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9章 太子入長安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哈李路亞 本章︰第9章 太子入長安

    “陛下,臣沒有說錯?城門還是開了。”

    齊先生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得意光芒。

    此時,城門外的風呼呼作響,吹得他的衣擺獵獵作響,卻吹不散他臉上的笑意。

    他緩緩抬起手,那只手瘦骨嶙峋卻又充滿力量,輕輕地撫摸著自己蓄了很久的胡子。

    齊先生心中滿是歡喜的說道︰“陛下,我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多年的謀劃終于有了成果。”

    “我可是個官迷,但又沒有合得來的君王讓我為之效力,遇見陛下你不容易啊!”

    “陛下到時候可得給臣一個大大的官職,好歹也是從龍之功。”

    齊先生一邊說著,一邊眯起眼楮,腦海中已經浮現出自己身著華麗官服,在朝堂上接受眾人朝拜的畫面。

    那笑容越發燦爛,眼中的期待幾乎要溢出來。

    身旁的軍旗在風中烈烈作響,旗面上的圖案仿佛也被賦予了生命,隨著風舞動,似在為這即將到來的榮華而歡呼。

    齊先生心里樂開了花。

    我齊某一生漂泊,如今終于要飛黃騰達了,我要讓世人都知道我的能耐。

    李承乾看著齊先生那副模樣,不禁啞然失笑,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

    “齊先生不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嗎?”

    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空氣中緩緩傳開。

    李承乾心中對這位先生有些無奈,但也知道他的性格。

    齊先生用力地搖了搖頭,他的眼神變得無比鄭重。

    那目光像是能穿透重重迷霧,直直地看向李承乾的內心深處。

    “如果是別人,我早就走了,怎麼還會留在咸陽城輔佐。”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向前邁了一小步,站得更加筆直。

    “陛下你不同,你是我在大唐游歷半生,遇到過最特別最特別的人,特別到好像不屬于這個時代。”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迷離,仿佛陷入了對往昔的回憶。

    周圍的士兵們整齊地排列著,他們的鎧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

    齊先生心中對李承乾滿是敬佩,他回憶著與李承乾相處的點滴。

    陛下心懷天下,所思所想皆是百姓。

    與那些只知爭權奪利的帝王截然不同,我定要助陛下成就一番大業。

    “你的那些奇思妙想,民生政策,歷史上的那些帝王不是想不到。”

    “但他們是帝王,他們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被權力和欲望蒙蔽了雙眼,心中只有自己的江山社稷。”

    “哪里會真正在乎升斗小米的生死。”

    “民貴君輕放在明面上重若千金,那不過是他們用來粉飾太平、安撫民心的幌子罷了。”

    “放在私底下,在他們真正權衡利弊之時,那些百姓的性命在他們眼中就如同草芥,一文不值。”

    齊先生語氣冷淡的說道。

    但眼神中卻閃過一絲憤怒。

    “陛下不同,陛下只要百姓好,陛下心懷天下蒼生,這是何等的胸懷。”

    “這是我從未在其他人身上見過的品質。”

    “這天下若能一直由陛下這樣的人治理,百姓定能安居樂業。”

    “我定要幫陛下守住這顆赤子之心。”

    李承乾沒有理會齊先生的大不敬,他早已習慣了齊先生這種直來直往、毫無顧忌的說話方式。

    很多時候,齊先生都是那麼一副隨性而為、不拘小節的樣子,就像一陣自由的風,不受世俗禮教的束縛。

    李承乾剛遇見齊先生的時候,那是在咸陽城的一個寧靜的角落。

    他正站在一群孩童中間,身著一襲洗得有些發白的夫子長袍,頭戴方巾,手持書卷,一副標準的夫子打扮。

    周圍是簡陋的房屋,牆壁上爬滿了歲月斑駁的痕跡,但孩子們的笑聲卻讓這里充滿了生機。

    李承乾好奇地詢問他的名字,可他卻緊閉雙唇,無論李承乾如何追問,他就是死也不說,只是神秘地笑笑,讓人摸不著頭腦。

    反正認識他的人一律稱他齊先生,或者齊夫子。

    他每日都會在咸陽城的某個角落,教那些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識字看書。

    他教得認真,孩子們也學得投入,那朗朗的讀書聲與周圍市井的嘈雜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獨特的人間煙火畫卷。

