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救下了坎頭村的鎮祠神雉血將軍,成了吳惟忠的座上賓。
林十三裝模作樣,跟吳惟忠攀談了起來。
吳惟忠問︰“你打算買多少銅?”
林十三反問︰“不知貴村每年產銅多少?”
吳惟忠答︰“七萬兩千斤。”
嘉靖通寶小平錢,一貫千枚為八斤。
銅價其實跟銅錢本身的價值出入不大,十斤銅大約賣一貫錢。只是銅錢能花,銅不能直接花。
林十三道︰“我可以全部買下。七萬兩千斤給你折七千貫錢,或六千五百兩銀子。”
“我帶來的五百兩銀子,可以給你當做定金。”
吳惟忠卻道︰“不急著交定金。我們剛從八保山打跑了倍磊村的王八蛋。他們最近可能要反撲。”
“待這場械斗打完,兩個村分好了八保山的銅井,再定下這門生意不遲。”
林十三來此的目的是考察烏南人是否適合作為兵源組建新軍。若能親眼看到雙方械斗再好不過。
械斗跟打仗沒什麼區別。
于是林十三說道︰“吳族長,如今兩村相斗,烏南地面不太平。我可否在貴村借宿?等到你們打完械斗,地面太平了我再走。”
吳惟忠一口答應了下來︰“可以。你們就住在村里祠堂。”
即便如坎頭、倍磊二村這種死敵,相互之間也是有默契的。就算一方把另一方打得一敗涂地,也絕不會染指對方祠堂。
故村中若有貴客,族長一律讓其在祠堂內留宿。這里安全。
雞治好了,貴客也招待完了,吳惟忠該部署械斗方略了。
他似乎有意想讓林十三看到坎頭村的實力,以求生意順利。故他沒讓林十三回避。直接在祠堂內掛起了一張簡易的地圖。
吳惟忠如一位老練的將軍一般發號施令︰“都听了!吳惟賢還是帶一百人,持竹槍在各條小路上埋伏當暗哨。”
“若遇大股的陳姓仇人的探子一律截殺;若遇大股仇人不要接戰,立即回撤。”
“朱文達帶八百人,守在雅雀台。”
“王如龍帶五百人,守在山神廟。”
“其余人等,隨我在祠堂待命。”
“全村男女老幼,這番齊上陣。有膽怯躲在家里的,一律逐出族譜!”
“若誰在這場械斗中戰死了,家中老幼全村供養。入族譜中的忠烈譜!”
“若沖鋒在前,殺了倍磊村的王八頭子陳大成,族譜單開一頁!”
江南鄉下大宗族中的熱血男兒,沒人能夠抵擋族譜單開的誘惑。
他們有著樸素的價值觀︰人過留聲,燕過留名。要能在族譜里單開,這輩子就沒白活。
吳惟忠又道︰“村里如今一共有七桿土銃,四門松樹炮。全都布置到靠山井的井口。靠山井是最大的銅井,倍磊村一定會派上千人去攻打。”
說完吳惟忠又給族人講解了一番戰略。
林十三在一旁听得真切。他雖是帶兵打仗的外行,卻也能夠大體能明白吳惟忠的方略。
無非是重點防守,敵來攻則一邊死守,一邊讓其余地方的族人支援,包敵人餃子。
以吳惟忠的能力,當個明軍千戶綽綽有余。
林十三心中暗笑︰只是這吳族長沒有防範奸細的心。這麼輕易就相信了我。我若真是倍磊村的細作
正想到此,吳惟忠走到林十三面前︰“林掌櫃,在打完這場械斗之前,你們不得離開祠堂。我這是為了你們好。”
說是為了林十三等人好,其實是為了防止走漏消息。
林十三當即道︰“是,是。全听吳族長安排。”
傍晚時分,祠堂開飯。
祠堂內擺上了十幾張桌子。有資格祠堂用飯的,都是在歷次械斗中戰死者,或因挖銅而死者的家中老幼。
跟林十三等人同桌的有四個孩子,兩位老人。
飯菜很簡單,大米飯、南瓜湯、鹵豆腐、咸菜。
看似簡單的飯菜,對大明的底層百姓來說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珍饈美味。
這全是拜八保山的銅礦所賜。怪不得坎頭村和倍磊村會為了那些銅井械斗數百年。
林十三問身邊一個孩童︰“你爹娘呢?”
孩童答︰“我爹挖礦得了肺血癥,去年死啦。”
林十三疑惑︰“肺血癥?”
