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1985

第62章 怕同行過得苦,又怕同行開路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獨釣長江雪 本章︰第62章 怕同行過得苦,又怕同行開路虎

    “老板,咱們今天賣了6萬份啊。後面還有報刊亭打電話問,要是敞開供應,說不定61000份都能賣完。”

    放下手中的電話,小王對著不遠處辦公桌後面的老板說道,眼神里帶著喜色。

    他在小風報工作三年了,可是從未想過這家報紙能賣到6萬份的一天,簡直能和之前的名報晚報銷量相比了。

    毫無疑問,他這個月的獎金沒跑了。

    “不要急,穩一穩。咱們從4萬突破到6萬,才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市場潛力透支得差不多了。這段時間,都固定印個6萬份。”

    滿臉笑容的蔣有得,手上拿著一杯枸杞熱茶,慢條斯理地說道。

    自從十天前和名報那邊炒作之後,小風報的銷量也是快速增長,接連突破4萬、5萬、6萬的大關,在小報中可謂風頭一時無兩。

    那個以前還比小風報銷量更高的春月報,現在還停在4萬份吃灰呢。

    痴線啊,一本《鬼吹燈》就想跟他的《覆雨翻雲》相比,簡直是痴人說夢。

    “好的。”

    點了點頭,從未質疑過老板的小王,繼續埋頭做著收尾工作。

    ...

    “撲你老木啊,《覆雨翻雲》都賣了6萬份,痴線啊。”

    作為老對手,春月報的主編許秋冠自然很關心小風報的銷量,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對方賣了6萬份的消息。

    雖說他們《鬼吹燈》也賣了4.8萬份,可想到老對手賣了6萬份,許秋冠心里比自己虧錢還難受。

    “老板,要不咱們也蹭一下名報的銷量?”

    旁邊的阿鴻見狀,立馬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怎麼蹭?”

    挑了挑眉,許秋冠看著眼前只會溜須拍馬的小弟,根本沒想過對方能想出什麼好主意。

    誠然,《鬼吹燈》的作者胡八一和《覆雨翻雲》的作者滄海有魚是同一個人,但也不能隨便吹噓‘新一代武俠大家’的新聞。

    更何況,還得考慮趙作家的想法。

    “最近江戶的中生明菜經常來港城做宣傳,咱們就說對方非常欣賞《鬼吹燈》的作者,每天不追更,就夜不能寐。中生明菜的粉絲可都是年輕人,肯定能拉一波銷量。而且對方身在江戶,也沒辦法出面闢謠,咱們穩賺不賠。”

    平日里比較迷中生明菜的顏,阿鴻笑著說出了自己的主意。

    若是隨便說那個港城明星喜歡看《鬼吹燈》,對方隨便在哪個公共場合澄清下就好,但是櫻花國的藝人,就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了。

    難道,還有記者飛到江戶去問對方,別搞笑了,誰吃飽了肚子撐著。

    即便中生明菜下次來港城宣傳,記者問起,對方解釋起來的話,也已經過去一兩個月了,那時候春月報的銷量增長已成事實,新入坑的讀者根本不會在意這個。

    “這倒是個好辦法,就是趙作家那邊,不太好解釋。”

    摸了摸下巴,許秋冠有些心動,卻是顧忌那位趙作家的態度。

    他可是清楚,趙作家也是擁有一個天仙般的女友,兩人之間的關系好得很。

    要是對方一怒之下,給自己斷更,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老板,咱們沒必要在自己報紙上發。隨便找個記者,出點錢讓他在大報紙的娛樂版塊弄個新聞,誰也不知道是咱們做的。趙作家問起,你也可以說不知道嘛。大不了,報紙銷量增加以後,給趙作家加點錢。”

    對此,阿鴻早就有了對策。

    打打殺殺,他肯定不行,但這種歪門邪道,他可是在行得很。

    他相信,只要錢給到位,讓趙作家背個小緋聞,根本不是個事。

    “有道理,給你5000塊,你懂的。”

    眼神帶著興奮地點了點頭,許秋冠隨手從懷里掏出5000塊,交給這個得力小弟。

    “明白。”

    笑著接過這筆經費,阿鴻立馬退了下去。

    身為心思活絡的藍燈籠,阿鴻自然有認識的一個娛樂記者,弄個新聞只要花個2000塊就夠了,剩下的3000足夠讓他去找樓鳳十幾次了。

    當小弟的,要是不會來事,怎麼賺錢找樓鳳。

    ...

