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在京中,也算得上是家底殷實,除了文二郎如今這功名稍顯低微之外,旁的方面著實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來。
更別說文家還有一位嫁去了鴻臚寺正四品少卿的姑奶奶。
而溫家這邊,溫老爺雖說如今已然官至吏部右侍郎,乃是堂堂正正的三品大員。
哪怕現在溫家的門第因著溫老爺的官職而水漲船高,可在旁人眼中,溫以如這庶女的身份,總歸是抹不去的。
細細論起來,文家與溫家的這門婚事,倒也算得上是門當戶對了。
可後來崔氏帶著溫以如見了那文家二郎一面,身形倒是還算挺拔,可臉色卻透著幾分蒼白,尤其是眼底,隱隱泛著青黑色,仿佛是長久熬夜、未得好好休息所致。
走起路來,腳步也有些虛浮,看著就沒什麼精氣神兒,整個人透著一股木訥勁兒,活脫脫就是那種一頭扎進書堆里,讀得有些痴傻了的模樣。
崔氏見了,心里頓時“咯 ”一下,暗暗覺得這文二郎和自家的如姐兒站在一起,怎麼看都有些不般配。
回到家後,崔氏心里就像堵了塊石頭,越想越覺得不妥,便起了想要退婚的心思。
她把自己的想法和溫昌柏一說,本以為能得到丈夫的支持,哪知道溫昌柏一听,立馬皺起了眉頭,極力反對起來。
溫昌柏口口聲聲說,自家怎麼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家,這婚約既然早就定下了,哪能說退就退呢,且不說此舉會落人口舌,壞了溫家在京中的名聲。
單說文家在京中也是有一定地位的,這麼貿然退婚,兩家的關系必定會鬧得很僵,往後在這京城的圈子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多尷尬。
況且溫家正處在風口浪尖之際,在這樣的節骨眼兒上,如果貿然提出退婚,外界那些人難保不會在背後指指點點,說溫家這是剛有了點兒勢頭,就開始眼高于頂,瞧不起人了
崔氏坐在雕花的檀木椅上,眉頭緊皺,手中的帕子都快被她絞成了麻花,這婚可不能就這麼結了,那文家雖說早前與咱們定了親,可如今看來,和他們溫家著實是不相配了。
不能眼睜睜看著如姐兒,跳進那可能沒什麼盼頭的火坑。
于是崔氏又去尋了溫老爺和劉氏,想在爭取一下。
劉氏也是滿臉愁容,輕輕嘆了口氣,有些不願的道︰“老大媳婦我又何嘗不知你的顧慮,只是這事兒也沒那麼簡單。且不說如姐兒的婚事,咱們家現在又不是只有她一個孩子婚事在即,和她一塊成婚的還有容姐兒呢,她們姐妹下面更是有一大幫弟弟妹妹等著呢。
這要是鬧出退婚的事兒,外人該怎麼看咱們溫家,好容易得來的這興旺勢頭,可不能就這麼被這點事兒給毀了。”
溫老爺也是露出猶豫之色,“這文家對于現在的溫家來說,確實算不上什麼好親事。如姐兒的婚事按說還能再往上攀一攀,只是老大的顧慮也沒錯。
如今這溫家,看著是外表光鮮,可這官場風雲變幻,誰知道我什麼時候還被人踩下去。這事兒可得謹慎著來呀,哪怕是退婚,那也得想個妥帖的好由頭才行。”
崔氏自然是明白劉氏為何這般不願意退婚,還不是因為她的寶貝孫女容姐兒,眼瞅著就要嫁去楊氏了,都是一家子姐妹一個退了婚,那傳出去楊家那邊會怎麼想容姐兒?
雖說是這個理,可如姐兒怎麼也是劉氏的孫女啊,怎麼能這般偏心光想著容姐兒?
如姐兒的婚事難道就不重要了?孩子的以後就全然不顧了?”
