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龍終于來到了福寧殿。
看到內殿的燭光閃爍,想到即將見到高宗趙構,任憑陸文龍縱橫于敵陣,面不改色,可此刻的他也不免心跳加快。
既然來了,就一定要有個結果!
陸文龍正了正衣襟,向內殿走去。
來到內殿門口,陸文龍低聲說道︰“下官奉旨見駕,有緊急公務呈上。”說完,不等應答,便直接邁步而入。
內殿與外殿有長廊相連,距離足有二十步,只要不是大聲喧嘩,趙瑗和邵公公他們身在外殿,根本听不見內殿的說話聲。
卻說陸文龍剛進屋,迎面正看見一個女子從里間出來。那女子二三十歲,端莊典雅,儀態溫婉,眉宇間又似有英武之氣。
陸文龍不禁一愣,這就是吳皇後?陸文龍猜的沒錯,此人正是當今皇後——吳芍芬。
與此同時,那吳皇後也是一驚,又很快的回過神來。她仔細的打量著陸文龍,眼神凌厲,時刻保持著警覺。
“下官見過皇後娘娘?”陸文龍深施一禮。
在確定自己並不認識來人之後,吳皇後有些疑惑,開口問道︰“這位大人姓甚名誰?本宮也好代為稟告陛下。”
說話間,吳皇後始終盯著陸文龍的一舉一動。
見陸文龍遲疑,吳皇後更是看向𡓨@萇系謀 # き媸弊急負叭恕 br />
這吳皇後不但機警,並且應該還會武藝。
陸文龍遂將聖旨呈上,說道︰“此乃陛下聖旨,請娘娘過目。”
看到來人請出聖旨,吳皇後稍稍放下戒備之心,她長出了一口氣,展開聖旨觀瞧。
可不看則已,當看到陸文龍三個字赫然于上的時候,不由得大驚失色。
“你!你是……陸文龍?”吳皇後神情緊張,不可思議的問道。
“正是。”陸文龍道。
“你好大的膽子!”吳皇後有意說得更大聲了些。
陸文龍微微皺眉,“我勸皇後娘娘心平氣和,言語小聲些,陛下剛剛安寢,宮人皆不在內殿,若是娘娘的聲音引來了他人,怕是會給陛下帶來危險!”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威脅。
出乎意料的是,短暫的驚愕過後,吳皇後似乎平靜了許多,或許是感覺到陸文龍言語間的凜冽,她選擇了听從,慢慢的坐了下來。
陸文龍又道︰“陸某深夜造訪,驚擾之處還望娘娘寬罪。”
吳皇後道︰“將軍既能到達內殿,想必也是預謀已久,只怕不會是來請安謝罪那麼簡單吧?”臨危不亂,這吳皇後確實不簡單。
那麼,這個吳皇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吳皇後,名芍芬。自幼習得弓馬,相貌出眾,不滿十四歲時被選入宮中,侍奉高宗左右。
時發近衛兵變,高宗被迫躲藏,吳芍芬沉著冷靜,騙過叛軍後,又提劍在手,護高宗逃離。
當年金軍南下,追擊高宗于海上。吳芍芬立于船頭,挽弓搭箭,射殺金軍斥候。
後來,高宗回到越地,遂晉封吳芍芬為才人。由于接連遭遇驚嚇,高宗時有惶恐不安。于是,在一段時間里,吳芍芬常身著戎裝,腰懸佩劍,陪伴高宗身邊。
高宗趙構還是康王之時,曾娶安恭簡王邢煥之女邢秉懿為妻。只可惜靖康之變,被金人擄走安置于五國城。
高宗登基後,遙冊邢秉懿為皇後。高宗也曾想辦法將邢氏接回身邊,只可惜邢氏這位名義上的南宋皇後沒能等到那一天。就在宋金激戰朱仙鎮的時候,邢皇後崩于五國城。
听聞噩耗,高宗悲痛欲絕,正是吳芍芬的撫慰讓他重新振作。高宗越發依賴和寵愛吳芍芬,旋封其為婉儀。
吳芍芬博通書史,又善翰墨,時常與高宗品論詩詞書畫,越發受寵。不久,高宗進吳芍芬為貴妃。
此後,群臣進諫高宗冊封吳芍芬為皇後,高宗也早有此意。可吳芍芬以先皇後喪期和韋太後尚未還京為由,屢次婉拒。
直至紹興和議之後,韋太後被接回臨安。吳芍芬對韋太後體貼孝順,常親自侍奉飲食起居,深得喜愛。韋太後見媳妃賢良淑德,定可母儀天下,便支持吳芍芬成為皇後。最終,在韋太後的大力支持下,高宗冊立吳芍芬為皇後。
“在下特為見陛下而來。”陸文龍來意明顯。
吳皇後沒有驚慌,而是緩緩坐下,在她的座位後面的牆上,掛著一幅《古烈女圖》,此圖便是吳皇後所繪。
“將軍素有忠義之名,此番入宮當不會行不忠之舉吧!”吳皇後擔心的是陸文龍仇視高宗而有弒君之心。
“在下自歸順以來,深得岳元帥教誨,欲以七尺之軀報效國家。然元帥以身許國,竟橫遭國典,在下悲憤交加又深感迷茫,我輩浴血奮戰,為國盡忠,陛下卻為何容不下忠臣良將?”陸文龍冷冷問道。
吳皇後聞言面露愧疚和無奈,當初得知高宗用意,她曾多次勸誡,可還是沒能阻止得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吳皇後搖了搖頭,接著說道︰“目下有奏報金軍欲再犯我朝,望將軍能盡釋前嫌,保家衛國!”
“盡釋前嫌,保家衛國?哼哼哼!”陸文龍笑道︰“皇後娘娘說得輕巧,可知前方將士的血肉之軀非但換不來朝廷的一分糧餉,還要被視為草寇而遭到圍剿!”
吳皇後怔怔的看著陸文龍,此刻她似乎體會到這些有功之臣在遭受迫害時的悲苦和辛酸。
她起身說道︰“將軍以國家民族為重,護佑百姓,堅持抗敵,本宮欽佩,至于將士們的苦衷,本宮相信陛下定會體諒。”
陸文龍淡淡一笑,“僅此而已?”
吳皇後頓了頓說道︰“若將軍意在為岳元帥他們平反,本宮願助一臂之力。”
陸文龍一愣,遂問道︰“皇後娘娘此話當真?”
吳皇後道︰“岳元帥忠心報國,乃國之棟梁,岳家軍將士亦是忠肝義膽的英雄豪杰,他們蒙冤受難,本宮深感痛心,願直諫陛下,也請將軍以大局為重,不可動搖國之根基!”
這吳皇後果然不凡,陸文龍心生敬意,施禮道︰“皇後娘娘賢德大義,在下謝過了!”
陸文龍和吳皇後正說著,卻見一人從寢殿走出,當看到眼前的一幕,頓時一驚。
喜歡龍吟壯歌請大家收藏︰()龍吟壯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