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進入了楚王章三十五年二月。
郢都的桃花開得格外艷麗,粉紅的花瓣隨風飄落在王宮的青石板上,仿佛鋪就了一條錦繡之路。
然而此刻的楚國王宮卻沒有絲毫賞花的閑情逸致,宮牆內彌漫著一種緊張而亢奮的氣息。
昨日楚王熊章召開了一場大朝會,在朝會上楚王熊章除了安排春耕的事情之外,主要就是宣布開始在楚國征召軍隊,調撥糧草,全國州郡主官務必要配合,若有懈怠者,嚴懲不貸。
對于楚王熊章的強勢之言,楚國朝臣都是明白,已經忍耐了數年的大王終于要對晉國用兵了。
朝堂之上,熊章雖然沒有說明要對哪一國用兵,但很多大臣都覺得這次用兵的對象必然是晉國。
幾百年了,楚國的主要敵人從來都是晉國。
勤政殿內,懸掛著一幅巨大的輿圖,這幅輿圖不僅囊括了九州之地,其他楚國觸及的地方也都被描繪了上去,這幅輿圖將整個東亞至楚州澳洲)的區域都包括其中。
當然,這輿圖的範圍雖然很大,但標注的都是楚國已經知曉的地方,像青海和藏地的更西部就是一片空白,那片區域只寫了天竺兩個字。
在西域之外依舊是空白,在空白的地方寫了三個名稱,一個波斯,在波斯更遠的是希臘和羅馬。
在秦晉燕三地北部之地標注的都是是草原,草原上只寫了四個字︰北戎諸部。
東面是大海,除了已知的遼東半島、瀛洲列島之外,標注的全是海洋。
輿圖南部,東亞大陸的框架已經清晰可見,只是後世的中南半島、廣東廣西、海南省這些地方只寫著百越之地四個字。
雲貴之地標注的是百濮和夜郎。
在中南半島南方大片海域之上,有已經被楚國遠洋艦隊探知的新州列島新家坡與馬淶西亞西島)、文州島馬淶西亞東島、印度泥西亞)、呂州島呂宋)、沈州島新幾內婭島)、楚州大陸奧州)
看著這偌大的輿圖,熊章心中暗暗得意,他算是真正做到了“目之所及,皆為楚土”。
“大陸上和海洋上的那些空白遲早也會標上去的”,熊章暗自想到。
“大王,征兵令已經下達各郡縣,六十萬戰兵正在集結,加上輔兵和民夫,共計一百二十余萬人。”,總理大臣彌生沉聲稟報道。
他的目光在奏折之上與楚王熊章之間來回移動,觀察著君王的反應。
“如今糧草輜重調配如何了?”,熊章將目光看向彌生問道。
“回大王,從荊州、揚州、青州、徐州、豫州、兗州調集的糧草已經陸續運往洛邑和涿邑,沿途郡縣也都已接到王命,全力配合,益州的糧食正通過水陸兩路暗中調動進入漢中郡”,總理大臣彌生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如此大規模的調動,恐怕難以瞞過秦晉兩國的耳目,恐怕秦晉兩國也已經開始做出應對了”。
熊章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這不正是我們希望讓他們看到的嗎,讓秦人和晉人以為我們要對付的是晉國,這正是我們想要的效果。”
“只是晉國趙無恤和秦國國君非等閑之輩,若是被他們看破我們的計劃,那該如何是好?”,彌生有些擔心的說道。
人在越接近成功的時候就越容易產生焦慮,彌生就是這樣子。
“彌卿自可放心,這本就是我們的陽謀,不管他們如何應對,主動權都是在我們楚國的手里,秦晉兩國已經沒有了選擇”,熊章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說道。
“是臣著急了”,總理大臣彌生不好意思的說道。
“如今已經籌集了多少石糧食?”,熊章對彌生問道。
“回稟王上,楚國在南陽和江夏兩地的儲備的兩百萬石的糧食糧食已經被悉數運走,襄郢國庫的一百八十萬石糧食也準備起運,其他各州大概還能籌集到三百萬石,寶島郡能夠抽調八十萬石,合計七百六十萬,這還沒有包括益州的一百萬石糧食”,彌生笑著說道。
自秦晉楚三國大戰已經過去了七年,楚國休養生息的結果也是十分喜人的。
楚國這些年存了不少的糧食。
熊章听到這個數字也是十分滿意,七百六十萬的糧食雖然不能一下到賬,但兩個月多的時間就能籌集到這麼多的糧食十分不錯。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打的是國力,糧食就是國力最重要的指標。
按照楚國的戰兵待遇,一個戰兵日食六升高強度作戰需更多)
輔兵\民夫︰日食五升。
所以戰兵六十萬 每日消耗的糧食就達到三百六十萬升。
輔軍民夫萬六十萬每日消耗的糧食在三百萬升左右。
一百二十萬的戰兵和民輔兵每日消耗的糧食大概就是六點六萬石。
除了人的消耗外,還有戰馬的消耗。
一匹軍馬日食粟一斗,楚軍包括虎豹騎在內,有戰馬十五萬匹,全軍戰馬每日的消耗就達到了十點六萬石。
馬吃得比人還多。
楚軍人馬加起來一天的消耗就達到了十七點二萬石。
所以七百六十萬石的糧食看似很多,但若是高強度作戰卻只能供應楚軍四十四天之用。
不過益州還有一百萬石糧食,這些糧食足夠供應楚軍高強度作戰半年之用。
楚國調動的糧食雖然只夠半年之用,但楚國還有足夠的肉食,比如豬肉和魚肉,尤其是魚肉,這些年下海捕魚的人太多,楚國的魚肉價格已經是一降再降,這次正好可以讓沿海的捕魚船撒歡的捕撈。
“讓戶部出資,全力收購楚國境內的各類肉食,制成肉干,供應前線”,熊章說道。
“王上,戶部已經在做了,目前已經夠得肉食一百萬石,在戰爭正式開始之前,預計肉食貯備可以達到一千萬石”,彌生笑著說道。
肉食可比糧食耐餓許多。
“如此最好”,楚王熊章也是十分高興。
楚國這次只是動用了平日各州郡和國庫儲存的糧食就足以供應大軍一年之需,這還沒有算上楚國市場流動的糧食,據熊章所知,少府的府庫之中存糧就達到了四百萬石,可見楚國這些年的國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個什麼程度。