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震驚之下,她們一個個小心翼翼的開始用自己剛拿到手的杯子,去和桌面兒上這些正經的官窯瓷器去對比。
可是,越對比,她們就越震驚。
太後娘娘賜給她們的,竟然是真正的官窯瓷器。
或者說,是官窯之中品級最高的欽限瓷。
這可是連級別稍低一點兒的皇親國戚都沒資格使用的欽限瓷啊。
就這麼水靈靈的賜給我們了?
媽呀,這哪兒是太後娘娘啊!
這簡直就是......就是天上的王母娘娘!
想到這里,眾人先是小心翼翼的把剛拿到手的杯子放下。
然後,再次齊齊的給太後行禮謝恩。
看著再次跪地的眾多女眷們,太後韋氏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好。
心情大好之下,看向劉禪的眼神,那是又慈愛又無奈。
從她回來至今,劉禪為她所做的一切,她其實挑不出來任何毛病。
而且,看到劉禪把國家治理的這麼好,她也是打心眼兒里驕傲。
但是,母親嘛,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心態。
我兒子這麼棒,打下了這麼大的基業,我這個當媽的,一定要幫他守住。
我還能害他不成?
別人?
哼!
那些都是壞人,都想害我兒子。
正是因為這個心理,她才總覺得那些跟她一起回來的帝姬,是個巨大的隱患。
因為,一旦她們把她在金國那邊遭遇的事情說出來,不但自己會丟盡臉面,自己的兒子也會跟著丟臉。
甚至,整個大宋都會跟著丟臉。
在她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她們集中在一起。
只要她們不與外界接觸,自己完全讓她們榮華富貴的過一輩子。
但她們要是敢有別的想法,那可就怪不得自己了。
包括她想把高軟軟的管錢權拿過來,也是這個原因。
對于她這個兒媳婦,她其實也是相當滿意的。
知書達理、溫柔孝順,最關鍵的是,能替自己兒子搞錢啊。
可是,你搞錢就行了,為啥要管錢呢?
萬一你哪天把我兒子的錢卷跑了,我兒子咋辦?
毫不夸張的說,他為了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可是操碎了心。
而且,她真的一點兒沒有壞心事。
就算她做錯了,她也只是犯了全天下母親都會犯的錯而已。
這又有什麼錯呢?
可是,讓她郁悶的是,她這個寶貝兒子,在這兩件事兒上,那真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他倒是也不跟他 ,但就是不听她的。
不管她說什麼,她這寶貝兒子都只當沒听見。
到現在為止,幾十個帝姬還是一人一個宮殿。
而高軟軟,更是死死的管著宮里的錢。
一想到這個,她就頭疼。
甚至她都想仗著自己太後的身份,強行下旨把事兒給辦了。
但每次感受到劉禪的孝心,她又會開始猶豫。
就像現在一樣!
宴會的請柬還沒發出去,劉禪就來找到商量到時候要賜的東西,還讓工匠們做出來幾十個圖樣讓她選。
最後,是她親手選定了這個杯子。
她以為選完了就結束了,可是沒幾天,劉禪就親自捧來了樣品讓她過目。
看到樣品的第一時間,她就發現了不對勁兒。
這也太精致了吧?
現在,民謠的技術都進化到這個地步了?
結果,劉禪一臉震驚的反問她;
“母後您想什麼呢?
這可是您第一次賞賜給大家的東西,當然必須是官窯的精品啊。”
劉禪這麼一說,把她也給驚呆了。
“真正官窯的東西,可是只有皇室才能用。
給他們用,不是壞了規矩嗎?”
听見她這麼說,劉禪把自己的頭往她手臂上一枕,懶洋洋的說道︰
“母後,您是咱們大宋的太後,您的規矩就是大宋的規矩。
而且,正是因為別人以前沒有賞過,才能顯得您的恩德大于天啊。”
听著劉禪的話,感受著劉禪靠在自己手臂上的腦袋,一下子就把韋氏的思緒給拉回到了孩子還小的時候。
那時候,他就最喜歡這樣靠在自己身上。
想著想著,韋氏就淚目了。
然後,劉禪趁機提出,再給那幾十個帝姬,每人的宮里增加二十個侍女的時候,她連內容都沒听清,就應了下來。
等她反應過來自己到底答應了什麼的時候,劉禪早就跑沒影了。
想著這些讓她哭笑不得的事兒,她便拉起了劉禪的手。
“皇兒,大臣們還在另一邊等著你呢。
你就不用一直陪著母後了,快過去吧。”
“他們那邊有岳愛卿和趙相招呼,朕晚一會兒再去。
朕想多陪陪母後。”
听到這句話,韋氏寵溺的看了他一眼。
“好了,你的孝心母後知道,你快過去吧。
怎麼,你還怕母後吃了你的皇後和貴妃啊?”
太後這麼一說,劉禪馬上落荒而逃。
等他到了男子們的這一邊兒之後,這邊的宴會也正式的開始。
宴會開始不久,便有人自告奮勇的為太後賦詩祈福。
然後,宴會就莫名其妙的進入了塞詩會的環節。
隨著一首又一首佳作登場,劉禪大手一揮。
賞!
然後,一人一塊兒刻著福祿壽的玉牌,就被賜了出去。
而且,是男客女客都有。
這東西一賜下去,宴會上頓時謝恩聲不絕。
听著一聲聲的謝恩之聲,另一邊的太後韋氏,知道自己的任務來了。
于是,她便走下了位置,在內侍的攙扶之下,走到了賓客們中間。
她每走一步,除了身邊的內侍之外,身後還有皇後、貴妃等一堆人陪著。
而那些賓客們,自然是望眼欲穿的看著她。
要是太後能走到自己面前,和自己說上幾句話,那可真是祖上積德了呀。
就在眾人的望眼欲穿之中,韋氏突然發現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並未看著自己。
再順著她的目光一瞅,好嘛,小姑娘正瞅著桌子上的蹄膀呢。
看她那個樣子,要是再瞅一會兒,口水只怕就要下來了。
看到這個,韋氏一下子就起了童心,向著她的位置走了過去。
眼看太後向自己的位置走了過來,那小姑娘旁邊坐著的婦人馬上就緊張了起來。
還沒等韋氏走到她面前,那婦人已經趕緊起身行禮。
“臣婦見過太後娘娘,娘娘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