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墨落這樣一問,太極真人也是不由得側過了頭來。
“怎麼小墨,認識他?
你不是剛剛飛升到靈界,還沒有多久的時間嗎?你怎麼會認識龍族的敖輝?”
墨落抓了抓頭。
“晚輩確實不認識敖輝!但是前不久,晚輩路過小昆侖墟的時候,剛剛見到了龍族的敖耀。
從其口中,晚輩也是听說了一些當年的往事。
所以,晚輩覺得,這人應該不是什麼惡人。
太極前輩,可否給晚輩一個薄面……”
听到了墨落這樣說,太極真人不由得就是伸出來了一只手掌擺了擺。
“呵呵呵呵……不是老夫不給你這個面子。只是小墨啊,你飛升時間還太短了。當年的事情,並非如你所想象的那般簡單。
我也知道,龍族之人,會對你說些什麼。
但是,龍族可並非如你所知道的,就是那麼安分守己的存在。否則,如此忠心耿耿的一個族群勢力,當年的那好幾位的人皇大帝,都未曾重用與他們。只是讓他們管理水族,與行雲布雨這種小事。
你覺得這又是為何呢?
難道說,這好幾位的人皇都是那種是非不分,不辨忠奸的昏君嗎?
呵呵呵呵……”
听到了這里,墨落也是滿臉不敢置信的抬起了頭來,望向了太極真人。
而此時的太極真人,見到了墨落仿佛猜到了一些什麼,就是繼續的說道。
“龍族的這些人,實力強大,傲慢至極,並且野心勃勃。
早在當年開創上古天庭的那位大帝收服龍族之後,龍族便是一直都想著脫離天庭的掌控,獨自的稱霸一方。
只是天庭的那些人皇大帝,根本都不給他們這個機會罷了。
並且他們每一次行雲布雨之時,或者偷工減料,或者增加數倍。可是苦了不少的凡人百姓。
所以,你覺得他們族群,或者是龍魂,或者是連同肉身,被鎮壓在各個區域,是真的能一點的原由都沒有嗎?”
听到了這里,墨落不由得就是更疑惑了起來。
“他們倘若對天庭不滿,為何會對凡人暗中下手?他們就不怕牽連因果?”
“呵呵呵呵……這也就是為何當年的那些大帝,不重用他們的原因了。
因為當年天庭勢大,他們龍族招惹不起。也只能是想出來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拉一拉天庭的那位人皇的氣運。
他們當時,那可還是屬于天庭的人馬。所以,即便是他們犯了什麼錯,那也都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因果的。承擔這一切因果的,那還都是天庭的那些人皇。
你說,像是他們這種陰奉陽違的家伙,那些人皇傻了,才會重用與他們!”
听到了這里,墨落就又是想到了,天庭的覆滅。心中便疑惑了起來。
“可是,當初不是很多勢力,都不滿天庭的統治嗎?他這樣做,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再給那些勢力鳴不平啊!
這樣一來,天庭的人皇為難他們也就算了,怎麼听您口氣里的意思,好像就連咱們太乙門,也跟他們龍族有著一些不對付啊?”
听著墨落這有些片面的話,太極真人不由得都是笑了起來。
“倘若天庭真的如同你說的這樣不堪,那麼他們也肯定無法統治這靈界姆大陸數萬萬年之久。
其實,天庭的建設之初,乃是順應民心的。
著實為凡人、為修士,做出了不少的好事。
給凡人行雲布雨;幫助他們排除病患瘟疫;給他們平和安靜的生存環境,讓他們可以毫無顧慮的繁衍生息。
哦,對了,修士不動凡人的這個規矩,其實也就是那時候的天庭提出來的。
給修士的好處,那就更多了。
天庭每隔幾百年,或者幾萬年,都會將那位大帝的一些仙果分給大家。
像是瓊漿玉液、蟠桃、人參果、仙丹、靈藥等等等等,只要是多少有些貢獻的修士,都能有機會得到。
所以,你說那個時候會有人反他嗎?
只是後面的那些人皇,或者手段不高明,或者品德不佳,或者其他的什麼原因。這才逐漸的背離了天庭最初建立的方向。
而說起來,咱們太乙門與他們龍族的恩怨,那話可就要更長了。
最初的時候,其實還是當年我們太乙門老祖的一位弟子,就是被這龍族給逼死的。
當年的龍族,因為身為神獸族群的一支,實力與勢力都是十分強大的存在。
所以,那個時候,天庭的第一任人皇,還十分的重用與他們。
當初的龍族,不但是掌管著四海水域,在那四海稱王稱霸;甚至就連那位人皇大帝的身邊,也都有著龍族的強者存在。
當年的天庭,得知了陳塘關接連數月的大旱。又是為了磨礪龍族的晚輩,就是讓其去人間降雨。
本來,也只是想要讓這位龍族後輩,降一些雨水,來緩解旱澇,解凡人百姓之苦。
可是當時的那龍族,也不知道是抽了什麼風,居然是接連下了數個月的瓢潑大雨。
這一下,就是叫的鎮守在陳塘關的那位李姓修士不滿了,接連上書了數封天書,想要討要個說法。
他卻是怎麼能知道?他發上天庭的那些書信,早都已經被當初掌管天庭傳訊的龍族,給私下里扣下了。
而那行雲布雨的龍族,卻是依然又是下了一個多月,這才停了下來。
後來老祖的那位弟子降世成為了這位李姓修士的兒子,又得到了老祖的數件法寶。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便是直接沖入了東海,大鬧了起來。
……”
只是听了一個開頭,其實墨落就是已經听出來了,原來如今的太乙門的那位開派老祖,居然是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
並且听著這不一樣版本的哪吒傳說,也是讓墨落都有些懷疑起來了,自己到底听得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了。
此時,听到了墨落的心中疑惑,戰梟便是就和墨落傳音說了起來。
“呵呵呵呵……真實與不真實,又有什麼意義嗎?
這個世界之上,不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嗎?
就比如說,對你有利,你便是會說他們的好;對你不利,你也便是說他們的不好。
凡事出現,必當有原由;你以你所見。以你自己的看法,來看待這件事情,我覺得,才最符合自己的道心。
公子,您說是不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