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美食文

第191章 今天的黃記真是熱鬧紛呈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噸噸噸噸噸 本章︰第191章 今天的黃記真是熱鬧紛呈

    秦淮花了十分鐘時間說服鄭思源,這種想象自己有個系統的獨門秘方得因人而異,適合自己但不適合鄭思源。

    因為他真的有。

    鄭思源也不是一個很軸的人,听到秦淮從小就開始想象,有基礎,是童子功後就放棄了這個邪門的練習方法。

    繼續干活。

    鄭思源突然的求知,嚇得秦淮覺得以後說真話的時候得看人。

    他這個謊言大師級,真話說得太像假話了。以後這種脫口而出的真話騙騙落落就行了,像鄭思源這種實誠人還是說點假話吧。

    秦淮繼續制作三丁包。

    很有節奏的制作。

    每揉兩批三丁包的面,就要揉一批酒釀饅頭的面。然後趁著酒釀饅頭那面團第1次發酵的間隙處理三丁包的餡料,順便看看幫工是怎麼盯火候的。

    現在黃安堯不在後廚里,廚房里能夠在灶台邊動手的幫工,有一個算一個火候水平都比秦淮要強,其煮餡的手法和狀態都值得秦淮學習借鑒。

    秦淮抱著一顆學習的心向幫工學習,給不曾擁有姓名的幫工學緊張了,手都在抖。

    秦淮現在可是黃記的白案點心招牌。

    現在的廚師圈子斷檔嚴重。紅案稍微好一點點,各家大師都能勉強算有個傳承。白案是真的淒涼,青黃不接,後繼無人。

    這點從名廚錄的排名就能看出來。

    名廚第一是中餐廚師,第十也是中餐廚師,含金量最高的前30名里還是能數出幾個現役的中餐紅案師傅的。

    但白案一個都沒有。

    知味居最有名的白案大師傅,在上一次名廚錄中排名41。

    但真的論總數,名廚錄排名前100的紅案廚師並不比白案多太多。知味居有不少大師傅都榜上有名,且排名並不算太難看,在5070名之間,但真論頂尖的一個都沒有。

    中餐的廚藝圈子里,白案勢微,紅案碾壓白案是公認的事實。

    鄭達再不爽,也只能退出名廚錄的排名,眼不見為淨。不能把排名拍到許成的臉上去質問他,你排的是個什麼東西,我的手藝哪里比黃勝利差了?

    如果要解釋為什麼兩者之間相差這麼多,有很多理由。比如早些年大家生活條件都不太好,想吃點好的追求的都是大魚大肉的好菜,對點心沒有那麼重視。

    因為戰亂等多種多樣的原因,手藝斷檔嚴重,很多點心菜譜失傳,古法點心無法復原,斷了傳承。

    理由有很多,但是每一個廚師心里都清楚,嘴上說再多的理由,編再多看似合理的借口,菜品本身是不會騙人的。

    好吃就是好吃,難吃就是難吃。

    你可以說名廚錄後30名有水分,有的人名不符實,有的人是水上去的。但是名廚錄前50名絕對是公正的,因為許成的舌頭從不騙人。

    在白案本就不行,國內知名的主打白案的酒樓又只有知味居一家的情況下,秦淮這種技術好的野生白案師傅顯得尤為珍貴。

    這樣說雖然很離譜,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黃勝利的手藝好嗎?

    那肯定是好的。

    在有腰傷拖累的情況下,依舊能在上一屆名廚錄排到44名,這絕對是對他手藝的認可。但是在肯花錢的情況下,食客們是有挑選的余地的,他們可以在其他知名酒樓吃到和黃勝利差不多的手藝,甚至比黃勝利更好的手藝。

    比如北平的芬園,主廚夏穆是名廚錄排名第十,中餐現役第一人。

    這種等級的大師,你甚至可以不用提前預約,付雙倍的價錢就可以加桌吃。

    但白案就沒有這麼多挑選的余地了。

    鄭思源和秦淮這種有一身好手藝,但是一個蹲在小區門口,一個蹲在社區食堂的情況實屬罕見。想要在其它酒樓吃到秦淮和鄭思源水平相當的白案點心,基本上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去知味居。