    “中生明菜情牽《鬼吹燈》,聲稱是胡八一的忠實書迷。”

    “港城名家況尼,吐槽名報景先生不公,聲稱自己稿費不如新人一半。”

    周一早上,東華早報上出現了兩個不大不小的娛樂新聞。

    相較于一些不太相信的中生明菜粉絲,去買了連載《鬼吹燈》的報紙驗證,後者卻是引發了不少港城市民的討論。

    “啥,1000字就有1500塊稿費,《昆侖》這麼賺錢的嗎?”

    “臥叼,寫書這麼賺錢的嗎?《昆侖》每天5000字,那個鳳未央不得每天賺7500塊,簡直是拿麻袋裝錢。”

    “一天7500塊,一個月不得22萬5000塊。文化人,這麼叼的。”

    “太古城那邊1200尺的豪宅也才80萬,這個鳳未央才寫了四個月就賺了一套豪宅?”

    “況尼不行啊,寫了幾十年衛斯理,結果稿費才千字900,撲街啊。”

    “痴線啊,況尼不是成名幾十年了嗎,稿費還不如一個新人。”

    “不過,衛斯理確實看膩了,還是《昆侖》好看。”

    “衛斯理不行了,我喜歡看《昆侖》,就是每天太少了點。”

    “我也想去寫書了。”

    “痴線吧你,拿木棍還行,你會拿鋼筆嗎?你知道一根鋼筆每天加多少墨水嗎?”

    “大哥,你知道一根鋼筆加多少墨水嗎?”

    “我要是會拿鋼筆,當個屁的四九,早寫書賺大錢去了。”

    相比于那些港城普通市民的討論,那些為了生活而辛勤寫小說的中低層作家,卻是有些忍不住開始吐槽。

    “有沒有搞錯,鳳未央一個新人就有千字1500塊?我寫了五年,才千字250塊。”

    “我在名報副刊寫了三年了,也才千字450,一個新人就是我的三倍,名報欺人太甚。”

    “況尼為名報貢獻了大半輩子,還不如一個新人,呵呵。”

    “一個新人的稿酬比況尼還高了三分之二,簡直離譜。”

    “景先生是不是老眼昏花了,況尼可是為名報的發展做了多大貢獻,結果還不如一個新人。”

    “真是人不如新,衣不如舊,堂堂名報也會卸磨殺驢啊。”

    “鳳未央,根本沒听過,也不知道是哪里冒出來的,不會是景先生在幕後開的馬甲吧。”

    “現在的新人,真是太囂張了,根本不把前輩放在眼里。”

    “是不是名報覺得況尼兄妹和其余名家不行了,就想著力捧新人,雪藏舊人。”

    “要我說,名報不給漲稿酬,況尼就換家報紙簽約。以衛斯理系列的名氣,哪家報社會不收。”

    “听說寫《覆雨翻雲》的滄海有魚,也才拿千字300呢,我覺得他應該去名報,說不得也能拿千字1500塊。”

    “《鬼吹燈》的作者胡八一听說超過了千字500,還拿了港城電台20萬的音頻版權,比起那個鳳未央還差了點。”

    “嘖嘖嘖,港城今年突然冒出三位新人作家,真是人才濟濟,我該退休了。”

    普通人只會感慨《昆侖》作者的賺錢,根本不在意其中的彎彎繞繞。

    文化人就不一樣,習慣以陰謀之心猜測某件事的惡意,再加上點文人相輕的心思,大家都打著為況尼抱不平的時候,踩一踩那個長篇稿酬比況尼還高三分之二的新人。

    酸言酸語,陰陽怪氣,掩飾著內心的羨慕嫉妒恨。

    怕同行過得苦,又怕同行開路虎,文化人就是這般的急公好義,打抱不平。

    而借著這筆討伐名報的東風,其余連載小說的小報社紛紛報道了相關的評論,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

    畢竟,小說連載的報刊市場就這麼大,名報從日銷6萬上漲到10萬,看似突破桎梏,打破了常規,可也間接擠壓了其余小報生存的空間。

    尤其是後面還跟著《覆雨翻雲》的小風報和《鬼吹燈》的春月報,簡直是嘎嘎亂殺,三家報紙幾乎佔據了全港八九成的小說連載市場。

    這一股風,在有心人的助力下,短短兩天就刮遍了大半個港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港城1985》,方便以後閱讀港城1985第62章 怕同行過得苦,又怕同行開路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港城1985第62章 怕同行過得苦,又怕同行開路虎並對港城1985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