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桃注意到藥材包上有一個模糊的郵戳。
上面寫著“雲南xx”四個字,後頭兩個字看不清了。
“當年我為了找尋治療的法子,我曾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鄭德昌的眼神里有一絲絲懷念。
“才在雲南找到了這個藥湯,這個藥材炮制之後可以放置很久,但是只有那特定的一個星期才有,我本來想第二年再去。”
他嘆了一口氣︰“結果,蕙蘭那件事弄得我也無心再操心這些。”
江桃突然明白了什麼︰“你是想再去雲南一趟?”
鄭德昌點點頭︰“這藥材本來當時炮制的就不算多,小芳的病情如今越來越嚴重,我怕……”
第二天一大早,鄭德昌帶著自己的手稿去見了程副市長,回來之後他的表情異常復雜,既有憂慮又有興奮。
“副市長怎麼說??”
鄭蕙蘭上前迫不及待的問。
鄭德昌從懷里掏出一份文件︰“他給我看了這個。”
文件抬頭印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中“傳統醫藥“一欄中,“百味湯”被標記為“亟待尋回”。
程志國解釋說,國家正在系統整理散落民間的傳統秘方,而“百味湯”因其獨特的神經調理功效,被專家組列為重點尋找對象。
“他說,如果我願意獻出配方,國家不僅會給予資金支持,還會派專家派專家協助研究,保護小芳這樣的傳承人。”
鄭德昌的聲音平穩,“他說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江桃敏銳的察覺到了問題︰“他是不是擔心這個方子外泄啊??”
鄭德昌點點頭︰“是的,他是這麼跟我說的,我覺得也有一定道理,我認識很多民間的那種中醫,不過現在日子都過得不是很好,如果能為他們爭取到國家支持,那可真是一件好事啊。”
江桃正想說什麼。
一旁正獨自玩耍的小芳卻突然蹲下抱住頭︰“媽媽,我的頭好疼。”
鄭蕙蘭沖過去抱住女兒,只見小芳臉色慘白,冷汗直流︰“味道……變成尖刺了……扎我的頭……”
鄭德昌迅速取出銀針施救,但這次效果大不如前。小芳痛苦地蜷縮在母親懷里,小小的身體不停顫抖。
“必須去雲南了。”鄭德昌收起銀針,聲音堅決,“明天就出發。”
當晚,美食城提前打烊,所有人聚在一起商討對策。最終決定︰鄭德昌前往雲南尋找瑤娘;顧有為繼續完善封口機專利,並提前申請國際保護;江桃和林保羅負責應付媒體和商業競爭;鄭蕙蘭則帶著小芳暫時搬去副市長安排的住所,確保安全。
夜深人靜時,江桃看到鄭蕙蘭在給父親收拾行李。她把那包所剩無幾的藥小心翼翼地包好,放進旅行袋的夾層,又塞進幾件衣服。
“雲南那邊濕熱,爸要記得不要中暑。”鄭蕙蘭輕聲說,聲音里滿是擔憂。
江桃走過去,輕輕抱住她︰“蕙蘭姐,別擔心。鄭師傅什麼風浪沒見過?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鄭蕙蘭點點頭,從懷里掏出一個紅布包︰“這是我這些年攢的錢,還有……爸爸年輕時給我的護身符。”她將布包塞進行李最深處,“希望它能保佑爸爸找到解藥。”
第二天清晨,鄭德昌背著行囊準備出發。小芳雖然還很虛弱,但堅持要送外公。她將自己畫的一幅畫塞進鄭德昌手里——畫上是三個小人手拉手,背景是美食城的招牌。
“外公早點回來,小芳會乖乖喝藥。”孩子奶聲奶氣地說。
鄭德昌蹲下身,將一枚用紅繩系著的小木牌掛在孫女脖子上︰“這是外公親手刻的平安牌,戴著它,頭痛就會輕一點。”
顧有為叫來的出租車已等在門口。鄭德昌最後環視了一圈美食城,目光在每個人臉上停留片刻,仿佛要將大家的樣子刻進心里。
“都別送了。”他揮揮手,轉身走向出租車,“等我回來。”
車子緩緩駛離,消失在晨霧中。江桃摟著鄭蕙蘭的肩膀,感到她在微微發抖。
“蕙蘭姐,我們進去吧,外面涼。”
回到美食城,江桃發現顧有為正在櫃台後研究一堆法律文件,林保羅則在打電話聯系媒體朋友。小周已經重新調整了財務計劃,馬淑芬則一如既往地在廚房準備食材。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個大家庭。
江桃深吸一口氣,拿起電話,開始落實今天的計劃。
次日。
江桃站在美食城門口,手里捏著一封剛剛收到的公函,紙張上鮮紅的公章刺得眼楮發疼。
“關于責令八方美食城停止銷售非傳統飲品的通知”,落款是“京市飲食行業協會”,下面還附著八家老字號企業的聯名簽字。
“這幫老頑固!”林保羅一把扯下領結,氣得臉頰發紅,“什麼年代了還搞這一套!”
江桃沉默地折起公函。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最麻煩的不是這個。”小周推了推眼鏡,遞過另一份文件,“供銷社剛剛通知,下周起停止向我們供應鮮奶和白糖。”
江桃心頭一緊。如果被斷了供應……
“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張奮斗一拳砸在櫃台上,震得茶杯叮當作響,“江老板,咱們得找他們理論去!”
江桃搖搖頭,反而平靜下來。
她展開公函又看了一遍,忽然注意到一個細節︰“你們看,聯名的都是國營老字號,沒有一家個體戶。”
“因為個體戶都巴不得學咱們呢!”林保羅撇嘴,“前門大街已經冒出兩家山寨奶茶店了。”
江桃眼楮一亮︰“這就是突破口!”
她立刻召集核心團隊開會。桌上擺著三樣東西︰協會公函、供銷社通知和當天的《京市晚報》——頭版正報道著“深化商業體制改革”的新聞。
“同志們,我們的奶茶沒有錯。”江桃指著報紙說,“改革開放就是要打破條條框框,允許新生事物發展。但硬踫硬不是辦法,得用智慧。”
她迅速做出部署︰首先,由文筆最好的林保羅起草一篇《傳統與創新可以並存》的文章,找關系在晚報上發表;其次,邀請媒體記者來參觀透明廚房,展示奶茶的真材實料;最重要的是,通過公公鄭柏生的關系,約見商業局領導反映情況。
“那我們原料怎麼辦?”馬淑芬憂心忡忡地問,“庫存只夠撐一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