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第八十一章 誠心受教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時疏忽 本章︰第八十一章 誠心受教

    這五萬兵馬之中,有其中有兩萬是不能動彈的,一個是在虎牢關的一萬,一個就是如今在函谷關的一萬了。

    剩下的三萬則開始逐漸收攏司隸的控制權。

    以往雖然說洛陽歸于朝廷,但其實因為人數少,加上將士不多,因此朝廷其實只能控制住河南尹與弘農郡,河內郡河東郡這兩郡乃是在黃河北面,因此掌控力極弱。

    平陽郡那就更不用多說了,幾乎是屬于誰來都能搶他一下。

    便是弘農郡還是這一次與董𠤖作戰的時候,才被朝廷實質掌控。

    如今朝廷雖然名義上富有天下,但其實真正听朝廷的也不過就河南尹與弘農郡這兩郡之地罷了。

    其他的地方不是被各路諸侯佔領,就是被搶掠的荒無人煙,即便是朝廷派兵駐守,也沒有什麼用的地方。

    李余看著手中的竹簡,不由得嘆了口氣,將董𠤖除掉之後,朝廷如今的局面雖然緩解了一些,但其實卻更加危險了。

    如今與朝廷隔河相望的河內郡與河東郡羌胡肆虐,這些人從來都是能搶誰就搶誰,如果別人沒有辦法搶了,就算是親爹也不是下不去手。

    大不了蒙著臉!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長安和洛陽幾乎被這些人逛了個遍,蔡文姬怎麼跑到草原上去的?

    不就是被這些羌胡人打到長安,然後搶走的嗎?

    所謂的羌胡人其實並不是羌族,而是羌族與胡族的統稱,所謂的胡族之中就有曾經依附于大漢的南匈奴。

    而在去年的時候,搶掠最凶的就是南匈奴人。

    看著這些傳來的情報,李余不由得嘆了口氣。

    如今長安的百姓大部分都跑到了洛陽來,洛陽境內的百姓已經來到了四十萬人了。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麼亂下去的話,洛陽需要接納的百姓只會越來越多。

    而人數越來越多,在這些羌胡人的眼里,就越來越肥,指不定哪一天就會來咬你一口。

    但如果不接納這些的百姓的話,李余也于心不忍,百姓本就不易,如今兵凶戰危之下,更是十不存一。

    好不容易跑到洛陽來了,還將他們生存的希望掐斷,李余實在是不忍心。

    畢竟李余也不過只是一個普通人罷了,憐憫之心又怎麼可能會沒有?

    但如今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先接納百姓,之後在想辦法。

    實在不行大不了讓他們投奔曹操吧,曹操這人雖然喜歡別人的老婆、屠城、多疑、好殺人,但他還算是個可以投奔的人選,

    李余抬頭看向眼神之中滿是崇拜的徐庶,將手中的竹簡遞給了徐庶。

    “將百姓都放進來吧,到時候再想想辦法就是了。”

    徐庶將竹簡接過之後點了點頭,然後便出門去安排事項去了。

    李余也已經將事情都處理完了,畢竟大部分事情都給賈詡和陳宮還有徐庶去做了,自己只用制定大方向就可以了。

    而熟知歷史的李余對大方向自然是手拿把掐的。

    從房間之中走出,一路上的人皆都目露崇敬之色,對李余行禮。

    李余也沒有辦法,這些百姓本來就對他極為崇拜,如今這一戰後,在新技能的加持之下,這些人更是過分。

    【恭喜宿主再次從危機之中生存下來,因宿主以九年義務啟蒙天下百姓,百姓皆感念先生恩德,現獲得技能——天下之師】

    天下之師——當看宿主所著之書時,皆會誠心研習。

    這個技能起初李余還以為沒有什麼,畢竟自己根本不怎麼教育人。

    在李余的眼中,自己跟這些大漢的頂尖智者相比,差了一大截,根本輪不到自己來教育這些大漢人杰。

    如果不是李余從現代而來,再加上系統給的這些技能搗亂,自己根本早就已經回去了。

    而自己所寫的書,也就是九年義務罷了,這東西研習一下也不是什麼錯事。

    因此李余根本沒有將這個技能放在心上,然而事情卻出現了讓李余瞠目結舌的變化。

    在從陝津返回洛陽之後,張遼對自己很是崇拜,因此來詢問李余到底是怎麼用兵的。

    李余哪里會用什麼兵,只是隨口說了一句。

    “我之兵法,隨機應變。”

    然後張遼和郭汜在對了帳後,將李余的所謂計策一個一個的拿了出來認真學習。

    張遼將李余的計策編撰成書,然後寫上了具體案例,然後晝夜研讀,甚至將其命名為少府兵法。

    張遼將所謂的少府兵法拿在手中,即便是吃飯的時候都不放下,只想要鑽研李余的所謂兵法。

    一天天就跟入魔了一樣手不離書,張遼如今也算是位高權重,他的變化自然也被人注意到了。

    當張遼說他學的是李余的兵法之後,頓時整個洛陽的將領都沸騰了。

    早在擊破董𠤖的時候,洛陽就將李余傳的神乎其神,甚至不僅是洛陽,天下誰不知道李少府一人計敗十萬兵的壯舉?

    別人一看你張遼憑什麼有先生的兵法?

    然後張遼拗不過別人,在征得李余的同意之後,便任由別人抄了幾卷。

    畢竟李余根本不覺得這幾卷書能有什麼問題。

    然而無論是李余還是張遼都沒有想到,就是這幾卷書竟然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

    如今洛陽的將領幾乎人手一卷,隨著時間的推移,少府兵法甚至傳到了洛陽之外。

    那些諸侯與謀士幾乎是人手一本,鑽研李余的兵法。

    這可把李余嚇壞了,誰會想到這也算是教育呢?

    學習這玩意對于李余來說是沒有什麼,畢竟這年頭不是都喜歡看什麼先賢哲言什麼的。

    然而李余跟那些先賢不一樣啊,人家是真的先賢,自己不過是一個冒牌的。

    這些大漢的將領如果真學習自己的書,學成了智障了怎麼辦?

    這書和九年義務不同,九年義務是耗盡心力編纂出來的書,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但這玩意完全就是李余信口胡說的。

    這要是出現了問題,那可就是大問題了。

    李余不敢想象。

    以後兩軍交的時候,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沒有人。

    一個城里面站著主帥,一個營寨里面站著主帥,就等著別人來攻城或者襲營的場景。

    想到這樣的場景,李余就下定決心。

    不行!

    一定要制止張遼帶起來的這股刻苦鑽研的不良風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真的只想找死啊》,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真的只想找死啊第八十一章 誠心受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真的只想找死啊第八十一章 誠心受教並對三國︰我真的只想找死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