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的一座小城之中,嘉峪之戰的烽煙尚未完全散去,殘陽如血,仿佛還能看到百里之外狼藉的戰場。
月氏王烏稚站在一片凌亂的營帳前,目光掃過身邊僅存的三萬殘兵敗將,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挫敗與恐慌。
曾幾何時,他率領十萬鐵騎東征,意氣風發,誓要拔除武威這顆釘子,讓楚國見識月氏的鐵蹄。
然而,嘉峪一戰,楚軍的投石機如雷霆般粉碎了他的雄心,堅固的防線成了月氏騎兵的墳場。
“大王,楚軍騎兵已出嘉峪,正向西追來!”探馬的聲音帶著顫抖,打破了短暫的沉寂。
烏稚猛地回過神來,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傳令下去,即刻拔營,全速撤回王城!”他深知,此刻任何猶豫都可能帶來滅頂之災。
這些殘存的兵力,是他維護西域霸主的最後希望。
月氏的敗軍如喪家之犬,倉惶西逃。
沿途經過的玉門、瓜州、敦煌等地,原本都是月氏通過武力征服的城邦。
這里的百姓眼中沒有對王者的敬畏,只有壓抑已久的仇恨。
烏稚清楚地感受到了那些目光中的敵意,他知道,一旦楚軍追來,這些地方很可能立刻倒戈。
“既然守不住,那就讓它們徹底混亂。”烏稚的嘴角浮現出一抹冷酷的笑容。
他下令部隊在沿途大肆搶掠糧草物資,擄掠青壯為奴,故意制造恐慌與無序。
“如果楚國想要這些地方,就讓他們接手一個爛攤子吧。”月氏王惡狠狠的想道。
月氏騎兵的暴行在沿途城邦引發了更大的動蕩。
村莊燃起黑煙,道路上擠滿了逃難的百姓,原本就脆弱的秩序徹底崩潰。
烏稚回頭望著身後的混亂景象,心中既有報復的快意,也有一絲苦澀——這些畢竟曾是月氏版圖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羋復率領的數萬楚國鐵騎正風馳電掣般向西追擊,戰馬奔騰卷起的塵土如同黃色的巨龍,在河西走廊上綿延數里。
然而,當楚軍先鋒抵達玉門附近時,眼前的景象讓羋復皺緊了眉頭。
道路上擠滿了逃難的百姓,村莊被焚毀,田野荒蕪,盜匪橫行。
玉門城雖然城門大開,但城內混亂不堪,當地豪強正在爭奪控制權。
“將軍,月氏人故意制造混亂,想要拖慢我們的速度。”副將分析道。
羋復沉吟片刻,目光堅定“我們不能置之不理,陛下要的不是一片廢墟,而是一個完整的西域,即刻分兵鎮壓暴亂!”
他下令留下數百騎兵,配合後續跟進的步兵維持秩序,恢復玉門的基本治理。
同樣的情景在瓜州、敦煌一再上演。
每到一個地方,羋復都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來穩定局勢,清剿趁亂而起的盜匪,安撫驚恐的百姓。
楚軍追擊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有部將焦急地建議“將軍,如此分兵,恐怕要讓烏稚跑掉了!”
羋復搖頭,目光深遠“烏稚已是喪家之犬,月氏元氣大傷,而西域的民心,才是楚國長治久安的根本。”
消息傳回中軍,上將軍白毅對羋復的決定表示贊同。
他在呈給皇帝熊章的奏報中寫道“月氏兵勢已頹,其敗亡只是時間問題,今羋復分兵安民,實為深謀遠慮。
西域諸城久受月氏壓迫,我楚軍以秩序代混亂,以仁政代暴虐,必能收服民心,待我大軍穩步推進,以絕對優勢席卷西域,則月氏縱有殘喘,亦難逃覆滅命運。”
武威城中的皇帝熊章閱後,微微頷首。
熊章自然深知“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的道理。
他給白毅的回信只有簡單的一句“軍事一應事宜,卿可自決,朕要的,是一個完整而臣服的西域。”
經過近一個月的倉惶逃竄,烏稚終于率領殘部抵達了距離月氏王城僅五十里的地方。
望著遠處熟悉的山巒輪廓,他緊繃的神經終于稍微放松。
只要回到王城,憑借庫存的糧草和金銀,他還能重整旗鼓,聯絡西域其他尚未完全臣服楚國的部落,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派出探馬,查看王城情況。”烏稚下令,聲音中帶著難得的輕松。
然而,當探馬回報時,帶來的消息讓烏稚如墜冰窟。
“大大王,王城王城上插著楚國的鳳鳥旗!”
“什麼?!”烏稚一把揪住探馬的衣領,目眥欲裂,“你看清楚了?”
“千真萬確!城頭上巡邏的士兵也穿著楚軍的盔甲!”
烏稚松開手,踉蹌後退幾步,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月氏王城,這個自己視為月氏國百年來的根基,西域最堅固的城池,怎麼會落入楚軍之手?楚軍主力明明還在自己身後啊!
