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葛亮

第634章 劉表回心,蔡瑁謀弒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浙𡌂匹夫 本章︰第634章 劉表回心,蔡瑁謀弒

    <b>最新網址︰</b>劉表畢竟是重病垂死的狀態,身體和精力都已經衰弱到了極點,所以腦子的反應顯然也慢了很多。

    面對劉琦的哭訴自責,劉表著實緩了好一會兒,才大致弄明白現狀、意識到妻子不希望長子見到自己。

    “唉,蔡家忌憚玄德,這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沒想到最後鬧成這樣。”劉表長嘆一聲,嘆息中也流露出對蔡氏和蔡瑁的不滿,但終究沒有上升到懲治蔡家的程度。

    畢竟蔡氏和劉琮是天天在他身邊的,長子劉琦,已經放出去幾年了。日遠日疏、日親日近,哪怕是父母子女之間,也不能免俗。

    劉表的嘆息之中,最多只是流露了幾絲對長子遭遇的憐憫和歉疚。

    劉琦也知道父親的脾氣,便不敢以自己吃的虧相要挾,只是想心平氣和與父親把道理講清楚。

    而且,劉表重病之下,哪怕是劉琦入見,也還有很多侍女環繞伺候,誰知道這些侍女里有多少是繼母蔡氏的心腹。

    劉琦哪怕平時再不注意隔牆有耳,這次有徐庶悄悄跟他一起來,一路上點撥于他。劉琦現學現賣,也知道要找機會屏退左右了。

    所以,劉琦先說了些親情相關的話題,緩和了一下氣氛。

    熬到劉表剛好又該用湯藥和粥水了,劉琦連忙抓住機會,從侍女手中奪過碗匙,親自給父親喂粥,喝完粥再喝藥。

    劉表喝粥時,一口三停,聲嘶氣喘,湯流滿襟,比歷史上司馬懿當著李勝的面喝粥都淒慘。

    劉琦拿袖子給父親擦拭了一下流下來的粥。喝完粥後,他就順勢把外袍脫了,丟給領頭的侍女,吩咐她們去把袍子洗了。

    劉琦又從托盤上拿起一塊麻布巾,繼續喂父親喝藥。

    因為劉琦在鋼絲鎖環軟甲外面,穿了不止一件衣服,所以哪怕罩袍脫了,也不會露出鎧甲。

    黃忠此時也穿著軟甲,守在外面院中,並沒有敢進來。門口還有一名武將正堵著屋門,是劉表的心腹王威。王威和黃忠都沒有攜帶長兵器,只是挎了一口佩刀。

    領頭的侍女很想按夫人的命令再偷听一會兒,但得了大公子吩咐,不得不拿上袍子,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猶豫了好一會兒,直到劉表也發怒了,她才不得不帶著人全都走了。

    “這些奴婢,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我兒要親侍湯藥,她們還在此礙眼。”

    劉表看侍女們走完了,也是給一個台階下,如是自言自語,免得劉琦生事。

    然後,劉表就主動提起劉備的事兒︰“我兒此番回漢陽戒備,不會被玄德忌憚麼?時至今日,還是實話實說了吧,你回漢陽,是不是提前跟玄德通過聲氣了。”

    劉琦見父親難得腦子還清醒,他素來長厚,便實話實說︰“孩兒不敢欺瞞,此番回防漢陽,確實是與玄德……叔父通報過的,不過玄德叔父還沒回武昌,是諸葛司徒听說後,示意我不必多心。”

    劉表無奈而又無力地點了點頭,等藥湯稍稍往下順了些,便重新靠回筒枕上。

    劉琦見狀,也連忙親自給父親調節了靠背的高度,用三個筒枕和墊被鋪出一個斜坡,供劉表倚靠。

    劉表躺舒服了些,才問出了一�看似挺跳躍的問題︰“玄德都還沒回武昌……那季玉賢弟如今在何處,可能知曉麼?”

