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並州兵馬本就不弱,再加上如今呂布被張遼帶著十幾員將領攔住了,呂布沖鋒的勢頭一下子就慢了下來。
呂布雖然強,但張遼卻也絕對不弱,雖然不可能跟呂布單獨交手,但攔下來卻也不難。
呂布雖然被攔下來了,但是下面的士卒卻是不同。
大軍作戰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命令傳達的問題。
百人的隊伍傳播命令要靠喊,但千人的隊伍傳播就需要令旗,然而到了萬人隊伍的時候,令旗也幾乎沒有沒有辦法使用。
到了這個時候便只能用最基本的喊聲,由主將下達命令,再由傳令兵去向各個千人隊傳達。
然而這只是在最基本的情況下,一旦大戰起來,戰場上一片混亂,這就要看各個將領對于自己隊伍的指揮了,與士兵自身的素質了。
是前進還是後退,是向左還是向右,越是細致的命令,越不容易傳達,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看主將的大 。
這個大 說白了就是一個大旗,這面旗還在那就說明主將還在,主將還在陣營就還能穩住。
當大 消失了,那就說明主將跑路了,主將都跑路了,那下面的士卒還打個什麼勁?
然而如今李余在張遼的命令下就是這面大 。
然而李余這面大 不僅不會逃跑,反而還朝著前面走了。
李余听見張遼說不可退于自己之後,頓時便急了,趕緊趁著士卒還沒有沖的時候,自己朝著對面的董卓軍方向跑了過去。
而人一過萬無邊無垠,這一放眼看去全都是人,那往那里跑呢?
就在這時李余看見董卓軍中的大 ,這大 就意味著是董卓所在。
董卓!
既然想要找死,那肯定是去找董卓啊!
想到這里李余不由得加快了腳步,然而李余雖然跑得快,但哪里能夠趕得上騎兵沖鋒的速度。
並州兵馬與涼州兵馬都在邊疆與羌胡常年作戰,這騎兵幾乎是最基礎的兵種,這一次兩軍對壘,自然是有的。
無數騎兵自李余身旁向前沖鋒,大軍自李余身旁如同是一個巨大的箭頭一般,朝著董卓的大 便殺了過去。
董卓起初見呂布只是幾回合便殺了張遼軍中數員將領,指著呂布便道。
“此乃我之義子呂布也!”
然後他就看見呂布被張遼帶著人圍住了,然後大軍朝著他殺了過來。
董卓頓時便驚住了,這怎麼就沖我來了?
然而董卓不愧是在邊疆打了數十年羌胡的人,雖然吃驚但卻也沒有絲毫退後的意思。
董卓這種征戰多年的人,自然是知道,在這個時候如果退了,那大軍就徹底完了。
士卒見到大 後退,士氣必定會衰落下去。
因此只是指揮士卒向前攔住向自己沖殺過來的。
然而並州兵馬得到的命令沒有其他,就是不允許退于李余之後,而李余如今就在前方,他們只能向前沖。
兩軍交戰之時戰場上一片混亂,這個時候下什麼命令其實都會大打折扣,即便是讓士卒退後的命令都會打折。
這也是為何軍中都會用鳴金收兵與擂鼓進軍的傳統,因為這聲音足夠大,可以讓所有的士卒都明白要撤軍還是要沖鋒了。
董卓讓士卒攔住向自己沖來的大軍,然而這個時候大軍就已經開始亂了起來了。
原本整齊的陣型,此時因為要上前拉住沖向董卓的兵馬,開始逐漸混亂起來。
然而反觀並州兵馬,卻是沒有絲毫混亂,就是朝著前面沖就是了,至于前面是什麼,沖到前面會不會死,都沒有辦法去想。
李余就在那里,沒有半分後退的意思,大軍也只能向前沖。
大軍向前沖的厲害,而大軍向前沖,李余則也是向前沖,到了最後軍中每一個人都開始極力前沖。
董卓軍的陣型因為要防止董卓被沖,陣型本就被沖的七零八落,然而還不得不回來救董卓。
主將如果都被沖了,那他們還打個什麼仗?
然而越是往回救援董卓,陣型就會越亂。
李儒看著戰場上的局勢,臉色逐漸開始低沉了起來。
起初還能佔上風,然而等李余開始向前跑的時候,就開始亂了起來,等並州兵馬全都前沖的時候,大軍就徹底亂了。
如今想要拯救這樣的局面,就只有一員猛將,將敵軍前沖的勢頭打折,這才能給董卓軍重整陣型的時間。
想到這里李儒看向了戰場上的呂布,呂布勇猛非常,只是這一段時間便已經殺了不止十七八員敵將了。
然而這沒有半點用處,張遼和呂布共事了這麼長時間,早就對呂布十分了解,他還沒有蠢到想要和呂布單挑。
都是一群人圍攻呂布一個,張遼上前正面攔住呂布,其余將領將呂布糾纏住。
呂布雖然可以殺人,但想要脫出重圍卻是沒有那麼簡單。
再加上並州兵馬逐漸佔領上風,這些將領也看到了獲勝的希望,打起來也更加賣力。
而且最關鍵的是,並州兵馬可不比董卓的涼州兵馬要弱。
並州的兵馬本就是天下精銳,在原本的歷史之中,呂布之所以可以反復無常,而且還能縱橫天下,從洛陽打到兗州,從兗州打到冀州,再從冀州打到徐州。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