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老!郭大人來了!”
早上孫承宗還在吃早飯,家丁來報。
“郭小哥來了!快請進來!”
“少靖見過閣老!”郭少靖向孫承宗行個禮。
“郭小哥啊!那紅薯有問題!”孫承宗迫不及待的說道。
“閣老!是什麼問題?”郭少靖忙問!
“郭小哥!咱們還是去地頭吧!”
未到地頭,在馬車上郭少靖見到一片一眼望不到頭的紅薯地,綠油油的藤蔓密密麻麻,長勢挺正常啊!不過這面積來看,只怕至少有幾千畝。
忙問︰“閣老!這是種了多少畝紅薯?”
“六萬多畝!老夫讓全縣小半土地都種上了紅薯。”
“啥!”郭少靖這下真的懵逼了!“閣老!怎能種這麼多地?”
“郭小哥!這不是你教的嗎?讓每棵紅薯只需保留七八根兩尺長的藤苗,多余長的剪掉栽種。春天里這紅薯藤每天瘋長,老夫覺得扔了可惜,便把附近的地租下來全部種了下去。”
郭少靖張著嘴不知該說些什麼︰這是什麼種法?這老孫頭理解錯了。
到了地頭,孫承宗一指,“郭小哥你看,一個紅薯果實也沒結出來。”
郭少靖一听,忍不住想笑出聲來,強行忍住。走到最先種植的那塊地,看到那玉米猛吃一驚,這是玉米?只見那玉米桿足有四米多高,每顆桿子上都掛著四五個成人小腿粗的玉米棒子,須子已開始發黃。
掰下一個剝開外衣一看,好家伙,顆顆如指肚那麼大,弄下一顆嘗嘗,又甜又糯。放下心來把它交給孫承宗︰“閣老!這玉米產量遠超原品種,咱們成功了!”
孫承宗一听非常開心︰“郭小哥再看看紅薯是怎麼回事呢?怎會一個果子也沒有呢?”
郭少靖心里一陣鄙視,這些讀書人真是一點農活都不懂。
彎下腰,把上面特別粗壯茂盛的藤蔓翻開,見根部的土壤明顯上拱,還有一道道裂縫。透過裂縫能看見土中紅皮的果實。
心中大安,抓住藤蔓往上一提,好家伙!下面掛著七八個小腿肚子那麼大的紅薯,比原品種還大三四倍。
兩人同時一聲驚呼,孫承宗昏花老眼睜得如銅鈴,郭少靖松了口氣暗呼︰成功了!
“這玩意兒原來長地下,是老夫無知了!”孫承宗也長長的松了口氣。
“閣老!就沒人翻開藤蔓看看?或者挖開泥土看看地下?”
“是老夫嚴令農夫不得輕舉妄動,誰也沒想到還有長在地下的瓜!”
“閣老!再去看看其他後來種的。”
“好的!好的!”見紅薯果子結這麼大,孫大爺瞬間來了精神,利索地領著向前走去。
來到種下兩個月時間的紅薯地,拔起一棵,見下面同樣掛著七八個紅薯,只有手腕粗細,與後世差不多。知道這是日子還不夠的原因,看這天氣還能再長半個月,這產量肯定能超後世一倍。
心中大定,明白了這些農物經過時空穿越後,也像自己一樣,生物機能提高了數倍。
便對孫承宗說︰“閣老!您這是歪打正著,拯救了無數百姓。現在可以向陛下報喜!最早栽種的紅薯畝產能達萬斤。”
“萬斤!”孫承宗大驚腳彎一軟,一屁股跌坐在紅薯藤上,“郭小哥你以前不是說五百斤嗎?”。
“閣老!我那是謙虛的說法!”
“嗯!有道理!郭小哥少年老成辦事就是穩重,老夫得趕緊向聖上報喜!”
