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望,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切實存在的東西。
尤其是對人心的影響。
無形物質,卻又切實存在。
就好比無數企業家,有些人,口碑奇好,無數人恨不得在其手下任職。
有些人呢,卻被視作資本,惹人厭棄。
這些人望的形成,是根據平時的行事作風引起的。
如果說問一眾皇子。
誰在軍中人望更高!
毫無疑問是葉梟。
天牢之中,焦猛看著眼前劈開牢籠之鎖的秦亮,大吃一驚。
“秦將軍,你這是要干嘛?”
秦亮厲聲道︰“焦將軍可知,武王陳兵關前?”
“知道是知道,不過秦將軍你萬不可沖動,若是擒住李年,便是事情過去,我等也必被朝廷追究責任!”
在天牢里,焦猛倒不是什麼都不知道。
看守天牢的士卒,已然告訴他外面發生之事。
秦亮看著焦猛,沉聲道︰“焦將軍還不知道吧?武王陳兵前,兵部和刑部的文書就已經到了,將軍被判斬立決!”
此言一出,焦猛頓時一愣。
隨即雙目血紅︰“此言可真?”
“當然是真的!今日白天,陶府尹親手給我看的文書!”秦亮沉聲道︰“若非武王兵至,此刻將軍怕是已經身首異處了!”
實際上,焦猛雖然猜到自己會被懲罰。
卻怎麼都沒想到會被處以極刑。
他面色大變。
秦亮沉聲道︰“自打宣王監國,多針對武王,否則這李年便是有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去找涼州兵馬的麻煩,他也不敢私自下令,襲殺涼州兵馬。”
“如今武王前來問罪!
整整半月過去,卻不見半點朝廷兵馬,只有城上軍卒說有朝廷使團入武王帳內,可見宣王根本就無膽與武王翻臉!
然而近幾日,武王兵馬,非但不退,卻步步向前,明日便是攻城之日!
如今城中軍民百姓,皆不願戰!
皆想那李年出去承擔一切!
可他卻如縮頭烏龜一般,毫無擔當!
欲綁著這隆慶城十萬兵馬和數十萬百姓與之裹挾!
我等豈願為這等人拼命?
如今將軍欲活,唯有一法,便是與我等一同,擒下李年,將其送與武王,我等亦投靠武王麾下。
至于過後,有武王庇護,還用怕朝廷治罪嗎?
宣王連與武王交戰都不敢,如何敢治罪我等?
相反,我等如今,軍心不穩,武王一旦攻城,說不定便是一敗徒地。
便是于戰陣中活下,誰又知道那李年和宣王會不會拿我等治罪?
畢竟那李年是宣王的人,咱們可不是!”
秦亮的話,一句句說在了焦猛心中。
現在不擒下李年,過後他也是必死!
投靠葉梟,有了葉梟的庇護,說不定還可無事。
就在此時,秦亮繼續說道︰“焦將軍,你好好想想!
武王殿下,天資無敵,如今乃是三國皓月榜第一,被譽為四十歲下,天下第一!
其人體恤百姓,仁厚無雙!
南疆之戰,多立戰功。
又為我大乾與鬼蠻高手比斗,開疆擴土。
忠義祠異象,天子王劍異象都表明武王不同常人。
這般人,不值得我等追隨嗎?”
此言一出,焦猛再無猶豫︰“秦將軍!咱們走!擒下那李年,交給武王!”
這一夜,隆慶城中注定不會平靜。
睡夢之中,李年忽然睜開了眼楮!
他發現,院中多了許多密集腳步!
雖然非常輕微,但是他最近心神緊繃,還是注意到了。
起身持刀。
他立于門後!
“出來吧!李將軍,我知道你已經醒了!”
說話之聲,正是焦猛!
實際上,秦亮之所以要找焦猛。
就是因為焦猛雖然是李年副將,但是實際上,在這十萬兵馬之中,焦猛的人望,是要高于李年的。
李年屬于葉 刻意提拔,才能統兵十萬。
而焦猛不是。
如果沒有李年,他提拔到統兵十萬的守將,也屬于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也正是如此,他之前才可輕易命令兵卒停手。
李年深吸一口氣,穿著衣服走出。
卻只見焦猛身後,已然有數十人。
皆是軍中高手戰將!
光是這些人,就代表軍中近半話語權!
他倒吸一口冷氣!
“你們要干嘛?”
焦猛躬身道︰“請將軍束手,去向武王殿下請罪,任憑武王殿下發落,免隆慶城刀兵之災!”
“我若不束手就擒呢?”
“那便請將軍..赴死!只是李將軍得考慮一下您的家眷!”
焦猛身後的秦亮,眼露凶光!
李年是萬萬沒想到,在葉梟的壓力下,這些人居然兵變!
環顧四周眾人,他清楚的知道,他沒有勝利的可能!
軍中威望不足的弊端顯露了出來。
“若是宣王給我一兩年時間,何以至此啊!”
最後一刻,李年有些無可奈何。
若是真給他一兩年時間,慢慢收攏人心,提升他在軍中威望和掌控軍卒的能力。
這些人未必會作亂。
可是他才上任兩個月,時間太短了!
猶豫片刻,他松開了手中長刀。
咬牙說道︰“你們作亂,也不會有好下場的。”
他話音落下,焦猛憤然道︰“我不作亂,便有好下場?你別說你不知道朝廷文書已經下來了!”
李年陷入沉默,他自然知道,朝廷文書已經下了!
只是剛好葉梟兵至,才將此事押後。
就在此時,秦亮卻面露譏諷︰“我等已經想好,便要帶兵投靠武王,有武王庇護,宣王敢對我等怎樣?”
“隆慶玉河兩城,各駐兵十萬,本就為犄角之勢,可武王陳兵隆慶半月,玉河可有任何援軍前來?”
“宣王根本就不敢與武王爭鋒,便是手握再多兵卒,又有何用?”
“這種人,為何要追隨听命于他?”
秦亮的話,便是李年也無法開口反駁。
實際情況也就是這樣。
這些天,他們城中壓力爆大,固然有葉梟攻心之策的緣由,可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他們看不到希望!
沒有援軍!
原本隆慶城中軍卒,就不是太少。
若是真有外部援軍前來,甚至說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優勢。
那時候,心境想法,也會截然不同。
可是呢,哪怕是最開始定下互為犄角的玉河郡,也始終未曾派出兵馬。
這種情況下,軍中將領對朝廷,對如今那位宣王,能不失望?
陽光升起,又是一天的開始。
隆慶城,大門打開。
一眾將領押著李年,走出了大門!
“武王殿下,我等已經擒下罪首李年,請殿下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