    這個問題劉琦倒是心知肚明,便應聲而答︰“前些日子,說是正在去往廬江的途中,如今應該快到皖城了。就算沒到,也差不了幾日行程。”

    這些信息,都是徐庶秘密出使劉琦時,剛剛透露給他的。

    “季玉賢弟到皖城了?玄德倒是實授了他廬江太守之職?這是要他回歸故里啊。”

    劉表听後,果然稍稍有些動容。

    他之前病重加劇,憂慮過度,也有幾分原因,是源自于“不了解劉璋的近況,不知道劉備是否善待歸降者”。

    劉備為了軍事上的保密,和交接過渡的穩健,一直把劉璋投降的消息瞞到四月底。而如今也不過才五月底,劉璋投降後的後續細節,並沒有正式公布。

    一個月的時間里,荊益之間又山川阻隔,劉表得不到一手的確鑿消息,確實很容易腦補多疑,對劉璋的下場產生不好的聯想。

    現在看來,至少能確信劉備對于“改過自新”的劉璋,是實授移封,降為一郡太守了。

    劉表內心對于劉備“反復無常”的忌憚,也稍稍降低了一級。

    但他還是有一點憂慮,便借機追問兒子︰“劉璋和劉備開戰始末,究竟如何,劉備檄文上宣揚的那些理由,到底有幾分站得住腳、幾分是欲加之罪,你可查清楚了?”

    劉琦這次沒敢回答得太干脆,裝作慎重回憶了一下,組織好語言,才緩緩說道︰

    “據孩兒所知,確實是劉璋不肯為討逆大業出力在先。他們克扣原本已經許諾下的錢糧,造成太尉派去駐防漢中、梓潼的軍隊缺糧,還殺了人。”

    劉表對這個回答,卻不是很滿意,只是無奈又絕望地搖搖頭︰

    “若只是如此,便要被玄德進攻,我們難道便沒有危險了麼?我這些年,雖然名義上擁護玄德賢弟,一致抗曹。

    但荊北地狹民寡,能有多少錢糧兵力?還不是得跟曹操虛與委蛇,達成默契,互不相犯。

    否則當年官渡之戰後,我奪回南陽,曹操能認下這個栽?這事兒原本可大可小,但照玄德清算劉璋舊賬的法度來看,將來若是算到我頭上,怕是也不能善了。”

    劉琦這才默然不語。他也是到了這一刻,才知道父親究竟在擔心什麼。

    說到底,劉備清算了劉璋,這事兒確實對劉表的多疑性格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

    劉表這些年騎牆虛與委蛇,這事兒本來沒什麼。但是劉璋那點小事都被辦了,難免會讓劉表也陷入猜疑鏈,怕將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劉琦只好回想一下,自己來之前,諸葛瑾通過徐庶教他的一些說辭,便設法補救︰

    “父親,玄德叔父與劉璋之間的事情,雖然各自都有些是非曲直難以說清,但他們兩軍停戰之前,玄德叔父親至成都約法三章。

    還定下了‘三年之內,若不能全面北伐,天下人便可責他整合益州討逆是詐偽之辭’的盟誓。

    由此可見,玄德叔父還是言而有信的,如果擔心他清算舊賬,只要把舊賬說開,然後重新訂立盟誓,既往不咎,不比這樣每日憂慮要強?

    退一步講,如今天下已是兩強並立,如果不能和玄德叔父徹底消解誤會,最終曹操就會善待我們麼?”

    劉琦這番話,話術並不高明,但確實情真意切。劉表听得出來,兒子就是全心全意在為一家人考慮。

    而劉琦指出的這個點,也確實讓劉表豁然開朗了一些。

    對啊,自己不就是怕那種“把柄握在別人手上,不知道將來要怎麼清算”的不確定性麼?

    那主動談一談,把這種不確定性消弭掉,哪怕稍微出一點價,但是換取了對方明確表態“既往不咎、到此為止,咱只要到這一步”,不是更好?

    就好比,劉璋,因為懷璧其罪,因為要留後手,因為擔心錢糧人力被劉備溫水煮青蛙慢慢耗干,從而提前毀約了。

    但是,這個毀約的代價有多大?最終如何處置?這一點,在劉備親自到成都,親口許諾盟誓之後,也就徹底揭過了。

    從此以後,就意味著劉備不會再拿這個說事兒。這點信用劉備還是有的。

    相比之下,曹操在這方面的信用更差!當年官渡之戰前,張繡投奔了曹操,現在呢?張繡都已經死了!