    對于現階段的姑甦地區的食客而言,想吃酒釀饅頭、五丁包、三丁包、四喜餃、蟹黃燒麥、果兒,就只能來黃記,僅此一家別無選擇。

    甚至去知味居也吃不到同款的酒釀饅頭,除了黃記其他地方根本做不出這個味道。

    對于雲中小區附近的食客們而言,想吃……

    好了不說了,現在雲中小區的食客們什麼都想吃,甚至有點想死。

    在這種情況下,秦淮和鄭思源是黃記絕對的門面。

    其中秦淮門面的含金量稍微高一些,因為他會的種類很多,且品控都不錯,可以滿足不同口味客人們對點心的需求。

    對于黃記的普通幫工而言,能給秦淮當幫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他幫工能力的認可。

    沒看見黃勝利的親傳弟子王俊都在給秦淮當幫工嗎?

    現在,地位已經基本等同于大師傅的秦師傅在邊上聚精會神地學習幫工的火候手法。

    幫工的手真的很難不抖。

    終于,王俊看不下去了。

    “小何,這邊我來盯著,你去幫董仕把筍丁切了。”

    小何腳底抹油跑了。

    秦淮還在思考。

    王俊見狀直接出聲詢問︰“是小何煮的餡有什麼問題嗎?”

    “不是。”秦淮搖搖頭,“我只是注意到他煮餡的時候有一個小習慣。”

    已經走到水池邊洗手的小何豎起了耳朵。

    “三丁包的餡煮到最後,可以說是小火收汁的時候要蓋上鍋蓋燜一兩分鐘,他在揭蓋的時候不是直接揭開,而是先露一個小縫聞一下才慢慢揭蓋。”秦淮道。

    王俊覺得可能是他悟性不夠,他沒听明白秦淮想要表達什麼,只能試探性地問︰“是出了什麼問題嗎?”

    在王俊看來這就是單純的小何的個人習慣。

    每個廚師都會有自己的習慣,這些習慣往往會伴隨他們一生改不過來。

    比如黃嘉有一點點強迫癥,每次炒菜換菜的時候,鍋和鍋鏟一定要洗兩遍,且鍋鏟一定要瀝干水。

    董仕喜歡在干活的時候聊天,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會優先把他認為最難的活干完。

    這些都是黃記後廚人人知道的小習慣,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習慣。比如王俊本人不愛吃茄子,也不喜歡切茄子,每次切菜的時候都會故意避開茄子,能不切就不切。

    當然,這個小習慣只有王俊自己知道。這麼多年來他在黃記後廚一直都是小透明,在一眾親傳弟子中也是最平平無奇最沒有前途的。

    不被人關注,自然也不會有人注意到他的小習慣。

    “沒什麼問題,我只是單純有些好奇為什麼要這樣。”秦淮道。

    視頻教程里,江衛今也有差不多的舉動。

    只不過江衛今是大鍋煮餡,鄉下土灶的那種大鍋,鍋蓋是厚重的木質鍋蓋。

    因為廚具分量大,所以這種動作看起來就分外明顯。

    “因為…小時候我和我爺奶住在農村,我奶每次燜飯的時候都是這麼揭蓋的。”小何路過弱弱地道,“用我奶的話來說,無論是菜還是飯,燜一兩分鐘燜出來的才香。”

    “這麼揭蓋熱氣不會跑掉,在邊上可以先聞到香不香,不香就蓋回去再燜兩分鐘。”

    “我這麼多年都習慣了,只要是悶的一定要先聞一下香不香。”

