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高傳龍正在金星電腦店休息。
編輯花花突然打電話告訴他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
花花在電話里說︰“小高!還記得都市主編星光嗎?”
“記得啊!”高傳龍回道。
花花要求道︰“小高!星光主編今晚九點第一次直播,找幾個人捧場一下啊!”
高傳龍滿口答應︰“沒問題!”
同時,高傳龍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星光主編不接受內投了,原來要直播收稿了。
高傳龍馬上把花花要求的事情通知了林婉兒、雷小燕和杜雨。
林婉兒和雷小燕都說︰“馬上執行!”
杜雨則感激道︰“多謝龍哥記得我啊!”
話說到了晚上九點,星光主編令人期待的直播開始了。
高傳龍和林婉兒一起在林婉兒房間看直播。
星光主編雖然是第一次直播,但一點兒不怯場。
他簡單自我介紹後,就分享了很多干貨︰
在網文創作的奇妙世界里,每一位作者都懷揣著夢想,渴望用文字編織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然而,創作並非一蹴而就,其中涉及到諸多技巧和方法。
第一,素材收集︰為創作注入靈感源泉。
素材是創作的基石,豐富多樣的素材能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收集素材的途徑。
當你觀看直播時,那些有趣的彈幕就像一顆顆靈感的種子。
比如在一場游戲直播中,有觀眾發彈幕說︰“這操作,簡直像開了掛,但掛還卡bug了!”
這樣幽默又形象的表述,就可以記錄下來,說不定在後續創作中,能成為角色遇到困境時的一句調侃,增添故事的趣味性。
平時瀏覽網頁、社交媒體時,那些有趣的評論、視頻也不容錯過。
比如看到一個搞笑視頻,評論區有人評論︰“這劇情反轉得比過山車還刺激,我的小心髒都快受不了啦!”
這樣的評論就可以成為創作中情節反轉時的靈感來源。
我們可以把這些素材及時記錄到備忘錄里,而不是讓它們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過。
這些收集起來的素材可不是隨意堆砌的,它們是創作的靈感寶藏。
在創作過程中,不定時地回顧備忘錄,就像打開一個充滿驚喜的百寶箱。
也許某一句話就能觸發你的創作靈感,甚至可以根據備忘錄中的某一句話構思整個情節。
比如備忘錄里有一句“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神秘包裹突然出現”,你就可以圍繞這個場景展開想象,構思出一個充滿懸疑和冒險的故事。
第二,新人塑造人設和劇情︰打造鮮活故事的關鍵。
對于新人作者來說,模仿是一個很好的入門途徑。
書籍中有很多常見的人設類型,就像一座座燈塔,為我們指引方向。
比如好友類型的白月光人設,這種角色通常是主角成長路上的溫暖陪伴。
還有付出型人設,他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這種無私的愛能打動很多讀者。
在塑造人物時,我們要從自身的喜好和理解出發。
思考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女性形象,是溫柔善良的,還是獨立堅強的?
什麼樣的特質能夠打動自己,是勇敢無畏,還是聰明機智?
以此為基礎來塑造人物,但要注意避免過度自嗨。
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而忽略了讀者的感受。
同時,也要關注人設的時效性,一些過時的人設盡量避免使用。
比如曾經流行的霸道總裁愛上傻白甜的套路,現在很多讀者已經審美疲勞,使用這樣的人設可能會讓作品顯得陳舊。
通過在某一段劇情中設置人物性格或行為的反差,是最簡單且有效的讓人物立體起來的方法。
比如塑造一個原本吊兒郎當、不拘小節的人物形象,平時他總是嘻嘻哈哈,對什麼都不在乎。
但在關鍵劇情時,比如主角遇到生命危險,他突然展現出有擔當、負責任的一面,挺身而出保護主角。
這樣的轉變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讀者心中炸開,使人物瞬間變得鮮活立體,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像《仙劍奇俠傳三》里的景天,平時是個貪財好色、油嘴滑舌的小混混,但在面對邪劍仙的威脅時,他勇敢地承擔起拯救蒼生的重任,這種反差讓他的形象更加豐滿。
特別是在都市題材的創作中,人物具有明顯的缺點會讓其更加貼近現實,顯得更加立體。
這里所說的缺點不是那種讀者普遍能接受的小缺點,如吃貨、路痴等,這些很多時候可能被視為人物的可愛之處,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缺點。
人物的缺點應該是能夠對其性格和行為產生一定影響的,比如性格上的自私、沖動,或者是行為習慣上的不良嗜好等。
如果一個人物只有優點,並且一心只為男主服務而沒有自己的情緒和想法,那麼這個人物就會顯得很漂浮,缺乏真實感。
就像《歡樂頌》里的樊勝美,她虛榮、愛面子,但這些缺點也讓她更加真實,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
在人物塑造過程中,標簽化是一種有效的手法。
通過不斷地重復人物的某個特定標簽,如“高冷”“熱情”“善良”等,能夠讓讀者逐漸接受並記住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比如一個角色總是面無表情,說話簡潔,我們就可以給他貼上“高冷”的標簽,在後續的描寫中不斷強化這個標簽,讓讀者一看到他就想到“高冷”。
對于新人作者來說,如果在人物弧光的塑造上存在困難,臉譜化是一種可以考慮的方式。
雖然臉譜化可能會使人物形象相對單一,但在初期創作中,能夠幫助作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比如把一個角色塑造成典型的“反派”,心狠手辣、不擇手段。
這樣讀者一眼就能認出他的身份,也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沖突。
第三,寫作迷茫期及應對方法︰突破困境,迎接曙光。
在寫作生涯中,第一本書就取得萬訂成績的作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作者都會經歷迷茫期。
即使第一本書成績相對順利,在實際寫作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困惑。
比如開新書時,可能會遇到創作瓶頸,前期寫作過程會非常痛苦,花費的時間可能是以往創作的兩倍甚至三倍。
這時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找不到方向。
面對這種情況,只能依靠自己慢慢熬過去。
在煎熬的過程中,可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突然頓悟,找到突破的方向。
就像愛迪生發明電燈,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但最終在某個瞬間找到了合適的燈絲材料。
同時,多與讀者互動也很重要。
讀者的認可就像一束光,能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看到作品成績的逐步提升,會自然而然地增強信心。
對于純新人作者,編輯建議第一本書要多練筆,不要輕易切書。
如果只是寫了幾萬字就放棄,可能只會學會寫一個開頭,容易偏向噱頭文,後續發展會更加迷茫。
就像蓋房子,只打好地基就停工,房子永遠也蓋不起來。
只有堅持寫下去,不斷積累經驗,才能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