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70章 死守而已!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哈李路亞 本章︰第70章 死守而已!

    戰場上,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已經如同潮水般漸漸平息,只余下一片死寂。

    風似乎也停止了呼嘯,血腥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也讓這死寂更顯沉重。

    三千營的將士們滿臉血污,那血污如同猙獰的面具,覆蓋在他們原本堅毅的面容上。

    血污混合著汗水,從額頭流淌而下,在臉頰上留下一道道觸目驚心的痕跡。

    他們手中的利刃還在滴著鮮血,那殷紅的鮮血一滴滴落下。

    一個個吐蕃騎兵的腦袋被砍了下來,那被砍下的腦袋上,圓睜的雙眼仿佛還帶著臨死前的驚愕。

    眼神中殘留著對生命逝去的不甘和對戰爭殘酷的恐懼。

    戰場上一片狼藉,破碎的盾牌、斷裂的刀劍散落各處。

    看著滿地三千營將士的尸體,他們有的肢體殘缺,殘肢斷臂與軀體分離,白骨從血肉模糊的傷口中刺出,內髒流了一地,那慘烈的景象令人不忍直視。

    有的仍保持著戰斗的姿態,他們的身軀前傾,手中的武器還緊緊握著,臉上是視死如歸的神情,只是那空洞的眼神永遠失去了生命的光彩。

    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這沉默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壓抑得讓人幾乎窒息。

    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加戰爭,在出征之前,他們的心中懷著滿腔熱血,就像燃燒的火焰,對勝利充滿了渴望,他們幻想著凱旋而歸的榮耀,憧憬著用戰功書寫自己的輝煌。

    然而,殘酷的戰爭卻將他們的夢想和希望無情地碾碎,讓他們見識到了死亡的猙獰與恐怖。

    整個三千營都是李承乾在咸陽精挑細選的精兵強將。

    選拔更是極為嚴苛,整個咸陽城的百姓都因為當時的選拔條件而震驚。

    那選拔的場景熱鬧非凡卻又緊張異常。

    先是在咸陽招募青壯。

    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對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武藝水平和心理素質都進行了嚴格的評估,從中挑選出佼佼者加入三大營。

    而後,又在三大營中展開更為殘酷的選拔,通過一次次實戰演練、體能挑戰和戰術考核,從眾多優秀者中挑選出成績最優異的人進入三千營。

    這就像是在千錘百煉中鍛造寶劍,只有最堅韌、最鋒利的才能脫穎而出。

    當時齊先生就曾神情凝重地說過,三千營的將士們身體素質極佳,訓練有素,軍事技能嫻熟。

    無論是騎馬、射箭還是近戰格斗,都能做到精準無誤、整齊劃一,每一個指令都能迅速準確地執行。

    戰術素養也很高,面對各種復雜多變的戰局,他們能夠迅速洞察局勢,靈活運用戰術,相互配合默契無間。

    除了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其它都已經趨近完美了。

    他們都來自于咸陽城內,彼此之間熟悉得就像一家人,在咸陽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們共同生活的痕跡。

    他們可能是鄰居,在清晨相互問候。

    可能是兒時的玩伴,一起在河邊嬉戲。

    可能是親戚,逢年過節相聚一堂。

    秦如召的目光呆滯,眼神空洞得如同失去了靈魂,有些迷茫地看著不遠處的一具尸體。

    那是和他從小一起玩到大的余三。

    在他的記憶中,余三總是帶著燦爛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陽光般溫暖。

    他們曾在咸陽的街頭巷尾追逐嬉戲,笑聲回蕩在整個街道。

    他們一起憧憬著未來,躺在柔軟的草地上,望著湛藍天空中飄蕩的白雲,幻想著長大後成為令人敬仰的英雄,保衛大唐的疆土。

    那時的他們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們的腳下。

    可如今,余三卻躺在這冰冷的戰場上,他的身體周圍是一灘已經干涸的血跡,那血跡就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將他們的過去和現在徹底隔開。

    他永遠地閉上了眼楮,那曾經明亮的眼楮再也不會睜開,再也不會有那溫暖的笑容。

    秦如召的嘴唇微微顫抖,他的心像是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疼得厲害。

    他不由得想起了余三的阿娘,那位慈祥的婦人總是熱情地招呼他吃飯。

    在余三家中那溫馨的小院里,彌漫著飯菜的香氣,婦人親切的笑容仿佛還在眼前,她總是把最好吃的菜夾到他的碗里,眼中滿是慈愛。

    想起了余三的妹妹,那可愛的小姑娘總是纏著他們講故事,她坐在他們身邊,听著故事時而驚訝、時而歡笑,銀鈴般的笑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

    自己要如何面對他們呢?

    他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胸腔里劃開一道傷口,那疼痛深入骨髓。

    ………

    “把兄弟們的尸體都收好!”