    既然如此,劉表考慮到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還是先通過非正式的途徑,試探一下玄德賢弟的口風。看他將來到底要如何,重新訂立一個盟誓。

    想到這兒,劉表閉上眼,淒苦地長嘆︰“卻不知,我死之後,玄德到底願意給這家留下多少利益。你此去漢陽,跟諸葛瑾談一談吧,也別去武昌城了,就在江上赴會。若是能等到玄德親回武昌,那便更好。”

    劉琦見父親終于松口,這才又敢吐露更多內幕︰“父親既然肯談,其實……孩兒倒是帶了徐元直先生來了襄陽,父親可願撥冗一見?”

    劉表想了想︰“你幫我問問便是,然後再來回報,我也好心里先有個數。不過他畢竟代表不了玄德,我就不親自見了,以免不留余地。

    這種事情,私下里的許諾是沒用的。總要如你說的成都城外、當眾盟誓那般,將來也在鸚鵡洲頭、當著兩軍將士的面許諾,才可保你們長久富貴。”

    劉表知道劉備還是要名聲的,尤其對于當著萬眾許諾的事情,是不會反悔的。所以一定要這個儀式感,他才走得安心。

    而劉表不想現在就見徐庶,自然也是為了留下更多的要價斡旋空間。

    如果徐庶現在當面開出條件、他當面听了,那劉表必須立刻表態“對于這個條件是否滿意”。

    要是劉表滿意,回頭劉備也同意,這事兒就這麼定了。

    要是劉表不同意,他又怕直接談崩,既然如此,還不如先模糊著。

    如此一來,徐庶開了價,劉琦可以說“父親病重不便問政,還無法對先生開出的條件許諾”。

    等徐庶回去後,劉備肯定不能開比徐庶低的條件。劉備身居高位,也是有風度的,他肯定要加價。

    當然,劉表現在不想見徐庶,還有另一層考慮,那就是他不想立刻刺激到蔡瑁和蔡氏。

    他很清楚,蔡氏現在連自己長子要探病,都能阻攔那麼久,如果有外人覲見,肯定瞞不過他們的耳目。要是知道徐庶來了,肯定會刺激到他們,提前激化矛盾,那還不如先把準備工作做足。

    ……

    劉琦一時沒想明白這些彎彎繞,但父親這麼要求,他還是立刻照做了。

    當天侍奉完父親的湯藥粥水,劉琦便匆匆告辭,然後回到自己住處,先跟徐庶私下里通了氣。

    徐庶听說劉表的態度有所松動,也是頗感欣喜,連忙說了一些肯定在權限範圍內的條件。

    “如若將來大公子能率領荊北四郡共抗曹賊,那荊州牧之位自然還是大公子的。

    即便將來交接之時,另有變故,但只要大公子能以直屬領地投效太尉,那大公子至少也是南郡太守,且可傳襲子孫數代。大公子也可順利承襲成武侯爵位,並實增萬戶封邑。”

    徐庶一邊開價,一邊解釋,說這些條件都是太尉和司徒之前就商量過的,有相對完備的預案,絕不可能食言反悔。

    最終太尉根據最新的實際情況、親自許諾的條件,只會比這個更高,不會更低。

    然後,徐庶還闡述了一些其他細節,主要是關于爵位、封邑和其他荊北屬官的官職問題。

    劉表如今的爵位,已經是縣侯了,名叫成武侯,這個爵位是十五年前李��嶁 熳郵狽獾模 恢泵慌補選br />
    劉琦如果能接過劉表的位置,縣侯的名稱自然不會變,但可以給他實增臨近的其他縣作為封邑,畢竟一個縣還真就湊不出一萬戶。