于是崔氏暗里便懟了劉氏幾句,溫昌柏一听便有些火氣。
一來,他自要向著自己的母親,見不得崔氏這般咄咄逼人,二來他也著實不願意讓如姐兒就這麼退了婚。
雖說這麼多孩子里,他對如姐兒確實是多了幾分疼愛。可也不能是因為她一個人,影響全家的理由。
溫家上上下下這麼多口人,牽一發而動全身。
溫昌柏冷哼一聲,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看向崔氏的眼神里滿是不滿,那意思仿佛在說︰“你可別太過分了。”
這還不算完,小劉氏也听說了這事兒,她就這麼一雙兒女,如今兒子安哥兒的事兒總算是順當了些,她滿心滿眼就想著要把容姐兒的終身大事,給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她一听可能會礙著自己女兒的前程,那性子一下子就上來了,眼楮瞪得老大,幾步就沖到了崔氏跟前,咬牙切齒地說道︰“誰要是敢壞我女兒的前程,我可跟她拼命!”
說著,差一點就要和崔氏動起手來。
崔氏雖說身為長媳、長嫂,又是這當家主母,可看著眼前這氣勢洶洶的三個人,心里別提多氣憤了。
自己原先不過是看在如姐兒叫自己一聲母親,真心想為這孩子做點事兒,哪成想現在倒好,一家子人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有誰是真的為孩子的未來考慮過?
她不禁想起曾經的自己,好像也曾這般只想著自己的那點兒事兒,可如今不一樣了,自從去過甘州那一趟,經歷了那些風風雨雨,她愈發覺得,什麼榮耀顯貴,那都是過眼雲煙,遠遠比不上日子過得安穩快樂來得重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哪怕如姐兒以後嫁不了什麼大富大貴的人家,但只要能順順遂遂地過日子,那也是她這個當母親的盡到責任了。
崔氏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兒,她心里卻涌起一股勁兒,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如姐兒這事兒爭取成。
就在這幾方僵持不下,氣氛緊張到了極點的時候,溫老爺皺著眉頭,大聲呵斥道︰“像什麼樣子,一家人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這一聲呵斥,總算是讓那劍拔弩張的局勢暫時僵持了下來,可誰也不肯輕易讓步。
一家人就這麼為著溫以如的婚事,細細商議了整整兩天,可還是沒能商量出個一致的結果來。
就在這時,溫以如走了出來,輕聲卻又堅定地說道︰“我願意嫁給文家二郎。”
崔氏一听,趕忙上前扒拉著溫以如,小聲嗔怪道︰“你這傻孩子,平日里瞧著挺機靈的,怎麼這個時候腦子卻犯蠢了起來,那文家是什麼好歸屬嗎?你可不能就這麼委屈了自己。”
溫以如卻是一臉平靜,她抬眸看著崔氏,緩緩說道︰“母親此前不也常說,女兒身為庶女能嫁給文家的嫡子,是女兒的福氣嗎?”
崔氏當即沒好氣道︰“你是不是傻,此一時彼一時,以前咱們溫家是什麼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家里好了,自然可不能再像從前那般委屈自家的女兒了。你這孩子,可別學你二姐姐那般拔尖,淨想著自己拿主意。”
溫以如卻輕輕搖了搖頭,再次認真地說道︰“母親,我知道你們都是為我好,可我想好了,一來,這婚事是早先就定好的,既然有了約定,那雙方去完成它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兒。
二來,咱們溫家現在正處在這風口浪尖之際,我不能因為我自己一個人的婚事,就讓家里每個人都受到影響。
三來,這世上的事兒本就難料,誰能保證再選個人家,那戶人家的郎君就一定比文家二郎要好呢?我自己什麼出身,我心里有數,從前我沒敢奢望過太多,而如今,我也只想著能過好自己的日子罷了。
況且,如今咱們溫家得勢了,即便我嫁去文家,他們也不敢太苛待于我,總歸是要忌憚著我背後的娘家呀。所以,我心意已決,還望父親、母親,祖父、祖母成全。”
劉氏滿意的點了點頭,而溫昌柏看著溫以如眼里滿是贊許,趕忙開口附和道。
“父親,如姐兒說的確實在理,現在咱們溫家,可比那文家要強了不少,如姐兒嫁過去,文家哪敢讓她受委屈。咱們還可以再多給如姐兒多置辦些嫁妝,讓她風風光光地嫁過去。等成了婚,要是文家二郎科考沒能中榜,您在吏部再給他尋個好去處,這不就妥妥當當的了嗎。關鍵還是得看這人能不能踏踏實實地過日子,能不能對咱們如姐兒好呀,你說是吧?”
