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如此,袁家嫡長公子在湖州乃至江南之地,都是各家姑娘們傾心推崇、心悅不已的對象。
雖說甦家大公子條件也不錯,還未有婚事定下,但是比起袁家公子來,那些姑娘肯定都是屬意後者的。
那些閨閣女子們,每每提及袁家公子,皆是滿臉嬌羞,眼中閃爍著愛慕的光芒。
然而,這般優秀的郎君,卻從小與被人稱之為“無鹽女”的甦青定了親事。
這讓眾人深感不解,紛紛猜測其中緣由。
有的說,或許是甦家與袁家有過什麼特殊的淵源姻親,也有的說,袁家有把柄在甦家手里。
但無論如何,這門親事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後的熱門話題。
也正因為這門親事,甦青遭到了眾多姑娘的惡意攻擊。
那些嫉妒她的女子們,在背後對她指指點點,說她配不上袁家公子。有的甚至故意刁難她,想讓她知難而退。
而也正因如此,再加上甦老爺對甦青那如珠如寶的喜愛,這才使得甦青得以擺脫內宅的束縛,跟隨父兄一同出入商場。
在這個過程中,甦家也驚喜地發現了甦青獨特的經商天賦。
甦青與袁家嫡長子其自幼相識,感情深厚。她雖然性格頑劣,但內心善良,重情重義。
她對袁家公子也是一片深情,時常盼望著兩人能夠早日完婚。
而袁家公子也對甦青呵護有加,這是湖州各家都知道的。
且看甦青,雖本人外在條件或許不盡如人意,然而她的家世卻著實令人艷羨。她有一位同胞哥哥,對她更是疼愛有加,極為寵溺。
有了這樣一位兄長,甦青日後嫁去袁家,自然更有底氣。
袁家與甦家結成姻親後,其地位分量驟升,二家足以直面其他三大富商家族。
因此,雖說眾人都在私下里抨擊甦青的個人長相,認為她配不上英俊瀟灑的袁家嫡長公子,但卻沒人敢說這樁婚事是極其不合適的。
畢竟,兩家的實力擺在那里,這樁婚姻所帶來的利益和影響,是眾人都看在眼里的。
當眾人以為袁家日後和甦家聯手,必將名震江南商界的時候,意外卻悄然發生了。
但誰都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船災,如噩夢般降臨在甦家頭上。
這場船災如同導火索一般,牽連出多起事故,甦家的家主與繼承人在這場災難中不幸離世。
曾經輝煌一時的甦家,瞬間失去了主心骨。其他商家見狀,如同饑餓的狼群嗅到了血腥味,紛紛趁機對甦家出手。落井下石,搶奪甦家的生意資源,打壓甦家的產業。
富商之一的甦家終究難以抵擋這重重打擊,就此破滅。
而甦青,強忍悲痛,默默地料理完母親的喪事後。面對親戚族人的搶奪家產,甦青冷靜地變賣了家中現有的一些金銀珠寶首飾等貴重物品。
然而,就在眾人都以為甦青會繼續與親戚族人抗爭下去的時候,她卻如人間蒸發般消失了。
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而因著甦家的這場變故,袁家大公子那重情重義的名聲,再次攀升到一個高度。
當甦家出事的第一時間,袁家大公子便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他迅速調動袁家的資源和人脈,竭盡全力為甦家擺平各種棘手的問題。
甦太太突發重病後,袁家大公子更是以未婚夫的名義,親力親為地操辦喪事。
至于甦青,她能這般安穩地留下來,甚至能順利變賣家中財產,也都是袁家大公子的功勞,震懾住了那些心懷不軌的小人。
眾人都在夸贊袁家大公子重情重義,無論是文人界還是商界,他都贏得了極好的名聲。
而袁家也適時地放出消息,甦青只要一日未傳來確切的消息,袁家大公子便一日等著她。
袁家的這份承諾,也讓世人看到了袁家的情義與擔當。
且因甦家家中突生變故,袁家大公子願意為甦家守孝三年,以表誠意…
影一又帶著溫以緹的信物,去尋到了崔衍。
崔衍在得知甦青前往甘州尋溫以緹這個消息後,也很是意外。
甦家的事情他也的確一些了解,在回給溫以緹的信中,言辭懇切提醒溫以緹,甦家的事牽連過大,需慎重考慮。
這其中的緣由,崔衍在信中並未詳述,只是讓影一提及甦家之事其中關鍵的一人,內閣的馮閣老。
溫以緹微微皺眉,馮閣老此人她真的沒什麼了解,還是入了官場之後,才多多少少听聞一些。此人既非首輔,也非次輔,只是內閣中的閣老之一。
但然而,他在內閣的時日卻比溫以緹所熟悉的彭閣老更長,其手底下的人和勢力也更為龐大。
但也正因如此,相較于如今正值壯年、意氣風發的彭閣老而言,馮閣老年歲已然不小了。
以目前的局勢來看,他若想再進一步,登上次輔乃至首輔之位,恐怕困難重重。
在朝中,綜合來看馮閣老與彭閣老二人算是看似旗鼓相當的兩方勢力。
但彭閣老一直保持中立,未曾站隊。
而對于馮閣老究竟站在何種立場,溫以緹確實了解得不甚深入。
可溫以緹卻從中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尤其是袁家,怎麼看怎麼有問題。
而對于甦青的請求,崔衍卻是直接毫不猶豫地應下了這件事。
那甦家的財產,確實連他也極為心動。
喜歡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請大家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