    徐庶都說得這麼細致了,其條件的可信度也就顯得更真實。

    劉琦充分了解後,次日又找了個喂藥的機會,跟劉表透了個底。

    劉表考慮到,此事或許還能再漲漲,徐庶提到的肯定是“保底價”,也就默許兒子先去接觸起來。如果兒子自己覺得條件滿意,可以跟劉備盟誓。

    劉琦得了授權後,便回府找到黃忠、徐庶說明情況。

    徐庶又提醒道︰“既然景升公已有意,大公子何不促成令尊盡快傳州牧之位于……在下並無惡意,只是怕夜長夢多。”

    劉琦對此還是堅決反對︰“父親既已有意詳談,何必作此不孝之事?枉自壞了名聲,還讓父親臨終不安。”

    徐庶又勸︰“那公子也該討一道令尊的密信,寫明令尊全權委托公子聯絡諸侯、為荊州的未來找出路。”

    對于這個建議,劉琦覺得有道理,便答應了,臨走之前,問劉表討要了一份文書。

    只是劉表已經衰弱不堪,沒法親筆,就只讓伊籍來代筆,然後劉表自己簽字,蓋上荊州牧的大印。

    蓋完之後,劉表也順勢吩咐伊籍︰“機伯賢弟素來與玄德交好,此番琦兒前往商榷,全賴機伯運籌,為我一族多要點優待。”

    伊籍聞言,也是涕下沾巾︰“屬下焉敢不盡力據理力爭!”

    定下決心之後,劉琦便帶著伊籍、徐庶、黃忠,從襄陽再次啟航,順流前往漢陽。

    從襄陽到漢陽,順漢水也有七八百里航程,能行駛上五六天時間。

    劉琦一行在路上航行了四天,才到竟陵時,又得了漢陽方向信使逆流而上報訊。

    劉琦在碼頭上接見了信使,才知道是玄德叔父已經從成都回來了,剛剛趕到武昌。

    自己此去漢陽,正好能趕上當面跟玄德叔父訂立新的條件,都省掉了先跟諸葛瑾談的環節。

    劉琦心中頗感順利,對荊州的交接也愈發有信心,堅信自己一定能順利接過父親的事業,配合叔父繼續討逆。

    ……

    話分兩頭。

    劉琦為劉表親奉湯藥的那兩天,同在襄陽的蔡瑁卻是急得像熱鍋上的。

    “姐夫不會被劉琦說服了吧……若是真傳位給劉琦,讓他依附劉備,我等將來還有什麼活路?劉備與我蔡、蒯等族交惡,也不是一兩年了。不行,一定得想辦法自保!”

    蔡瑁每天都在琢磨這事兒,擔心到後來,還吩咐張允從各處抽調听命于蔡家的心腹軍隊,秘密向襄陽附近收縮靠攏。

    也多虧了劉表早已重病臥床不起,軍事調動的事情,事實上已經全權落入了蔡瑁之手。

    哪怕沒有劉表的手令,蔡瑁也能在不發動戰事的情況下,調度部隊駐地——當然,如果蔡瑁想以荊州軍發動戰爭,那還是要劉表點頭的。

    就在蔡瑁磨刀霍霍自保的時候,五月初八這天,也就是劉琦剛剛辭別劉表、離開襄陽後兩天。許都方向,突然有賈詡派來的密使,跟蔡瑁聯絡上了。

    來使名叫高堂隆,如今是曹操丞相府內的一名軍曹掾。官職不高,但也算機密之人,之前賈詡跟蔡瑁聯絡過一次,就是以此人為使。

    所以蔡瑁跟他也算熟了,一見面就開門見山︰“不知高堂先生此番前來,可帶來了丞相的指示?”

    (注︰高堂是個復姓,高堂隆姓高堂,不姓高)

    高堂隆也不跟他玩虛的,行完禮後,直接從袖子里掏出一封朝廷的詔書。

    這都是曹操正式走了流程用璽的,只不過是內部秘議,並沒有經過公開朝議,所以許都的普通朝臣甚至都不知道這事兒。

    高堂隆一邊遞過詔書,一邊轉述︰“丞相已向陛下請旨︰劉表年老衰弱,無力執掌荊州事務。久聞荊州群僚諸將,皆稱頌劉表少子劉琮,聰穎明悟,且純孝忠良。因此,準劉表致仕休養,封劉琮為荊州牧!

