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林十三的福船抵達舟山本島。
舟山本島絕非荒島。這里自戰國時便設縣。太祖開國後降縣為鄉,歸屬于寧波府定海縣。並在島上設守御千戶所。
因近年來倭寇猖獗。舟山本島與陸上鮮有交通。
倭寇曾三次攻擊舟山本島,皆以撤退告終。
無他,舟山守軍打仗太玩命。他們恐怕是整個東南打仗最拼命最狠的一支衛所軍。
舟山守將是一個名叫季炳奎的世襲千戶,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駐守舟山四十五年。
這位季千戶是個明白人。當年他承襲父職守御舟山時,大明海疆已經鬧起了倭患。
他知道,舟山遠離大陸,陸上友軍增援不便。若守島將士打仗不玩命,很快舟山就要被倭寇佔領,變成他們入寇的跳板。
怎麼才能讓將士打仗玩命呢?季千戶用了一個狠招。
他竟將舟山本島的全部土地,私自平分給了一眾將士。
說句不好听的話,天高皇帝遠。只要他們安心守島,上頭是不會管舟山土地之事的。
季千戶又嚴令禁止武官兼並士兵分到的土地,嚴禁武官放貸。
陸上的衛所軍武官都是大地主,士兵都是家奴、雇農。舟山島卻不一樣,無論官、兵皆是地主。
保護自家土地,他們還能不拼命?此謂之“分地守土”。
別的衛所軍打仗時,都是缺額三成甚至五成。
舟山千戶所打仗,除了能拉出員額中的一千將士。還有這一千將士的兩千名家眷,幾乎人人皆兵。
說句題外話,多年後一個名叫李成梁的悍將在遼東也干了同樣的事,分地守土。故遼東鐵騎戰力冠絕大明。
言歸正傳,經過四十多年,舟山愣是讓這位季千戶經營成了一個世外桃源。且倭寇不敢輕易染指。
林十三到達的,就是這樣一個桃花源一般的地方。
欽差來了舟山本島,季千戶不敢怠慢,親自到金塘碼頭迎接。
林十三下船後,見數百衛所軍持槍帶甲,分列碼頭兩側。看那精氣神就與普通衛所軍不同,腦門上似乎寫著倆大字——“精兵”。
季千戶跪倒︰“臣,舟山守御千戶所千戶季炳奎,恭請聖安。”
林十三連忙道︰“聖恭安,免禮。此番我受命前來舟山本島尋找白鹿祥瑞,還需季千戶多多協助。”
季千戶其實是有點心虛的。仗著天高皇帝遠,他把舟山的地全部私分給了部眾。這回來了個欽差,他怕欽差嘴一歪,上面會追查下來。
故季千戶殷勤備至︰“屬下定當竭盡所能,協助上差辦好尋找白鹿的差事。”
“屬下已在千戶所內設下了接風宴,請上差賞光。”
林十三卻之不恭,跟孫越、陳 、李時珍、鄭若曾來到了千戶所。
季千戶準備的接風宴全都是舟山特產。
季千戶笑道︰“我們舟山是窮地方、小地方。飲食方面定沒京城講究。但特產還是挺多的,別具風味。”
“這是灌湯黃魚。取海里現撈的十斤黃魚為材料烹制。”
“這是清蒸石斑。肉質彈牙,極其鮮滑。”
“這是爆炒海螺肉,這是蔥燒海參,這是黃油膏蟹。”
“啊,這個好這個好,我們島上獐子多。這是清蒸獐胎。這是烤獐腿。”
林十三來了興趣︰“舟山島上獐子多?”
季千戶頷首︰“是啊。這里的獐子成群結隊,且憨傻的很,十分好打。”
獐和鹿是同宗。不過獐的體型小一點。
林十三問︰“獐子多,鹿多不多?”
季千戶答︰“鹿是有的。但不在本島。而在本島附近的桃花、普陀、東極三島。”
林十三追問︰“這里的人以前見過白鹿嘛?”
季千戶答︰“這倒是沒听說。”
林十三夾起一塊獐肉︰“嗯?”說這話的時候,他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看向季千戶。
季千戶是七十歲的老人精,當即會意︰“啊,听老一輩的人說,好像.好像是有白鹿的。”
林十三滿意的頷首︰“嗯,我此番就是來找白鹿的。白鹿是道家上仙,很難捕獲。只要能夠目睹這等罕見祥瑞,我的差事便圓滿了。”
季千戶拱手︰“屬下一定好好協助上差尋找白鹿。”
眾人開始下著,一桌子島珍海味讓眾人大飽口福。孫越這廝愣生生啃了一整條獐腿。
林十三好奇的問︰“我看貴所的士兵與陸上衛所軍大為不同。那精氣神,一看就是精兵。”
“季千戶是如何做到的?”