說著,溫昌柏還特意看向崔氏。
崔氏被這一番話說得一時有些啞口無言,她心里明白,如姐兒說的那些確實都是實實在在的道理,可總覺得自家的孩子就這麼嫁過去,以後會受委屈,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溫老爺坐在那把雕花的主位椅子上,目光落在眼前的溫以如身上。
他看著眼前這個凡事都愛爭上一爭,絕不肯吃一點兒虧的孫女,一臉鄭重地再次問道︰“如姐兒,祖父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你確定真的要嫁給文家二郎嗎?你可要想好了,這可不是小事兒,一旦決定可就沒有回頭路了。
而你若是不情願,祖父我就是拼著這張老臉,也總能尋個合適的理由去把這婚事給退了呀。這幾日也不過是你父親母親他們在那兒商議,還沒真正定下個準話兒來,你莫要受影響。”
溫以緹微微福了福身,朝著溫老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抬起頭,目光清澈而堅定,再次點頭道︰“祖父,您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世間萬事呀,都是有因必有果。孫女回想過往,著實有些慚愧,從前的自己太過任性了,性子毛毛躁躁的,一點兒都不穩重,做事全憑一時意氣,沒少讓家里人操心。
母親當時也是考慮到我這般性情,怕日後生出什麼變故,這才想著要早早地給我尋個好人家,把我的親事給定下來。為的就是能讓我往後的日子有個依靠,少些波折。
如今這門親事既定,不管怎樣,那都是當初種下的因,現在所面臨的情況,自然也就是該我去承受的果了。
孫女已經想得很明白了,讓我順著這既定的路走下去,去面對我的這份因果,請祖父成全孫女吧。”
溫老爺看著如此堅定的溫以如,沉默了片刻,最終緩緩地點了點頭,輕聲嘆道︰“唉,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呀,如姐兒說的也沒錯,這世上的事兒本就難料,就算咱們再給她尋別的人家,那也不一定就能保證那戶人家的郎君比文家二郎強到哪兒去。既然如姐自己願意,那這事兒便就這麼定了吧。”
溫老爺說完這話,屋里的眾人一時間都沒再吭聲,氣氛有些沉悶卻又透著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溫老爺又長嘆一口氣,然後緩緩站起身來,背著手,自顧自地朝著院子走去,那略顯落寞的背影漸漸消失在眾人的視線里。
而文家那邊呢,仿佛也清楚自家情況,許是想要確保這門婚事能夠順順當當完成,所以在對待溫以如的聘禮一事上,那可是格外用心,又添了五成。
不僅如此,文家上下的態度還極為誠懇,三番五次地前往溫家去敲定婚儀的進程,倒真讓旁人都覺得,文家對這婚事是格外看重。
溫家因此,這才稍減了些結締。
而到溫以緹得知這一切的時候,兩個妹妹都早已順利嫁人了,這些也只是崔氏之後寫信同她抱怨的。
看完信後,溫以緹長長地嘆了口氣,要是能早點把這些情況告訴她,說不定還能想出一些別的法子來應對。
可如今,木已成舟,事已成定局,一切都無法再改變了…
她怎麼也沒想到,文家如今竟然越來越落寞了。
連一個嫡系子弟,都這般不受重視了。不,細細想來,倒也不能全然說是不受重視,或許是那文二郎天資有限吧,可即便如此,也的確不是個良配。
還有自家四妹妹,卻好似徹底變了個人,變得這般懂事,但不得不說,溫以如有一點確實說得在理。溫家可是勢頭正盛,嫁過去後,文家的人也得掂量掂量,斷不敢隨意給她臉色瞧。
不然,怕是連大姐姐那關都過不去。
可…還是很讓人心疼,溫以緹想著這些,心中越發不是滋味,只能坐在那里,對著那封信,久久地出神。
喜歡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請大家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