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姓簇擁著李余出現在城門口時,無論是百姓還是士卒都爆發出了歡呼聲。
百姓看見了李余不顧一切在洛陽之中救人,無論是達官顯貴亦或是平民百姓,在李余的眼中沒有任何區別,只是全力施救。
而此時呂布與徐庶張遼等人,也都已經將城中的百姓引出城來。
在得知了李余的所作所為之後,一個個紛紛上前將李余圍了起來噓寒問暖。
在得知李余沒有什麼大礙之後,陳宮將軍中的大帳拉了出來,安排百姓住下,一邊安排一邊對李余道。
“還請先生速速歇息,其他的事情自然由我們來辦。”
李余卻是擺了擺手,剛想說些什麼,但卻暈了過去。
之前救火的時候,太過于拼命,被大火炙烤的讓人頭暈腦脹,如今這一松懈下來,竟然就暈了過去。
見到李余倒在地上,陳宮趕忙上前將李余扶住。
呂布與張遼就像是瘋了一樣,從人群之中跑出,將李余背起然後大喊有沒有醫者。
初平元年(190),洛陽被董卓余黨焚燒一空,無論是皇宮亦或是貧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皆逃亡城外。
董卓之弟董𠤖,派兵將城中顯貴皆擄至軍中,朝著長安而去。
少府令李余帶人將城中百姓救出,安置于城外,西涼兵欲搶掠,得奉車都尉呂布執金吾張遼奮力相抗,方退西涼兵。
此事傳出之後天下震驚,在各地正想要起兵抗董的人頓時就愣住了。
這洛陽都被燒了,董卓也被殺了,西涼兵在董𠤖的帶領下退回了長安,這他們還能做什麼?
渤海郡之中,袁紹看著手中的信件,感覺到了一絲不可思議。
董卓竟然就這麼死了?董卓一死,這朝堂豈不是歸他們袁家了嗎?
袁家四世三公,而且還有袁隗在,這權臣董卓做的,我袁家如何做不得?
袁紹趕緊就要收拾行裝返回洛陽,然而就在袁紹準備返回洛陽的時候,下人突然來報,說有人尋他。
袁紹雖有些疑惑,但還是問道。
“此人何等面貌?”
下人只言。
“此人被火燻的焦黑,看不清面目,只言有主公朝思暮想之物。”
袁紹听到這里,倒是來了些興趣。
“將此人召來。”
不多時便見到一面目焦黑的老者,但雖然老者狼狽不堪,身上穿的衣袍都已經被燒焦了,但卻從殘余的布面上可以發現,這衣袍卻很是尊貴。
老者抬起頭來看向袁紹,沙啞的嗓子之中傳出一道如同砂石磨礪過的嗓音。
“本初。”
袁紹听見這兩個字後,心中猛然一驚,趕忙上前仔細查看老者面貌。
“叔父!”
袁紹這才認出來了,這人竟然就是袁隗。
袁紹慌忙上前將袁隗扶住坐了下來。
“叔父你怎到此?如今朝堂百廢待興,叔父當在洛陽才是。”
袁紹想不明白為什麼袁隗會到他這里,現在洛陽雖然被董卓毀了,但此時正是重整朝堂的好時候啊。
現在袁隗從朝堂跑出來了,那豈不是所有布置前功盡棄,袁紹都想罵袁隗糊涂啊。
袁隗伸出手來,擺了擺手然後將手伸進了懷中,從懷里拿出來了一塊用錦帕包裹住的東西。
這錦帕十分的干淨,與袁隗身上的衣袍形成鮮明的反差。
袁紹疑惑的將袁隗手里拿來的東西拿在手里然後打開。
下一刻袁紹的眼楮瞪到了最大,仔細的將這東西反復觀看,然後又看向袁隗,袁隗點了點頭。
“此物正是玉璽。”
袁紹看著手中的東西,在這一瞬間心中的野心開始極速膨脹。
再次仔細打量手中的玉璽,這玉璽整體通明,一角由黃金補上。
上面刻著八個篆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袁紹伸手將玉璽死死的抓在手里,抓的青筋暴起也不肯松開。
三日之後袁隗死于袁紹府中,袁紹雖然為其操辦了葬禮,但卻並沒有立碑。
與此同時在關東地面上,樊稠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