一個老人插話︰“凡是下銅井挖幾年礦的漢子,個個都要得肺血癥。只是病癥有輕有重。他爹運氣不好,病太重。”
林十三心中暗忖︰看來挖銅礦真不是什麼輕松的營生。也就混個溫飽還要落下病。
若當兵則不同,有皇糧吃不說,殺敵立功說不準還能混個官做,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與此同時,八保山西面的倍磊村。
倍磊村的祠堂內,年輕的族長陳大成正在召集眾人備戰。
陳大成的面前站著一群陳姓同族,如陳祿、陳子鑾、陳九霄等等。
陳大成高聲道︰“諸位老少!坎頭村的土匪今夏把咱打出了八保山。害得咱們村里人這小半年來只能喝稀粥!”
“如今上回械斗受傷的都已經養好了傷。刀槍也都打造齊備。若不搶回那些銅井,咱們對不起陳家列祖列宗!”
“這一遭還是老規矩。全村老幼齊上陣。三日之內,我要將坎頭村的土匪趕出八保山!”
一眾陳姓族人嗷嗷叫。從八十老叟到六七歲的孩童都憋了一股氣,誓要打下八保山,活捉吳惟忠。
這場大規模的械斗一觸即發。坎頭村大約有兩千八百人參與,倍磊村則有兩千人參與。
其中有大約四成是青壯。
入夜,林十三和張伯來到了祠堂的前院。見四下無人,二人小聲交談。
張伯道︰“成化、弘治兩朝第一名將王越說過,兵不怕野。越野的兵越能打勝仗。”
“邊軍就是一群野狼。凶狠、好斗。咱明軍如今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只剩下了邊軍。”
“我看烏南人有點野狼的意思。”
林十三道︰“師父,我尋思咱們還是先別急著下結論回稟皇爺。先看他們打完這場械斗再說。”
張伯笑道︰“看吳族長排兵布陣井井有條,頗有章法。已經能勝過九成九的衛所軍千戶了。”
“只是不知他手底下的人能否听從他的命令。能夠服從軍令的才是好兵源。”
林十三道︰“咱們如今即便亮明身份,恐怕也阻止不了這場械斗。唯願他們雙方少死些人。”浙直總督衙門。
胡宗憲正在跟心腹智囊徐渭徐文長擬定新軍的軍餉。
徐文長道︰“自古無錢不聚兵。若要按戚繼光所說,練人數三千的一支浙兵新軍,我以為糧、餉、賞三樣一樣不可少。”
徐渭是江南第一才子,書詩畫字四絕。“書”指的是兵書。他的韜略不次于胡宗憲。
但有種人只適合一輩子居于幕後出謀劃策,不適合在台前開牙建府。徐渭便是這種人。
胡宗憲道︰“糧、餉、賞?仔細說說。”
徐文長道︰“糧者,口糧也。至少要讓新軍弟兄每頓都吃得飽。定額每人精米三斤,肉蔬若干。”
“餉銀一項,邊軍軍餉為每年十八兩。我們浙兵新軍則定為每人每年四十兩。合每月三兩半。”
“三千人的新軍,每年總軍餉便是十二萬兩。因總人數不多,十二萬這個數字浙直總督府絕對能夠負擔的起。”
“另外便是賞。俗話說得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每殺死一個倭寇,賞銀三十兩!也就是說,殺一個倭寇幾乎可以拿到全年的軍餉。”
“沿海倭寇加起來也不超過十萬。朝廷樂得拿三百萬兩銀子換十萬顆倭寇人頭。”
胡宗憲頷首︰“嗯,徐先生所言極是。你把你剛才所說擬成條陳。我上奏皇上。”
此等糧餉賞銀待遇的確冠絕明軍。
胡宗憲道︰“戚繼光的新軍要建。咱們也不能虧待了俞大猷手下的那支四千人的老兵。”
“俞大猷那四千人中要麼是廣西狼兵,要麼是福建子弟。福建那邊幾乎全靠俞大猷的兵鎮守。”
“將他們的年餉也提升到四十兩。”
一日之後,八保山。
坎頭村內突然銅鑼聲震天。一個青年敲著銅鑼,高喊道︰“倍磊村的打來啦!村里留守的防賊!防賊!”
