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

第三十五章磨磨蹭蹭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高粱河車神 本章︰第三十五章磨磨蹭蹭

    蔣山,天福寺。

    “征討大都督”“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大司馬”“齊王”這一串串名號的大 高高飄揚。

    原本駐軍在蔣山上的大軍因為天氣原因,已經移營山腳下了。

    齊王桓琰把自己的都督行轅設置在蔣山南麓的天福寺,此地距離建鄴已經是近在咫尺了。

    但坐擁大軍的桓琰並沒有立即出兵,而是閉門不出,命令各部扎緊營盤,謹防北軍偷襲。

    桓琰手下這支軍隊,此前有超過六萬人都隸屬于中軍,另有四萬人是分別駐守京口、廣陵等大鎮的外軍。全都歸他這個大都督統轄。

    桓琰是老皇帝第三子,他的二哥也就是現在的皇帝桓瑾,長兄則是已故的明德太子桓玨。

    長兄故去已經十數年了,二哥桓瑾這個太子也當了十年。

    桓琰這十年則被先帝任命為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執掌中軍,目的是什麼其實他很清楚,就是為了讓他牽制太子,也就是現在的皇帝。

    也正因為如此,桓琰其實明白自己的處境,在二哥登基之後,其實要麼放下手中權力淡出朝堂,要麼就只有行險。

    但問題是行險一擊之後,他很可能要面對天下各鎮的討伐,同時遠在長江上游的九弟桓璋是一定不會坐視不理的。

    放下兵權又有些不甘心,所以他其實很糾結。放下兵權等于是將生死寄托在二哥手上。

    他不想。

    行險一擊又容易被天下人圍攻,道義也站不住腳。

    誰曾想,李如願造反了。

    他的好兄長讓他擔任討伐大軍的大都督,誰都知道李如願很能打,所以他其實最初並不願意接受這個燙手山芋。

    但心腹謀士,中兵參軍紀曇卻提醒了他,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居外則安。

    大不了仗打不贏,率軍回師就駐扎在京口,成為一方外鎮,讓朝堂不敢輕舉妄動。

    于是桓琰就領命率軍出征,帶走了大部分中軍。一路北上從中瀆水繞至淮水,一路上走的是不緊不慢。

    因為紀曇這時候又提醒他,李如願是猛虎,難以遏制,不如讓其他人先上圍剿,消耗他的軍力,然後再率大軍出擊。

    桓琰從之。

    但誰也沒料到,李如願給他送了這麼大一份禮。

    “孫珍死了?消息確切嗎?”天福寺後院一間禪房內,桓琰正在跟紀曇下棋,中護軍羊弦,虎威將軍趙安平等大將在一旁觀看,帶消息來的則是桓琰的兒子,巨鹿侯桓繹。

    听到這個消息,桓琰有些驚訝,紀曇則直接起身從桓繹手中接過文書。

    這是城內的探子送來的情報,桓琰畢竟在建鄴經營多年,這點事還難不倒他。且北軍兵少,也不能完全的控制整個建鄴。

    “孫珍是陛下的親信,又是太子的老師,數月之前剛剛有詔命讓他回建鄴接任散騎常侍,算是陛下的心腹,如今孫珍兵敗身死,豈不是新林的聯軍都指望不上了?”

    中護軍羊弦同樣是桓琰的親信,出自泰山羊氏,頗有些治軍之能。

    桓繹則道︰“原本也指望不上,新林的聯軍來的比我們還早,卻遲遲沒有動作,沈穆之一來,孫珍就以勢壓人,強行將大都督之職奪去,完全忘了阿耶才是正牌的征討大都督,其余各部相比也是怨言極大,這次孫珍身死,諸部除了沈穆之和裴豫,一個出兵的都沒有,經歷此事之後,想必更是有許多官司要打,各個都在推諉扯皮,哪有一個真心救援台城的...”

    說到這桓琰咳了兩聲,他兒子這話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再說下去就是不禮貌了。

    他們爺兒幾個和這些親信同樣不也在隔岸觀火嗎?

    桓琰現在無比期待李如願能趕緊打進台城,把他哥哥和佷子一家全都辦了了。

    就算沒解決,他再率軍進建鄴也能收拾殘局,到時候二宮遇難,那也是李如願干的,跟我桓琰有什麼關系?

    我也是盡力平賊了。

    但你李如願為什麼還不拼命打台城?你跟新林那些人較什麼勁,你去打台城啊...

    你特麼不是造反的嗎,這勤王大軍越聚越多,二三十萬人,你居然還沉得住氣在這好耗上了?

    桓琰的心思,雖然沒有付之于口,但在場的心腹沒一個不清楚的。

    他們也是希望能桓琰能夠成事,要是明著造反這些人多半都是不敢的,但眼下這個機會對齊王一黨來說還真就是千載難逢。

    只要李如願打進台城,他們滅了李如願,名正言順的能夠拿到大位,還掃清了一堆障礙。到時候整個朝堂都空了,他們作為從龍之臣,能分到最大的一塊餅。

    “這些時日,下面的請戰之聲越發強烈,畢竟士兵大多家眷都在城內,若是再沒有個交代,怕是下面的人心不安啊。”

    這時候虎威將軍趙安平見無人出言,輕聲插了一句,算是給眾人提了個醒。

    桓琰一路上磨磨蹭蹭的走了兩個月,到了建鄴之後又是按兵不動半個多月,明眼人都是知道怎麼回事,但下面的人有些急了。

    中軍將士家眷幾乎都在建鄴,眼下城里被圍的叛軍和他們的家眷就在一個城里,誰放得下心啊?

    畢竟叛軍什麼德行他們不知道,但自己什麼德行還是知道的,匪過如梳,兵過如...大家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所以很擔心。

    至于這些時日,各部前來請戰,桓琰這也總是打哈哈。

    請什麼戰?

    請戰什麼?

    什麼請戰?

    哦你說去打叛軍是吧?這個你們只考慮自己的家眷,但齊王殿下要考慮的事就多著呢...

    雖說拖一天是一天,但大軍回師都快半個月了,眼瞅著快過年了,這要拖到什麼時候去?

    于是下面的軍心開始浮動了,都特麼到家了不能回?眼看著叛軍在城里過年?

    桓琰也是覺得有些棘手了,他可以不用擔心風評,也不必擔心新林的聯軍和台城的諸公,甚至此刻他已經完全不在乎皇帝和太子的想法了。

    但他不能不考慮軍心。這十萬大軍是他的立身之本,軍心必須穩住,隊伍必須安定。

    所以擺在他面前的,似乎只剩下盡快出戰這一條路了。不然對下面交代不過去了。

    “也罷,紀參軍稍後代孤修書一篇,做討賊檄文,明日派遣使者送于李如願,本王要以堂堂之陣,擊破北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姓家奴!》,方便以後閱讀三姓家奴!第三十五章磨磨蹭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姓家奴!第三十五章磨磨蹭蹭並對三姓家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