    秦淮覺得他一下被點醒了。

    對吼,三丁包的餡料香不香其實也很重要。

    包子餡為什麼要煮?就是因為煮過的包子餡吃起來香,聞起來也香。

    他不光可以通過火候、時間、餡料的狀態來判斷煮得好不好,也可以通過燜完之後揭蓋的那一瞬間的香味來判斷。

    無論是菜還是點心,都講究色香味俱全,香其實是點心里很重要的一環。

    很多時候,廚師不光要有一根好舌頭,也要有一個好鼻子。

    秦淮悟了,他覺得自己又學到了一個煮餡小技巧。

    秦淮回去接著揉面。

    上午10點30分,黃記還沒有開門營業,已經6天沒有吃上酒釀饅頭的食客就已經迫不及待坐進了大堂。

    對于很多住在附近的忠實食客而言,秦淮就住在黃記對面的小區這件事情不是秘密。

    昨天秦淮在附近溜達被很多人都看到了,不少街坊鄰居一大早就在家里摩拳擦掌,為中午的搶饅頭預熱。

    一些錢包比較富裕的,打算中午直接在黃記吃一頓,連熱菜到點心都吃。

    甚至連一些住得遠,公司也遠。平時都是靠叫跑腿才能吃上點心的客人們,也听說了秦淮今天準時回歸的消息,早早就叫好了跑腿。

    黃記的領班熟練進入備戰狀態。

    廚房里,秦淮按照自己的節奏悠閑揉面、調餡,手機就揣在兜里,開了聲音。

    平時秦淮的手機是直接放在更衣間的。

    黃記沒有規定手機不能帶進後廚,但廚師上班事多嘈雜,除非是故意摸魚想要蹲在角落里玩手機,正常上班的時候是沒有時間看手機的,最多接個電話。

    秦淮今天把手機揣兜里,是因為他昨天和陳功說了,讓陳功今天中午來黃記吃點心,他給陳功開小灶試菜。

    雖說陳功的支線任務不需要開小灶,只需要讓他的老板在兒子的生日宴上大放光彩就行,但秦淮覺得隨手刷一下好感也是極好的。

    他們這種總裁特助的年薪都很好。

    未來可期。

    而且陳功的支線任務這麼抽象,秦淮覺得這位的精神狀態可能比龔良還要離譜一些。非常符合羅君和陳惠紅說的,中間幾世被殘存的記憶所影響,處在正常和瘋癲之間,會顯得過于偏執,極端一點有可能被周圍人認為腦子有問題的精神狀態。

    這種狀態的精怪,多刷點好感度準沒錯。

    秦淮讓陳功到了就給他發消息。

    由于不清楚陳功的口味,又是以試菜為幌子,秦淮準備了很多種小灶。

    蟹殼黃、三丁包、江米年糕、豬油年糕(年糕是秦淮昨天打電話拜托鄭思源做好了帶過來的)、棗泥山藥糕、四喜餃、圓夢燒餅、隻果面果兒、綠豆糕、普通的糯米燒麥。

    考慮到現在螃蟹已經下市,但是今天黃記蝦的品質確實不錯,秦淮還順便做了他平日里很少做的水晶蝦餃。

    至于為什麼秦淮是粵省人,但是平日里很少做水晶蝦餃。

    問就是秦落不愛吃蝦。

    秦淮的小灶是穿插著做的,不耽誤正常做點心。

    他剛做前幾樣的時候,旁人還以為秦淮是三丁包、酒釀饅頭做累了,想做點別的換換花樣中午吃。

    這種事情秦淮也不是沒干過,他之前瘋狂做蟹黃燒麥的時候,經常做著做著就突然做四喜餃放松一下。

    等到秦淮開始捏面果兒,還時不時看一眼手機的時候,鄭思源意識到秦淮今天可能是有朋友要來。

    這種做法鄭思源太熟了。

    小灶,純粹的小灶,量大管飽的小灶。

    要是再讓別人留幾杯陳皮茶的量就更……

    “俊哥,等會兒陳皮茶上架的時候麻煩你跟嘉哥說一聲,改下庫存。我等會有朋友要來,給他留幾杯讓他可以打包帶走,我這6天沒上班,我怕萬一中午賣得好中午就售罄了。”秦淮道。

    在此之前秦淮肯定是不會有這種顧慮的,但是休假的6天雲中食堂的客人們給秦淮上了一課,告訴他永遠不要小瞧饑餓的食客。

    他們什麼都能買。

    “好。”王俊沒有去找黃嘉,直接去找領班。

    鄭思源有些好奇地問︰“誰來姑甦了?”

    “陳惠紅?”

    “是我昨天在飛機上認識的一個新朋友,他老板想請我明年3月給他兒子做生日宴的點心,今天過來試菜。”秦淮解釋道,“紅姐怎麼可能來姑甦,慧慧還沒放寒假呢。”

    “這紅姐要是來了,就不是我開小灶了,你也要多做20斤酥餅。”

    鄭思源想起了陳惠紅那驚人的酥餅購買量。

    鄭思源只能說︰“她弟弟真的很愛吃酥餅。”

    “要我幫你做面果兒嗎?”

