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1110章 天統四年 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1110章 天統四年 上

    天統四年,春和景明,萬物復甦。

    距離那場驚心動魄、奠定一統的晉楚大戰已過去兩年時光。

    龐大的楚帝國如同一頭經過劇烈奔跑的巨獸,終于放緩腳步,進入了一段寶貴的休養生息期。

    皇帝熊章深諳“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的道理,將治國重心從激烈的軍事征服轉向了更為復雜精妙的內部治理與消化吸收。

    其中,最具戰略意義的一步便是天統二年下半年開始推行的大裁軍。

    上將軍白毅提出的精兵簡政之策,雖歷經周密籌劃,但其順利實施的效果仍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

    近二十萬經過戰火洗禮的士卒解甲歸田,他們帶著帝國的賞賜和安置政策,或回歸田園成為安穩的自耕農,或通過嚴格篩選,轉入各州郡新成立的“警察”系統,成為維護地方秩序的新力量。

    這一舉措,不僅瞬間卸下了壓在國庫身上的沉重軍費負擔,而且每年節省的糧餉輜重費用堪稱天文數字,更重要的是,楚國將大量寶貴的青壯勞動力釋放回民間,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社會經濟的活力。

    省下來的巨額財富,並未被揮霍或沉澱,而是在皇帝熊章的明確旨意下,如同精準灌溉的溪流,源源不斷地涌向最需要滋養的土地,如故秦、舊晉等新附之地。

    朝廷撥出專款,在北地各郡縣大規模興建官學,推行楚字楚語,實施文化教化;

    同時減免賦稅,鼓勵墾荒,興修水利,改善民生。

    這些政策取得的效果是顯著的,尤其是曾經傷痕累累的晉地,許多因戰亂和饑荒逃入深山老林避禍的百姓,在官府持續招撫和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感召下,逐漸打消疑慮,紛紛走出大山,接受官府的編戶齊民,重新成為帝國的子民和納稅戶。

    兩年下來,原本被預言可能動蕩不斷的北地,竟呈現出一種出乎意料的平穩態勢,雖偶有小規模糾紛,卻未曾發生波及甚廣的動亂。

    這份安穩的背後,坐鎮在晉地的三個總督府功不可沒。

    三皇子熊封、四皇子熊禮、六皇子熊瑞這三位總督在總督府署吏或者門客幕僚的輔佐之下,頒布了不少有用的政策,如一方面全力發展民生,恢復經濟,給予百姓看得見的實惠;

    另一方面廣泛組建學校,推行王化教育,從思想上促進融合;更巧妙的是,選拔了一批晉地出身的賢能之士擔任中下層官吏,以“以晉治晉”的方式緩解對立情緒;

    同時,對于少數仍心懷異志、桀驁不馴的舊晉貴族,則毫不手軟地予以打擊,並以精銳兵力迅速剿滅了幾股頑固的土匪流寇。

    剛柔並濟,寬嚴相濟,使得晉地局勢以驚人的速度走向安定,甚至開始煥發出新的生機。

    總體而言,天統四年是承平的一年,帝國巨輪航行在相對平靜的海面上。

    然而,平靜之下,亦有波瀾,這一年,有兩件事成為了朝野上下關注的焦點。

    第一件,乃是三皇子熊封的大婚。

    這位早早選定斯里蘭卡(斯州)作為未來封地的皇子,他的婚事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原因就是三皇子的夫人不是來自楚國公卿,而是一個商賈之家,雖然是楚國巨賈,但也引起了朝野紛議。

    其新娘是楚國本土巨商楊氏的嫡女。

    楊氏家族以商隊貿易起家,歷經數十年的經營,如今其規模已滲透至西域、海運、乃至海外貿易等多個領域,雖稱不上富可敵國,但卻在楚國的經濟血脈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但是,楊氏沒有顯赫爵位在身,在楚國的政治地位依舊是微不足道。

    三皇子熊封與楊氏的這場聯姻,在眾人看來是一個不平等的政治聯姻,甚至已經出現了三皇子不受皇帝所喜才不得已娶了一個商賈之女的傳言。

    但一些精明的人卻覺得這場聯姻雖然在政治上影響不足,但經濟意味濃厚,既體現了皇室對龐大商業力量的籠絡與整合,也隱約透露出未來經略海洋、開拓海外利益的深遠布局。

    楊氏家族為攀上這天家姻親,更是極盡奢華之能事。

    送嫁之日,盛況空前,裝載嫁妝的馬車排成長龍,足有百余輛之多,綾羅綢緞、金銀珠寶、古董珍玩、田契房契……琳瑯滿目,其規模之盛大,場面之豪闊,據說直追當年皇帝嫁女的儀仗。

    楊氏此舉,或許是為了彰顯其經濟實力,亦或者是為了巴結皇家。

    但楊氏這“豪橫”的手筆,卻切切實實的點燃了襄郢百姓的熱情,成為街頭巷尾津津樂道、羨妒交加的談資,也悄然引發了關于財富與權力結合、皇室與商人關系的諸多私下議論。

    ……

    三皇子大婚的影響力自然比不上太子大婚,甚至是連二皇子熊中的大婚影響力也有不少差距,所以這場談資只持續了數日就逐漸消散。

    真正在帝國高層掀起波瀾的,是第二件事——一次源自皇帝心血來潮的微服私訪。

    天統四年初,春暖花開之際,皇帝熊章忽發奇想,決意撇開鑾駕儀仗,脫離如山奏章,親自去瞧一瞧這“頌聲盈耳”的承平之世下,最真實的民聲究竟如何。

    他只帶了太子熊恆、以干練務實著稱的理政大臣卜子夏,以及寥寥數名精悍的便裝侍衛,悄然離開了深宮禁苑,如同普通士紳般,漫步于襄郢周邊的城邑鄉里。

    當然還有數百名身穿便裝混跡于市井的黑衣衛暗中保衛。

    作為有後世歷史經驗的皇帝熊章深知,那些經過層層粉飾的奏報和官員們口燦蓮花的匯報,往往如霧里看花,難以觸及基層的脈動與真相。

    起初幾日,所見所聞確實令人心曠神怡,田野間農夫辛勤勞作,面帶希望;市集上商販雲集,交易活躍;郡學里傳來稚子朗朗讀書聲,一派祥和安寧、生機勃勃的景象。

    熊章與熊恆、卜子夏私下交談時,還不免流露出幾分欣慰與自得,以為盛世確如臣工們所描繪的那般美好。

    但是,當他們離開官道,深入那些更為偏僻、更不為人注意的鄉邑村落時,太平盛世的華麗袍服上,開始顯現出令人觸目驚心的虱子。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1110章 天統四年 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1110章 天統四年 上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