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城外的楚軍大營在夜色中如同一頭蟄伏的巨獸,營帳間的火把連成一片橘紅色的星河。
主將冉求站在中軍帳前,仰望星空,不知道在看什麼。
楚軍入秦之後,首戰受挫,雖然損失不大,但對于楚軍的士氣還是有些打擊的。
楚軍向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沒想到剛開始就被當頭一擊,楚軍內的一些將領都有些接受不了。
“將軍,末將明日願為先鋒,定要攻下藍田”,副將任滿一臉憤然的對主將冉求說道。
“末將願意死戰”,其余將領見狀也是表露自己的決心。
冉求轉過身來,目光在幾人的身上掃視了一眼,笑著說道︰“我軍不過八萬,那藍田城之中至少有六萬秦兵,只憑武勇就想拿下這堅固的藍田城嗎?”
眾將聞言也都是沉默。
“任將軍”,冉求看向副將任滿喚道。
“末將在”,任滿立刻挺直了腰板應道。
“左將軍有命,凡是拿不下的堅城一律用火藥轟開,現在藍田的秦軍首戰告捷,必然心生得意,你今晚深夜帶人前去將火藥埋在城門之下,本將要直接炸開這藍田大門”,主將冉求沉聲道。
任滿聞言,立刻精神一震,連忙應道︰“末將領命”。
楚軍首戰受挫,但楚軍主將冉求絲毫不在意,因為楚軍想要拿下藍田並不算難。
伐秦主將白毅擬定的三路攻秦之策就是為了能夠速勝,而楚軍速勝的法寶就是楚軍的火藥。
…
半夜子時,夜色陰沉如水,夜間只有蛙聲一片。
這時,楚軍大營之中有一隊人離開大營之後悄無聲息的靠近了藍天城,整個過程沒有引起城上秦軍的注意。
這隊人馬正是以副將任滿為首的楚軍小隊。
任滿此時就是奉命在藍田城的城門前掘地進行預埋火藥。
只是當楚軍挖開表面的土層之時,他們的鏟子卻再也鏟不下去了。
士兵以為鏟到了石頭,于是準備再挪開一點位置繼續,但兩三鏟下去又是同樣的情況。
“怎麼了?”,副將任滿意識到不對勁,于是低聲詢問道。
“將軍,下面好像都是石頭”,士卒有些猶豫的說道。
“將軍,小的這邊也是”,旁邊的士兵也是如此說道。
很快副將任滿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了,因為他讓士兵將地面的土層完全清理開來之後,下面就露出了埋在下面的巨石,而且這種巨石很多,完全沒辦法避開。
“換地方”,副將任滿當即下令道。
當他們選擇在一段城牆下面開挖,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邊的情況跟城門前一樣的。
“再試試”,副將任滿不信邪的讓手下士卒再次更換地方。
不知道過了多久,天色已經漸亮,副將任滿帶著一隊楚軍灰頭土臉且疲憊不堪的楚軍回到了大營之中。
“將軍,秦國在這藍田城下用巨石填埋,我們無法掘開”,副將任滿一臉羞愧的看著主將冉求說道。
當主將冉求得知這個情形時,眉頭也是忍不住皺起。
這種情況確實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秦國作為當初首次嘗到楚國火藥的威力的國家,他防備楚國就不得不考慮到火藥的威力。
但沒想到他們的方法就是在城門前和城牆的四周都埋下了巨石。
這對于秦國來說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工程了,但效果也是顯著的。
對于藍田城下的巨石,楚軍當然可以掘開,但產生的動靜必然極大,城上的秦軍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理,四周城牆正好是秦軍的攻擊範圍,楚軍若是強挖,恐怕就會讓楚軍成為活靶子。
冉求對于秦國這種需要耗費人力和物力的防御辦法確實是十分敬佩,若不是楚國還有其他手段,恐怕他真就只能跟秦軍硬踫硬了。
冉求一個人靜靜的思索了許久,臉上突然露出了幾分笑意︰“有意思,看來秦國人也學聰明了。”
隨後他轉身走入中軍帳,帳內燭火通明,牆上掛著一幅精細的藍田城防圖。
“傳令下去,停止挖掘,用火藥炸開城門之事作罷”,冉求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而後露出陰狠之色,說道︰“既然他們防了地下,我們就從天上進攻。”
任滿一愣︰“天上?”
但很快任滿就反應過來了,連忙問道︰“是大營之中的飛燈?”
冉求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命令道︰“現在天色已亮,你現在即刻去請少府大匠楊肖來見我。”
冉求對身旁的親兵說道。
“將軍,讓末將去吧”,副將任滿叫停了那名親兵,笑著對冉求說道。
“你勞累一晚,不去休息嗎?”,冉求有些意外。
“末將對那飛燈攻城之法更加好奇”,任滿笑著說道。
冉求見狀,也就任滿去了。
小半炷香之後,一位身著灰布長袍、頭發花白的老者掀開帳簾走了進來,楊肖雖已年過五旬,但精神矍鑠,一雙眼楮炯炯有神。
他是楚國僅次于公輸班的軍火方面的大匠,八年前發明了飛燈熱氣球),從而被楚王熊章看重。
楚國飛燈熱氣球)發明的時間至今已經有八年了,如今的制作工藝和技術在楊肖及其團隊的改良下已經非常成熟。
楚軍的第二套方案就是利用楚國熱氣球制空的能力,往藍田城內投擲炸彈,這種手段本來是準備給秦國都城雍都使用的,但現在只能提前了。
“楊大匠,熱氣球準備得如何了?”,冉求開門見山的問道。
大匠楊肖捋了捋胡須,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說道︰“冉將軍,五架熱氣球已準備就緒,每架可載四人,攜帶二十枚炸彈。”
“甚好,本將需要你明日拂曉將那熱氣球升空。”,冉求拍案決定道︰“目標藍田城頭上的秦軍”。
“老夫明白了”,大匠楊肖自信的答應道。
當日,楚軍營地忙碌異常。
士兵們小心翼翼地將五架巨大的熱氣球從特制的木箱中取出,在營地中央的空地上組裝,楊肖親自監督每一道工序,不時糾正士兵們的操作。
“繩索要系緊!”楊肖嚴厲地呵斥一名年輕匠人說道︰“這可是要飛上天的東西,半點馬虎不得!”
周邊的士兵們敬畏地看著這些龐然大物。
這些熱氣球高約三丈,球體用特制的絲綢制成,涂有防火涂料,下方懸掛著竹編的吊籃,每個吊籃內都整齊碼放著二十枚拳頭大小的陶罐炸彈,引信外露,隨時可以點燃投擲。
“楊大匠,這些真的能飛起來嗎?”,一名年輕的士兵忍不住問道。
楊肖露出驕傲的笑容說道︰“八年前第一架飛燈升空時,大王就曾親自見證,如今技術早已成熟,你們只管按我說的做,保證讓你安然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