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鼓揭天破宋來

35.阿舅起復重慶府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穢多非人 本章︰35.阿舅起復重慶府

    從泮宮手忙腳亂趕回來的李讓,瞧見張巡和張母驚駭萬分的站在原地,就知道兩人也已經得知了襄陽開城,呂文煥率師投降的消息。

    “襄陽一潰,上江恐怕有大釁。”李讓有些頹喪的坐了下來。

    “國家板蕩,四海鼎沸啊。”張巡也坐了下來,到底觸動很大。

    能夠吃喝嫖賭快活二三十年,平平安安的蹬腿誰不想嘛。如果能夠一輩子做宋臣,天下太平,那就算只活三十八也不虧。可現在襄陽一失,沿江多系呂氏部將一門,到時候降者如潮,常州必定難以保全。

    “我這便去行在,巡弟借我二百兵。”張巡還在感慨,李讓卻有了決斷。

    “唉,去了又能如何呢?”

    剛剛陸秀夫和張逞都遞了信來,朝廷根本沒有什麼御敵的策略,也沒有力挽狂瀾的能臣。賈似道用時三個多月,壓制住了對他的新一輪挑戰。朝廷雖然沒有亂起來,可也沒有什麼振作的氣象,甚至主要的工作還是排斥異己。

    再看朝廷對于援襄失敗的責任認定,和事後的補救處置措施。選了兩個老的馬都騎不動,刀也揮不起的老頭帶兵。這是要振作的樣子嗎?擺明了還是得過且過的樣子啊。

    所以啊,你去杭州有什麼用?

    打听消息,這不是有張逞和陸秀夫在嘛,他們一個起居舍人,一�司農寺丞,尚且沒有什麼好消息。你一個州學生去杭州,怕是連祥曦殿的大門朝哪兒開都不知道。

    “那我回家,同我父親一道起兵勤王!”萬萬沒想到,李讓居然說了這麼一句。

    “朝廷尚未明發詔令,你這叫什麼呀。”張巡一把按住李讓的臂膀,令他好好坐下,別想這些有的沒的。

    “是啊,或許宰輔們能遣使議和呢。”張母也勸了一句。

    這倒也是實話,如果向忽必烈獻上銀絹各百萬,就能夠恢復和平,稱佷皇帝,收回襄陽,那南宋朝廷一定會答應的。

    反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稱臣皇帝都不是沒有過,區區佷皇帝算什麼?至于銀絹各百萬,也不過就是三五個大州富郡的收入罷了,給就給了。

    以後每年再向忽必烈進貢五十萬或者一百萬,這都是帶宋幾百年來的成例了。不僅皇帝認可,滿帶宋的臣子也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妥。

    畢竟打起仗來,靡費何止幾個億,一年只花幾十萬一百萬就能保證和平,那還打什麼仗?

    �鞢@br />
    “啊這……”李讓也說不上這到底好不好,行不行的,但至少人暫時是被按住了。

    “我這就回信去行在。”雖然嘴上說著朝廷不會有什麼決斷,可問還是要問的,寫封信去杭州,或許能知道點啥呢。

    立刻動起來,沒時間了,哭,哭也算時間的嘛。

    轉天張巡進城,將去年史知州措辦來的五萬斤鐵料妥善運入城內椿桂坊老宅的庫房。又囑咐家里的老管事,再按照每個月一千斤的數量,悄悄地往家里面添置鐵料。

    城內這會兒已經議論開了,宋代是民間社會文化的繁榮期,相對應的,了解國家大事,並對此發表評論看法,也成為了民間的重要“娛樂手段”。

    鍵政嘛,早已有之。

    張巡沒有坐下來听眾人的議論,鄉野議論的再是熱烈屁用沒有的,上頭又不听。趙會听嗎?賈似道會听嗎?謝太後會听嗎?

    很顯然都不會啊,這又不是舊社會了,有了冤情到華表上面去寫下來,朝廷好賴給你一個說法的年代。

    那年頭,三皇五帝還得各部落首領和國人們共同擁戴呢,你要是國人,選大禹的時候你還能投一票呢。

    現在選太子,選皇帝,�A芡兌黃保br />
    倒是有人瞧見了張巡,就大聲問張巡,朝廷有沒有什麼詔命下來?你張二郎是不是馬上也要起兵勤王?

    全憑官家吩咐好吧,官家讓我干啥我就干啥。現在嘛,還是保境安民為要,襄陽離常州不下千里,遠著呢。

    南宋歷史上襄陽也不是沒有失陷過,還不是被孟拱收復了。有這樣的先例在,許多一般的老百姓或許覺得局面也沒有特別的敗壞,半壁尚且完全,選拔良將帶兵去收復襄陽就得了。

    要不怎麼擱大街上,就堂而皇之的問張巡起不起兵。

    還挺平靜來著,很有幾分“松弛感”。

    關心國家大事是好事,生活有松弛感也是好事,但是這兩者同時表現在一個人身上,恐怕不是什麼好事吧。戰火現在雖然還在千里之外,可是距離常州也並不遙遠了。

    不出意外的話,現在以劉整為首的南方降將,正在積極的向忽必烈上書,請求趁此良機,迅速滅宋,完全統一全國的大業。

    包括剛剛投降的呂文煥,也奉表文去大都,向元朝廷講述滅宋的方略。甚至還主動請纓,表示自己可以出面招撫沿江諸鎮。

    呂文煥如果只是投降,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外援斷絕,力盡投降,可以理解。但是投降後積極的為元朝廷賣命,這可不就遺臭萬年了嘛。

    哪怕拿著忽必烈的賞賜,回家做富家翁,這歷史上的罵名也不會這麼重。

    算了算了,張巡自己也打著投降的主意,五十步笑什麼一百步呢。還是加緊籌備各項物資,為將來打算吧。

    家里的氣氛相比較于外頭,還是有些沉悶的。張母時不時就坐那兒長吁短嘆的,原本在城內州學交游的李讓也不去城里了,每天在家跟著李大習練弓箭。

    將來起了分歧,真不知道怎麼辦。

    朝廷果不其然下達了號召天下諸師勤王的詔命,主要內容是要求各地的官紳軍將,招募義勇之師,能守原地自效的即給官憑,原有職餃的升轉三階。地方在任將校,則應當迅速帶兵前往行在,組織人馬。

    在家賦閑已經超過十年,張巡的舅舅,也就是李讓的父親李株起復,受命擔任夔峽兩路策應使、知重慶府。朝命下達,立刻啟程,去往重慶選調川峽兵馬,策應荊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鼙鼓揭天破宋來》,方便以後閱讀鼙鼓揭天破宋來35.阿舅起復重慶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鼙鼓揭天破宋來35.阿舅起復重慶府並對鼙鼓揭天破宋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