    章陵太守蔡瑁,久鎮襄陽,為國干城。擬擢為安南將軍,仍領章陵郡軍務民政。”

    隨後,高堂隆又連著簡述了對張允、蒯良、蒯越幾人的封賞,一切也都有在這份尚未公示的詔書上體現。

    章陵郡就是襄陽縣所在的那個郡。蔡瑁在劉表手下這些年,歷任過好幾個地方的太守,包括此前在南郡。

    但劉表死前最後這幾年,蔡瑁確實是章陵郡太守,這一點也是跟史實相符的。

    蔡瑁听了曹操的旨意,也是立刻眼神亮了。

    曹公終于忍不住,直接下旨封官,決定正式利用劉琮控制荊州了麼?

    原本歷史上,曹操在殺光袁紹的兒子、掃清北方遠征烏桓後,徹底飄了。他壓根兒沒打算利用荊州的內部矛盾,他也不知道劉表重病將死,所以他完全是打算用武力手段解決荊州問題。

    這一世,現實逼得曹操不得不利用劉表的病重,提前封官許願拉攏人,扶持傀儡。

    而曹操用了心之後,把朝廷這張牌打到極致,效果當然也還是有的。

    畢竟這是劉協的詔書,說劉表年老多病管不了事,讓劉表養老,這措辭看起來太正當了。詔書里讓接劉表權的,還是劉表的其中一個兒子。這樣哪怕是死忠于劉表的荊州本地文武,也不好太公然抗旨。

    蔡瑁狂喜之後,稍稍冷靜下來,立刻對高堂隆推心置腹地透底︰“此事,我自然會想辦法,讓姐夫接旨。

    不過,就在先生來襄陽前兩日,劉琦剛剛離開,去了漢陽,說是要巡查防務,提防劉備。但實際上……姐夫對劉琦的使命,諱莫如深,還派了伊籍輔佐,只恐有變……”

    高堂隆聞言,也是頗為擔心。好在他來之前,是得到過賈詡充分調教的,對于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也都有預案。

    冷靜下來後,他立刻按賈詡的吩咐謀劃道︰“不知景升公還有多少時日?能下床召見幕僚、抗旨麼?能不能活到劉琦回來?”

    蔡瑁聞言,不由得一哆嗦︰“那可是我姐夫……家姐不會同意的!”

    這可是弒主吶!而且,自己還要面對親姐姐的憤怒和仇恨,說不定一家人一輩子都難以解開這個心結。

    高堂隆︰“這種時候,是要身死族滅,還是神不知鬼不覺讓人免受病痛折磨,就在將軍一念之間了。听說,得了背疽的病人,臨終之時可是非常痛苦的,蔡將軍就眼睜睜看著�C惴蟣徊⊥湊勰Д蒙蝗縊饋  餑敲炊嘧錚br />
    反正不管蔡將軍如何抉擇,我都會立刻飛馬回潁川急報,告知這邊的近況。賈大夫肯定會力勸丞相,立刻以朝廷大軍做好接應。蔡將軍你盡管放心,只要到時候你肯放行,並且在樊城準備好渡船,不出五日,朝廷的輕騎就能日夜兼程飛奔到襄陽!”

    蔡瑁掙扎了許久,最後確認道︰“這事兒……還是要先讓姐夫接旨,至少是名義上接旨了,然後,他才能咽氣吧?”

    高堂隆︰“如果蔡將軍能控制得好,那自然是最好。那樣的話,到時候就不止是安南將軍了,丞相另外會給重重升賞。”

    蔡瑁想了想,一咬牙,決定干了。

    一個行動計劃,也在他腦海中漸漸成型︰

    先讓重病垂死的姐夫再加重一點,最好是就此昏迷,或者至少說不出話來。

    然後遠遠找幾個心腹文武見證,看到姐夫在病榻上接了旨,隨後就把人都趕出去,讓劉琮先接下荊州牧的官職。

    再稍過一兩日,就能宣布姐夫斷氣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舍弟葛亮》,方便以後閱讀舍弟葛亮第634章 劉表回心,蔡瑁謀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舍弟葛亮第634章 劉表回心,蔡瑁謀弒並對舍弟葛亮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