季千戶含糊其辭︰“啊,我們吃著朝廷的飯,平日里自然要好好練兵。將士一心,整日里苦練守土的本事”
林十三見季千戶滿嘴場面話,似是有難言之隱,便沒有追問。
季千戶拍了拍手。
六名士兵抬上來一個木箱。
季千戶笑道︰“這是給上差的程儀。”
說完他親自上前,打開木箱。木箱里沒有成形制的銀元寶、銀錠、銀錁,全都是碎銀子。
雖是碎銀,數目也相當可觀。這滿滿一箱恐怕得有上千兩。
季千戶道︰“我們這里是偏遠之地。沒有銀號,沒法兌銀票。還請上差海涵。”
林十三覺得舟山將士遠離大陸,守島很是不易。故他沒有收這一箱程儀,而是走到木箱前,抓了一把碎銀,大約有個十幾兩。
林十三道︰“貴所遠離陸地。能夠在倭寇肆虐的險峻形勢下保著舟山不丟已是艱難。我怎好打你們的秋風?”
“心意我領了。我只拿這些。”
季千戶心中驚詫︰哪回上頭派人來舟山不是橫加敲詐?今日倒奇了,竟遇上了不愛銀子的上差。
季千戶又怕林十三不收銀子會找茬兒,他道︰“這是本島袍澤的一點心意,還請上差不要推脫。”
林十三道︰“你若真想巴結我這個上差,就幫我一個忙。這位名醫李時珍李先生上島,是為了尋找四種草藥。”
“你派幾個熟悉地形的向導,陪他在島上尋藥。”
季千戶連忙道︰“不成!”
林十三問︰“為何不成?”
季千戶耐心解釋︰“上差有所不知。島上毒蛇太多。特別是一種名為飯鏟頭的毒蛇。人若被它咬了,十死無生。”
“我們常駐舟山的袍澤,天天喝雄黃酒避蛇。又精通擒蛇殺蛇的本事。故而不怕。”
“李先生是上差帶來的名醫,在島上尋找草藥,若遇上飯鏟頭遭遇不測.讓舟山袍澤們如何是好?”
“李先生要找什麼草藥,盡管告知我。我派人去尋。”
李時珍道︰“這如何使得?要勞動駐軍袍澤”
季千戶道︰“我們島上一共就兩位醫官。他們的醫術一言難盡。若李先生閑暇無事,住在島上這幾日可幫忙給袍澤們看看病。”
李時珍醫者仁心,當即應允︰“好。吃罷了飯,便讓染疾的袍澤們來找我。”
“至于那四種草藥。我畫圖給你。”
季千戶命親兵拿來了筆墨紙硯。李時珍畫出了金毛耳草、細葉朗蕨、紫金參、浙貝母四種草藥。
吹干墨跡後,李時珍將藥圖交給了季千戶。
季千戶道︰“李先生放心,兩日內我一定給您找齊。”
林十三又道︰“這位鄭先生此來是為了勘察舟山地形,繪制海疆輿圖。你帶幾名熟悉地形的士兵,沿海岸領著鄭先生轉一轉。”
季千戶拱手︰“遵上差命。”
林十三問︰“舟山島可有什麼特產?我是北鎮撫司總旗,兼著永壽宮傳奉官的差事。若有稀罕特產,我帶回京去貢給皇爺。”
林十三盤算,自己這趟南下,除了“目睹”白鹿降世,還得帶些各地特產回去。這是傳奉官的本職。
季千戶想了想,答︰“我們這里最名貴的特產是獐寶。就是小獐子喝奶,在肚皮里結出的奶塊。”
林十三問︰“有現成的嘛?”
季千戶一拍腦瓜︰“該死。光顧著給您獻程儀,忘了送您特產了。來啊,快抬上來。”
舟山獐寶是名貴之物,在江浙一帶被傳成了能治百病的神藥。季千戶每次回陸上,皆要帶不少獐寶送給達官顯貴們。
不多時,一名親兵拿著一個木匣來到了眾人面前。
木匣中放著十幾塊用紅布包裹的獐寶。
林十三大喜︰“這寶物獻上去,說不準皇爺一高興,升你回陸上做個指揮僉事。”
林十三只是在說過年話,季千戶卻當了真。
他“噗通”就給林十三跪下了︰“屬下守舟山四十五年。在舟山已經住習慣了,不想回陸上啊。”
季千戶是怕他調走,朝廷派個新千戶過來,他耗費多年心血打造的“分地守土”之法會前功盡棄。
林十三沒想到季千戶的反應這麼大。他道︰“季千戶快快請起。我就是說說而已。”
吃罷了接風宴,李時珍在千戶所內開了醫堂,給守島將士們診病;鄭若曾去考察舟山島詳貌;陳 帶了島上十幾個會木工的軍士,去精修經歷惡戰的福船。
林十三和孫越閑來無事。讓季千戶找了一個精通海釣的小旗,陪著他們到岸邊釣魚。
小旗扛著三根帶漁輪的魚竿,拎著一簍魚食,領著二人來到了一處礁石邊。
小旗道︰“二位上差,島邊能釣的最好吃的魚名叫石斑。”
林十三道︰“就是剛才我們接風宴吃的那條清蒸魚?”
