫舍的土匪營生。”
“我從這瘠薄地方弄錢弄糧貼補弟兄們,總共有三個法子。”
“第一個法子,險山無主地多。我挑了八千畝肥沃可耕的好田,自劃成了軍屯田,平分給了弟兄們。”
林十三道︰“三百人耕八千畝地?又沒有耕牛。哪里還有功夫操練?”
李成梁道︰“簡單!讓女真人來耕種。險山騎兵守衛地方,保大小三十幾個建州女真部落的平安。他們總應該出點軍費.”
“我體諒他們窮。窮不要緊,力氣總還有吧?那就給我們耕種軍田便是。”
林十三問︰“長工給地主扛活還要給點糧食。你分給女真人多少糧食?”
李成梁笑道︰“一粒糧食不分。”
林十三驚訝︰“啊?”
李成梁笑道︰“不是我欺壓建州女真。我欠建州女真的,幾百年前宋徽宗、宋欽宗已經替我付過了!”
李成梁的理論听著很合理。
這家伙把欠女真人的帳都記在了金太宗完顏晟頭上。
李成梁道︰“女真人的老祖從咱漢家搶了多少金銀財寶?宋朝公主都被活活曰破了谷道而死,太後都被他們當成了千人騎。”
“讓他們的子孫還咱們一點,這不是很合理嘛?”
孫越在一旁附和︰“有道理!”
林十三問︰“那第二個法子呢?”
李成梁道︰“雖說朝廷有嚴格的封貢制度,嚴禁藩屬國的商人私下來大明做生意。”
“可遼東天高皇帝遠的,朝魚羊商人過來做生意已是常態。”
“遼東這邊有不少海西女真人過來搶劫,做那土匪營生。朝魚羊商人動不動就被搶的清干溜淨。”
“你們來遼東做生意,我李成梁可以帶險山騎兵護送!只不過嘛,你們得交一點軍費,還一點恩情。”
“我這支騎兵剛組建不久,既缺實戰經驗又缺軍餉。護送朝魚羊商隊,一來能賺軍餉。二來踫到海西女真人可以在實戰中練兵。”
“正所謂改兵為鏢,兩難自解。”
林十三豎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李成梁又道︰“第三個法子嘛。比如說,建州女真的堪尼部落平白無故打了索查部落,雙方結了仇。索查部落找到了我,讓我出兵替他們報仇。”
“報仇?行啊。給點軍費嘛!我這人不擇食,金銀、糧食、箭簇、獸皮、人參、女人,送多了我不嫌多。送少了我不高興。”
“要是不送,那我就要罵娘啦,哈哈哈!”
林十三感嘆道︰“自成化朝之後,我大明在遼東治女真人便使用羈縻之策。即挑動女真部落之間內斗。”
“還別說,李將軍的第三個法子,頗為契合朝廷的羈縻之策。”
李成梁豪爽的干了一大碗酒,自豪的說︰“林傳奉,不是我吹。遼東總兵官麾下五路分守參將、二十五個衛所,若論糧餉供給,我險山千戶所是最足的!”
“弟兄們鍋里有糧有肉,碗里還有酒。隔三差五還能分點銀子、獸皮。他們能不賣命操練、拼死打仗?”
“自古就是有錢好辦事。得來的糧餉除了分給弟兄們的,余下的我全派人送進京,孝敬給了兵部武庫司的郎中。”
“別的衛所一年分幾桿打不響的破銃。呵,我險山千戶所卻有精良鳥銃一百支,佛郎機快炮八門。”
“兵部造辦處新弄出來的那個三眼銃,我這里也有五十支!”
“手里的家伙好,這腰桿子就硬。無論是建州女真還是流竄來遼東的海西女真,誰敢惹我險山騎兵?”
林十三豎起了大拇指︰“李將軍與東南的俞大帥、戚副帥堪稱明軍的南北三壁!”
“不過俞大帥、戚副帥與您不是一個路子。”
李成梁笑道︰“嘿嘿,林傳奉過譽啦。”
片刻後,李成梁話鋒一轉︰“可諾大遼東,不能只靠我這區區三百騎兵守衛。我只能守好險山這一畝三分地。”
“遼東的其余衛所,被那群狗瘠薄文官弄得缺衣少食、缺箭少甲。那些袍澤的日子啊.我見了都想抹眼淚。”
“那群狗瘠薄文官就攪吧。攪得邊軍無心作戰,攪得韃靼東侵,邊軍無力抵抗。把遼東攪沒了,老子無非陪二十五衛袍澤一起送命就是。”
李成梁的話語中滿滿都是怨氣。
林十三道︰“我有幾句話,要單獨說給李將軍。”
李成梁屏退左右︰“林傳奉,請說。”
林十三道︰“楊部堂的信中,說沒說我來遼東的真實目的?”
李成梁正色道︰“說了。你要來收拾嚴黨的貪官,幫咱遼東邊軍弟兄出口惡氣”
林十三頷首︰“嗯,我出發之前,楊部堂告訴我,險山參將李成梁可以信任。”
“我眼下有一樁事,拜托你派人去辦。”
李成梁問︰“什麼事?”
林十三道︰“行德商行你可听說過?”
李成梁怒道︰“怎麼沒听說過?邊軍袍澤的軍餉軍糧全都被送進了那狗曰的商行里。”
林十三道︰“行德商行的賬房內,存著遼東文官喝兵血的證據。”
“我要你派一百人,潛入遼陽城,假扮韃靼人,搶了行德商行。里面的財貨你們能運出多少都是你們的。”
“我只要賬房里的那些賬冊證據。”
“搶完之後,你們再放一把火。我讓孫越孫總旗給你的袍澤帶路。”
李成梁一臉興奮︰“放火?不是吹。要說比放火,遼東哪個衛所都趕不上我們險山千戶所!我們那火放的嘿”
“不過遼陽是遼東巡撫治所,城高牆厚。潛入搶劫放火容易,撤回就難了。”
林十三道︰“遼陽城防歸巡撫胡宗明管。胡僉院那邊我已打了招呼。到時他會想法子讓你們順利撤出城外。”
李成梁一听這話拍了胸脯︰“成啦!這事兒包在我身上。”
李成梁堪稱遼東第一打野仙人,冒充韃靼搶劫、放火,對他來說不過小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