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

第三十七章開小會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高粱河車神 本章︰第三十七章開小會

    紀曇一封檄文把李如願形容成了董卓王莽一般,又把桓琰說成了救世主。

    隨後,整個建鄴都流轉開來。

    李如願看過檄文之後卻笑道︰“這篇檄文頗有當年陳琳的文才。”

    隨後更是派人射去書信,同意了跟桓琰在十日後約戰的請求。

    沒錯,桓琰靠著一封戰書打嘴仗,又往後拖了半個月的時間。

    “如此瞻前顧後,好謀無斷,這桓琰不過是又一個袁本初罷了。不足慮爾...”

    此時,李如願已經重新回到了建鄴,將自己的都督節堂放在了太僕寺,距離台城和東府都很近。

    大堂上,眾人聞言也都面露輕松之色,劉絳依舊處在隱在眾人之中,站在毛襄和李峻身後。

    一言不發,繼續當個小透明。

    軍議上除了備戰之外,就是要各部繼續加強戒備,不要掉以輕心之類的。

    散會之後,劉絳照例要跟著眾人一起退場,卻被李如願點名留下,參加接下來的議事。

    劉絳管這個叫小會,一般來說,這個小會才是真正做決議的和商量對策的時候。

    參會的一共就六七人。

    長史鄭昭文,參軍夏侯曾,記室李煦,折沖將軍毛襄,蕩寇將軍袁鳳舉,牙門將軍李峻,駐守在石頭城的韓崇也是有資格開小會的,但他不在這。現在劉絳也算是初步被吸納進了核心圈子。

    長史鄭昭文道︰“新林和張公州上聯軍依舊還有十萬眾,其中兵馬最多的沈穆之、謝盎、楊孝欽、蕭恪這四人,各擁眾萬余,沈穆之是皇帝心腹,輕易不得動搖,其余三人這些時日我送了許多書信過去,但這些人始終沒有表態......”

    李煦道︰“沒有表態,也是一種表態,都在觀望罷了。若我軍能勝齊王,則一切都可迎刃而解。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沈穆之...此人坐擁萬余精兵,一旦發難我軍就要腹背受敵了。”

    這些天,不管是李如願還是李煦,包括夏侯曾,鄭昭文這些心腹謀士,每次軍議或者公開說話都是聯軍不足為據。

    但有時候這些話只是他們用來安定人心,壯大己方聲勢的,而不是真的就不用擔心。

    實際上李峻和毛襄兩人屬下的合計八百騎兵隨時都處在戰備狀態,一旦沈穆之有動作兩人就會立即率騎兵奔赴秦淮北岸。

    左孝成也把營壘修的非常堅固,這都代表了重視。

    最重要的是,眾人現在還不清楚沈穆之的轉變。甚至因為他派系關系,都沒有特意去寫書信聯絡...

    想到這里劉絳突然覺得這些聰明人可能犯了方向性的錯誤,派系是存在的。

    但人同樣是趨利避害的,沈穆之這個打工人現在不會物傷其類嗎?要知道孫珍戰死所有人都在隔岸觀火?

    他的立場,就這麼堅定嗎?

    話到嘴邊,劉絳還是沒說,都是聰明人...應該不用他提醒吧?

    果然,下一刻就有人想到了這點。

    “沈穆之雖然是陛下親信,但經過孫珍覆滅之後,也未必會一門心思與我軍為敵吧?”

    李峻出言道。

    “阿耶不如修書一封,許諾台城出降以後,他仍然可以擔任本官,鎮守南陽。並且以他為雍州刺史。”

    南楚的雍州自然不是關中,而是治所在宛城的南陽郡。此前沈穆之就一直駐防在宛城,抵御關中和中原的北趙軍。

    但他的官職是南陽太守,鎮西將軍,卻因為資歷原因始終沒加刺史。

    反而是刺史一職是由一位桓家宗室,瑯琊王桓擔任。桓是老皇帝桓宣的佷子,所以這個任命實際上有制衡的意思在里面,而桓在任上是只管撈錢,畢竟建鄴這邊斗富的規模太凶了,不在外鎮多撈點,等回了建鄴可就沒機會了。

    實心用事的沈穆之自然是跟他的名義上這位上司矛盾重重,這些甚至是不需要特意調查就能得到的情報。

    劉絳以前覺得李家這些人里,李如願和李煦的是最有智慧的,現在看來這個干二哥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姓李,還排行第二,這種人物應該會很猛吧?

    哎,不對啊?這劇本怎麼有一點眼熟呢,把老大留家里看家,帶著老二一起清君側...這很靖難。

    但劉絳又馬上意識到,李如願本事不說,但這個大義上的名分是遠不如朱棣皇族身份來的硬。

    所以贏下了建鄴這場亂局之後,如何治理江東,掌控朝堂,削平外鎮群雄才是真正的考驗。

    這就是李氏清君側,和朱氏靖難的差別。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李如願跟董卓還蠻像的,那麼董卓的義子是呂布...等會?臥槽,我是奉先?

    已知我姓劉,在陸家當過家奴,認了姓李的當干爹...臥槽,我特麼妥妥的三姓家奴啊?

    草,這生態位...那我的貂蟬在哪里?

    劉絳是一邊听著眾人陳詞,一邊腦袋里胡思亂想些沒用的演義劇情。

    不管誰說話他都點頭,好像是在附和一樣。

    “依我看,不如壓著謝盎的家眷上陣,逼他投降!”

    “這樣做未免太盛氣凌人了,不如讓一個謝家人帶去手書勸降...”

    “只是如今兵力不足,我們跟南岸聯軍作戰的時候,齊王坐視不理,只是擔心跟齊王約戰之士,南岸聯軍外一有所異動,”

    劉絳听到這里,卻突然沒忍住笑了,缺人?外面有的是啊...毛襄則悄悄踢了他一腳,示意他這場合別亂笑。

    李如願卻注意到他了︰“大紅可有話說?”

    “義父,今早出來議事路上,我打听了一下建鄴的米價已經漲到萬錢一升了,百姓餓死了不少...”

    見眾人都看著他,似乎沒明白他想表達什麼,劉絳想了想繼續道︰“若是我們現在糧食充足,不如多招募些士兵...”

    眾人聞言直接愣住了,因為這事就沒人想起來過。

    建鄴地區因為戰亂被封鎖,米價飛漲,物資不足...這些大家都知道。

    但建鄴地區的百姓們可是參軍熱情嚴重不足,李如願帶兵打進來之前太子桓縝募兵沒人肯從軍,最後只能釋放囚犯,武裝起來。

    北軍招兵還是沒人從軍,最後只能廢奴為民,靠著這個政策招募了數千家奴。

    李如願是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自己,董卓、甦峻、王敦都是怎麼敗亡的?所以人心還是得顧忌,所以他嚴格約束軍隊,保護了大部分的官員家眷。其實都是為了戰後好平息事態。

    這種情況下,北軍的兵力實際上是有些不足用的。

    但此前募兵沒人肯來,也就放棄了從建鄴在募兵的想法,但現在劉絳提出這個時候募兵,卻是跟以往大不相同了。

    都快餓死了,米價這麼高,你還會拒絕當兵吃糧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姓家奴!》,方便以後閱讀三姓家奴!第三十七章開小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姓家奴!第三十七章開小會並對三姓家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