小旗頷首︰“正是。”
林十三問︰“你這魚竿怎麼沒有雞毛漂?”
小旗答︰“石斑勁頭足,全憑手感便能感知是否中魚,無需雞毛漂。”
林十三頷首︰“原來如此。用的什麼鉤?什麼餌?”
小旗拿出魚鉤,嚇了林十三一大跳。那魚鉤足有他的食指長。小旗將一整只大海蝦掛了上去。
林十三驚呼︰“這麼大的鉤,這麼大的餌?”
小旗心中嘲笑︰到底是內陸來的,真是沒見識。
即便後世的釣魚佬也是有鄙視鏈的。海釣的看不起淡水釣的,船釣的看不起磯釣的。
他心里雖嘲笑,嘴上卻不能那麼說︰“上差有所不知,石斑魚嘴大,大鉤大餌方能中魚。”
說完小旗一指海浪沖刷礁石的地方︰“浪沖礁之地,石斑最多。”
說完他一甩魚竿,漁輪“嘩啦啦”走線,魚鉤正落在他剛才指向的地方。
林十三、孫越照葫蘆畫瓢,拿過魚竿,掛上海蝦甩了過去。
釣魚最重要的是耐心。林十三一邊等待中魚,一邊問︰“我看島上開墾了不少良田啊。是民田還是軍屯田?”
小旗答︰“一成是民田,九成都是軍屯田。”
林十三問︰“島上的百姓不多?”
小旗答︰“百姓只有兩百多人。剩下的要麼是千戶所的袍澤,要麼是軍眷。”
林十三又問︰“你們以前听說過舟山有白鹿嘛?”
小旗搖頭︰“獐子倒是蠻多。白鹿從未听說過。”
就在此時,林十三感覺魚竿有一股強烈的拉力。他向後一抽桿抓口,整根魚竿都彎了。
林十三道︰“勁頭這麼大?這得多大的魚。”
小旗連忙道︰“上差不要急。遛一會兒再輕轉漁輪收線。石斑勁頭大的很。”
林十三溜了那巨物足有一刻工夫,感覺魚已力竭,這才慢慢開始收線。
終于,巨物浮了水,被林十三拉到岸邊淺水之中。
那小旗不含糊,直接跳入淺水里,用手指摳住了魚鰓︰“啊呀,這麼大,得有十五斤!”
說完小旗左手摳鰓,右胳膊抱魚上了岸。
林十三興奮無比︰“啊呀!要麼說釣魚還是得釣海魚呢!河魚勁頭太小。同樣是十五斤的魚,河魚的勁頭不及石斑的一半。”
小旗將石斑放在地上,摘了鉤,拍上了馬屁︰“上差最近必要交上一步好運。這是石斑中最美味也最罕見的藍星石斑,極為難得。”
林十三喜不自勝︰“妙,妙啊!”
林十三和孫越在海邊釣了一下晌的魚,收獲頗豐。除了那條十五斤的藍星石斑,還釣了兩條五六斤的老虎斑,七八條一斤重的黑鯛魚。
傍晚時分,小旗用一個竹筐背著魚獲,眾人返回千戶所。
孫越道︰“師父,咱們就在舟山釣上七天魚。七天後回陸上交差。”
林十三頷首︰“成。交了差,咱們便可以風風光光回京城去了。”
二人回到千戶所,只見千戶所大堂前排起了長隊。幾十名身上有疾的袍澤正等著李時珍診脈看病。
林十三和孫越走進了大堂,想請李時珍品嘗他今日釣的魚。
大堂內,李時珍正在給一個耄耋老者診脈。這老者須發皆白,身上穿著總旗服色。
李時珍診完脈說道︰“陰虛陽亢,上了春秋的人都這樣,不妨事。我給你開幾副藥調理。”
林十三驚訝道︰“老人家,您今天高壽?”
老者答︰“屬下痴齡九十三了。”
林十三皺眉︰“啊?怎麼沒讓子孫襲軍職?”
老者嘆了聲︰“唉,屬下無福,沒有子孫。”
林十三問︰“您老從軍多少年了?”
老者答︰“我自成化十七年就在舟山效力。算來已有七十五年了。”
林十三隨口問道︰“您老在舟山這麼多年,見多識廣,可听說過白鹿?”
老者耳朵有些不靈光︰“什麼鷺?白鷺鳥?海邊有的是。”
林十三抬高了嗓門︰“不是白鷺鳥。是白鹿,四條腿兒的白鹿。”
老者迷離著一雙老眼︰“啊,白鹿啊,我不光听說過,還見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