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以孝治天下。所謂孝,不止兒女對父母,還有僕對主、下屬對上司、臣民對皇帝。
說到底,“以孝治天下”是封建王朝為了便于統治搞出來的理念。
《大明律》對“不孝大逆”載有明文︰
兒女罵父母,斬立決。
兒媳罵公婆,判絞。
奴僕罵主人,判絞。
奴僕罵主之父母,杖六十。
百姓罵朝廷命官,或下屬罵上官,根據官員級別不同分別判杖刑,最高杖一百。
孫越的童養媳老婆比他大二十歲。平日里母老虎一般跋扈慣了。竟腦袋進糞去罵公婆。
孫越真要跟她較真,她得掛東南枝。
如今孫胖子升了官,之前又休了母老虎。真可謂春風得意豬蹄急。
遇到如此喜事,中午師徒二人沒在飯堂吃。而是去了馴象所外的酒樓美餐一頓。
且說西苑的一間柴房之中。百鳥房的胡大使和蟲房的曹大使正在對酌飲酒。
胡大使怒道︰“娘的。林十三一來便斷了咱們的財路。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他不曉得馬王爺身下有幾根毛。”
曹大使卻道︰“師兄,稍安勿躁。人家是呂公公的外甥。咱們即便給顏色也得暗著給。”
胡大使眼前一亮︰“你小子一肚子壞水。已經有主意了是吧?”
曹大使笑問︰“整個西苑,皇爺最看重的寵物是哪個?”
胡大使答︰“自然是那金龜。”
曹大使道︰“我听說,呂公公把侍候金龜的差事給了林十三。”
胡大使憤憤然︰“哼。能在皇爺面前露臉的差事,呂公公自然要照應自己外甥。”
曹大使笑道︰“若林十三露臉不成,反把屁股露出來了呢?”
胡大使來了興趣︰“怎麼說?”
曹大使道︰“假如,我是說假如啊,金龜丟了.”
半月之後。
出了正月便是大春。京城的天氣一日賽一日暖了起來。
朝廷之中,嚴黨和徐黨圍繞沈煉參劾事件斗得不可開交。
徐黨言官天天在西安門前搞跪諫,保沈煉。
這讓嘉靖帝很是煩躁。幸好他時不時去太液池觀觀金龜,能夠舒緩下心情。
嚴黨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控制的吏部卡著徐黨王本固外放浙江巡按御史的文書不放。
這些朝局大事暫時與林十三師徒無關。
林十三升官發財納小妾,盡享齊人之福。
孫越升官發財休老婆,也是志得意滿。
這日清晨,林十三跟孫越在值房辦了一件本職公事。
三個暹羅人和一個通譯進得值房。這三個暹羅人是新來馴象所做象奴的。
暹羅一直是大明的藩屬國。與隔壁的安南不同,暹羅一直對大明父國禮敬有加,明、暹兩國從未發生過戰爭。
馴象所中有不少象奴都是暹羅人。
三個暹羅人給林十三行了禮。林十三師徒又給通譯行了禮。
因這通譯是禮部主客司的一名主事,是正六品文官,姓徐。
京中懂暹羅語的人不多,故徐主事屈尊當起了通譯。
為首的年老暹羅人“薩瓦迪卡,卡昆卡”說了一大堆。
徐主事道︰“林總旗,這人說他有法子讓小象在畫紙上作畫。”
林十三驚愕萬分︰“小象作畫?小象的四蹄又拿不住畫筆。”
年老暹羅人解釋,小象是用象鼻插畫筆。
林十三笑道︰“以前只听說過豬鼻子插大蔥裝象。今日頭一回听說象鼻子插畫筆裝畫師。”
“徐主事,你問問他如何馴小象,使它能夠作畫。”
徐主事一通問。年老暹羅人說出了他極度血腥的馴象作畫之法。
先將小象與象群分離。在小象的腳掌上釘一枚釘子,讓其不能四腳站立。並將它關進一個四根巨木組成的象樁中。
這是為了去其野性,使之馴服。
然後造一柄象鉤。即一根木棍前掛一個鐵刺倒鉤。
象的心智與四五歲的孩童相似,且記憶力超群。
馴象人會找一名畫師,在小象面前作畫。
隨後將畫筆硬塞進象鼻里。人的鼻子里塞根小木棍尚且痛苦,何況小象?
這時,馴象人會喝令小象學著畫師,用象鼻控制畫筆作畫。
稍微有不對,馴象人立即用象鉤在小象腦袋上拉個血口子。
馴象人不斷教,小象不斷學。等到半年後,小象在挨了幾百幾千象鉤後,就學會了象鼻作畫之法。能夠在人面前獨自作畫。
徐主事翻譯完,臉上露出憎惡的表情。
林十三亦有些憤憤然︰“他這哪是馴象,分明是虐象。”
“小象作畫是很稀奇。能博得皇爺和後妃們一笑。”
“可皇爺敬天修道。道家講道法自然,認為人和自然萬物皆同源。”
“若讓皇爺知道小象作畫是受虐而成,那不得龍顏大怒?”
徐主事附和︰“道家講道法自然。儒家講的則是仁愛。此等馴象法暴戾無仁。我譯的頭皮都發麻。”
林十三跟徐主事商議︰“這三個象奴滿身戾氣。留在馴象所大不吉。”
“您是否跟禮部的上官們稟奏一下。打發他們回暹羅老家?”
徐主事夸贊道︰“看來林總旗也是個良善之人。你跟我想到一處去了。”
林十三道︰“嗯,什麼叫奇技淫巧,這三個暹羅人所說便是典型的奇技淫巧。咱大明不稀罕。”
徐主事領著三人離開了值房。他們前腳剛走,陳矩像脫韁的野狗一般竄了進來︰“林老兄,可出大事了。”
林十三問︰“出什麼事了?慢慢說。”
陳矩道︰“最近幾日宮中起流言,說太液池那只金龜丟了。”
林十三笑道︰“扯淡!三百多斤的金龜怎麼會丟?若說它老死了我倒信。”
陳矩道︰“可昨日上晌,皇爺泛舟太液池。我提前撒了三桶小清蝦,金龜也沒浮水。”
林十三道︰“這法子不會次次都行得通。或許金龜是在水底呢?”
陳矩“咕咚咚”喝了口茶︰“事情壞就壞在,流言從宮內傳到了宮外。”
“西安門跪諫的那些清流言官們說,金龜丟失,乃是皇爺處罰忠臣沈煉,引起天怒。”
“金龜丟失是上天降下的懲罰。”
“皇爺讓呂公公想法子證明金龜尚在太液池中。呂公公讓你趕快去西苑。”
林十三心里“咯 ”一下︰“侍候金龜就侍候金龜。怎麼又跟朝局扯上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