“端木蓉”,月氏王很快就想到了王城之中被自己圍困的楚國使團。
大將阿史那急忙扶住幾乎站立不穩的烏稚“大王,現在不是驚慌的時候!我軍生死存亡,需要您速做決斷!”
烏稚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腦飛速運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現在有三個選擇
一是強攻王城,但城內既然已被楚軍控制,必然有所準備,自己這三萬雖然能夠攻下王城,但傷亡必然不小,現在他麾下的兵力彌足珍貴,更何況楚軍還沒有放棄追擊,怕是這王城也堅持不了多久;
二是轉向南下進入青海,但那里高原苦寒,部落分散,難以支撐大軍;三是北上進入漠北,那里雖然環境惡劣,但地域廣闊,那里的游牧民族與月氏素有往來,而且還是一盤散沙,若是北上,或可求得一線生機。
經過短暫的權衡,烏稚做出了決定“傳令,轉向北上,進入漠北!”
有部將不解“大王,我們不試試奪回王城嗎?”
烏稚苦笑“王城既失,軍心已亂,強攻不過是徒耗兵力,楚國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拿下王城,說明他們謀劃已久,後續必有大軍,我們現在唯一的生路,就是北上漠北,保存實力,以待時機。”
月氏大軍在距離王城咫尺之遙的地方轉向北方,這一決定讓許多渴望回家的士兵大失所望,但在烏稚的強令下,部隊還是踏上了前往漠北的征途。
月氏王城之上,一襲青衣的端木蓉遠遠望著月氏大軍北去的煙塵,輕輕松了口氣。
當探馬首次報告月氏殘軍逼近時,城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雖然端木蓉巧妙利用商人的力量奪取了王城,但那些波斯、身毒商人在劫掠王宮財富後早已各奔東西,城內真正可用的兵力只有她帶來的五百楚軍甲士。
若是烏稚不顧一切強攻,王城必然守不住。
“派人遠遠跟著他們,確認他們真的離開了王城地界。”端木蓉下令,聲音平靜,但袖中的手卻不自覺地握緊。
直到三天後,探馬回報月氏大軍已進入漠北草原,並未有回師的跡象,端木蓉才真正放下心來。
半個月後,羋復率領的楚國先鋒終于抵達月氏王城。
當看到城頭上飄揚的楚國旗幟和井然有序的城防時,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也難掩驚訝。
城門大開,端木蓉率領留守的楚軍列隊相迎道“羋將軍,恭候多時了。”
羋復下馬,鄭重地向端木蓉行了一禮“端木大人以五百士智取王城,免去我軍攻城之損,功在千秋,復佩服之至!”
端木蓉微笑還禮“全賴陛下洪福,將士用命,蓉不過順勢而為。”
隨著羋復大軍入駐,月氏王城徹底易主。
消息傳開,西域之前被月氏國嚇破膽的小國們紛紛派來使者,表示歸順。
他們想不到曾經雄踞西域的月氏國,在短短數月內土崩瓦解。
天統五年秋,皇帝熊章駕臨新征服的西域之地。
在昔日月氏王宮的正殿,如今已正式改建為安西都護府大堂內,熊章頒布了重新劃分行政區域的詔令。
“改月氏王城為伊犁州,設安西總督府,統轄西域諸事,端木蓉為首任安西總督,為從三品”
“河西走廊設為涼州,下分敦煌、酒泉、張掖、武威、金城、安定、天水、隴西八郡,郡治定于武威。”
安西總督的品級與一部尚書同級,可見皇帝熊章對安西總督府的重視。
這一行政劃分也充分考慮到了地理、民族和戰略因素。
伊犁州(原月氏王城)作為安西都護府駐地,將成為楚國經營西域的核心;
而以武威為郡治的涼州八郡,則將河西走廊這一戰略通道牢牢掌控在手中。
隨著行政體系的建立,楚國開始有條不紊地接管月氏故地。
楚軍的騎兵巡邏在絲綢之路上,保障商路暢通;楚國的官吏深入各個綠洲城邦,推行律法,恢復生產;
來自中原的商隊帶著絲綢、瓷器、茶葉,與西域的葡萄、玉石、駿馬進行著公平交易。
曾經因月氏壟斷貿易而蕭條的絲路,重新煥發了生機。
在安西總督府內,白毅與端木蓉站在巨大的西域地圖前,討論著下一步的軍事部署。
“烏稚雖逃入漠北,但月氏殘余勢力仍在,據探馬回報,他們正在漠北收攏殘部,與匈奴部落聯絡。”端木蓉指著地圖上漠北的位置。
白毅點頭“漠北地域廣闊,環境惡劣,大軍征討不易,但月氏不除,終為後患,陛下已有旨意,待西域局勢穩定,明年開春,即可發兵漠北,徹底解決月氏殘余。”
一旁的羋復眼中閃過戰意請命道“末將願為先鋒!”
窗外,武威城一片繁榮景象。
街道上往來著中原商人和西域胡商,不同語言的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在街頭追逐嬉戲,老人們坐在茶館里悠閑地聊天。
曾經飽受戰火蹂躪的邊城,如今已成為連接中原與西域的重要樞紐。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