    李承乾當時就覺得這個人不簡單。

    不過也沒有太上心。

    畢竟李承乾帶著後世的知識,在面對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時,內心深處是帶著一種優越感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承乾驚訝地發現這個齊先生就好像是一座知識的寶庫,無所不知。

    無論是復雜深奧的經濟之學,還是關乎國家興衰的策論之法,亦或是晦澀難懂的經史子集……

    只要是書上有的知識,他無不涉獵,而且每一個領域他都有自己深刻而獨到的見解。

    他講解知識時,旁征博引,口若懸河,常常讓李承乾大為驚嘆,自愧不如。

    而現在,對齊先生來說,吸引力最大的,還是李承乾搗鼓出來的科學!

    那些新奇的理論、奇妙的發明,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吸引著齊先生。

    也就是從那時起,李承乾徹底收起了自己的優越,他對齊先生滿心敬佩,視其為良師益友。

    “走吧,進長安了,隱藏了這麼久,沒想到這個皇位唾手可得了,還真是對不起我們之前的努力啊。”

    李承乾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惋惜。

    他抬頭望向長安的方向,那高大的城牆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越發雄偉壯觀,卻又少了幾分他期待中的硝煙彌漫的壯烈。

    城牆外的護城河河水波光粼粼,倒映著天空和城牆的影子,像是一面巨大的鏡子,記錄著歲月的變遷。

    “這一路走來太過順利,不知是福是禍?”

    “陛下不必失望,以後我們的仗還多著呢,正是因為我們這麼久一直在積蓄力量,如今才能兵不血刃地打開長安城門。”

    齊先生安慰道。

    “過程上是一樣的,只是有些不同。”

    “這並不代表我們的努力白費了,相反,這是我們能力的體現。”

    “齊先生說的對,主要是想練練兵。”

    他嘴角上揚,露出自信的笑容。

    突然來了興致,轉頭看向身邊的人。

    “顯懷,一起駕馬,看看誰快!”

    說罷,他雙腿猛地一夾馬腹,胯下的駿馬長嘶一聲,如離弦之箭一般飛奔而出,馬蹄揚起陣陣塵土,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陛下您慢點啊!”

    一身玄甲的張顯懷無奈地喊了一聲。

    他作為負責保鏢和管家任務的人。

    此時只能快馬跟上,他一邊策馬追趕,一邊緊張地盯著前方李承乾的身影。

    眼中滿是擔憂,生怕李承乾有個閃失。

    ………

    “陛下,听說太子殿下帶兵入長安了?你說我們等會跪不跪啊?”

    房玄齡眉頭緊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滿臉擔憂地低聲問道,聲音微微顫抖,眼中滿是焦慮。

    這可如何是好,若是跪了,陛下顏面何存,若是不跪,大唐兩君可如何是好!”

    李世民臉色尷尬,就連嘴角都有些抽抽。

    他的眉頭皺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眼中透著糾結與無奈。

    “玄齡啊,朕是皇帝,哪有皇帝下跪的道理,還是跪自己的兒子?”

    李世民壓著聲音對著房玄齡說道

    “可是長安的百姓已經主動出來,在街道兩邊跪好,就等著新皇入宮啊!”

    房玄齡內心急得直跺腳,他用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眼神慌亂地看看身後跟著的一群文臣武將。

    幸好沒人發現。

    那些人也都面面相覷,眼中滿是猶豫和不安。

    李世民眉頭皺得更緊了,他眼神游移不定,心中猶豫不決,小聲嘀咕道︰“玄齡我去你的府里躲躲?”

    他的聲音很低,帶著一股僥幸心理十分無奈。

    朕一世英名,難道要毀于今日?

    躲起來雖不是辦法,但也比現在這樣不知所措好。

    ……

    長安城門口。

    李承乾帶著大軍策馬來到長安門口,馬蹄聲讓長安城門口的大地都在震動。

    看著魏王李泰就這麼老老實實的跪在城門口,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揚。

    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有欣慰,有感慨,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憫。

    城門口的旗幟在風中呼呼作響,像是在為這特殊的時刻吶喊助威。

    “怎麼反應過來了?”