    “你有空?太好了,陳助理剛剛給我發消息,說他11:30左右就能到,我還以為他要等12點才能來,我都怕來不及。”

    另一邊,陳助理剛出酒店房間門,給老板發消息告訴老板他現在去黃記酒樓試菜,就收到了來自老板的6666的轉賬。

    老板韓貴山表示,黃記酒樓他知道,听朋友說起過,菜很好吃。陳助理難得來一趟姑甦,不要只吃點心,也吃點特色菜,隨便吃,老板買單。

    陳助理感動的收下轉賬,在心里更加堅定要幫老板找到好的生日宴紅、白案廚師,讓老板在兒子的生日宴上大放光彩。

    去年老板為了哄老婆高興,在芬園連續加桌一個月,被人嘲笑是沒品位的土大款,也只能在芬園這種有錢就能吃飯的地吃點好的。

    這口氣老板咽得下,陳助理表示他咽不下。

    老板你就放心吧,明年韓攸信的生日宴,我一定給你請來那群人請不來的廚師掌勺!

    陳助理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了。

    與此同時,某著名私立醫院神經內科的科室里,剛剛結束門診的屈靜回到辦公室里坐下,主任就向她走來。

    “小屈,你來姑甦也幾天了,我听說你是在附近租的房子。怎麼樣?還住得慣嗎?吃得慣嗎?你們山市那邊的口味和我們這邊不太一樣吧。”年過半百的女主任笑盈盈地問道。

    “劉主任,吃得慣。”屈靜有些拘謹地道。

    “按理來說你們過來學習交流,也算是新同事,我們是要組織新同事在一起吃飯聚餐的。但是前幾天科室忙,今天周五,你下午應該沒有門診吧?”

    屈靜搖搖頭。

    “那正好,心內的劉主任今天中午訂了黃記的包廂,讓我們神經內科也去湊湊熱鬧。小屈你可算是有口福了,前段時間黃記的秦師傅休假,今天才回來上班,中午你肯定能吃到黃記最有名的酒釀饅頭。”

    “這可是我們姑甦這邊的特產,外面都吃不到的。”劉主任的語氣中帶著些自豪,“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屈靜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是很明白酒釀饅頭有什麼特色的,雲中食堂也有的賣呀。

    “收拾一下,整理病例,中午去黃記吃飯。”

    “劉主任,我有一個問題,聚餐為什麼不晚上聚呀?”屈靜問道。

    “因為秦師傅的點心只在中午賣,晚上不賣。原先咱們醫院都是晚上聚餐,秦師傅來黃記之後規矩就改了,都是中午聚。你放心,其它科室也是,不會耽誤下午上班的。”

    屈靜再次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覺得職場果然是高深莫測,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規矩和習慣。

    她這次選擇來姑甦學習果然是來對了,出來之後一定能學到很多人情世故,過年的時候回山市,屈媽媽一定會為她的進步而感到高興的。

    另一邊,因為熬夜睡過頭,一覺睡到11點的歐陽疲憊地打了個哈欠,研究該怎麼從酒店去黃記。

    “地鐵……地鐵居然不直達?”

    “公交……好慢。”

    “算了,打車吧,有錢。”

    從爹媽那里騙到了啟動資金的歐陽,豪氣地打車,點開打車軟件,勾選特惠快車。

    而高鐵站,長相儒雅的中年人在助理的陪同下緩緩出站。

    “訂好包廂了嗎?”許成問。

    許成看了一眼熙熙攘攘的人群,覺得自己有些日子沒有為了追一位點心師傅奔波這麼遠了。

    之前都不用追,值得一吃的點心師傅都在知味居,去就行。

    希望這位秦師傅的手藝,對得起他的奔波。

    “許總,已經定好了。不過我打听了一下,秦師傅每天在黃記上的菜單都不太一樣,除了酒釀饅頭和五丁包是固定的,其它的點心可能會有所更改,三丁包並不是固定點心。”

    “沒事,我也是听說山市有一家社區食堂的三丁包做的非常好吃,引起轟動大排長龍才專程去的。既然三丁包不是固定點心,就說明這位秦師傅有其它的做得更好的點心。”

    “只要他有兩三樣能拿得出手的,我這趟就算是不虛此行了。”

    “畢竟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新的厲害的白案點心師傅了。知味居的老師傅們就那幾個,吃來吃去早就吃膩了。”

    白天有事耽誤了,晚點還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非正常美食文》,方便以後閱讀非正常美食文第191章 今天的黃記真是熱鬧紛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非正常美食文第191章 今天的黃記真是熱鬧紛呈並對非正常美食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