    秦如召強忍著悲痛,聲音沙啞卻堅定地喊道。

    那聲音在死寂的戰場上顯得格外突兀,卻又有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是!秦將軍。”

    士兵們齊聲回應,聲音中帶著無盡的哀傷,每一個音節都飽含著對戰友的不舍和悲痛。

    沒有人哭,所有人都面無表情,宛如行尸走肉。

    他們麻木地收斂著自己戰友的尸體,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沉重。

    他們小心翼翼地將戰友的身軀安放在馬背上,動作輕緩而慎重,仿佛戰友只是睡著了,害怕驚擾了他們的安眠。

    他們的手在微微顫抖,那是內心痛苦的掙扎,盡管面容冷峻,但眼中的悲傷卻如潮水般涌動,那是對逝去戰友的深深眷戀和不舍。

    “秦哥,小十三也陣亡了!”

    三千營的副將軍葉凌風帶著些許沙啞的聲音響起,他的聲音就像破舊的風箱,每一個音節都帶著痛苦的摩擦,那沙啞中透著無盡的疲憊和悲傷。

    他的眼中滿是血絲,那血絲如同紅色的蛛網,爬滿了他的眼球,眼中的光芒也變得黯淡無光。

    臉上的肌肉也因為痛苦而微微抽搐,嘴唇也在不自覺地抖動。

    秦如召腦海中瞬間浮現出小十三的樣子。

    當初大家第一次被太子殿下選中,加入三千營。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太子殿下站在校場的高台之上,身後是飄揚的大唐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小十三那稚嫩又興奮的臉龐仿佛就在眼前,他的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那眼神清澈得如同山間的溪流,沒有一絲雜質。

    他們都是一個宿舍的兄弟,小十三年紀最小,排第十三位。

    大家一起度過了五年的訓練生涯,那五年里,宿舍里充滿了他們的歡聲笑語。

    一起在烈日下訓練,滾燙的地面烤得他們腳底發燙,汗水濕透了衣衫,卻沒有一個人叫苦。

    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比拼,在訓練場上揮灑著青春的汗水。

    一起在深夜里談天說地,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的床鋪上,他們分享著彼此的夢想和心事,談論著親人和心中的姑娘,那些歡聲笑語仿佛還在耳邊回響,

    可如今,小十三再也不會回來了,他永遠地留在了這片殘酷的戰場上,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

    秦如召壓制了自己悲傷的情緒,他的眉頭緊緊皺起,像是要把痛苦都鎖在眉間,額頭上青筋暴起,顯示出他內心的掙扎。

    他知道現在不是沉浸在悲痛中的時候,他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走,回益州,讓李都督出兵支援松州。”

    他握緊了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如同白玉般的指節發出“咯咯”的聲響。

    “如今松州恐怕撐不了多久,益州必須立刻出兵支援!”

    “是!”葉凌風應道,他挺直了腰桿,眼中的痛苦逐漸被憤恨取代。

    ……

    松州。

    整個松州城的天空顯得格外陰沉,空氣中到處都是灰塵碎屑。

    城內的百姓們神色凝重,他們緊握著手中簡陋的武器,眼神中透著堅定和恐懼。

    士兵們嚴陣以待,他們身上的戰甲傷痕累累,臉上滿是疲憊和塵土,但眼神依然銳利。

    然而軍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這才勉強抵擋住了吐蕃的一波又一波凶猛的攻勢。

    此刻的松州城下尸橫遍野,血腥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那刺鼻的味道讓人幾近作嘔。

    吐蕃人的尸體堆了一地,其中大部分都是衣衫襤褸的奴隸。

    他們就像被驅使的螻蟻一般,身體瘦弱不堪,有的甚至還帶著枷鎖,身上滿是鞭痕。

    他們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絕望,在吐蕃軍隊的驅趕下,一波一波地不斷涌上城頭,腳步蹣跚卻又無法停下。

    他們的眼神中沒有一絲對勝利的渴望,只有對生存的無奈和對死亡的恐懼。

    “韓都督,我們的防御設施已經快要用完了,可能擋不住吐蕃的下一輪攻勢了!”

    一名都尉焦急地向韓威匯報,他的臉上滿是塵土與汗水,那塵土在汗水的沖刷下留下一道道泥痕,就像一幅混亂的涂鴉。

    他的眼中透著擔憂,眉頭緊緊皺在一起,仿佛能夾死一只蒼蠅,嘴唇干裂,說話時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听著手下人的匯報,韓威拍了拍來匯報都尉的肩膀,他的手沉穩而有力。

    手掌的溫度讓都尉的身體微微一震。

    “沒事,不用急,松州城破不了!”

    他的手在臉上抹了一把,本來黑漆漆的臉上立馬露出了一些白淨,那是守城時沾上的灰塵。

    “都督,大軍未到,我們後面就是益州,益州到我們松州的路被吐蕃的騎兵給截斷了。”

    都尉皺著眉頭,滿臉愁容,他的眼神中透著無奈。

    “益州也就三萬兵卒,如何能夠穿過吐蕃騎兵來救援我松州啊!”