    李承乾的聲音平靜而沉穩,卻又帶著一種無形的威嚴。

    在這嘈雜的環境中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讓李泰的身體微微顫抖。

    周圍的士兵們自覺地為李承乾讓出一條道,他們的目光敬畏地看著李承乾,手中的武器整齊地排列在一旁。

    李承乾看著李泰的樣子,平靜的說道。

    “兄弟相爭,最是可悲,希望今日之事能讓你幡然悔悟。”

    李泰跪在地上,低著頭,臉色蒼白如紙,眼眶里不斷有著晶瑩溢出,打濕了面前的地面。

    他掩面說道︰“皇兄,臣弟錯了,不該受人挑撥,導致自家兄弟反目成仇。”

    他的聲音帶著哭腔,充滿了悔恨,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艱難地擠出來。

    “我真是愚蠢至極,被人利用,差點釀成大禍,如今只希望皇兄能饒我一命。”

    “起來吧,都自己家兄弟,跟在大軍後面。”

    李承乾神色平靜地說道,他的眼神中沒有絲毫責備,只有一種兄長的寬容與大度。

    周圍的百姓們看到這一幕,紛紛低聲議論。

    他們的眼神中透著對新皇的敬畏和對這兄弟情深的感動。

    兄弟間的仇恨不能再延續下去了,這樣才能讓大唐更加穩定。

    “謝陛下!”

    李泰如蒙大赦,連忙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身體依然微微顫抖,眼中的驚恐尚未完全褪去。

    他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中充滿了感激。

    李泰暗暗發誓。

    我以後定當忠心耿耿地輔佐陛下,再也不做這等糊涂事了。

    說完,李承乾帶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入住長安城內。

    那大軍宛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鋼鐵洪流,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鎧甲鮮明。

    城內的街道兩旁,店鋪林立。

    此時店主們都站在門口,緊張地看著這支大軍,有的眼中透著恐懼,有的則是好奇。

    街道上的石板路被大軍的腳步踏得咚咚作響。

    李承乾看著這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街道,心中豪情萬丈。

    “這長安城終于在我的掌控之下了,我定要讓它更加繁榮昌盛。”

    長孫無忌帶著世家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滿是驚恐與絕望。

    城樓上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

    後面的世家官員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確定,隨後一擁而上,將長孫無忌五花大綁。

    長孫無忌心中充滿了悲涼,也懶得反抗了。

    “長孫大人,對不起了,死道友不死貧道,你的罪那是洗不掉了,但我們不同,不僅無罪,現在還大功一件,反而把你這個主謀給抓住了。”

    崔勝滿臉喜色,他的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眼中閃爍著貪婪與自私的光芒。

    崔勝在大唐的官職雖然不高,但他在崔家可是屬于主支,在家族中的地位極高,擁有極大的話語權。

    哪怕坐到了尚書之位的崔闡在他面前,話語的分量也沒有他來得重。

    此時,他站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身影顯得格外高大。

    而長孫無忌則在陰影中,狼狽不堪。

    崔勝心中十分得意。

    “長孫無忌,你也有今天,這次我可要好好表現,為家族爭取更多利益。”

    “這次功勞分配可是我們崔家最高!各位可別忘了,我們五姓七望同氣連枝,可不要心生不滿。”

    崔勝環顧四周,大聲說道,他的聲音高亢而尖銳,在空氣中回蕩。

    “功勞最少的王家日後再進行補償。”

    崔勝一邊說著,一邊在心里盤算著,怎樣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安撫王家,同時又能保證自家利益最大化。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掃視著周圍的世家官員,確保他們都听到了自己的話。

    “現在我們唯一要做的是穩住李承乾。”

    崔勝再次強調,他知道這次新皇的態度決定著他們此次的利益。

    “說的對!”

