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1037章 晉國亂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1037章 晉國亂局

    晉國,邯鄲城外血流成河,到處都是尸體,偌大的邯鄲城城牆到處都是凹進去的坑洞,這些坑洞都是被石頭給砸了的,整個城牆牆面上還插著不少箭矢。

    城內城外的戰火雖然已經熄滅,但依然有濃煙升騰。

    趙無恤一身常服,左手扶著腰間的佩劍,右手放在一處受損的女牆之上,目光掃視這這片戰場,眼里露出黯然之色。

    這場由魏氏余孽勾結晉國貴族的叛亂雖然只持續了兩個多月,但卻讓本已經千瘡百孔的晉國雪上加霜。

    晉國如今所有的存糧基本上已經消耗殆盡,許多地方已經陷入了忍饑挨餓的境地,至少已經有十幾萬人逃到了大山之中。

    這些人或是抱團求生,有些人卻是聚眾為禍。

    “相國,那些參與叛亂的貴族全部伏誅,余者皆被貶為奴隸”,一名趙氏將領對趙無恤說道。

    “魏氏余孽呢?”,趙無恤冷聲問道。

    听到趙無恤的話,這名將領的臉上露出猶豫之色。

    “嗯?”,趙無恤的目光一冷。

    這趙氏將領只得低聲說道︰“還是讓那魏絳跑了”。

    這位將領說完就低著頭,準備迎接趙無恤的怒火,但等了半天,已經沒有等到趙無恤訓斥的聲音,他這才小心的抬頭看向趙無恤。

    此時的趙無恤卻已經轉過身看向城外,他只能看到趙無恤的背影。

    “將這些奴隸都送到高闕吧,那邊急需人手”,這時候趙無恤的聲音在這將領的耳邊響起。

    “末將領命”,這將領听到趙無恤的話之後立刻應道。

    高闕這個地方他是知道的,歷經一年的時間建造而成,乃是趙氏北上的據點,也是趙氏的退路,如今世子趙桓和大夫張孟淡帶著趙氏精銳在陰山一帶清繳東胡。

    趙無恤看著城外正在清理尸體的晉人,神色愈發復雜。

    晉國經此一役,本就虛弱的晉國變得更加虛弱,這場叛亂雖然已經平息,但趙氏與晉國其他貴族的心愈發疏遠。

    晉國剩下的貴族不敢親近趙氏,趙氏也不敢信任他們。

    這都是當初為了對抗楚國之時強行收繳晉國貴族的糧食和武士造成的後果,對于這一點,趙無恤卻沒有半點後悔,當初若是不這麼做,晉國恐怕就跟著秦國一起亡了。

    現在趙無恤已經沒有精力跟這些晉國貴族虛以委蛇,他要做的就是要抓緊時間榨干晉國最後的一絲潛力,來建設趙氏的根基。

    就在趙無恤思量趙氏的未來之時,一名趙氏的官員腳步匆忙的走了過來︰“相國,宋國有變”。

    說著這名趙氏官員就將一封密信交給趙無恤。

    趙無恤在听到宋國有變的時候,神情就變得凝重起來,當他看完這密信上的內容時,趙無恤的臉色就變得更加難看了。

    宋國與楚國已經達成易地之盟,但這讓趙無恤看來,宋國此舉就是不戰而降。

    “好個宋公德,居然有如此魄力”,趙無恤將手里的密信捏成了一團,臉上盡是不甘和憤怒。

    秦國滅亡之後,晉國自然是楚國完成一統天下的最後障礙,但在趙無恤看來,楚國要解決晉國這個障礙之前,應該先要對付宋國、郯國、西齊國這三個諸侯國。

    趙無恤覺得這三個諸侯國縱然再弱,那也應該拖住楚國一兩年的時間,這就可以為趙無恤將晉國的力量逐步遷移到陰山以北,但現在宋國不戰而降,卻打亂了他心中的謀劃。

    “相國,宋國有兩郡之地,甲士數萬,對于楚國都生不出一絲反抗之意,其他的如那西齊國、郯國恐怕也會是如此,畢竟宋國已經跟楚國易地,算是給其他諸侯國打了一個樣,我們這邊是不是要加快進度啊”,這名趙氏官員小心的說道。

    “即刻起,加快趙氏核心區域百姓的遷移進度,國內的糧草牲畜優先供應趙氏移民,如有反對者,殺!”,趙無恤對這個趙氏官員說道。

    “下官領命”,那官員得到趙無恤的指示之後立刻領命離開。

    因為宋國不按套路出牌,使得趙氏不得不使用一種更加殘忍的方式移民。

    如今晉國雖然是趙氏說了算,但並不代表晉國的所有百姓都是支持趙氏。

    晉國各地的百姓都是支持各自的封地之主。

    國君的直屬領民才是國人,其他的都不能算是國人,只是晉國國君已經沒有直屬領地,所以也就不存在國人了,沒有國人的支持,晉國的國君自然就失去了權利。

    這也是封建制度所造成的。

    成為貴族,就能擁有領地和直屬的庶民。

    庶民服從士的直接領導,士要服從大夫的領導,大夫要服從國君的領導。

    但封建的核心弊端就是附庸的附庸不是我說附庸。

    高等貴族不能直接管理附庸的領地和領民。

    國君的手里沒有了力量,下面的大夫卿族自然就不會服從國君。

    這些年晉國雖然在變法,但趙無恤卻沒有沒收中小貴族手里的領地和領民,趙氏只是兼並了原先晉國六卿和國君的土地和領民。

    趙無恤要遷移的趙氏之民都是源自于原趙氏的領民,包括晉陽、邯鄲、耿、原、屏、樓等地,這些地方才是趙氏核心的核心,這些百姓都是真心擁護趙氏的。

    所以這次趙無恤將會優先遷移這些地方的百姓,若是還有時間,才會繼續遷移趙氏新得之地上的百姓。

    因為趙氏集中力量遷移百姓到陰山之北,使得晉國其他地方百姓沒有糧食吃,有不少人被餓死。

    晉國百姓開始大規模的進行逃荒,多數人都是逃進了太行山,少部分百姓則是逃進了秦地和楚地。

    晉國發生的事情自然被楚國所知曉,有大臣建議楚國應該趁機發兵攻滅晉國,但卻被楚王熊章所阻止,熊章不僅沒有趁機發兵,反而在晉楚邊境開設賑濟點和收容點,要求邊境官員大肆收容晉人,並進行有效賑濟。

    因為楚國的善意,所以越來越多的晉人立刻放下了對楚國的恨意,然後迅速逃亡楚境。

    近半年的時間,楚國就得到了晉國百萬的人口。

    晉國趙氏卻視若無睹,更沒有派人阻擋。

    “趙氏這是要逃啊”,楚王熊章立刻就看出來了趙氏的打算。

    但楚王熊章依舊沒有采取其他措施阻擋趙氏,甚至還有樂見其成的意思。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1037章 晉國亂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1037章 晉國亂局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