    他的聲音帶著一絲絕望,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

    “哪怕來了,只怕也是杯水車薪啊!”

    看著都尉那一臉喪氣的樣子,韓威臉上絲毫沒有驚慌。

    他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那目光仿佛能穿透重重山巒,直達朝廷,眼中透著對大唐的信任和對勝利的信念。

    “相信大唐,相信朝廷,朝廷不會拋棄我們的,我們想那麼多也沒用。”

    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像是給周圍的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每一個字都重重地落在人們的心上,如同戰鼓敲響,振奮人心。

    “與其在這里自怨自艾,還不如老老實實做好手底下的事情。”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堅定。

    “無非兩字。”

    “死守而已。”

    “守住松州,大家一起加官晉爵,載入史冊。”

    韓威的話語在空氣中回蕩,讓每一個听到的士兵都重新燃起了斗志,他們握緊了手中的武器,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他們將與松州城共存亡。

    吐蕃軍營。

    松贊干布一臉陰沉地坐在主位上,他的臉色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陰雲密布。

    眼楮死死地盯著下方跪在地上的論欽陵。

    論欽陵此時灰頭土臉,他身上的戰甲破損不堪,滿是血跡和塵土,頭發凌亂地貼在臉頰上,完全沒有剛出征時的意氣風發。

    他低著頭,不敢直視松贊干布的眼楮,身體微微顫抖,顯示出他內心的恐懼。

    “論欽陵,你帶著整整一萬騎兵出去,現在回來的就只有三千騎兵。”

    松贊干布的聲音低沉而壓抑,卻蘊含著無法抑制的怒火,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

    “整整七千騎兵,就這麼沒了嗎?”

    他的語氣中夾雜著些許憤怒。

    實際上他的心中早就已經怒火中燒了。

    馬匹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珍貴的戰略資源。

    哪怕吐蕃的有著廣闊的草原,但環境惡劣,高寒。

    培育戰馬並不容易。

    整整七千匹馬啊!

    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哪怕是松贊干布這個吐蕃贊普,也會覺得一陣肉疼。

    要不是看在祿東贊的面子上,論欽陵這種敗軍之將早就被松贊干布下令拉出去抽鞭子了,甚至可能會有更嚴厲的懲罰

    祿東贊听著松贊干布的語氣,心里也知道現在的松贊干布心里已經發了大火,只不過還在壓抑著。

    他咳嗽了一聲,打破了這緊張的沉默,有些疑惑地問道︰“論欽陵,你是我們吐蕃勇士,帶的還是整整一萬騎兵,怎麼會損失如此之大?”

    他的眼神中透著審視,眉頭微微皺起。

    “哪怕你遇到大唐的軍隊,打不過的話,你也可以帶著騎兵逃跑吧?怎麼就折損了七成人馬?”

    祿東贊的話也同樣引起了松贊干布的好奇心,他雖然憤怒,但也想知道事情的緣由。

    畢竟論欽陵的計策是不錯的,切斷了松州和大唐的聯系,讓他們可以安安心心的打松州,本以為會是一場大勝,卻沒想到損失如此慘重。

    論欽陵抬頭看了祿東贊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隨即又低下頭,“大相,我遇到的不是大唐的大軍,而是一支大唐的輕騎兵。”

    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像是在掩飾什麼。

    “他們裝備精良,足有萬余之眾,我帶著七千勇士與他們廝殺。”

    他開始描述那場慘烈的戰斗,試圖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

    “哪怕對面人數眾多,裝備精良,依舊死傷過半。”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悲壯。

    “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幸好我之前在松州留下了三千人馬,負責截斷松州的消息通道,這才脫身逃了出來。”

    論欽陵的眼珠子烏溜溜地轉著,他在心中盤算著如何把這個謊編得更圓。

    畢竟在場的人沒有一個親眼目睹那場戰斗,真實情況怎麼樣還不是由得他說,他試圖把責任推到敵人的強大上,以減輕自己的罪責。

    松贊干布听到大唐也因此損失了差不多的人馬,心情終于才放得寬松了一些,他心中權衡利弊。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吐蕃需要每一個勇士。松贊干布也沒有打算追究論欽陵了,畢竟他的武力還是能得到自己認可的,而且現在也需要他繼續為吐蕃效力。

    “論欽陵,起來吧,雖然你損兵折將,但事出有因,這次就饒過你了,你就將功折罪吧。”

    松贊干布平靜地說道,他的語氣中已經沒有了剛才的憤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威嚴和大度。

    論欽陵的心里竊喜,臉上卻是一臉沉痛的回應了松贊干布。

    “多謝贊普!”

    他低下頭,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得意,慶幸自己逃過了一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方便以後閱讀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第70章 死守而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第70章 死守而已!並對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