畝產萬斤的農物,真是聞所未聞,孫承宗爬起身興奮地揮著手。
同一時空,清水明月關之南。大軍,糧食,青壯,馬匹,牛羊,浩浩蕩蕩望不到頭。
曹變蛟的三千騎兵那天就已經換上正黃旗精甲,還是三層全部披掛,挺胸凸肚神氣活現地到處走動炫耀,他們這時一點也不怕熱不怕累。
唐通、白廣恩等眾軍頭看在眼里心中恨得直悻悻!尤其是那個一表人才相貌堂堂的關寧軍天之驕子吳三桂簡直要雙眼噴火,從來都只有關寧軍揀便宜哪曾想這次被一群山西來的土包子揀去了。
這一次曹變蛟收獲最大,仗著先到之利不僅全換了精甲兵器良馬,還從這四千正黃旗清兵馬袋里收獲了三十多萬兩財貨,上繳給洪承疇二十萬兩,曹瘋子給每個手下發了二十兩銀子,其余的自己先收著。
自曹變蛟的叔父曹文詔成立曹家軍以來,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繳獲了這麼多銀子衣甲戰馬,曹瘋子和他的手下將士整日整晚美滋滋地得意之極,做夢都笑得鼻孔冒泡。
洪承疇給幾位總兵每人三萬兩銀子說是朝廷下發的出征費。這幫總兵一兵未折白得一大功現在又得三萬兩銀子也是滿心歡喜,更別說在這里糧食充足,時不時殺幾匹受傷的馱馬過過肉癮,士兵也頭一次吃上這麼好的伙食,只盼能多賴些日子,不願回原駐地去。
一幫兵部戶部的官員正在認真清點首級與物資。首級二百個一堆,各種糧食依類別分開,一堆一堆整整齊齊碼好。
看著數十堆光禿禿的真虜與包衣奴才的首級,如山一般的糧食堆,看都看不到頭數也數不清的牛羊馬匹。特意從京城趕來看笑話的薛國觀與一幫京城御史言官驚呆了,從來只听見明軍打敗仗,誰知道這一次不僅打了勝仗,還繳獲了這如山如海般的物資。
完了!這次被武夫佔上風了!
哪怕心中如何看不起武人,此時也只能訕笑著陪著各位粗魯軍頭說些昧良心的好話。
建奴韃子大隊終于察覺有些不對勁,遣夜不收往回尋了兩百里發現道路封堵,情知不妙!上山一看,滿山谷發臭的無頭尸體,卻不見一顆糧食,趕緊飛報阿濟格。
阿濟格聞報腦子“嗡嗡嗡!”直響,好一會才清醒過來,點了一萬精兵繞道殺向清水明月關。
來到關前,只見關城上銃炮密布,兵將雄壯衣甲鮮明嚴陣以待,心知討不了好,硬闖肯定踫個頭破血流,這次入侵大明開仗便折了兩千多正紅旗勇士,最後回程又折了四千正黃旗勇士。
如今,蒙古人全都回各自部落屬地去了,想要攻關這種髒活就必須是八旗勇士自己來干,這要是再折損幾千勇士,非得被黃胖子打死不可。阿濟格再三考量之後恨恨離去。趕緊派飛騎去尋獨石口的物資隊。
郭少靖與孫承宗兩人坐馬車趕到京城,在慈慶宮見到崇禎。
“陛下!老臣此行是來向陛下賀喜的。賀喜萬歲爺取得大捷!前所未有之大捷!”孫承宗最近很開心。
“哈哈哈!孫師傅也知道了。”崇禎知道孫閣老肯定一直在關注此戰,一些消息也瞞不住他。
郭少靖听得有些鄙視,京畿宣化延慶讓韃虜禍害成這樣子,青壯被擄走十幾萬人,還有臉稱大捷。
“孫師傅!其實兩次大捷最大功臣是郭愛卿!沒有郭愛卿探得韃子虛實,那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有這兩場驚天大捷!”
崇禎就是這麼一個人,喜歡一個人他就拼命夸拼命使喚,若是你辜負了他,便將你恨之入骨。
隨即由王秘書長講述了前後原由,當然瞞住了郭少靖的特長,只說跑起來特別快。
孫承宗听得撟舌不下,呆呆的望著郭少靖,良久才回過神來。“陛下!確實若沒有郭小哥探得韃虜的破綻,覓得良機,我軍萬萬不可能取得如此大捷。但郭小哥還有一功,功勞比之前偵探敵情更大!”
“什麼?比這兩次大捷還大的功勞!孫師傅!朕沒听錯吧!”
“沒有!沒有!千真萬確的大功勞!”
接著孫師傅便將郭少靖帶來紅薯玉米之事說了一遍,又把樣品拿出來。
“孫師傅!此物便是紅薯玉米!”崇禎一臉好奇地拿著兩個大家伙。
“陛下!這玉米畝產量大約八百斤”郭少靖心中作了去水去芯後的平均估計。
崇禎大驚看向王承恩,王秘書長腿一軟差點摔倒,滿臉驚疑。崇禎又看向孫承宗,孫師傅點點頭。
“這玉米竟有如此高產?”崇禎猶自不信。
郭少靖再奏曰︰“陛下!再過半月便可收獲,到時一秤便知。這紅薯更厲害了,畝產至少能上五千斤,當然含有水分不似米麥盡是干貨。”
“五千斤!就算含水也不得了啊!郭愛卿你可莫誆朕!”崇禎心中不信,你倆一老一小合起伙來糊弄朕呢!“待半月後,朕親自到地頭檢閱。”
孫郭兩人答應。接著郭少靖拿著十多個紅薯玉米切成段狀去御膳房蒸熟,半個時辰後放在食盒內提到慈慶宮。
喜歡大明中興全憑殺殺殺搶搶搶憑殺殺殺搶搶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