林十三剛從祠堂內探出頭四處張望,便被守祠堂的幾個少年郎提醒︰“林掌櫃,我們族長說了,打完械斗前您不得出祠堂。”
“這是為了您好。”
林十三有些失望。他太想親眼見識下兩村械斗了。
他回到了祠堂中,跟張伯、孫越、李高焦急的等待著械斗結束。
李高之前被打掉了一顆牙,抱怨道︰“要不是師父說要從這兒招兵,我非得告訴我姐,讓她勸我姐夫發兵剿了這村子。”
“他娘的,自從我姐進了王府,我啥時候挨過這樣的打?”
孫越問︰“听你這話,你姐沒進王府前你在村里沒少挨打?”
李高是個直腸子︰“嗯,我在老家村里挨的打可多了。誰讓我是泥瓦匠家的兒子,不是地主家的崽子呢?”
林十三有些擔憂︰“這場械斗別打得兩村青壯盡亡。那咱們就白來了。”
“倍磊村的人我沒見著。光說這坎頭村的人,真是絕佳的新軍兵源。”
眾人正說著話,突然間“撲稜稜”,血將軍飛進了祠堂。
張伯提醒︰“別忘了這回還有一件捎帶的差事,得把血將軍帶回京里去。”
眾人在祠堂內聊了一會兒天。到了午飯口,卻不見人來送飯。
村里老幼都去打械斗了,祠堂這邊僅留了五六個少年郎看著。沒人給做飯。
林十三突然听到祠堂外一聲喊︰“陳五、陳六、陳七,還有二瘸子家的。前面打得不可開交缺人手。你們快去雅雀台那邊運受重傷的叔伯弟兄。”
林十三聞聲又來到祠堂門口。只見守祠堂的少年郎們一溜煙跑向村外。
林十三道︰“師父,咱們的機會來了。走,咱們去八保山,看看這場械斗。”
四人出得祠堂,進了八保山。剛進八保山便听到了震天的喊殺聲、痛苦的哀嚎聲。
這里名叫雅雀台,是去最大的銅井靠山井的必經之路。雙方幾乎把所有兵力都放在了雅雀台決戰。
林十三等人找了個高處,俯瞰整個雅雀台戰場。這場械斗何止是慘烈,簡直就是慘烈!
無數兩姓族人被打倒在地。有個人被竹槍豁開了肚子,露出一大截的腸子。他竟左手捧著腸子,右手拿著鐵刀嗷嗷叫的往前沖。
不光是兩姓的壯漢們打成一團。那些孩童、老者甚至于六七十歲的老嫗都打得不可開交!
武器丟了就掄拳頭,用腳踹,用牙咬!
“轟!砰砰!”雙方的增援火器到了。宋時的突火筒、元時的松樹板門炮開始射散子
林十三急眼了︰“再打下去,還招個屁的兵?雙方全要死在這雅雀台!”
就在此時,一群身穿鴛鴦戰襖的騎兵沖入了雅雀台。
為首的將領一身盔甲,披著紅袍,正是戚繼光!
戚繼光帶著總督府的二百親兵來了。
他領著騎兵在兩村對壘的中央掠陣縱橫,強行將雙方隔開。
戚繼光舉起馬鞭,高喊道︰“別打了!我乃浙江都司同知、寧紹台參將戚繼光!我命令你們停止械斗!”
戚繼光在浙江的名聲很好。又加上他帶來了兩百多騎兵。械斗雙方都得給他面子。
吳惟忠一揮手,高喊道︰“停手!”
陳大成亦喊道︰“倍磊村的,停手!”
雙方械斗中止。
雅雀台上雖說不上尸橫遍野,也是死傷慘重。
戚繼光喊道︰“雙方族長上前來!”
吳惟忠和陳大成上前。
吳惟忠道︰“戚將軍,上回我已經跟你說了。坎頭村的人絕對不會當兵。您就別費心思了!”
陳大成道︰“我們倍磊村的人也絕不當兵!”
戚繼光表情嚴肅︰“這個暫且不提。我問你們,最近可有幾個操北方口音的人來八保山一帶?”
“你們沒把他們怎麼樣吧?那幾人是朝廷欽差,若被你們殺了.朝廷將派重兵剿殺你們!”
“我戚繼光第一個砍掉你倆的腦袋!”
陳大成一臉疑惑︰“操北方口音的人?沒見過啊。”
吳惟忠卻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戚繼光質問道︰“你可見過他們?如實回話!”
吳惟忠還是一言不發。
戚繼光急了︰“你該不會真把他們殺了吧?”
就在此時,戚繼光听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戚將軍,林十三在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