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在”,這時候殿外一道粗獷的聲音陡然響起,然後眾人就看到本該在前線的贏戰將軍穿著一身鎧甲,手持寶劍就這麼從殿外走了進來,嬴戰的目光先是掃了殿內所有的貴族一眼,然後深深的看了嬴肖一下,最後恭敬的向旬聞行禮。
“此乃秦國銳士營的兵符,即日起,由贏戰將軍執掌三萬秦銳士,拱衛國都”,左庶長旬聞一臉肅然的對贏戰將軍宣讀道。
“末將領命,絕不辜負君上重托”,贏戰將軍一臉誠懇的回道。
如今秦國宗室有再度聯合的趨勢,所以為了保證秦君的安全,所以就讓蒙易這個非秦之人擔任禁軍將軍。
贏戰乃是前任大庶長嬴重的兒子,嬴戰也是跟其父親一樣是堅定的忠于秦君贏刺,所以就讓其執掌三萬秦銳士。
秦國銳士營是秦君贏刺的底氣所在。
當左庶長旬聞宣讀完再到贏戰將軍領命,大殿內突然鴉雀無聲,只有大宗老嬴肖死死盯著旬聞手中的那卷帛書,但最終沒並沒有說什麼。
秦國的這場朝會結束了。
這場朝會既有些出乎旬聞的預料,但一切又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議事結束後,左庶長旬聞獨自來到秦君的寢宮。
此時嬴刺正在侍女的侍奉下喝著湯藥,而另外一邊,大醫令正在給其把著脈。
左庶長旬聞進殿之後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觀察了一下秦君贏刺的狀態。
距離那日暈厥已經半個月了,但秦君贏刺的神色還是有些蒼白,精氣神也就比起那日稍好一些罷了。
旬聞覺得自家君上恐怕不僅僅是氣急攻心,或許還有一些其他的隱疾,大醫令雖然沒有告知自己,但大醫令肯定是知情的。
既然國君不願告知實情,那旬聞也不會主動旬聞,以免影響君臣之誼。
大醫令看過嬴刺的脈象之後,神情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囑托秦君嬴刺還需要繼續修養,不能操勞國事,並且湯藥要繼續堅持喝下去。
秦君贏刺對于大醫令的話,也只是淡漠的點頭。
大醫令在離開的時候對左庶長旬聞點了點頭,然後就背著藥箱離開了寢宮。
“都下去吧”,秦君贏刺靠在軟榻上,聲音有幾分疲憊。
周邊侍奉的幾名寺人和侍女听到命令,立刻紛紛離開大殿。
“君上今日如何?”,旬聞低聲問道。
“並無多大氣色,還是感覺乏力”,贏刺的眼皮子抬了一下,露出幾分無奈的說道。
“君上還是要以貴體為重,如今秦國皆是需要仰仗君上”,左庶長旬聞恭敬的說道。
“前方戰事如何了?”,秦君贏刺輕聲問道。
旬聞听到秦君贏刺的問話,臉上露出幾分為難之色。
秦君贏刺見狀,臉上露出幾分無奈之色,說道︰“實話實說吧,就算是楚軍現在已經兵臨城下,寡人也能承受得住”。
旬聞這才輕聲道︰“君上,渭南防線盡失,所幸秦軍主力還在,如今司馬南將軍已經在渭水北岸布防”。
“贏戰召回了沒有”,秦君贏刺問道。
“贏戰將軍已經回來了,臣已經將銳士營的兵符當眾交給了他”,左庶長旬聞道。
秦君贏刺點點頭,讓太子欣監國,讓蒙易和嬴戰分別執掌禁軍和銳士營都是他的意思。
嬴刺雖然不能理政,但軍政大權依舊穩穩的握在他的手里。
“大宗老今日可是對你發難了?”,秦君贏刺看著旬聞問道。
“大宗老在今日朝會上要求遷都”,左庶長旬聞回道。
秦君贏刺听到遷都兩個字,臉上露出一絲莫名之色,然後看向旬聞問道︰“那你怎麼看?”。
旬聞恭敬的回答道︰“臣之前是反對的,但後來臣有細細思量了一番大宗老的話,發現大宗老的提議確實有幾分道理,秦國發源于西垂,如今楚國強勢,我們秦國確實有必要利用空間換取時間,從而讓楚軍的攻勢分散,增大他們的補給壓力,或許我們秦國也能憑此跟楚國有一戰之利。”
“秦人出身西戎,對于隴右之外也有幾分了解,那邊雖然是異域,但既能屯墾,又能游獵,若是事不可為,我們能退守西域,此可為我秦國的退路”,秦君贏刺一臉平靜的說道。
左庶長旬聞心中突然有些恍然,或許自己君上這些時日也不單單在休養啊,退守西域就是君上的謀劃,比起大宗老嬴肖的計劃更加直接,也更加具體。
“臣今日已經擅自做主,同意了大宗老的遷都計劃,還請君上恕罪”,這時左庶長旬聞突然跪倒在秦君贏刺的面前。
秦君贏刺見狀本能的想要上前扶起,但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身軀動彈不得,這才無奈的對跪在地上的詢問說道︰“寡人之前就許卿總理秦國軍政之權,你同意遷都之事怎麼能算是僭越。”
“君上,按照大宗老嬴肖的意思,他希望遷都道拃邑,如今已經在做準備了,而且臣已經決定親自領兵駐守雍都,所以臣今後就不能侍奉在君上左右了”,左庶長旬聞說道。
秦君贏刺在旬聞的話里察覺到一絲決絕,臉上不由露出動容,說道︰“雍都能守就守,萬萬不可強求,寡人和秦國可離不開先生你啊”。
“君上,如今太子欣監國,蒙易執掌禁軍,贏戰執掌銳士營,他們都是君上的心腹,縱然是到了拃邑,嬴肖之流也不敢僭越,臣能夠給君上做的就是在雍都為君上爭取時間,也為秦國爭取時間”,旬聞說著,再次向秦君贏刺頓首。
秦君贏刺看著跪倒在地的旬聞,臉上盡是悲戚之色。
旬聞是他還是秦國太子的時候招攬的門客,那時候晉國旬氏遭難,旬聞逃到了秦國,還是太子的嬴刺與旬聞一見如故,之後更是引為知己。
贏刺繼位之後,是旬聞提議讓秦國加強與楚國的聯系,之後贏刺也因為秦楚聯盟在晉國的身上撕咬了一塊肥肉,兩次弱晉,就佔據了晉國的整個河西之地,這也讓秦君贏刺的威望直逼秦穆公。
所以之後嬴刺與旬聞二人相輔相成,在秦國實施變法,雖然有些波折,但也讓秦國的實力開始增強。
使得秦國沒有在這波變法的浪潮之中掉隊,使得秦國位列一流強國之列。
現在旬聞已經有為秦國死戰之一,秦君贏刺即是欣慰又是心痛。
不過旬聞有一句話沒有說錯,秦國需要時間,所以哪怕嬴刺可以在遷都之時將旬聞強行帶走,但他作為秦國的國君,始終無法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