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寨,陸文龍和李香童終于又在一起,更欣喜的是,他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小念兒的父親。
二人既體會著小別之後的團聚,又享受著為人父母的喜悅,這種天倫之樂的幸福,正是人們最樸實的追求。
或許它會有些短暫,因為大戰在即,個人情感都將暫且放下。而他們以性命相搏,正是為了更多的人能夠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自從陸文龍等人回到鳳凰山,便加緊操練、修檢軍械、備足糧草,為守土抗金做好準備,因為他們知道這一仗不可避免,更是一場決定宋金兩國國運的大決戰。就在眾英雄緊鑼密鼓的忙碌之時,朝廷終于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
高宗龍體違和,妨于萬機,受命太子趙 監國。
皇上是不會錯的,哪怕真的錯了,也不能承認,因為這事關國體皇威。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而不得不推翻先前的定論,就必須有一個合適的理由,這也是一種妥協和認錯。
趙 固然胸懷大志的明主,可他也只是太子,如果沒有父皇點頭,他的所有舉措都無從實施。
太子自輔政便開始自己的政治主張,而他所以如此大膽實施,想必也是得到了高宗趙構的授意。趙 先是將張信調回朝堂,並委以重任。
當年張信同岳飛、韓世忠、劉琦並稱“四大元帥”,守土抗金,朱仙鎮大戰,立下汗馬功勞。
可這四人遭受的對待卻令人嘆息,岳飛被陷害身死;韓世忠心灰意冷、辭官隱退;劉琦則被收了兵權,做了個荊南知府,這對于一名戰功卓著的統帥來說,無疑是屈辱的,當得知岳飛被害的消息,劉琦悲憤交加,不久病故;至于張信也因朝廷主和而被閑置淮西,麾下兵馬皆被朝廷收編。
如今朝中需要有人力主抗金,趙 想到了張信。而身為昔日抗金名將的張信,在國家需要之時,毅然站了出來。雖然此時他已不復當日,但也給出了很多諫策。
趙 的第一個決定就是為岳飛平反昭雪,並追封岳飛為“武穆”,以表其忠義和勇武。更是以朝廷的名義在棲霞嶺下起造墓地,設立忠祠,供後人瞻拜。再頒布教令,赦回被流放南疆的岳家一門,又命次子岳雷受封軍職,其余岳家子弟入朝受職。
隨後,又對岳家軍被陷害身死的將領平反,赦免因冤案被波累的官員和岳家軍後代,這些人或是官復原職,或是新晉任用。又為岳雲、張憲、張保、王橫、施全等人建造殿宇,豎立墓碑,撰寫功記,打塑神像,享後人香火。
做完了這些,太子趙 開始了對奸臣的清算。首當其沖的正是奸相秦檜,雖然他和賊父王氏皆已惡斃,但其罪亦不可免。遂抄沒家產,以充國庫。只說秦檜最為得意的相府,後來卻成了高宗趙構退位養老的德壽宮。
至于張俊、萬俟�l、羅汝楫等人,因陸文龍已將他們的罪證所在摸得清清楚楚,故而趙 並沒有多費周章,便來了個人贓並獲。光是查抄這些蛀蟲貪墨的贓款贓物,就夠他們死上十回八回了。更何況他們都參與了誣陷岳飛,怕是誰也保不了了。張信奉命將這些奸佞之輩盡數押入天牢,他們的結局可想而知。
至于王俊這個岳家軍的敗類,也早已交于陸文龍發落了。
不日又傳來詔書,對岳家軍高寵、湯懷、楊再興、董先、陶進、賈俊、王信、王義等十數位陣亡將士俱各追封,撫恤家屬,以此來告慰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魂。
忠臣死者安息,生者得以庇護,亦可賡續盡忠報國之心,而那些令人唾棄的禍國奸臣則難逃正義的判決。
秦檜夫妻二人私通敵邦、賣國欺君、又系陷害岳飛之主謀,須斬棺戮尸,以當伏罪。百姓無不稱快。食販用面捏成二人身形模樣,放入油鍋烹炸,取名“油炸檜”,以泄心頭之恨。
張俊、萬俟�l、羅汝楫殘害忠良,貪贓枉法、結黨營私、誤國害民,罪犯不赦,立決斬首。
傳聞行刑當日,諸多百姓涌上街頭,對著這幾個敗類追打唾罵,更有一些平日里被欺壓的怨恨頗深者,對著他們竟是一頓猛咬,疼得這些貪官聲聲慘叫。他們陷害忠良、欺壓百姓、肆意斂財之時,誰都不會想到自己會是這樣的下場。真可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其余奸臣朋黨有的收監獲刑,有的發配邊關,有的充軍嶺南,永不錄用,他們都為曾經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
天理昭彰,善惡終有報,昭告天下之時,各地百姓個個歡呼,人人解恨。
而趙 的一系列作為不僅體現皇恩,也穩固了朝綱,更是明確了自己堅決抗金的主張。太子如此態度,也贏得了朝中主戰派的支持,而原本的主和派看到秦檜、張俊等人的下場,也選擇了跟從。
而對于這一切,高宗自然是清楚的,但是他並沒有阻止,甚至沒有任何表態,這在無形中也算是對太子趙 的一種支持吧!試問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想成為亡國之君,高宗也看透了金國的嘴臉,深知一再的退讓必會斷送大好河山。而太子趙 和陸文龍等人的抗金意志堅定,正是國家當下最需要的,他要給他們最大程度的施展,國家的希望也許就在他們的肩上。
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定律,國家之間亦是如此。卑躬屈膝換不來永久的和平,只有鋒利的戈矛,冰冷的鐵蹄,強勁的箭駑,才是國家的保障。諂媚逢迎、賣國求榮的奸邪之輩的下場注定是可悲和可恥的,只有那些心系國家民族,盡忠報國的忠義之士才是社稷的根基。
無論何時何地,人都是最重要的,知人善任乃是一個明君最大的成就!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強敵壓境,國人自當挺身而出,保家衛國。挺起民族之脊梁,絕不屈膝于外邦!
喜歡龍吟壯歌請大家收藏︰()龍吟壯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