    ……

    眾人紛紛附和,每個人都心懷鬼胎,表面上一片和諧,實則都在為自己家族的利益著想。

    他們的眼神交匯間,有試探,也有算計。

    長孫無忌面無表情地看著這群世家官員大肆劃分著捉拿自己的功勞,他的心中翻江倒海。

    自己此刻已成為棄子,這些曾經的盟友如此翻臉無情,讓他既憤怒又無奈。

    可他什麼也沒有說,嘴唇微微顫抖,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

    因為他明白,說了也沒用。

    世家子弟就是天生的一道免死金牌,他們相互勾結,勢力龐大。

    哪怕是皇帝,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你敢殺一個,其他人就敢為他一個人全部罷工,讓整個朝堂陷入癱瘓。

    這是歷朝歷代帝王都頭疼的問題,他們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

    歷朝歷代的帝王所用的方法也都是提拔一批,打壓一批,保持一個世家之間互相爭,但又相對平衡的一個狀態。

    哪怕在李世民時期也是這樣的。

    長孫無忌想起往昔,心中滿是苦澀。

    看來這場政治戰爭,死的只有自己一個了。

    世家子弟但凡死一個,五姓七望就會團結在一起,到時候才是最讓皇帝頭疼的時候。

    哪怕這些人跟著自己一起謀反,當皇帝的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他們的功績。

    他在心中長嘆一聲,等待著未知的命運。

    當李承乾的大軍進入長安城內後。

    整個大軍化整為零,有條不紊地行動著。

    在秦如召的指揮下,成一個一個建制的小分隊朝著長安城涌去。

    陽光灑在士兵們的身上,映出他們堅毅的臉龐。

    每個街道,每條巷口,每個府衙面前都有三大營的將士出現。

    他們的眼神警惕地掃視著周圍,手中的武器緊握,仿佛在無聲地宣告著新皇的權威。

    最後大唐原屬軍士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他們心中雖有不甘,但也知道大勢已去,只能無奈地等著新皇的旨意。

    整個長安從上到下,徹底落入李承乾的手中。

    城中的百姓們看著這一切,有的面露擔憂,有的則充滿期待,不知道新皇會給長安帶來怎樣的變化。

    房府。

    房玄齡帶著尉遲敬德剛要把李世民先送回房府休息,再由他們兩個去迎接新皇。

    一路上,房玄齡眉頭緊皺,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接下來會面對怎樣的局面。

    李世民則臉色平靜,一言不發,他的心中滿是對李承乾的疑惑,為什麼一眨眼,自己的太子變化那麼大?

    沒想到才剛到街口,就看見氣勢洶洶的士兵一路小跑而來。

    那些士兵的腳步聲沉重而急促。

    一隊到了房府門口就停了下來,迅速列陣,死死地守在門口,不準任何人進出。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懵了。

    房玄齡瞪大了眼楮,滿臉的難以置信,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李世民更是有些無語。

    “承乾這是要干嘛?”

    “陛下,太子殿下可能是為了防止有人暗算,所以派兵先掌控長安,掌控了以後再慢慢清理。”

    “您當年不也是這樣?長安城戒嚴?”

    尉遲敬德小聲地說道。

    李世民一听也瞬間啞口無言了。

    這位天策上將畢竟是帶兵出身的,雖然有些不滿。

    但一看到三大營將士們的裝備就有些移不開眼了。

    他心中對這些精良裝備暗暗贊嘆。

    同時也在猜測承乾是從哪里得來的這些裝備,又有什麼計劃。

    “敬德,你幫朕看看,那些小兵身上的輕甲是不是精鐵的?朕看的不太真切。”

    李世民其實已經看清了,只是有點不太相信。

    他的心中滿是驚訝,在他的認知中,小兵身上配備精鐵輕甲是極為奢侈的事情。

    這意味著李承乾的軍隊裝備精良程度遠超他的想象,這讓他對李承乾的實力有了新的認識。

    尉遲敬德看了一眼後,快速地給出了答復︰“陛下,確實都是精鐵。”

    他的聲音中也帶著一絲驚訝,心中對李承乾也十分佩服。

    他知道,長安的局勢已經完全都在李承乾的掌控之中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方便以後閱讀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第9章 太子入長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第9章 太子入長安並對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