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城下,戰局如同陷入泥濘的沼澤。
楚軍的鳳鳥戰旗雖獵獵飛揚,卻難以再向前推進半步,這座被趙無恤傾注心血打造的堅固堡壘,在楚軍狂風暴雨般的攻勢下,雖傷痕累累,卻巋然不倒。
每日,震耳欲聾的轟鳴都會響徹中牟內外,楚軍的投石機群拋射出致命的炮彈——不再是傳統的巨石,而是包裹著火藥、拖著嗤嗤火星的震天雷。
它們劃破長空,帶著死亡的尖嘯,狠狠砸在城牆上、城樓中、乃至城內。
這是楚國對火藥用法的再次革新,能極大的打擊城中軍民的士氣。
“轟隆——!” 一聲巨響,地動山搖,一段女牆在沖天而起的火光和濃煙中化為齏粉,碎石磚塊如同冰雹般四散飛濺,砸得盾牌 啪作響,幾個躲閃不及的晉軍士卒慘叫著被掩埋或掀飛下城牆。
“快!補上去!快!”晉軍軍官聲嘶力竭地吼叫著,聲音在連綿的爆炸聲中顯得微弱。
早已待命的民夫和輔兵冒著不斷落下的碎石和箭矢,扛著沙袋、木料、磚石,瘋狂地涌向被炸出的缺口。
他們臉上混雜著恐懼和麻木,動作卻不敢有絲毫停頓,身後,趙氏督戰隊的環首刀在煙塵中閃著寒光。
晉軍的修繕速度驚人,往往一處缺口剛剛炸開,不到半日,便又被勉強堵上,楚軍試圖通過集中轟擊制造永久性突破口的努力,一次次被晉軍頑強的修復能力所化解。
晉國國相趙無恤在甲士的保護下,看著這些落地開花的震天雷,面色露出凝重之色。
楚軍攻城的手段比起兩年前又增加了。
楚軍投射的震天雷讓城頭上的晉軍傷亡慘重,就在這時,城外號角聲響起,戰鼓齊鳴。
“楚軍要攻城了,迅速讓晉武卒頂上”,趙無恤听到城外楚軍的動靜,他都不用看,立刻就明白楚軍的打算,于是果斷下令道。
就在趙無恤下令後不久,楚軍的敢死之士就已經頂著盾牌,沿著雲梯和沖車,嚎叫著沖向煙霧彌漫的缺口。
然而,迎接他們的是從缺口後方、從兩側完好的城牆上射來的密集箭雨和滾木 石。
晉武卒的重甲身影在煙塵中若隱若現,如同磐石,用長戟和戰刀將冒死沖上的楚軍逐一砍翻,缺口處的爭奪戰慘烈無比,雙方士兵的尸體層層疊疊,鮮血將新壘起的沙袋和磚石都染成了暗紅色。
在攻防戰之中,有重甲優勢的晉武卒對于楚軍而言就是一堵堅固的城牆,極難翻越。
楚軍當然也有重甲步卒,但身穿重甲的兵卒的行動和速度都受到影響,想要讓他們穿著雙甲爬上雲梯攻城,取得的效果甚至還比不上普通甲士。
“殿下,我們登上城牆上的銳士再次被打了下來,晉軍抵抗頑強,而且修補城牆的速度甚快,火藥消耗巨大,如此下去,恐難短期破城。”
公孫慶將軍剛剛從前線退回,甲冑上沾滿血污和煙塵,面帶憂色地向太子熊恆稟報。
熊恆立于了望高台,遙望那座在硝煙中掙扎卻始終不倒的堅城,面色平靜如水。
他看到的不僅僅是城牆的堅固,更是城內那十萬張需要吃飯的嘴。
“無妨。”熊恆的聲音沉穩,帶著一絲冷冽“趙無恤乃是晉國的梟雄,有他親自鎮守中牟自然不會這麼容易攻下,趙無恤想用中牟耗盡我軍的銳氣和物資。
可他卻忘了,困守孤城,最大的敵人從來都是饑餓,晉軍的糧道已經被羋復將軍斷絕,單憑中牟城內的存糧必不能持久,我們有的是時間跟他們耗。
傳令下去,轟擊不必停止,但無需急于蟻附攻城,保持壓力即可。”
太子熊恆的目光越過中牟,仿佛看向了更遙遠的北方,繼續說道“我們的勝負手,不在這里,立刻傳令給河東白銘、幽州項城時機已至,全力出擊!”。
“末將領命”,一旁的三皇子熊封、四皇子熊禮兩人立刻抱拳領命。
三位皇子在這軍旅之中已經待了快三個月,從開始的激動、震撼,再到如今的麻木,讓他們三人得到極大的鍛煉。
為了進一步鍛煉三個弟弟的軍事能力,也讓他們有參與感,于是太子恆就讓他的三位弟弟負責軍中的一些雜務,三位皇子對于太子的安排也是十分滿意。
楚軍主將太子恆的軍令疾馳,很快就越過太行山巒,送入幽州武陽城。
自從燕國被楚國攻下之後,楚國便在燕地設立了總督府,太子熊恆當初就是燕地總督,全權負責燕地軍政事務。
燕地總督府設立了三年,三年之後才被取消,燕地大部也被劃分為幽州,楚國在幽州劃分郡縣,從而實現對燕地的治理。
因為幽州北面是茫茫草原,需要面對戎狄的窺伺,其東面也要提防燕君姬驁的反撲,西面更是要面對晉國的兵鋒,所以楚國在幽州留下了八萬大軍。
八萬幽州軍既是要保衛幽州的安全,也是要隨時可以主動出擊的力量。
幽州將軍名為項城,是楚國項氏的族人,年紀比公孫慶、孫平這些人還要稍小,是楚國兵學院的優秀畢業生,也是如今楚國軍界的後起之秀。
項城曾經擔任過前任上將軍孫念的先鋒大將,用兵經驗豐富,皇帝熊章讓項城擔任幽州將軍之職,除了是覺得項城此人是個人才之外,也有扶持項氏的意思。
楚國這些年,因為兵學院的存在,中級軍官大部分都是兵學院的人,但是在高級軍官之中,景氏依舊佔據了很大的比重。
景氏當年雖然有擁立之功,但熊章已經給景氏酬功。
熊章作為掌權者,自然明白平衡才是最重要的,而項氏作為楚國的宗室旁支,且已經落魄多年,皇帝熊章願意對項氏進行扶持,項氏必然對皇帝熊章感恩戴德。
幽州將軍項城在接到太子諭令時,眼中爆發出餓狼般的精光,他等待這個機會已經太久了。
陛下有心對項氏進行扶持,項城自然也是看到了這一點,但楚國重視功勞,在軍中更是重視軍功,不然就是無根之萍。
所以項城在擔任幽州將軍這兩年,他一直都沒有放松對幽州軍的訓練,他知道楚國伐晉之時,朝廷必然要讓其出力。
現在太子的軍令已經到了,那就代表他項城立功的機會也到了。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